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传统灰色关联度在分析构成因素系统时不能顾及因素序列分量占行为特征序列对应分量的比重,为此,通过斜率的相对变化率表征序列的发展态势,通过用紧邻均值化值的比来表征序列比重,综合这两个量,并用斜率之积的正负性来表征正负关联性,从而提出了一种称作TRA的灰色关联度。TRA灰色关联度具有规范性、整体性、对称性、唯一性和接近性等性质。对于由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构成的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因素系统,通过TRA关联度的分析表明分析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带压开采工作面突水危险性受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影响等多个因素影响,而底板富水性是突水与否的前提,掌握底板含水层富水性无疑是分析评价突水危险的关键,不同的矿井甚至不同工作面底板富水性差异较大,因此即使同等地质条件也会出现差异性突水情况,采用瞬变电磁法探测底板及构造带富水性,结合突水因素分析评价底板危险性对安全生产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梁北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60%的煤矿不同程度地受到底板岩溶承压水的威胁,尤其是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含水层水量大、水压高,已经发生多次重大突水事故.底板突水的控制因素很多,主要有矿山压力、含水层水压、隔水层阻水能力、原始导高、构造复杂程度等,本文以梁北煤矿突水为例,在分析矿井突水因素基础上,综合选取上述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定量化,利用ArcGIS平台,构建了底板突水危险性多因素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该矿在现有疏水降压条件下,从2008年8月,矿井东部采区11111,11151,21031工作面由中等危险区转为安全区.疏水降压取得显著效果.研究表明,GIS可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屯煤矿17煤开采中可能出现的底板奥灰突水问题,应用模糊突水系数法和无量纲信息融合法进行综合预测评价。评价结果确定了17煤奥灰含水层突水危险性分区和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突水危险区主要在矿区的东北部,安全区在矿区的西部边界位置,其余地区为突水较危险区;采深和含水层水压为17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概述黄家沟矿井煤层底板带压开采情况的基础上,对煤层底板突水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承压水压力、底板岩性及厚度、地质构造、含水层富水性以及开采技术条件为影响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井田内5号煤层不存在奥灰水带压而仅存在太灰水带压;8+9号煤层不存在奥灰水带压,而10号煤层仅在井田北部局部地段存在奥灰水带压。分别对5号煤层和10号煤层带压开采进行了评价,表明5号煤层现状开采条件下基本不存在底板太灰水突水威胁,而10号煤层属于带压开采相对安全区。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取灰色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山东省2001—2008年城市建设用地与固定资产、GDP和城市化率的关联程度,得出城市建设用地与GDP最相关,二者的关联度达到0.92,其次是城市化率,二者的关联度为0.88,在3个指标中,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程度最低,二者的关联度为0.70。说明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0~2019年跨断层形变资料,基于断层三维运动模型和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方法研究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运动特征及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1)鲜水河断裂带总体呈左旋拉张运动,并具有明显的分段差异性运动特征;则木河断裂带具有正-逆断阶段性变化特征;滇南和滇西北主要表现为拉张运动。2)断层三维累积活动量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综合指标对断裂附近6级以上地震均具有明显的震前异常及震后趋势转折变化,可能与断裂附近强震孕育-发生、同震及震后调整等影响有关。3)通过分析跨断层综合指标可知,川滇地区需重点关注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则木河断裂带及滇南地区。  相似文献   

8.
山东济宁长沟水源地裂隙喀斯特含水系统受孔隙水和地表水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度,对裂隙喀斯特水和孔隙水、裂隙喀斯特水和地表水之间分别进行水位和水化学组分关联性比较分析,确认孔隙水与喀斯特水的关系比地表水与喀斯特水的关系密切。沿运河一带运河水补给孔隙水,运河以南孔隙水与裂隙喀斯特水互为补排关系,而运河水与裂隙喀斯特水无直接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9.
