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影月食是月亮只进入地球半影而不进入地球本影所发生的一种月食.近年来这种月食才受到注意,苏联天文年历从1958年起开始登载,英美天文年历也从1962年起开始登载了.奥泊尔子(Oppolzer)的“日月食典”里完全没有登载半影月食.最先对半影月食做长期预告的是卡维林,他计算了1955—2000年的34次半影月食,但只有日期,没有时刻和食分.以后他又补充了遗漏了的4次半影月食.波洛佐娃  相似文献   

2.
奥泊尔子(Oppolzer)的“日月食典”包含有-1207年至2161年间的8000次日食和-1206年至2163年间的5200次月食,出版至今虽然已有七十余年,仍然是现在计算日月食时所不可缺少的参考书.但“日月食典”也有一些缺点,日食部分的缺点在本文中暂不讨论,单就月食部分而言主要有下面几点:(i)没有载半影月食.近年来半影月食也受到注意,苏联天文年历从1958年起开始登载半影月食,英美天文年历也从1962年起开始  相似文献   

3.
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3000年月食推算表”一文中,作者曾指出,“日月食典”的月食部分主要有下面三点不足之处:(ⅰ)沒有載半影月食,(ⅱ)月食时刻不准,(ⅲ)食分不准。作者以前所发表的“1964—2163年半影月食表”一文列出了这二百年間的半影月食。为了改进“日月食典”所載的时刻和食分不准这两点,現在又計算了本表。本表与“半影月食表”一样,也是根据“月食推算表”計算的。本表所載月食时刻是以历书时为准。最后一栏是沙罗系統号数,它的意义在“半影月食表”中已有解释。把本表跟“日月食典”比較发現:“日月食典”遺漏了1988年3月3日的月偏食;2155  相似文献   

4.
刘庆忠  胡福民 《天文学报》1995,36(3):294-300,T001
本文分析了NOAA6361活动区中的一些现象,发现该活动区在衰亡阶段经历了两次同极性黑子的复合过程,复合后的黑子本影间均有光桥存在,观测结果倾向于支持Parker1979年提出的黑子多磁流管模型。14日复合后的黑子本影还顺时针方向旋转了约70度角,从半影纤维的同样顺时针旋转可以认为:该黑子的半影磁场并非是普遍认为的简单的本影磁场的发散部分。我们还观测到另外两个比较有趣的现象:①δ黑子中的p极性黑子  相似文献   

5.
云南天文台成功地拍到了1972年8月太阳大黑子群的自光精细结构照片.从该黑子群形态的逐日演变得出如下结论:1.观测到了与黑子本影旋转运动有关的黑子动力学形态,即半影纤维排列的旋涡结构.2.该黑子群中部本影的旋转、自行和分裂运动,以及它东面蛇形半影长纤维的被拉长、弯曲和蜕化是本活动区光球形态变化的主要特征.这些运动是属于该黑子群内部固有的特性,似乎与较差自转等原因无直接联系.3.光球黑子形态变化的激发过程和色球耀斑活动的强烈程度对应很好,显示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比较密切的物理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无半影的黑子成长为带半影的黑子伴随着磁场强度增强和延伸运动这个观测事实出发,通过MHD数值模拟,证明了:(1)对流层内黑子中涡旋流动的自然形成;(2)仅在黑子表面附近磁矢才急速向外移动,最终形成我们观测到的半影磁场位形;(3)光球之上由于β迅速减少,这么小的延伸速度(0.2公里/秒)仅在β~1的光球区200公里厚的层里使磁矢有效地旋转,在约几小时至一天量级时间内将近似垂直的本影磁场向水平方向旋转,形成Osherovich所期的ReturnFlux磁位形,将注入日冕空间的本影主磁流同在色球和光球内就返回的半影磁流自然地划分开来.  相似文献   

