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锡林浩特宝力根苏木乌勒吉图剖面哲斯组灰岩中发现大量腕足化石,共计18属23种。该腕足群落以长身贝目、石燕目为主,化石组合面貌具有典型的哲斯动物群特征。可将其由下至上划分为2个组合:ⅠYakovlevia mammata-Anidanthus rugousa组合;ⅡAnidanthus ussuricus-Rhombospirifer zhesiensis组合。其中,组合Ⅰ地质年代为Kungurian期—Roadian期,组合Ⅱ地质年代为Wordian期。通过对腕足冷暖属性特征研究,发现组合Ⅰ属于凉水型-分异型,组合Ⅱ属于凉水型-微渗型。对比其他地区的哲斯腕足动物群可以看出,Kungurian期—Wordian期哲斯腕足动物群由单一的凉水型向混生型演化,造成该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间的构造运动和晚古生代冰期作用。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锡林浩特二叠系哲斯组腕足动物群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兵  张雄华  杨欣杰  夏浩东 《地质通报》2017,36(10):1683-1690
内蒙古锡林浩特克什克腾旗哈尔呼舒剖面哲斯组灰岩中发现了大量腕足化石,经鉴定计有22属42种,以长身贝亚目和石燕贝亚目为主,化石组合面貌具有典型的哲斯动物群特征。根据其与邻区的腕足生物地层对比,确定该腕足生物群时代为中二叠世Wordian期。哲斯动物群中凉水型分子共计10属26种,约占种级总量的61.9%,暖水型分子仅1种,约占种级总量的2.4%,体现了典型的凉水型动物群特征。古生物地理区划属于北方生物地理大区。此外,哲斯组碳酸盐岩中颗粒组合属于苔藓虫-棘皮动物-腕足动物组合,代表凉水沉积环境,也印证了哲斯动物群的凉水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内蒙哲斯腕足动物群混生类型及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广虎  任雅静 《世界地质》2000,19(2):112-116
根据早二叠世中国腕足动物地理分区和哲斯组腕足动物群中各属在世界的分布,筛选出一些典型冷暖属.据其地层产出特点确定了这个动物群的混生类型,并进一步讨论了哲斯期的古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4.
上二叠统哲斯组广泛出露于东北地区南部,主要由砂岩、泥岩、灰岩、页岩组成,含腕足、苔藓虫和腹足化石. 对内蒙古索伦地区的哲斯组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和中细粒长石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数据记录了4个年龄区间:(265±2)~(348±8)Ma,峰值年龄为(272±2)Ma;(358±3)~(453±4)Ma,峰值年龄(403±3)Ma;(470±6)~(555±4)Ma,峰值年龄为(511±3)Ma;剩余的前寒武纪锆石(693±7)Ma,(834±9)Ma,(854±6)Ma,(886±5)Ma,(1 175±7)Ma,(1 440±8)Ma,(1 748±17)Ma和(2 150±13)Ma. 其中峰值年龄为272 Ma的锆石年龄占绝对优势(达到51%),并与大石寨组火山岩和北侧的岛弧岩浆岩一致,403 Ma和511 Ma峰值年龄为东北地区泛非期变质杂岩的年龄范围,其余古老年龄也均为大兴安岭变质基底的年龄范围. 上述年龄特征显示,哲斯组物源主要来自相邻地区分布的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少量来自东北相邻地块的变质基底. 鉴于东北地区哲斯组分布范围广,岩性多为碳酸岩和碎屑岩,古生物化石保存完整,沉积环境稳定,证明哲斯组应为大陆边缘沉积.  相似文献   

