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郝敏敏 《地图》2009,(5):58-65
在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眼中,方言是沉积岩,每一页片层都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动的遗迹。因为要演说方言现象的时空流变,我们试图在中国960万平方里的大地上,搜寻到一块典型区域:这里,多族群聚居,既有来历难以考证的原始住民,又有迁入痕迹较为清晰的近代移民;语言混杂而多元,鳞次栉比地分布和地域上。几番筛选,理想中的样本脱颖而出—台湾。  相似文献   

2.
陈阳 《中国测绘》2022,(4):58-61
<正>如今,穿行于大型城市,我们偶尔会看到一些别样的汽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它们的“头顶”通常会多出一个柱状探头;在部分大型商场,我们还能看到穿戴着颇具科技感背包的工作人员在室内踱步;而在野外林区我们可能也会看到几架“腹部”装着大家伙的无人机往复飞行。这些情景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电影中的场景,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这些已经在悄然间融入大众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3.
张文 《地图》2002,(3):16-27
有这么一种说法,就导航定位以及地图制作等方面的应用而言,GPS是继指南针之后最重要的“发明”。在未来的日子里,科技又将带来多少惊奇与便利……对我们的生活而言,GPS的发展潮流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革,且让我们一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4.
陈西御 《地图》2009,(5):50-57
中国自古以米疆域辽阔,地分南北,说的话自然也有南腔北调。上古以降,神州大地的语言、方言分歧就十分严重。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地方人口中的“虎”,到了长江中下游的楚国某些地方就得叫“於菟(读音wutu)”。语言的差别动辄十万八千里,当时中国各地的人怎么交流?很显然,有一种天下人部能听、说的共同语存在。这种共同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到了今天,就是我们耳熟能洋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5.
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都会在中央台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中看到中国地图。地图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精明的商人把地图与日常生活用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很多看似与地图毫不相干的东西经过“联姻”。就会使这些物品功能倍增。地图制品琳琅满目,俯拾皆是,趣味横生。1.地图烟标缅甸果敢卷烟一厂出品的PEACE牌香烟,就是以地球和缅甸地图为背景,和平鸽飞行其上。福建龙岩卷烟厂出品的“福建”牌香烟则是在红色的福建省轮廓地图上画着一片金色的烟叶。广西柳州卷烟厂出品的“甲天下”牌香烟,图案…  相似文献   

6.
闲谈大数据     
<正>如今谈信息化,必提大数据,似乎不这样说就OUT了。无论是IT业界,还是政府部门,谈起"大数据"这个词时都津津乐道。"智慧城市"方兴未艾,"大数据"又开始独占鳌头,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今社会,信息爆炸,数据至上,或许你不知大数据为何物,但它已然在我们身边,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于我而言,浸润于数据处理研究工作二十年,窥其一斑、思其所然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岑墨 《中国测绘》2022,(3):42-44
<正>工程测量电力“先行”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逐光者,它必须优先于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而发展,其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必须高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国民经济各部门才能够快速而稳定地发展。在新中国发展的道路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电力工程师们,他们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满腔的爱国热情,为我们点亮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其中,就包括程正逢。程正逢于1988年考入河海大学工程勘测系工程测量专业本科,1992年被推荐为测绘工程专业免试研究生,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西部,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严重缺水。那里年均降水仅3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这种恶劣的状态,导致当地农民生活贫困,生产原始。为了谋生,男人们不得不纷纷外出打工,女人们守望着缺水的家园。她们每天要走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去取水,“半夜出门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这是西部山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它道出了西部山区人们为生存而付出的艰辛。用国际流行的恩格尔系数衡量,60%以上的钱和时间用于饮食的人群,就属于绝对贫困,可这些西部母亲,她们仅仅为饮水而付出的代价就让人心酸。她们,是因生态环境破坏而付出代价最大的群体,因而又形成另一个让人心酸的概念——在人类社会中,这个在贫困线上奋斗着的西部女人群体不仅仅是生理脆弱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9.
尚尔广 《地图》2003,(5):8-15
当你打开中国的地形图,可以看到在我国的西南部,是一大片橙色的青藏高原,其间散落着点点“白花”,它代表着银白色的雪山和冰川;而在我国西部的边境线上,横卧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沿着西部边境线向下看,依次是帕米高原、喀喇昆仑山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由它们构成“世界屋脊”的南缘和脊梁,就在这条巨大而又漫长的脊梁上,巍然屹立着数十座6000米、7000米、8000米以上的高峰,这些高峰如同地球上的齐天巨人,举手蓝天齐,俯首白云低,气宇昂轩、威武雄壮地守护着这片极端险峻、神秘莫测、景象万千、荒凉广袤的雪山冰川和大地原野。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绘画大师梵高在谈他的创作感想时说道:“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使人们感觉到它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时,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为结出自己的果实而努力。”现实的星空,正是经过画家的想象加工,创造出了令人目眩的感觉。 地球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儿童的心中又有着怎样的想象呢?  相似文献   

