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需要加以严格保护和管控.本文以自然资源所在的国土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各相关部门在耕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滩涂、河湖水系等自然资源保护与管控方面的现有制度,从管控目的、管控依据、管控方式、利益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在用途管制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建设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一波 《测绘通报》2021,(8):135-139
本文在分析中国大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方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背景和新需求,提出当前我国大河流域国土空间用途规划的建议方案.即设置水功能区、完善每个单元功能定位,并充分结合流域完整性.提出由国家、大河流域、功能分区、单个控制单元,并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流域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方案;同时提出水环境、水资源及水生...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城市化与国土空间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可持续国土空间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面向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需求,探讨可持续城市化和国土空间优化的路径、方法和建模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国土空间发展没有现成路径,探索国土空间优化的中国路径成为必然选择.城市及其周边是国土空间优化的关键地域,全球城市扩张研究表明,城市扩张具有路径依赖性、松散化和低密度化倾向,中国可持续...  相似文献   

4.
陈清  刘朦  肖奎林  陈俊娇 《地理空间信息》2023,(11):137-140+144
为揭示我国国土空间研究发展态势,基于CNKI数据库的核心期刊论文,重点分析了国土空间研究内容年度变化趋势、学者与机构、热点主题等。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领域研究还不充分,但发展迅速,研究力量主要为高等院校,地域分布不平衡,研究主题呈“大分散、小集聚”特点;(2)研究主题体现鲜明的政策性,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乡村规划、碳中和、生态安全格局等是当前主要研究热点;(3)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方向的理论研究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欠缺广泛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5.
肖金成 《今日国土》2013,(12):27-28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决定》还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强调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首先,感谢各位热情参与并大力支持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的工作!第一次来到新余,和新余的同志们都是第一次见面,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感谢新余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的热情接待,以及对国土空间高效利用的重视;其次,新余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很深,两位宰相、天工开物的作者等名人辈出,也是兴国调查之地;第三,新余市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7.
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与战略性支撑。重点针对国土空间治理学科体系建设,从学科体系框架、人才培养模式和队伍建设路径3个方面开展优化策略探讨,提出以统一调查为前提、空间规划为基础、用途管制为规则、审批监管为手段、法律法规为保障的全过程国土空间治理学科体系建设策略,构建以“理论基础宽厚-方法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卓越”为目标的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多领域协同的国土空间治理队伍建设路径。未来国土空间治理相关学科发展应以学科体系建设为龙头、专业发展为核心、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提升国土空间治理学科、人才和队伍协同发展水平,为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管理职责的整合,要求自然资源信息化平台具有更加全面有效的数据服务能力、平台支撑能力和业务协同能力.本文以新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为例,系统阐述了平台的建设思路:制定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及平台对接等相关的标准规范;构建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以空间大数据基础框架为平台底盘,建设云资源管理服务系统及平台支撑系统,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包括平台层级内容和逻辑架构,详细阐述了跨层级的数据共享管理、空间大数据技术应用、省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应用服务定制等关键技术,从建设模式、数据整合、功能模块和应用成效角度介绍了省级平台建设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国土空间资源共享、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平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土地用途分区方法存在受人为因素影响、效率低下的问题,不利于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实施,基于GIS的智能化的土地用途分区系统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本文以GIS相关理论和土地用途分区的需求分析为基础,构建了系统的逻辑框架,研究了数据库、模型库、算法库和知识库的设计方案,提出了土地用途分区过程中的空间数据整合、目标函数和分区模型的选择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面向土地用途分区的空间聚类系统。以典型地区的土地用途分区为例,验证了该空间聚类系统是一种智能、高效、科学的土地用途分区平台。  相似文献   

11.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机构改革赋予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目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并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动态监测,定期获取项目范围内现势性高分辨率影像、天地一体全景、无人机视频等数据,形成监测成果,全面反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效果和进展程度,以期为自然资...  相似文献   

12.
在地理空间框架基础上,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基于多源二三维一体化的城市时空基础数据,融合自然资源业务数据、横向获取各政务数据等特点的高效融合模式,旨在建成全域统一的国土信息数据一张图,同时需要结合国土空间典型业务需求,通过SuperMap处理自动化(Processing Automation, PA)技术为海量二三维一体化数据的高效信息挖掘提供建设性方案。最后以石家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例,对文中探究的国土空间多源数据管理与应用方法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要求,实施更严格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必须配套有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及检测技术。本文研究了基于GIS的国土空间数据应用平台,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库及国土空间数据应用系统,并探讨了国土空间数据一张图、规划实施监测一张图、合规性检测系统以及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通过国土空间数据应用平台的应用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德宏州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省德宏州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机制复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分析(RDA)的驱动力研究方法。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各乡镇建设用地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以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作为潜在的驱动因子,利用RDA方法对驱动因子进行约束性排序,分析得出人口和经济因素是主要驱动因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乡镇,建设用地相对面积较大,并且建设用地更趋向于聚集。此外,自然因素、农业因素、政策因素等,也与人口和经济因素有联动作用,驱动国土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形成。提出新的驱动力分析方法,一方面探讨冗余分析方法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驱动力分析中的应用潜力;另一方面为云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深化应用提供典型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5.
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在地图自动综合、空间分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定量、直观地表达群组目标之间的空间方向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图谱的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计算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首先,构建参考目标群的最小投影矩形MBR(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并对其以正北方向为起止每隔一定角度进行形态变换,求得每次形态变换后参考目标群与源目标群之间的交集,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谱密度,分析谱特征并绘制出对应图谱。实验表明,该方法较好地顾及了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的各种影响因素,能够以定量的方式精确计算群组目标之间的空间方向关系,并能将其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16.
以探讨新时代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为对象,以县规划编制的重点任务和思路流程为主线,通过综合分析与系统阐述的方法,力图为县级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及相关规程标准的研究制定提供参照.在基础数据分析处理、规划方案编制与协调论证、规划生态修复项目选址布局决策和数据库建设等方面都显示出其显著优势,总结GIS技术的应用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国土档案空间化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高效土地监管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介绍国土档案空间化的数据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质量控制包括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和属性数据质量控制,研究档案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有关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供高质量数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高精度地理国情信息和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开展近30年(1990—2020年)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格局的变化分析,对比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前后的变化轨迹,并评价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对其主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蒙古国土空间格局开发强度呈现由1990—2010年的加速增强到2010—2020年增速放缓的趋势。近30年人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2%,人工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自然生态用地大面积减少。自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来,重点开发区内的人工建设用地仍持续增长,农产品主产区内的农业用地面积由增长转向小幅减少,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自然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对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内蒙古”目标愿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国土空间开发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配置,是未来20年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根本途径。研究方法:文献梳理、理论分析与顶层设计。研究结果与结论:1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研究方兴未艾,在多元数据融合、空间格局时空变化模拟预测、空间开发格局评价、优化格局评判模式和标准等方面潜力很大;2未来20年,我国应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点、线(轴)、面"有机结合的多中心网络式、功能差别化的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战略,构建安全、和谐、开放、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新格局;3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研究,应重点开展国土空间开发时空格局的关系耦合与预测、情景模拟与优化,完善政策建议,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优化模式并开展应用示范,对未来国土空间开发进行引导和管控,指导基于空间格局的区域和省级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可为确定生态、农业、城镇等不同开发保护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开展"双评价"应用研究,从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适宜性等级及承载规模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全市农业空间指向的宜耕区面积占比为36.39%,中心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