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28日~29日,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和地质研究院联合组织的第四届两院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化地质大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共征集论文42篇,涉及地质、物探、化探、水工环、遥感、项目管理等专业,均为两院青年技术人员结合各自近年来从事的各类地质项目和管理工作实践撰写的,能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其中40篇论文做了会议宣讲。  相似文献   

2.
<正>3月27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和地调总院联合举办的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地研院成功召开。这是由两院连续第五次共同举办青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两院的60余名青年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从3月上旬开始筹备,共计收集内容涵盖地质、物探、化探、水工环、矿物加工、分析测试等专业的论文24篇。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人工作中参与的项目及研究方向撰写论文,坚持  相似文献   

3.
《化工矿产地质》2014,(2):111-111
<正>本期《化工矿产地质》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地质调查总院"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共刊载一等奖、二等奖论文各1篇,三等奖论文6篇。另一篇任永健的二等奖论文因故在第3期刊载。此次学术研讨会提交的其它部分优秀论文,也将刊于本期富余版面及第3期刊物中。特此说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 《化工矿产地质》2013,(2):71+78+94+108
<正>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第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主办、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调查总院共同参加的第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3月26、27两日在地研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地研院杨金湖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本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受到了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地研院根据局领导的指示做了周密细致的部署安排,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2):F0004-F0004
2009年2月27日,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1大队第一届学术交流会在西昌召开。大队领导、退休老专家及青年技术人员共50余人参加会议。在此次学术交流会上,青年技术人员共提交涉及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勘察、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矿产地质、地质勘查等方面的论文15篇。13名论文作者在会上进行了宣讲交流。经过专家组评审,5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最后,  相似文献   

6.
<正> 由化工部地质研究院团委和学术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院第2届青年学术会议于1992年4月8日至10日召开。会议共收到院内26名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论文30余篇,有24名作者的27篇论文参加了大会宣讲交流。论文的内容涉及各主要化工矿产的基础地质、矿床地质、数学地质、选矿工艺以及矿产开发和科技档案管理方法探讨等科技领域。此次学术活动得到全院广大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响应,提交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较往届有所提高,这是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几年来立足化学矿山地质科研事业,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和冶金部地质情报网联合召开的锰矿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成都举行.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各冶金地质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来自地矿部和有色总公司等系统的共48个单位的九十余名代表.这次锰矿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七十篇以上,反映了目前我国锰矿地质找矿、科研、开采利用等多方面的研究与工作成果,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锰矿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为庆祝江苏省地质学会成立30周年,江苏省岩石、矿物及测试技术方法研讨会于1991年9月10日至11日在南京召开。与会代表来自7个单位共34人,列席代表10人;会议收到论文近30篇,大会交流22篇。本次会议的学术收获主要有下列几方面:花岗岩类研究明显深化,获取了一批有价值的新成果,主要表现为:(1)成岩与成矿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有关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青专家和热心学术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共135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和5篇译文,其中关于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论文14篇,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9月8日至9日,由北京市水文队和勘察院主办的"北京市水工环地质工作60年学术研讨会"暨地勘局团委和北京地质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地勘杯’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在地质大厦召开。北京市地勘局党委书记左欣、局长刘辉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局8家单位的26名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学术演讲比赛,18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新常态下首都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地质学会和合肥工业大学发起,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15—19日在合肥顺利召开。会议包括1天的会前野外地质考察、2天的室内学术交流和2天的会后考察。会议共收到了与会代表提交的109篇论文摘要。来自全国40个单位的135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岩石学报》、《地质科学》、《中国地质》、《地质通报》、…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贵金属矿床专业组、中国黄金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和河北省黄金局联合举办的中国岩金矿床新类型研讨会于1991年6月20日至24日在张家口召开。 来自地质矿产部、国家黄金管理局、黄金指挥部、冶金部地质局、中国有色总公司地质局、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中国科学院和大专院校等系统的6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包括贵金属矿床专业组成员13人、黄金地质学术委员会成员11人、特邀代表3人。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其中26篇大会交流,论文议题涉及岩金新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据地勘导报记者干德福报道,由全国地质资料馆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9月1日在内蒙古赤峰召开,共收到学术论文116篇,来自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管理部门的11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正>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团委在科技工作改革的新形势下,结合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为活跃学术空气,促进学术交流,特别是为他们能在科研实践中增长才干、尽快成才创造—个良好的学术活动环境和条件,在院党委的支持下,于1987年3月19日至21日举办了我院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院属研究室、钾盐地质大队青年科技人员提交的学术论文共27篇。我们从中遴选了13篇论文编纂在本期《化工地质》专辑中全文刊出,其余各篇则以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单位,于1988年11月10日至16日在湖北省宜昌联合召开了中国东部地区新构造运动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教学、科研、地质、地震等系统57个单位的9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142篇论文或摘要,有35名代表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16.
<正> 第一届全国青年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12日至17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化工部钾盐地质大队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石油部、地矿部、化工部、核工业部、冶金部、煤炭部、有色金属总公司、国家地震总局、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青年数学地质工作者123人,他们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98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共152篇,涉及矿产资源评价、多元统计分析、定量地层学、数据  相似文献   

17.
朱光  张长厚 《地质科学》2005,40(3):327-327,336,375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地质学会和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16-17日在合肥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40个单位的135位代表参加,共收到论文摘要109篇。会议开幕式由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朱光教授主持,合肥工业大学徐枞巍校长、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常印佛院士、安徽省科协程荣朝副主席和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王同康副局长到会致辞,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18.
<正> 于1999年9月中旬在杭州召开的“海相碳酸盐岩与油气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务组决定,本次研讨会的论文将由杭州石油地质所《海相油气地质》杂志负责出版论文专集。“论文集”汇编的范围包括本次研讨会的所有在约稿、会中演讲稿、未来得及收入会议摘要汇编的稿件。论文集以中文形式出版,英文论文将译成中文出版。“论文集”的出版时间:2000年6月;截稿时间:2000年1月31日。请与本次研讨会有关的论文作者在截稿时间前将论文和软盘寄至或用E-mail传稿至《海相油气地质》编辑部。联系人:张跃平赵国宪  相似文献   

19.
会议秘书组 《地质论评》1990,36(2):192,173
为了发现青年优秀矿山地质人才和新生力量的成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10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青年矿山地质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来自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冶金、有色、黄金、化工、建材、煤炭、轻工、核工等系统矿山企业及科研单位的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青年矿山地质人员是矿山地质工作的生力军,他们为矿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宋叔和做了学术报告,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张之一到会讲了话,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彭觥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术交流1988年,冶金地质学会及下属4个学术委员会和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共开展学术活动7项,征集论文372篇,会上交流论文230篇,参加活动的科技人员共420人(见表). 1.发挥学会智力优势,直接为地质找矿服务参加冶金地质学会一届四次理事会议的30名理事,到铜陵地区考察了黄狮涝山、马山和新桥等金矿床,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很好,金矿找矿潜力很大,并对原生金矿和铁帽金矿的找矿和成矿规律研究,提出了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