5.
额济纳旗及其邻区中二叠统产丰富的腕足动物群,该动物群具有北方冷水动物和特提斯暖水动物混生的特点,划分为Spiriferella-Kochiproductus-Yakovlevia 组合,称为“哲斯动物群”。在生物古地理分区上,该区为北方生物大区和特提斯生物大区之间的过渡带,称为中蒙生物省。动物群的组成、丰度和分异度等特征在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东西部有明显的差异:盆地西部北山地区海水较浅,腕足动物群丰度高,分异度略低,以个体较大、壳体较厚的冷水分子占优势,共生少量的双壳类和珊瑚;东部杭乌拉地区海水略深,腕足动物群丰度稍低,分异度较高,含有大量的小个体腕足,共生冷水型珊瑚和丰富的海百合类,世界广布分子和暖水分子超过一半。说明该腕足动物群在受纬度和温度控制的同时,也受水体深度的影响,在同一海盆的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该动物群的起源、区域分布特点和共生生物的分析,认为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的哲斯动物群的时限为罗甸期—孤峰期。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林西地区二叠系哲斯组和林西组分布广泛,发育一套暗色泥板岩、砂岩和碳酸盐岩沉积组合,是区域上重要的烃源岩。利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方法,对林西县官地镇哲斯组与林西组界线附近的碳酸盐岩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林西组/哲斯组界线上、下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构成差异明显。哲斯组稀土元素(∑REE+Y)总量均值为40. 51×10~(-6),明显小于林西组的均值82. 12×10~(-6); PAAS标准化后,二者均具有轻稀土相对于中稀土和重稀土亏损的特征,且哲斯组碳酸盐岩相对于林西组显示更明显的δEu正异常和δCe正异常,与正常海相和湖相碳酸盐岩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哲斯组/林西组界线碳酸盐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呈现突变特点。其中表征陆源混染作用的Cu、Zn、Rb、Zr等微量元素含量在界线之上显著增大。Sr/Ba1、V/Cr 4. 25和V/(V+Ni) 0. 54等特征参数表明研究区中、晚二叠世之际沉积主体为海相、强还原环境。古亚洲洋板块俯冲和岩浆作用及其产生的极端强还原环境和热液影响,是导致研究区哲斯组/林西组界线碳酸盐岩δEu显著正异常和δCe普遍正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吉林东部与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对比研究,无疑对揭示朝鲜半岛的地质属性、中朝板块北缘东延及演化有着重要的贡献。针对中国吉林东部延边地区和朝鲜咸北地区的晚古生代地层进行化石组合、沉积特征、基底性质以及岩浆序列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认为:朝鲜二叠纪鸡笼山腕足动物群与中国北方二叠纪哲斯腕足动物群有明显差异,与吉林地区范家屯组,尤其是延边地区庙岭组有较强的可对比性;中国吉林—延吉褶皱带和朝鲜咸北地块均以元古宇为基底,没有太古宙岩石出露;在晚古生代期间,中国吉林东部—延边地区和朝鲜咸北地区沉积环境、岩浆活动相似;朝鲜咸北地块和狼林地块的边界断裂——输城川断裂带应与华北地块和吉黑造山带之间缝合线的东端—古洞河断裂相连接,吉黑造山带东部地块和朝鲜咸北地块在晚古生代时期应处于同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8.
前人将杜101井1 662. 2~2 200. 0 m井段自下而上划分为"杜尔伯特组"和"一心组",但两组之间的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深感应电阻率(RILD)和中感应电阻率(RILM)曲线没有出现明显突变,应合并为一组,依据岩性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段:下段(砂砾岩段)、中段(砂砾岩-泥灰岩段)和上段(泥灰岩-粉砂岩段)。其中,上段产双壳类化石Casmogoriophora sp.、Parallelodon cf. tenuistriatus及Parallelodon sp.,腕足类化石Spiriferella persaranaena、Spiriferella sp.、Lamnimargus peregrina、Stenoscisma cf. zhesiensis及Athyis sp.等,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该井段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可与松辽盆地西缘乌兰浩特—孙吴地区的哲斯组对比,因此,将松辽盆地西缘的哲斯组引入盆地内,作为松辽盆地井下哲斯组的次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哲斯地区早二叠世地层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哲斯地区早二叠世地层剖面沉积构造的观察及珊瑚动物群的研究,认为哲斯剖面是一正常的单斜层序,未发生大规模的倒转;剖面上早二叠世地层均应划归哲斯组,哲斯组可划分三段;哲斯组为冷、暖水交替出现的浅海环境下的沉积。  相似文献   