水害已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不仅会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还会给煤矿的经济造成重要的损失。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影响因素较大,使得水害的类型繁多,特别是对隐伏型导水构造的精细探查预测能力不足,使其成为了矿井水害的重要导水通道。霄云煤矿1313工作面发生突水灾害,虽然该区域位于三维地震范围内,但受地震技术手段的限制,3煤层之下岩煤层分辨率很低,三维地震精细报告及井下瞬变电磁成果均未解释此区域内有陷落柱发育。通过对矿井内的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水文地质概况等资料的研究以及对突水后的水质、邻近奥灰长观孔水文观测、水温的分析,认为突水水源为奥陶纪灰岩含水层,通过后期的注浆钻孔漏失深度及注浆情况,能够确定该处存在一个半径约为9.00m的陷落柱,发育高度约为116m。据此综合判断该次矿井突水的通道为隐伏在3煤层底板之下的陷落柱构造。  相似文献   

10.
以煤层开采引起的顶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理论及岩、矿石导电性的影响因素为理论依据,在顶底板岩层破坏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将煤层顶底板分别划分为若干个电性区段并建立地电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视电阻率等值线图总结分析煤层开采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规律,对视电阻率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解决一系列的矿井地质问题,从而能够指导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矿业投资稳步增长。由于部分国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得投资活动常面临众多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矿业投资风险进行科学评价,以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以国际投资风险一体化分析框架为基础,提出从社会一般环境与行业一般环境2个维度展开的矿业投资风险评价“四层次”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工具灰色关联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局稳定程度是影响矿业投资风险的首要因素,其次为外交关系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禀赋、对外单项投资和国民教育水平;以国别进行风险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为低风险国家,哈萨克斯坦、波兰等为中风险国家,巴基斯坦、伊朗等为高风险国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及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采用"大井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确定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279 m3/h,预算结果为矿井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与静态数据不同,数据流具有潜在无限、快速到达、变化频繁等特点,使得数据流隐私保护面临问题.在保证匿名要求的前提下,从降低信息损失和节约计算时间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灰关联的数据流隐私保护匿名算法(DSAoGRA),采用灰色关联度描述元组间的相似度,将元组划分成k匿名簇,实现数据流的k匿名化.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匿名要求的同时,比CASTLE算法具有较低的信息损失和较少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生产条件合理评估,应急情况下人员的避灾及救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分析国内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探讨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组织,详细设计了井下运输、矿井通风、井下给排水、井下供电、安全应急等煤矿安全生产的业务应用功能,从技术实现的角度阐述了系统的开发环境、数据建库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以某煤矿为例,在Supermap平台上实现了避灾路径分析、运输网络、通风网络、供电网络、给排水网络分析等分析功能,为煤矿管理与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海水环境质量模糊-灰色关联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理论,提出对原始数据的初值化采用以水质评价标准为约束的极值化方法,构建了基于线性隶属函数初值化方法的模糊-灰色关联模型,采用水化学和生产力双重指标及可变权重,对深圳湾海域海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海水环境质量属于Ⅳ类水质标准,超出了深圳湾水质管理Ⅲ类水质标准的目标,深圳湾海水已受到严重污染。污染的总体趋势是湾内大于湾口;深圳一侧大于香港一侧;河口、码头处污染最严重,表明陆源活动是深圳湾海水环境质量受损的主要原因。此评价结果不仅与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价结果一致,而且还能进一步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评价结果直观可靠,适用于海洋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煤矿资源丰富,高强度的开采利用给矿山地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对区内12个煤矿山进行了现状调查、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了地面塌陷、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结构破坏、水土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特征、危害程度等基本特征。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综合划分评价单元及影响等级,提出治理建议,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模型,以2001-2013年间福建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内陆省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为基础,选取数列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关联性分布和排序,得到福建沿海港口经济最有影响力的腹地范围和空间分布,实证得出福建沿海港口应重点发展以江西作为主要腹地、兼考虑湖南为次要腹地、湖北和安徽其次考量的结论,最后提出立足腹地实情、结合资源优势互补的经济策略建议,为福建扩展港口经济腹地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