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种不同地学元数据标准共存是目前地学数据共享工作中面临的现状之一。以XML及相关内容为基础,实现对多标准地学元数据的一致化定义和表达。通过分析XML元数据在不同处理阶段的形式和特点,提出XML元数据的存储、解析和转换方案。"XML元数据 关键信息项字段映射"方案在保证检索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不同标准元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在元数据的审查、发布流程中,通过行业数据专家和平台管理员的参与,尽可能确保元数据内容的正确性。通过结合多标准地学元数据共享平台和Web Services等分布式技术,提出星形分布式元数据共享体系;介绍基于该体系构建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二期平台的元数据管理实例,目前该体系包括1个总中心和全国范围内的13个分中心。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的空间OLA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LAP(在线分析处理)是空间信息集成,查询与分析的重要领域和手段,基于Web的OLAP需要解决体系结构,空间数据仓库构建,多维数据模型,WebGIS,数据挖掘等诸多理论和工程问题,体系结构规定了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模式,多维数据模型中定义了基于数据仓库的度量和维度结构,是OLAP和某些数据挖掘模型的基础,是数据仓库应用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体系架构,多维数据模型和OLAP技术在处理穸间数据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文章尝试探讨在Internet环境下,在传统多维数据模型中引入空间维度,度量中指向空间聚合结构的空间数据索引及其空间算子集合,从而构造出空间多维数据模型,并在模型物理实现的基础上,试验了空间立方体的Web OLAP操作,可以预测,空间OLAP研究将成为GIS研究的热点,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学数据共享中的元数据标准结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针对地学数据共享的实际需求,分析通用地学元数据的构架模式与方法。由此构建的元数据框架包括3个层次,即核心元数据、模式元数据和应用领域专用元数据。结合科技部的国家科学数据网建设规范草案,定义了地学元数据的核心元数据标准,并对应用系统进行设计。研究表明,该元数据标准结构强调地学元数据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保证现有的主要元数据标准继续使用,避免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Mobile GIS开发的意义,分析了开发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采用流行的Web Service技术作为平台,根据手机端硬件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用精简型的SOAP协议来完成数据传输工作的Mobile GIS的解决方案,在Mobile GIS研究和实践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AutoCAD和ARC/INFO的数据共享为例,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空间数据共享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GML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论述GML(地理标记语言)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数字城市建设现状的认真分析,探讨GML技术对实现数字城市中空间数据共享和互操作的作用,指出了实施GML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WebGIS是当前GIS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该文首先论述了实现WebGIS的结构体系 ,进而分析了WebGIS的基本体系构成———两层结构和三层结构 ,在此基础上对基于Java平台的WebGIS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 ,实践表明 ,该结构可以实现GIS的远程服务功能 ,基于Java的WebGIS可以加快对用户请求的响应速度 ,并且客户端成为强大的智能型 ,降低了服务器的处理负载 ,具有使负载均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互操作的GIS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分布式、可互操作的Web GlS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传统的Web GIS建立于B/S结构之上,该文介绍一种新型的Web GIS,即基于Web Service的GIS。Web Servic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于网络的新技术,基于Web Ser—vice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布式、可互操作、方便集成现有GIS资源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是Web GIS自勺发展趋势。该文介绍了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互操作的GIS的特点、提出了其系统框架,并阐述了其关键技术,包括:地理对象在Web Service中的表达,服务的描述、发现、注册,以及用Web Serivce集成现有的GIS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在面向服务的分布计算架构中,企业服务总线(ESB)提供了服务间智能化集成、管理、中介和交互功能。在利用网格架构的面向服务体系结构中,总结如何利用ESB灵活、开放的集成异构多源的GIS平台和数据源。整体架构基于OGSA,服务集成采用ESB,网格门户和实际GIS平台通过ESB连接,形成基于总线消息驱动的智能化服务集成网格系统。该系统将在Internet平台上广泛互联现有的GIS资源,实现GIS"单系统映射"。通过细粒度服务搭建和配置,生成GIS实例,直接而简单地满足具体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 GIS的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Web GIS是当前GIS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该文首先论述了实现Web GIS的结构体系,进而分析了WebGIS的基本体系构成-两层结构和三层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基于Java平台的Web GIS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实践表明,该结构可以实现GIS的远程服务功能,基于Java的Web GIS可以加快对用户请求的响应速度,并且客户端成为强大的智能型,降低了服务器的处理负载,具有使负载均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GIS应用的深入,空间数据的可获得性已经成为影响许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部门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网络中内容和形式各异的海量数据的存在,元数据将为共享数据的快速检索与正确使用提供必要的保证,地理空间元数据是实现异构环境下空间数据共享的主要手段;在分布式环境下,通过元数据接口可以快速地发现各种空间数据服务.对基于元数据的空间数据网络分发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包括元数据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并给出了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2.
CAD数据空间参考的判断与参数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图CAD数据是GIS应用与开发的重要数据源,而相应空间参考缺失的情况却并不鲜见。该文分析了CAD数据的特点,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对空间参考缺失的处理存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针对我国及地方数字地形图坐标系建立的一般规律,提出了CAD数据空间参考判断及其参数获取的方法:以大地基准及地图投影已知(高斯-克吕格投影)为前提,通过对比实际地图坐标和标准地图坐标在数值上的差异,确定北伪偏移量和东伪偏移量这两个地图空间参考的重要参数;针对不同的CAD地形图数据,用不同的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面向“数字城市”多源数据的空间数据立方体空间度量的基本定义;描述了空间度量的聚集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图例阐述了点状、线状、面状空间度量的聚集过程;解释了空间数据立方体维上钻、维下翻、维层次上钻、维层次下翻的空间度量聚集操作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探索性空间分析及其与GIS集成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索性空间分析基于让数据说话的理念,可以避免野值或非典型观测值的误导。在对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交互式和动态空间数据分析、地学可视化及可视化空间分布、确认性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探索性空间分析的主要技术。由于统计分析软件和GIS的数据格式差异很大,直接将二者简单集成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切实可行的集成方式是采用对象连接和嵌入(OLE)技术,分别调用统计分析软件的探索性分析功能(或者函数)以及GIS的地图显示和空间分析功能,并进行必要开发,实现二者的集成。最后对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多维空间分析的关键技术--空间数据立方体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介绍空间数据立方体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非空间维、空间维、数字度量、空间度量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给出空间数据立方体的完整描述。空间数据立方体的分析操作主要由概括分析、局部分析、全局分析和旋转分析组成,介绍这些分析操作的功能和结构;结合具体实例数据介绍多维缓冲区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6.
空间数据立方体的多维数据组织及存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义空间数据立方体地理空间维、专题维和时间维分别包含的数据种类和内容;设计它们的维和维层次数据结构;表述地理空间维、专题维和时间维在概念层次和物理层次上构成空间数据立方体的方法;确定地理空间维、专题维和时间维数据的多维数组组织方法,以及多维数据的数据文件和虚拟内存存储策略;表达多维数组中记录间的关联运算和多维数组的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17.
GIS对空间对象及其关系表达能力的增强以及多源数据集成应用的需要,不仅扩大 了城市空间数据的内涵,而且推动了城市空间数据集成研究.城市空间数据涉及多个学科,主要来源于航空遥感与摄影测量、勘探量测、内插推算和社会统计,可分 为地上、地表、地下3个空间层次类型.城市空间数据具有离散非连续、构造约束、零散分 布、信息隐含和体特征等特殊性,并存在多语义、多尺度和实体拓扑特征.城市空间数据具有灰白二象性,地下空间数据可以灰、白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