7.
日食、月食是由于地球、月球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天文现象。它们的发生都是有规律的,相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大致类似的日、月食,这种循环就叫做日、月食的循环周期。根据日、月食的周期规律可以粗略地预测若干年后发生日、月食的大致情况。那么,日食、月食都有怎样的周期规律呢?这还得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互位置说起。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8个活动区极性反转线(中性线)附近黑子半影纤维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得出:1)具有强δ磁结构的活动区,穿过主要异极性黑子间的中性线近旁半影纤维或多或少地与中性线平行(交角小于30°),有关黑子半影呈旋涡形态;2)由新浮现发展形成的δ结构区,异级黑子在大黑子边缘或与大.黑子本影之间有一段距离,中性线两边的半影纤维有序排列,走向与中性线斜交,有关黑子呈弱的旋涡形态。3)对于较稳定的极群,N、S极性间的宽窄不一的半影稀疏区,中性线沿该区经过,两旁半影松散齿状,走向与中性线大体垂直,相反极性本影间距较远。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我们在文[1]和[2]中建立的诊断方法,应用于美国高山天文台斯托克斯参量仪对1978年12月11日太阳黑子本影和半影取得的Q和U两个参数的轮廓,发现这个黑子的磁力线不呈现较强的扭绞。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在中国境内貌似还没看过日月食。是的,对中国来说,今年是日月食比较少的年份。今年在全球会发生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其中的一次日食和一次月食已经在4月份发生了,但是在中国几乎都看不到。另外一次日食和—次月食都将在10月份发生,我们先来看看月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分别对Hinode光学望远镜SOT观测太阳黑子的本影和半影图像以及太阳米粒组织图像进行了空间频谱计算和相关计算,分析了太阳不同结构区域图像的时域和空域特性对哈特曼波前探测精度的影响。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子孔径波面倾斜小于0.25″情况下,米粒组织图像采样时间在2 min内、本影和半影采样时间在4 min内,对子孔径波面倾斜探测精度的影响极小;并且由太阳目标特性引起的哈特曼波面探测误差随波面畸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太阳望远镜哈特曼波前探测器研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磁极性反转线附近黑子半影纤维的形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对8个活动区极性反转线附近黑子半影纤维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得出:1)具有强δ磁结构的活动区,穿过主要异极性黑子间的中性线近旁半影纤维或多或少地与中性线平行,有关黑子半影呈肇涡形态;2)由新浮现发展形成的δ结构区,异级黑子在大黑子边缘或与大黑子本影之间有一段距离,中性线两边的半影纤维有序排列,走向与中性线斜交,有关黑子呈弱的施  相似文献   

13.
我们已经指出,1972年8月太阳活动区九个耀斑(包括全部大耀斑)的爆发相和主要发展形态总是掩盖了旋涡黑子R和经常四面包围旋涡黑子O,与这两个异极黑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进一步考察O、B两黑子的相互关系.(一)O、B黑子半影旋涡形态的演化联系从黑子精细结构照片系列可见,7月31日到8月3日,O和B两个异极黑子本影之间有一束长长的蛇形半影纤维连结着,表明它们在光球上层的磁力线是相通的,见图  相似文献   

14.
殷卜辞中有5次纪日月食记载是目前已知的可为殷商时期天文定年的最确凿的资料,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给出了5次殷卜辞月食的发生日期。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发布的现代天文行星历表DE422,解算这5次月食的主要参数,研究它们在地球表面的可观测情况,进一步确认5次月食在殷都安阳的可视性。研究结果支持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的5次月食的发生日期,并可为殷卜辞月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都没有日全食发生,大家要想观测则要等到2015年3月20日,届时一次日全食将在北冰洋上演。2014年共有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日食包括1次日环食和1次日偏食,而这两次日食我国都不可见。两次月食则都是月全食,其中10月8日的那次我国可见,但只有部分地区观测条件尚可。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云南天文台5吋太阳黑子望远镜,通过光学系统的改装配置佳能数码照相机,建立了对太阳全日面黑子实施高分辨观测的照相装置。照相结果表明大小黑子、本影、半影都清晰可见,可以取代长期以来以手工描迹太阳黑子的传统观测方法。照相观测资料的计算机处理,可给出当日太阳黑子相对数、黑子总的球面积和圆面积等主要参数,有关资料处理及软件问题将另文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甲骨文日月食纪事的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目前已出土的甲骨文字中,有干支纪日的“日又戠”共五条、“日又食”一条.论证并推算出它们都是武乙、文丁时代安阳所发生的日食现象的纪事.最近安阳新出土了一片“月又戠”卜骨,我们推算论证了它是武乙时一次月食的纪事.本文还收集了有干支纪日的“月(?)食”共四条.推算出它们都是武丁时所发生的四次月食.并算出了以上所述的这些日月食发生的时间.本文也讨论了过去关于甲骨文中日月食纪事的研究和所得结果.这些讨论对殷周年代问题的解决也可能提供一些根据.  相似文献   

18.
中秋夜观月全食▲1997年9月17日凌晨发生了本世纪的最后一次中秋夜月全食。本世纪在农历八月十五发生的月食共有15次,但13次发生在我国的白天,仅2次在中秋之夜:一次是1978年,一次就是1997年。今年的中秋节,望(月亮最圆的时刻)发生于17日2时...  相似文献   

19.
虽然已将至岁末,但天象剧场并未沉寂,11月的天空依然是好戏连台。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天象非14日的日全食莫属,但遗憾的是它与我国没有什么关系。半个月后,28目晚至29日凌晨的半影月食我国全境可见,只是精彩程度略逊。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0月8日,农历九月十五,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当日,继2011年12月10日之后,月全食再次在中国广大疆域的天空中盛装上演。略带遗憾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为带食月出。以上海地区为例,月亮约在17:13升起,而本影食在17:14:48已经发生了,到全食始(18:25:09)月球的地平高只有12度不到,意味着地平线附近只要稍微有点障碍物就会错过月食的前半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