11.
“4D”产品作为新型测绘产品,其质量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4D Checker”是用于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检验的专业软件,适用于DEM、DOM、DLG和DRG等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检验。主要介绍利用该软件进行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的步骤、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伉 《地图》2014,(3):134-135
世界各国的邮票,一般都印有本国的国名,有的用简称,有的是全称。我们常看到瑞士的邮票上印着的是“Helvetia”的国名,而不是其官方语言里的“Schweiz”、“Suisse”、“Svizzera”或“Svizra”,或非官方语言英语的“Switzerland”。这是常为人们所费解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巴黎驱车向东南,驶入勃艮第大区,抛开美酒的羁绊,进入了约讷(Yonne)省.来不及欣赏卢瓦尔河的美景,又来到盖德隆(Guédelon)森林,于是一幅中世纪的画卷在这里向我们慢慢展开.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清香而特殊的气味,厚重的土黄色,正当我们为之好奇且迷惑时,一驾马车驶来,一位穿着粗布麻衣的驾车人微笑着向我们挥手:“欢迎来到盖德隆城堡!”  相似文献   

14.
黄有柱  曹起良 《地图》2005,(4):60-67
被称为神秘“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背依峭峻的大宝雪山,面临奔腾不息的杂谷脑河,其间碉堡拔地而立,寨房参差错落,羌寨的姑娘、汉子们纵情地跳着快乐的“锅庄”。在这个自由、奔放的古老寨子里,生活的气息真切、自然、亲和;徜徉在这少了些“现代化”意味的世外桃源里,寻幽探古、与历史对话仿佛是一种责任,又像是一种诱惑。它带给久居在技术文明大厦下人们的,不仅仅是陶醉,更多的是思索……  相似文献   

15.
《地图》2008,(3):14-14
为什么你感到没有别人快乐? 答案可能就在你的基因里。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是否快乐决定于性格特征,而性格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以及他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陶瓷     
《地图》2006,(1):49-51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 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有“第五发明”之称的陶瓷文化。 “陶瓷”一词实际上是一分为二的,包含“陶”和“瓷 “两个大类。通常,胎体上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 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而经过高温烧成、胎体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地图》2005,(2)
我与地图结缘纯属偶然。2003年底,我去中国地图出版社看朋友,在他的办公室里见到一本精美的《地图》。信手一翻,恰是陈潮先生写的“50年水陆变迁话地图”一文,当即被那沧海变桑田的翔实内容吸引,于是向朋友索要了几本,回来后又自费订了一份。从此,阅读、收藏《地图》就成了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已收集了14本,闲暇时常拿出来翻看,孩子们回家时也抢着看。多年来,地图只是人们的使用工具,而《地图》则将其与人们的生活及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相联系。人们通过这个杂志,不仅看到了地图的线条和注记,还看到了所蕴含的高山峡谷、冰川大漠…  相似文献   

18.
我们合写的《地图学》,今年八月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这本书的对象既有综合大学,又有师范院校。本文就“综”、“师”两类不同性质的院校能否合用一种教材,编写这本教材的指导思想、内容取舍的依据略作介绍。一、“综”、“师”合编《地图学》的方向毋庸置疑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地理系因培养目标不同,《地图学教学大纲》也有一定差异,通常是名编各的教材。但是,“综”、“师”院校地理系非地图专业的《地图学》课程,同属地理专  相似文献   

19.
周、秦时期(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206年),由中央王朝于每年八月派遣告使,轻车长驱,采访全国各地物产、民情、风俗、方言,利用“定南”和“计里鼓”进行测量,记录方位、里程,草绘地形,据此编制版籍(绘制地图,编制户籍等),并藏于秘室,以供朝庭了解各地经界、户口、贡赋以及军事要塞等地理信息,从而达到“人主居高堂知天下”的目的。派遣“轩之使”,用记录方式搜集资料,据此绘制地图,是周秦时期独特的地图测绘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方言,好玩儿.这是全中国都知道的事,从春节晚会上宋丹丹的"太伤自尊了"到现下周立波的"旁友帮帮忙",方言都把人们逗得前仰后合.应该说,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排头兵,我们每到一处地方,最先接触的都是当地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