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富赟  宋晓玲  吕红艳 《地下水》2011,33(2):179-181
城市地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指对城市地质环境适合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程度进行评定.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详细研究了兰州市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数学模型,采用GIS技术对兰州市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2.
夏伟强  董杰  何鹏  解永健 《地质学报》2019,93(S1):233-240
根据青岛市主城区的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工程建设经验,综合分析岩土体的特征、地下水、地质构造及软土等主要约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因素的发育分布特征,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主城区地下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将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划分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适宜性差区,并进行了分区评价,适宜区占主城区总面积的79%,适宜地下空间开发;基本适宜区占主城区面积的13%,地下空间适宜性一般,地下空间开发时应着重注意加固及防水措施;适宜性差占主城区面积的8%,地下空间开发时因尽量避开。  相似文献   

3.
在对工作区环境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等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区的地基稳定性、场地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利用GIS软件的栅格图层叠加和DPS系统聚类功能,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出场地工程建设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和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市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市县级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为国土资源与空间更精细化的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本研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宜昌市农业生产适宜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出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5类区域。结果表明宜昌市适宜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为3412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7143 km2;适宜进行城镇建设的土地面积为748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14679 km2。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均呈现出典型的区域特征,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条件好;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难度大。适宜性评价结果与规划数据有部分出入,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差不大,农业生产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耕地保有量红线面积多132 km2,分布于农业生产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3.98%;城镇建设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建设用地底线面积少611 km2,分布于城镇建设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7.99%。将评价结果叠加在谷歌卫星图上,在空间上观察是否与土地现状一致,结果表明农业生产适宜区的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不适宜区的准确率为93%;城镇建设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变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空间开发是解决用地紧缺、地面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则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引进了"惩恶扬善"的变权思想,建立了基于变权理论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即敏感因子-综合指数-变权评价模型。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所建模型进行适宜性评价,对比分析常权评价与变权评价的评价结果发现:变权评价模型能有效克服指标内部差异性带来的不良影响,使评价分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且变权评价的评价值离散性更好,有利于进行等级划分。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区与较适宜区占总面积的42.42%,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沿海城市不断采取填海造地工程来缓解紧张的土地供求关系,给人们带来生态负效应。为确定地质环境对填海造地工程活动的适宜程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环境问题,对填海造地区开展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十分必要。本文以珠海某填海造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壳稳定性及地质灾害五个环境质量层面确定7个评价因子,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借助计算机及Mapgis功能,对剖分的评价单元格进行评价因子量化赋值及计算,最终将填海造地区划分为地质环境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性中等区和适宜性差区。研究区内填海造地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多为中等~差,主要是因为软土层厚度较大,成土时间相对较短,工程地质条件差,局部地段为咸水区,地下水具备一定腐蚀性。研究结果为填海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质条件与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该地区工业用地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工业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法对该地区的工业用地地质环境适宜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区及较适宜区占研究区陆域总面积的59%,总体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8.
发展沿海经济新区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了在新区发展过程中降低地质环境问题的风险,合理地规划新区建设,针对曹妃甸新区无承灾实体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沿海经济新区地质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体系。在曹妃甸新区地质安全评价和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基础地质条件、功能用地重要程度和新区总体规划指标因素,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完成了新区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的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 (1)风险低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269%,区内地质环境问题较少,适合作为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2)次低风险区占77.178%,该区总体上地质环境适宜性好,局部地区可采取简单工程措施处理。(3)次高风险区占14.487%,区内地质环境问题较严重,建设前需进行专门特殊处理。(4)高风险区占1.066%,该区不适合建设,建议作为生态保留用地。评价结果为曹妃甸新区用地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地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岩溶地区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研究,利用地质环境要素通过专家-层次分析法对岩溶地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并通过MapGIS软件实现可视化。文中以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为例,选取了地形坡度、地貌单元、土体地基承载力、岩体地基承载力、特殊性土分布、土体厚度、土体结构、地下水埋深、地表水系、岩溶发育程度、断裂构造11个影响岩溶地区建设场地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因素,建立了岩溶地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其成果可为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球系统科学调查研究中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基本理论与方法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以郯庐断裂带(安徽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遥感、地面调查、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工程地质钻探、测试分析等手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了研究区地下水质量、地下水防污性能、区域稳定性、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和易发性等.调查与评价结果可为区内地质环境管理、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地质环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红卫  王琦  张沙莎 《江苏地质》2016,40(1):178-182
将南通市主城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力场、温度场与热物性、地下水化学场和环境地质等自然因素作为层次分析法(AHP)模型的评价因子,应用AHP获得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将研究区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性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个大区,其中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占总调查区的97.78%。经检验,评价方法适合该研究区。  相似文献   

