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储晓春 《贵州气象》2012,36(2):63-64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根据劳动实践的经验,定出二十四个节气来作为在从事农业生产中掌握时令的参考。节气可以充分地反映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气候变化情况。对于现代的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活动仍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对于老气象工作者来说,二十四节气都比较熟悉,对年青气象员不一定都能运用于实践服务。现以贵州省铜仁市的节气与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为  相似文献   

2.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就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早晚进行农事生产。在现在流传的天气谚语里,不少是有关节气的,特别是很多老农还从二十四个节气来看天气气候变化。我们广大气象工作者,在多年来的天气预报中,也十分重视节气,对节气和后期的天气、气候,都作过不少的研究和探讨,作了大量的工作,根据有关节气,  相似文献   

3.
由铁岭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江厚撰写的《秀丽的龙山秋色》一书,以科普形式,通俗而生动地介绍了辽北的气候特色,气象、气候与铁岭八景。气象、生产、生活,节气,气候与农事活动,水,生态平衡与气候环境。作者立足于辽北,把气候特色和热爱家乡的教育结合起来,把气象科学知识和生产、生活、旅游结合起来,把科学性寓于趣味性之中。可作为中学生学习地理、气候知识的课外辅助读物。  相似文献   

4.
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利用邯郸市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共计40 a的逐日历史气温、日照、降水量资料,对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邯郸市24节气平均气温呈正态分布;全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大暑,最冷的节气是小寒;24节气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春分(0.31℃·d-1),降温幅度最大的是立冬(-0.31℃·d-1);相邻节气之间,清明升温最快,较前一节气平均气温升高4.6℃,立冬降温最快,较前一节气下降4.9℃;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是小满(8.7h),最短的是冬至(4.4 h);大暑平均降水量最大,为95.4 mm,小寒最小,仅为1.4 mm.  相似文献   

5.
节气与农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位置、动植物生长规律、天气气候特征等相互关系,初步确立了8个节气,而后至秦汉年间把一年平分为24等份,并且给每一等份取了一个与农事、物候或气候相关的专有名称,二十四节气至此确立.  相似文献   

6.
1961~201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24节气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全面掌握"24节气"的气候变化规律,不但有利于指导农事生产,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水平,而且在为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统计分析了1961~201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24节气的气温、湿度、风速等6个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结论:黄河中下游地区随节气变换气候变化显著,大暑、小暑节气高温高湿,小寒、大寒节气寒冷干燥,清明节气寒温反复大风将至,霜降节气天气渐凉秋燥加剧等。50年内,春季型节气(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冬季型节气最低气温升高显著。气压随节气变化特征与气温大致相反,夏、秋季节气有升压趋势。相对湿度与降水均呈减少趋势,以秋季型节气减小趋势最明显。春季风速最大,夏、秋季风速最小,所有节气风速均呈减小趋势,冬夏季节气日照时间呈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1971—2017年土默特左旗的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变异系数法、t检验法,对土默特左旗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节气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曲线的走势是一致的,但顺序发生了变化;谷雨、小满、夏至、小暑、立秋、处暑、白露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说明以上节气的年平均气温总体上是明显升高的,年平均最高气温的谷雨、夏至、处暑、白露节气呈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除大暑和处暑外呈极显著的升高趋势。20世纪70年代时谷雨节气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异系数最大,为0.41,80年代时小暑节气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异系数最小,为0.02。2010年以后,谷雨节气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异系数最大为0.21,夏至节气年平均气温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02。  相似文献   

8.
物候是指自然界生物,非生物受气候、水文、土壤、地形地势等综合因子的影响而出现的现象。如植物的萌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落叶;候鸟的往返;初霜、下雪、结冰、打雷、解冻等等现象,都称物候。自然物候常能反映节气的变化,季节的迟早,与农事活动、环境污染、气候区划有密切的关系。各种物候出现的次序很有规律,下面是我们利用物候变化规律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点滴:  相似文献   

9.
建德县气象站为了使气象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从今年元月份起主办《建德气象》小报,内容有上个月天气气候总结,当月气候分析及天气展望,农事活动建议,还有天气谚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气候调和指数的求算气候调和与否是建立在一定的农业气候特点基础上的。它与各种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配合形式有关。各种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不同气候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作物生育和农事活动相适应,就说明气候调和,否则反之。本文提出的气候调和指数即为评价气候调和程度的温度、降水配合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