10.
北山地区早二叠世“哲斯动物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研 《甘肃地质》1995,4(1):14-20
北山地区下二叠统以碎屑岩为主,夹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属活动型滨海-浅海沉积。在弱水以东的巴丹吉林地区称为埋汗哈达组和阿其德组,由下而上共识别为4个腕足群落:(1)Spiriferella-Kochiproductus群落;(2)Eliva-Alexania群落;(3)Paramarginifera-Transennatia群落;(4)Waagenoconcha-Linoproductus群落。在弱水以西的马鬃山地区,划分为双堡塘组和金塔组,原定菊石滩组可能应归并于双堡塘组,仅上述的第1个S.-K.群落较发育。据生物对比,本区下二叠统的沉积时代,大致相当于华南的栖霞期至茅口期。上述群落具“哲斯动物群”特征,但与哲斯地区不同的是,本区缺失科而富含菊石。其总貌仍属北极海冷水型动物群。  相似文献   

11.
西藏南羌塘盆地中侏罗世布曲组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侠  李君  刘大玮  王振华 《吉林地质》2011,30(2):18-21,45
南羌塘盆地布曲组广泛分布,主要岩性为灰—灰黑色粉屑灰岩、砂屑粉屑灰岩,夹少量粉屑微晶灰岩、微晶灰岩及泥质灰岩。古油气藏分布区布曲组中部产特征的鲕粒灰岩、颗粒白云岩、礁灰岩。其中产腕足、双壳、菊石等化石,时代为中侏罗世巴通阶(Bathonian)。沉积环境为属滨海前滨环境—咸化潟湖相静水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松坪剖面位于川滇接壤的三江口附近,属云南丽江宝山公社长松坪大队所辖。具有露头好,构造简单,化石丰富,交通方便等特点。地层层序由上而下如下(图1):三叠系北衙组(T_2b) 20.灰(微红)色厚层致密灰岩,局部具微细水平层理,含腕足碎片 >26.3米 19.灰色中一厚层粉晶内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及内屑具坎状之粉晶白云岩 185.5米 18.灰色(局部浅红色)中一厚层粉晶鲕粒灰岩 17.1米 17.底部有10厘米之灰绿色含海绿石铁质砂砾岩,其上为灰绿色(少许紫红色)中一细  相似文献   

13.
河南焦作地区的晚石炭世太原组,前人曾做过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对灰岩中的古生物诸如(竹蜓)、珊瑚、腕足等生物化石进行过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类,但是却从未发现有三叶虫化石的存在。近一年多来,笔者带领几位毕业班的学生对作为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地质大会拟选定的地质路线参观点之一——焦作刘庄太原组剖面进行了沉积环境及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在工作中发现太原组中部第四层灰岩(L_4)中赋存有Phillipsia sp.化石,其中保存较好的是其尾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哲斯组宏体化石新发现和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方俊钦  赵盼  徐备  邵军  汪岩 《岩石学报》2014,30(7):1889-1898
详细的沉积相分析表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南部哲斯组下部为一套滨浅海相地层,上部逐渐向陆相地层转变,代表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在西乌珠穆沁旗西南毛登地区前人发现放射虫的哲斯组相同地点和层位发现了宏体的腹足类螺化石及双壳类化石,环境分析表明这些宏体化石应形成于近岸的潮间带或潮下带水体。对中二叠统哲斯组地层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表明哲斯组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以浅海相和滨浅海相为主体,而非深海洋盆。  相似文献   

15.
哲斯洪格尔剖面富含动物化石是哲斯地区二叠纪地层的代表性剖面。可以划分为三个组;即哲斯组,下义和乌苏组,上义和乌苏组,它们属于中二叠世同时期不同相沉积,根据化石的特点,腕足类可以划分为两个组合,珊瑚划分为三个组合。  相似文献   

