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资源管理背景下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然资源机构改革,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成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时空大数据平台如何在新的组织机构下发挥作用,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后,提出了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时空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南沙新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在“三区一中心”的发展格局下,城市快速发展建设累积了海量多源异构地理信息数据。综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基于中台的架构理念,从数据模型、存储管理、空间索引、轻量化和制图引擎等方面构建了面向南沙新区的地理信息时空数据中台,并作为智慧南沙的地理信息数据底座,挖掘当前累积的多源异构地理数据的应用价值,实现“一处建设、多处应用”,为南沙新区建设提供持续全面的数据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3.
石永阁  余磊  雷杨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7):1-5,35,I0001
基于国家基础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和自然资源管理需求,综合盘点自然资源数据家底,通过对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的同构、同化、同步处理,实现不同数据的集成、融合,形成自然资源基础大数据。结合时空大数据和政务大数据主流技术和基础平台,建立了统一的自然资源大数据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为自然资源大数据相关体系架构和标准化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机构改革前,原国土、规划等部门各自沉淀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但各部门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重复建设、数据碎片化等问题,造成自然资源数据复用性较差,难以支撑数据价值深度挖掘应用.面向新时期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任务、新要求,本文从城市自然资源数据现状出发,提出了城市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深度治理方法.该方法以数据编目和...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职能改革赋予自然资源部门新的职责,文章在分析了现有自然资源业务数据和基础测绘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管理需求,提出了新型基础测绘的相关技术要求、应用方向和地理实体数据的技术路线,为新型基础测绘的开展提供了有益探索,为基础测绘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亮  赵荣  李玉祥  范荣双 《测绘科学》2007,32(Z1):22-24
本文面向当前空间信息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传统GIS为基础,研究建立实用的、易于实现的集矢量与栅格数据为一体的时空数据模型,增加GIS对时态属性的管理和操作。本文研究解决了时态拓扑构建的关键技术,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了一套时态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时空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和显示,并以中国多个历史时期的行政界线为基础数据,进行了时空数据模型的应用研究,为TGIS发展探索了一条实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按照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职责、新目标和新需求,本文分析了数据现状和当前数据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资源数据整合的技术路线及其实施路径,依据制定的编目和数据标准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探讨了技术要点和关键技术环节,并结合项目实践提出有关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强化自然资源管理能力,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自然资源数据体量庞大、多源异构、关系错综复杂的特点,笔者基于数据血缘分析技术研究面向自然资源数据治理,探索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标准规范理论,构建自然资源数据之间的血缘关系,利用熵减分析方法向上追溯,对数据字段进行标签化,从而跟踪数据演绎轨迹,试图反映自然资源从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到治理修复的整个过程,为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统计面板数据、网络众源数据等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类型单一、准确性及时空分辨率不一、更新效率低等问题,该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监管大数据覆盖要素广、时空多维度、常态化更新等优势,重构了一套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计算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以指标评估模型方法为基础进一步优化设计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化建设方案,通过全面整合自然资源监测、社会经济等数据,构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中心,实现了以自然资源大数据为主的多源异构数据统一管理,同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实践。平台在精准评估诊断城市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同时,为政府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目标达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也为自然资源大数据利用开发了一种新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构改革及自然资源部职责分工,客观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基于技术沉淀优势并围绕职责定位,从测绘基准体系服务、标准框架分析建设、时空大数据资源整合、体系架构设计验证及平台服务政府决策等多项实际出发,展开了新时代新机构新职责下陕西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思考分析和初步实践;同时,基于混合存储环境及云平台体系架构,选用范围近2 800 000 km2的数据开展影像处理、DEM/DOM/DSM产品制作、超2100个全国基准站网GNSS数据解算等试验测试,发现架构体系合理,项目生产及存储效率均有大幅提升,这为外派机构及行业单位实施类似项目提供了示范参考,也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充分发挥“技术+数据”优势、更好地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面向时空信息数据的大数据平台,以GISCloud的云计算框架作为基础资源平台,通过两层服务架构为平台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的管理。以数据融合思想构建大数据平台的基础数据支持,依托GISCloud建立各种资源池,对数据进行抽取和分析,建立核心数据集与共享数据集,实现数据资源的差异化共享。通过面向时空信息数据的大数据平台设计,构建时空信息数据中心,利用公共服务时空信息和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实现海量时空信息数据的高效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2.
