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先进的管理模式,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珊瑚礁调查具有学科交叉较大、调查过程繁琐和数据成果庞杂等特点,文章基于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探讨珊瑚礁调查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措施、控制流程和纠正措施等具体内容,并提出注重培训、全员参与、记录归档和持续改进的管理建议,在国内首次提出将ISO 9001质量管理理念运用到珊瑚礁调查中,以期为推动我国珊瑚礁调查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龙口港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4):F0002-F0002
龙口港始建于1914年,1985年对外开放,1997年荣获“山东省管理示范企业”称号,2002年通过了ISO9001系列质量认证。港口现有职工3700人,资产总额26亿元。  相似文献   

3.
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于 2 0 0 0年 1月决定开展“贯彻 ISO90 0 0质量体系标准”认证工作 (以下简称“贯标”) ,在经历了质量体系文件编制、质量体系运行、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质量体系预审等阶段 ,历时 11个多月的时间后 ,2 0 0 0年 12月 6日通过了北京中设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审核 ,并取得了 ISO90 0 2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成功。圆满完成了我院 2 0 0 0年提出的中心工作 ,即“年内决策 ,年内编写文件 ,年内运行 ,年内通过认证”。为海勘院进一步规范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进而带动全院各方面工作打下…  相似文献   

4.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分别于1999年11月15~17日和17~20日,接受了北京九千标准质量认证中心的监督检查和证书年检。他们自从通过ISO9002国际标准质量认证和荣获带有国家认可标志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以来,自觉狠抓质量体系运行工作,从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质量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量取胜的观念,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加大质量保证体系工作的力度,严格执行质量标准,重视实验室计量和检测质量,搞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遵守质量…  相似文献   

5.
苏群 《海岸工程》2002,21(3):76-82
介绍了ISO 9001:2000标准对监视、测量装置实施有效控制及其在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强调了计量器具在调查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WOCE-OUT的温度资料,结合TOPEX/POSEDIENT-ERS卫星高度计资料、ParallelOceanClimateModel结果,分析了1994年2月9-19日,1994年10月26日-11月6日,1995年2月4日-14日和1997年6月23日-7月4日四个反气旋涡旋脱落时间段内南海北部的海温状况,探讨了海平面高度场中的反气旋涡在温度场中的表现特征。发现海平面高度资料中的反气旋涡对应着温度场中的高(或暖舌)温中心,其中,反气旋涡脱落发生在夏、秋季时,高温中心比海平面高度的高值中心偏西南;发生在冬季时,暖舌与海平面高度的高值中心基本一致。脱落的反气旋涡对海温的影响深度约为130~180m。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监测过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或质量控制,因而质量保证也必然应涵盖监测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然而实验室往往忽视监测前期的监测方案编制的质量。文章结合海洋环境监测的实践,浅谈监测方案评审在质量保证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监测方案评审的内容、方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快速开展,基层监测机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洋监测的质量保证包含了为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现场调查、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实验分析、数据处理、资料提交、综合评价的全过程。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有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为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5年2月在菲律宾召开的太平洋科学协会(PSA)第十五届大会上“海洋学科”委员会的决定,1986年8月7—12日在苏联远东新兴城市纳霍德卡举行了第一次海洋学科讨论会,会议的议题是:“水体内、海气间和海水与海底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及这种交换对生物群的影响”。会议由苏联科学院远东中心太平洋海洋研究所(POI)主办,并得到了  相似文献   

10.
冬季吕宋岛西北海域频繁出现藻华现象,本文使用吕宋岛西北部海域1999年11月至2015年2月共16 a冬季多卫星融合水色遥感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Chl-a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海表温度(SST)、风速(WS)、海面高度异常(SLA)等数据以及上述数据计算获得的相关物理环境参数,分析其与海表Chl-a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吕宋岛西北海域海表Chl-a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Chl-a质量浓度与周边环境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常冬季吕宋岛西北海域海表均会出现大约以(19°N,119°E)为中心的高Chl-a质量浓度现象,平行海岸的风应力以及风应力涡旋引起冬季上升流,增加了营养盐的输入,很可能是该区域藻华形成的主要机制。同时背景流场的平流效应很可能诱发上升流区域与叶绿素藻华区中心不一致,可能引起了藻华中心的北移。  相似文献   