16.
前言根据岩性特征和生物化石组合带,安徽南部下二叠统可划分为栖霞组和孤峰组。栖霞组主要为一套含硅质结核及硅质条带的灰岩建造。灰岩中含大量的藻类、(虫廷)、有孔虫、珊瑚、腕足和棘皮等浅海底栖型生物化石。孤峰组主要为一套薄层状硅质岩与薄层状泥页岩互层,组成硅—泥韵律沉积建造,含薄壳腕足、菊石、小有孔虫、硅质海绵和放射虫等浮游型生物化石。据两条主干部面(巢湖龟山、宿松坐山)统计,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占地层总厚的81.2%,  相似文献   

17.
张国英 《西北地质》2006,39(1):83-88
在1∶25万红宝石幅(K47C002001)图幅中,雀儿山群分布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红石山蛇绿混杂岩带以北地带的双沟山—雀儿山一带,为一套宏观色调为灰绿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夹碎屑岩和灰岩的岩石组合。碎屑岩及灰岩中含腕足、珊瑚、三叶虫、海百合茎等生物化石。其中:Latonotoechiacf.latana(Barrande)原产于波希来亚地区布拉格期。AcrospirifercobedanusvariusKaplun见于哈萨克斯坦地区下泥盆统中上部和新疆的和布克赛尔组。EoschuchertellaguangxiensisWangetRong原于广西郁江组上部六景段。该群形成于与岛弧有关的滨浅海环境,在区域上可与新疆大南湖组、头苏泉组及和布克赛尔组对比。该群形成时代为早—中泥盆世,年代地层为下—中泥盆统。  相似文献   

18.
湖北京山-钟祥一带的下奥陶统特征与毗邻的峡东及随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开展了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对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扬子北缘早奥陶世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通过详细的剖面测制和地层对比研究,将钟祥-京山地区下奥陶统自下而上分为娄山关组、温峡口组(新建)、钟祥组(新建)和大湾组.新建的温峡口组以竹叶状灰岩、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属于台地边缘浅滩-浅水陆棚相沉积.根据温峡口组中所产的腹足、腕足和头足类化石,认为其沉积时代为特马豆克期中-晚期至弗洛期早期.钟祥组为灰色-灰黑色笔石页岩夹薄层粉砂岩及少量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产丰富的腕足、三叶虫、海百合茎、笔石、头足类等生物化石,属于深水陆棚区沉积,其地质时代为早奥陶世弗洛期.通过区域地层对比,温峡口组与峡东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和随南高家湾组底部层位相当,而钟祥组则与峡东大湾组下段的下部和随南高家湾组中-上部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9.
<正> 长江中、上游地区,在栖霞组与茅口组之间普遍发育有一套黑色钙质炭质页岩为主夹似层状(或称“眼球状”)灰岩,以富含Cryptospirifer腕足动物群为特征的地层。黄汲清、曾鼎乾(1948)在研究四川华蓥山二叠系之分层时,将其命名为“五十三梯系”,时代定为早二叠世,以Cryptospirifer的出现作为茅口组的伊始。盛金章(1962)沿用了这一划分意见,将我国南方广大地区下二叠统以碳酸盐岩相沉积为主的地层,划分为栖霞组(其下有煤系  相似文献   

20.
哈尔扎位于青海茫崖镇(旧址)西南45公里处。属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山北麓的低山区。1955年,张文堂等在哈尔扎沟口附近的灰绿色碎屑岩灰岩中,首次采获腕足化石:Cyrtospirifer sp.,Productella sp.及三叶虫:Proetus sP.确定为晚泥盆世。1959年,朱夏将上述地层称之为哈尔扎群。1958年,西北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在哈尔扎沟口剖面的中部采得腕足:Cyrtospirifer sinensis(Gra bau),植物:Leptophloeum rhombicumDawson。1969—1970年,青海地质局第一区调队在哈尔扎东侧山脊于相当层位中采到腕足:Cyrtospirifer sinensic(Grabau),C,chaoi(Grabau),Tenticospirifersp.及瓣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