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七五”期间,尤其是近两年,我局为农业服务打开了可喜的局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奖:1989年被评为“为农业生产服务先进单位”,1990年获“实现7520工程贡献奖”和“政绩考核先进集体”.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每年三月二十三日为“世界气象日”。一九八四年世界气象日的活动主题是“气象为农业服务。”气象工作的任务是广泛地为社会和生产建设服务。农业、工业、交通等各行各业以及人民生活无不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都需要不同种类的气象服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  相似文献   

3.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气象在农业上实占  相似文献   

4.
从农业需水量评价我国的干旱状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国160个站点1951~1990年40年的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量资料,计算了历年逐月(季、年)的农业需水量、湿润指数和积分湿度指标,并对我国农业水分满足程度和四季干旱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2018年共有29个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生成台风个数偏多,南海台风活跃。有10个台风登陆我国,登陆强度整体明显偏弱,但是登陆台风个数明显偏多、登陆时间集中、登陆地段偏北、北上台风偏多,造成台风降水范围广、暴雨强度大、超警河流多。其中,“安比”、“摩羯”、“温比亚”一个月内相继在华东地区登陆并深入内陆北上,且登陆后长时间维持热带风暴级强度,给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带来大范围强降雨。“艾云尼”移动缓慢,与西南季风环流相结合,给广东等地区造成长时间的持续强降水。“山竹”是2018年登陆我国最强台风,其7级风圈明显偏大,给广东、香港等地区带来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风和强降水。2018年所有预报时效的路径预报误差较2017年均有所降低,路径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强度预报水平仍然没有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章淹 《气象》1990,16(3):31-35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御工作受到国内外普遍的重视。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第169号决议,确定1990年至2000年的20世纪最后十年在全世界范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  相似文献   

7.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1]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2]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  相似文献   

8.
庄丽莉 《气象》1989,15(4):38-40
1988年,世界气候仍属气象灾害较多的年份。欧亚大陆年初出现大范围冬暖之后,夏季东欧、南欧及东亚大陆又相继出现少见的酷热干旱或“低温冷夏”天气。南亚、东南亚和非泖撒哈拉以南一些国家和地区久旱遭涝。孟加拉先后两次发生历史上少见的金国性洪水。苏丹频繁的暴雨与蝗灾并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洋洲澳大利亚大  相似文献   

9.
广州空气污染指数特征及其与地面气压型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根据1950~2000年50多年的降水资料,用Z指数作为旱涝等级划分标准,把雨涝情况划分成4个等级,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雨涝发生的范围。通过研究雨涝范围覆盖率变化趋势和特征,诊断我国华南雨涝发生发展趋势和变化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华南地区近50年来雨涝覆盖范围有轻微的下降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冬半年雨涝覆盖范围有较大的增长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更强烈;夏半年雨涝范围趋于减少,呈下降态势,但夏季的雨涝范围在扩大,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夏季雨涝范围扩大的趋势较为明显;前汛期雨涝范围有减少的趋势,而后汛期雨涝范围有明显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1990-2002年共13年冬春季(11月至次年4月)发生在沿海地区(北海、钦州、合浦、防城和防港五区县)的大范围大雾个例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沿海出现大范围大雾的四种天气形势,分别为锋面北退型,暖低控制型、锋前槽前型、槽后冷高型和副高边缘型,总结出这五种天气形势的特征,并分析了出现大范围大雾前地面各要素的特征,得出大范围大雾出现前24h地面场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曹鸿兴  刘四臣 《大气科学》1992,16(6):748-754
本文综述了发生核战争时的气候效应,尤其是全球规模核战争造成的“核冬天”——大幅度降温、大范围干旱和光照不足导至农业、生态的灾难性后果.文中着重论述了数值模拟的结果.此外,对科威特油田大火——“小核冬天”的模拟研究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1987年我省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很多灾害性天气都是我省解放后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年同期所罕见。由于强度强,范围大,因此给我省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总的特点是:强对流天气严重;气温冷暖变化幅度大,“倒春寒”天气严重;梅雨量偏少;有两次台风严重影响我省。  相似文献   