12.
郭林 《地质与勘探》2024,60(1):52-62
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开发形式。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在对郑州市已有地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中层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可划分为5大类13个指标,其中基坑稳定性、潜水水位埋深、含水层富水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综合评价结果中适宜性好区位于京广铁路以西,适宜性中等区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东风渠以南、京广高速铁路以西的区域,适宜性差区分布在龙湖附近及京广高速铁路以东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区沿水库、南水北调工程、铁路、地下文物分布。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开发条件整体适宜性中等。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适用性较强,可为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且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地质条件类似的城市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李元仲  赵书泉  武雄 《现代地质》2014,28(5):1096-1102
鲁南经济带内矿产资源及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长期大量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降落漏斗及海水入侵等。选取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质资源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17个评价因子,利用傅勒三角形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专家聚类法评价地质环境脆弱性。选取重点城市所在评价单元的土壤环境质量(T)、工程地质环境(G)、地质灾害危险性(Z)和地质环境承载力(C)等4个评价因子,采用栅格叠图法对重点城市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区可划分为地质环境脆弱性极高区、高区、中等区和低区共4个区,菏泽市、临沂市处于地质环境脆弱性高区,济宁市、枣庄市及日照市位于地质环境脆弱性中等区。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显示5个重点城市均为基本适宜,其中枣庄市西城区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长沟船闸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杭运河山东济宁-东平湖段复航工程的配套工程,标准二级船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2120~ 2440万t.项目征地范围平面图形为不规则长条型,面积559700m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为征地范围向东、南、西、北四方向外扩200m,评估区面积为2774097m2.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强调研究地质环境~工程设施系统的协调稳定性出发,建议在研究、分析地质环境对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和适应性基础上,以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作为其质量评价指标。而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可由研究、分析地壳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等综合进行评定。文中初步提出了地壳、地面及地基稳定性级别划分的原则和标准,也提出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的简单判别式,并附一实例。该方法对地震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区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将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Groundwater is a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 for drinking, domestic, livestock use, and irrigation, especially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like the Garmiyan belt in Kurdistan region. The Awaspi watershed is located 50 km east of Kirkuk city, south Kurdistan, Iraq; and covers an area of 2146 km2. The paper presents result of a study aimed at: (1) mapping and preparing thematic layers of factors that control groundwater recharge areas, and (2) determination of sites suitable for groundwater recharge. We used available data such as geological map, groundwater depth map,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Landsat 8 imagery, and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 data for this study. These data, supplemented by slope features, lithology, land use land cover, rainfall, groundwater depth, drainage density, landform, lineament density, elevation and topographic position index, were utilized to create thematic maps to identify suitable areas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applied to weight, rank, and reclassify these maps in the ArcGIS 10.3 environment, to determine the suitable sites for groundwater recharge within the Awaspi watershed. Fifty-five percent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watershed was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groundwater recharge; whereas 45% of the area was determined to have poor suitability for groundwater recharge, but can be used for surface water harvesting.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充市城区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将南充市城区分成了四个地质环境质量区,结合城市建设对不同区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指出了城市发展方向(即地质环境质量好区)。  相似文献   

18.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基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泰州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全面分析了泰州城市规划区的地质资源本底、地质环境安全、生态敏感性和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构建了适用于泰州城市规划区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影响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指标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