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现状,以赤峰市为例,探讨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用途——为全市自然资源信息化系统提供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研究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内容.根据多年的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经验明确市级平台建设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对自然资源系统开展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建成,依托其时间的可追溯性、空间的全面性、数据类型的多样性,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系统有了较大的升级改造空间。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中时空信息大数据、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环境、智慧应用示范4个方面建设内容的分析,研究了如何通过对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档案数据整理入库功能进行升级、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改造,以实现自然资源档案的图、数、档一体化管理,从而满足自然资源部门对档案的管理与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极地地理数据具有多尺度、多类型、多时相、海量存储等特点,为满足对极地数据的高效存储管理,采用基于ArcSDE结合Oracle10g的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建设极地空间数据库。本文阐述了极地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数据库结构、主要技术路线和时空数据一体化概念,提出利用分层和要素编码的方案来管理地理数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度学习样本制作技术稀缺以及样本复用性差等问题,本文围绕自然资源督察业务、测绘生产项目等需求,面向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基于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已有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资料,对水体、林地、推填土等典型自然资源要素,开展了遥感影像处理、样本数据制作、质量控制、成果入库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面向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样本库建设技术体系,有效促进了样本数据的统一管理、重复利用和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部要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的一体化管理,必须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及流域上下游,实现国土空间中各类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数据的融合衔接。但是传统二维GIS在全要素信息表达、多类型资源拓扑表达及资源资产监管分析等方面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短板。为弥补二维GIS的不足,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体系逐渐形成,包括能够全空间表达自然资源与不动产对象的数据模型,面向多尺度、多源、异构三维数据的融合技术,以及三维空间分析与计算技术,实现了对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信息管理的全面升维。本文在新一代三维GIS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信息管理平台,以全新视角认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管理系统的服务能力,实现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信息的一体化管理、用途管制及辅助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需要统一的三维空间定位框架和数据分析基础。本文统筹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地貌特征、区域经济格局和高质量国土空间体系目标,研究了分层、分级、分精度建设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高精度实景三维数据底版的总体布局与建设方法,重点论述了地形级与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的技术路线、技术指标和实践结果。相关成果精度优于设计技术指标,已有效服务于内蒙古自然资源管理、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等,推进了实景三维内蒙古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自然资源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价值含量高等特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自然资源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基于新疆自然资源数据特征,本文提出了新疆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构建技术路线:整合后的自然资源数据按标准目录体系进行组织,通过逻辑模型设计建立数据间关联关系,基于物理模型设计实现分布式混合存储,依托影像实时发布技术与矢量瓦片技术完成数据服务发布,最终实现自然资源数据的综合管理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对时空大数据组织分类提出的新需求。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大数据分类体系的演化特点和解析中国现行时空大数据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部对大数据分类的需求,通过历史继承、合并和添加,提出了一套既能服务于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又能服务于全社会的时空大数据分类体系。研究建立的时空大数据分类体系为3级分类,共6种类型,分为17个一级类型,68个二级类型,24个三级类型,该分类较之前最明显的变化是将自然资源数据单独分为一大类,该分类对于大数据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信息化领域"一张图"后台管理模块重复建设及缺乏统一和通配式的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问题,以GIS技术为核心,基于群组与服务和角色与功能的权限控制,设计和实现了通配式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框架,实现了用户、服务、群组、角色、功能、数据字典、日志等统一管理,实现了后台管理配置与前台时空数据可视化集成.一方面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