13.
以1990~2002年共13年冬春季(11月至次年4月)发生在沿海地区(北海、钦州、合浦、防城和防港五区县)的大范围大雾个例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沿海出现大范围大雾的四种天气形势,分别为锋面北退型,暖低控制型、锋前槽前型、槽后冷高型和副高边缘型,总结出这五种天气形势的特征,并分析了出现大范围大雾前地面各要素的特征,得出大范围大雾出现前24h地面场的有利条件。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建立广西沿海地区大范围大雾预报系统,该系统读取欧洲中心,日本和T 213的数值预报产品,自动判断是否符合沿海大范围大雾出现的天气形势特征,当符合沿海大范围大雾出现的天气形势时,进一步判断是否具备大范围大雾出现的有利条件,综合判断沿海地区是否会出现大范围大雾天气,并将结果自动输出。  相似文献   

14.
近40年我国东部夏季旱涝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服从 Person Ⅲ型分布的降水 Z 指标,分析了1951—1990年我国东部夏季旱涝的年际变化及演变趋势。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Schuster 周期图等方法揭示了旱涝分布、旱涝变化周期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大范围旱涝灾害平均2—3年一遇;华南、黄河、东北等区域呈干旱化趋势,长江、江淮向湿润化发展;旱涝变化存在3—6年准周期。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世界气象学会纪念主题是“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轻自然灾害服务”也是联国决定从1990年至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第一年。为纪念今年气象日由省气象局、省水文总站、达县地委、四川电视台联合  相似文献   

16.
李树林 《气象》1991,17(3):1-1
绥中县是“关外第一县”,处于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之间。全县经济以农业及水果生产为主。每年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迫切需要春季旱涝和冷暖的长期趋势预报。为此,我县预报服务的第一件事,就是力争做好春季的长期预报。下面以1990年春季降水量长期预报为例,简介本站的预报方法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7.
1989年是我省继1987 1988连续两年干旱的又一大旱之年沈阳地区遭到百年未遇旱灾。其他地区旱情也是建国以来所少见的由于长期持续高温少雨,全省相继发生大范围的伏旱和“秋吊”,导致我省农业全面严重受灾。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粮豆作物受灾面积达3800万亩,受旱果树7070万株。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1951—1990年全国160站年、月平均气温和总降水量,的资料序列,计算和分析了我国近40年的气候变化,讨论了我国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计算了各站的年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探讨了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3年8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舒楠  何立富 《气象》2013,39(11):1521-1528
2013年8月环流特征如下:极涡呈单极型分布、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为明显负高度距平,我国中高纬多短波槽活动,东北冷涡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常年偏强、偏西。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101.0 mm,较常年同期(105.3 mm)偏少4.1%;全国平均气温22.0℃,较常年同期(20.8℃)偏高1.2℃,与2006年并列为1961年来同期最高。8月我国的大范围强降水过程有7次。月内东北地区暴雨过程频繁,共出现5次局地强降水过程,造成松花江、嫩江和黑龙江流域等出现大范围洪涝灾害。8月共有6个热带气旋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活动,其中“飞燕”、“尤特”和“潭美”等3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我国黄淮西部及淮河以南大部地区出现35℃以上异常高温天气,其中黄淮西部、江淮大部、江汉、江南以及广西北部、重庆、贵州东部、四川东部、新疆南部和东部最高气温普遍达38~40℃,部分地区超过40℃。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和我国许多地区不断发生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5月14日指示中央气象局“要好好研究一下气候变异问题”。同年6月中央气象局在北京召开“气候异常座谈会”,并建议成立一定的机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于1973年底成立了气候变迁研究组。1975年10月在长沙组织了第一次“全国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会议”,会后出版了《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1976年11月在西宁召开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百年温度预报讨论会”,编制了未来100年我国温度变化趋势的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