11.
夏季期间大气季节内振荡(ISO)活跃于孟加拉湾区域,并存在显著的向北传播。采用1979-2016年ERA-Interim大气再分析资料,通过对典型ISO事件进行位相合成,揭示了夏季期间孟加拉湾湿静力能季节内变化的演变特征和控制机理。结果表明,ISO大气对流在向北传播期间伴随着显著的湿静力能累积(充电)和释放(放电)过程。其中,水汽主导的湿静力能水平平流是充电和放电的关键控制因素。水汽水平平流在对流层中高层和对流层低层的变异机理存在一定差异,在中高层主要取决于ISO扰动纬向风对低频水汽的纬向输送,在低层则主要取决于低频经向风对ISO扰动水汽的经向输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天津WRF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对2013年11月24—25日一次爆发性气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方案分别为:控制实验(ctrl)、将整体黄渤海下垫面变为陆地实验(land)、将122°E以西的渤海海洋下垫面变为陆地实验(land-122)、将122°E以东到黄海中部的海洋下垫面变为陆地实验(land+122)。结果表明:将黄渤海海域全部转换成陆地后,气旋中心海平面气压场最大值升高5 hPa。10 m风场减弱最大值出现在气旋中心,可达19 m/s,下垫面对气旋的影响主要在强度和风力大小的变化。黄海海域风力减小普遍超过10 m/s。将122°E西部的渤海转换成陆地后,渤海海域风速最大值减小了12 m/s。黄海海域的气旋中心部分风力有微弱变化,气旋中心风力稍有增大,最大增加了4 m/s。将122°E东部的黄海转换成陆地后,海平面气压场的变化与land实验接近,10 m风场在黄海南部风力略高于land实验。  相似文献   

13.
近来,数值预报模式已在温带气旋发展和移动的预报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往往还有意外情况发生,例如,像1979年2月18日—19日那个“总统的雪暴日”,很多地方发生了降雪,业务预报模式没有预报出来。GFDL(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试验室)为了了解冬季沿海迅速成生的风暴的机制,努力地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Orlanski和Katzfey,1986),完成了一个关于总统雪暴日的效果良好的数值模拟。 为了这项研究,把GFDL所研究的有限区域的HIBU(贝尔格来德大学水文学院)模式套入到GFDL的全球谱模式中去(取30个波),从而导出了关于这个“总统雪暴日”的预报模式和数值模拟:(Ⅰ)采用全球谱模式,(Ⅱ)采用低分辨率的嵌套HIBU的模式(分辨率为150公里),(Ⅲ)采用高分辨率嵌套HIBU的模式(分辨率为50公里)。它们的初始条件来源于两个方面:即GFDL和ECMWF(欧洲天气预报中心)的四维分析产生的FGGE(全球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和中国海洋学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委员会共同策划的"2014中国(天津)国际海洋水文气象监测技术及仪器设备展示交易会"将于2014年5月23—25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会展中心举办。交易会将为我国海洋科技领域提供更为有利、有效和便捷的技术服务。凡从事海洋水文气象仪器生产商、贸易商、代理商、服务商及相关海洋技术专业的企事业、机关职能管理等单位均可参与技术交流和合作。会议展示内容涉及4个方面:1)海洋水文气象监测系统及仪器设备、水文气象海洋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系统软件应用技术、水质自动监测、野  相似文献   

15.
生物地质学家发表在2008年7月20日《Nature》在线(2008年8月21日印刷版)上的研究论文,表明现生活在深部生物界的微生物有机体有900亿t(碳质量),约占热带雨林全球碳储存量的十分之一。作者德国波恩大学海洋环境科学中心的Kai-Uwe Hinrichs与Julius Lipp以及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采自南极长城湾、阿德雷湾的21个粘土矿物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及化学分析表明,海区粘土矿物主要由蒙脱石(51~70%)、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混层矿物(23~65%)、伊利石(16~42%)、绿泥石(7~17%,含蛭石)及高岭石(4~18%)组成。粘土矿物的分布,在长城湾内,以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为主,在长城湾湾口区,则以蒙脱石为主。显然,这一特征受到物质来源及海湾地形的影响。海湾区粘土矿物主要来自毗连陆地玄武岩类的风化产物,伊利石主要来自邻近海域,以蒙脱石及其混层矿物为主的组合及其化学组成表明,海湾邻近陆地曾经历过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经常开展~(14)C测定的互校对比活动和推行质量保证制度的重要意义。从国内外多次对比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建议应积极参加国际对比活动,进一步开展国内对比活动和质量保证制度,以期广泛提高全国~(14)C测试水平。这些建议不仅有利于~(14)C实验室本身建设而且对有关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海洋调查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将以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一体化,强调工作前预防和不断改进为核心的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管理体系应用于海洋调查领域,更好地建立健全海洋调查标准计量与质量控制体系。文章阐述在海洋调查中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几个要点(包括海洋调查中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估),并讨论其在具体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Using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NOAA satellite-obser ve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dat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ummer monsoon and intraseasonal (30-60 d) oscillation (ISO) have been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obvious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iton. Using the 16 a time series of filtered OLR averaged over the SCS, an index is defined to define ““onset events““ over the SCS on the ISO time scales. Of the 16 a examined here, 10 shows a strong ISO signal in the onset of monsoon convection over the SCS. In these cases, the ISO initially suppresses the seasonal development of southwesterly and 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SCS before the ISO onset. As the ISO propagates northeastward, the low frequency cyclonic circulation anomaly occurs in the SCS and the low frequency southwesterly wind and convection over here dramatically intensify. The northeast progression of the ISO anomaleis plays a role in the initial suppression and then acceleration of the seasonal cycle of the SCS summer monsoon.  相似文献   

20.
一、韩日独岛之争风云突起从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韩国与日本在独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先后发生两次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第一次始于2005年2月,是由日本岛根县议会总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将2月22日定为“竹岛日”(韩称独岛)条例引起的。据称,日本岛根县于1905年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