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磊  周启  任东宇  文学虎 《测绘通报》2021,(12):124-129
从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快速缩编派生出多尺度数据库,是地图制图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大量图斑,首先通过研究图斑栅格综合,减少碎图斑数量;然后构建图斑语义邻近度模型、空间几何拓扑模型,分析了顾及拓扑和地区地理特征约束下的地类图斑制图综合方法;最后形成了自动化图斑缩编生产工艺流程。基于上述方法,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研发国土三调缩编系统,并应用于四川省某县23万图斑量的三调数据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方法的成果符合专题制图要求,极大地提高了三调图斑的自动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二调与三调之间土地资源的变化和流向,本文利用三调初步成果数据与二调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统计各地类的面积和流向等。在数据分析和统计的过程中,经过多次试验,解决了线状地物面状化、叠加分析、椭球面积计算、流向统计等多个关键环节中的问题,快速准确地完成了全省数据分析和统计,并对泉州市的数据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分析利用遥感影像套合矢量数据的方法检查图斑地类一致性,并对图斑地类错误的类型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目标之一是掌握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本文结合目前已经开展的国家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从土地调查工作分类方面分析,简要介绍了广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中国土分类和规划分类的主要情况,广州市结合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实际情况,增加细化调查分类,一次调查生...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土地利用图斑层包含利用类型、耕地类型、坡度等级、种植属性等多属性信息,将县级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集成栅格化形成全国无缝的多尺度、多专题栅格产品存在一定技术难度。本文针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栅格产品应用需求,探讨了多属性综合编码、全国基础地理网格框架、栅格化产品数据模型、矢量栅格化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全国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流程,开展了全国多尺度、多专题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矢量图斑多属性信息集成栅格化和全国多尺度、多专题土地利用栅格产品工程化生产,可为今后的国土调查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和共享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督察工作中,为确定目标区域是否存在土地利用违法行为,需要利用ArcGIS软件对目标区域和地类图斑数据进行空间计算、汇总统计等套合工作,为督察工作实施提供数据支撑.目前,人工套合存在制作成本高、工作量大、准确性低、数据命名存储格式不一致等问题.为此,本文基于Python实现了地类图斑自动套合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自动...  相似文献   

7.
8.
姜法明 《现代测绘》2005,28(3):30-31
以常州市某地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为例,总结了新旧图斑对照比较存在的问题,并在CAD和Excel中利用VBA开发了一套实用程序,介绍了程序编写的基本思想,在CAD中提取图斑数据比较,认为本办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图斑面的聚类处理是挖掘图斑空间知识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图斑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分布不均等导致聚类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同时为满足大规模图斑数据分析的需要,本文引入多密度属性计算指标,提出了一种图斑数据的聚类方法。首先,根据单个图斑内部点位置(包含边界)的不同赋予其多个密度属性;然后,根据图斑间密度低值向密度高值靠拢的趋势建立图斑归属连接,依次生成图斑要素的树状结构连接;最后,依据树状结构连接的结果对各连接进行剪枝或合并,生成多个独立树,完成图斑面的聚类。试验证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各类不规则图斑的聚合集群,并在大规模图斑数据的聚合中具有良好的精度表现,满足高密度多边形区域的聚类识别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土地调查数据中部分线状地物与图斑存在逻辑一致性缺陷,造成图斑地类面积计算错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土地调查数据线/面逻辑关系进行研究,归纳了线状地物跨越图斑的缺陷类型;并对其成因和影响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通过增量更新进行缺陷修正的方法。该方法不影响地类流量分析,能够较好地维护年度间统计结果的一致性,易于实现缺陷修正的自动化处理,并利于数据回溯。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国家级数据库质量检查工作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提升数据检查的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宗成 《北京测绘》2021,35(11):1394-1399
为确保土地利用数据的真实性,设计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信息提取方法.以高分二号卫星采集的全色与多光谱影像为基础,采用S-G(Savitzky-Golay)滤波器通过噪声消除、配准、重采样实现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利用像元亮度校正改善融合后影像像元亮度饱和现象.根据最小代价切割实现多源遥感影像不同地类边界划...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ArcGIS中制图综合工具的分析,提出栅格与矢量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从而指导作业人员在面状图斑综合工作中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现状图中,标准图示的色彩设计缺乏系统性,符号设计与实际要素关联性弱,同时缺少其他自然专题信息(如气候、气温等),无法辅助对区域整体土地利用情况的认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样图制作为例,对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表达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从地图符号设计、色彩设计、图面整饰、辅助信息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样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浙江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着重在语义综合和图形综合两个方面对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将小面积图斑降维处理等方法实现了综合前后土地面积的基本平衡,同时又提出了图斑合并的最小面积原则.实验证明,该原则下的制图综合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原始图斑的地理属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自然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仁  冯然  齐中华  李德元 《测绘通报》2020,(4):130-133+138
自然资源调查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个统一、六项职责\"的前提和基础。第三次国土调查(简称\"三调\")数据详细地记录了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现状、自然资源变化等情况,可以为自然资源调查提供优良的数据基础。因此,本文以\"三调\"数据为基础,结合原自然资源管理各部门提供的专题资料,进行自然资源要素分类与编码、自然资源要素提取等自然资源调查的分析与探索,并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例进行试验分析,旨在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的自然资源调查提供参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两部分,是一项统一由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任务。结合生产实践阐述了基于遥感影像建立影像解译标志,并在GIS软件上解译影像信息,采用内外业相结合方法,全面掌握城镇、村庄以及独立工矿区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农村宅基地等行业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的数量和分布,并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地图图斑群自动综合的新方法,使地图图斑群的自动综合能够根据其自身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形状结构特征自适应地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图为实践基础,探讨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图斑的快速综合方法。对图斑制图综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类型地表覆盖图斑提出不同的综合方法,并提出狭长图斑筛选指数。利用ArcGIS10.0软件,采用人机交互方式,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图斑综合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图斑净面积计算规则下,对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两个图层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展开研究,提出Arc-Map空间分析计算图斑净面积方法.采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Arc-Map空间分析法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图斑综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南海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变更系统,进行了一些有关土地利用图斑综合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小地块删除,狭长地物例如河流、道路变线。结合有关制图综合的理论和算法,针对具体问题,采用人机协同的缩编方式,合理进行人机分工,将交互式综合和自动综合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可以顺利的完成地图缩编工作,从而减轻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