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旨在剖析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界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础上,从要素特征(W维)、利用目标(R维)和评价过程(S维)等3个维度阐述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系统要求,构建关联分析矩阵,对《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差异化、层次完整性和目标关联性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针对当前《规程》中存在的评价对象混杂、开发区类型需要细化、指标体系不完整、计算方法需修正等问题提出了相应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松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地评价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对促进城市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市松北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哈尔滨市松北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工业用地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虚高;管理绩效集约度突出。最后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和促进城市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以影响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为要素层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对包头市2002~2009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2002~2009年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成上升趋势,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驱动因子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生态环境促进动力两大类。因此今后要将社会经济效益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包头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域,从经济潜力、社会潜力、生态潜力三方面构建哈尔滨市建成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哈尔滨市建成区1999~2008年10年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建成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向集约的方向迈进,2003~2008年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达到了基本集约和集约利用状态;从准则层看,经济潜力指标是导致土地集约利用度出现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潜力、社会潜力与生态潜力3个子系统的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变化规律与集约度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5.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蕙  梁勇  燕琴  刘正军 《测绘通报》2018,(3):71-75,88
针对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低、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问题,对各开发区进行了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本文以武汉市的16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研究选取了重要程度较高,能客观反映开发区状况的10项指标,并利用熵权法对指标赋予权重;根据模糊变换原理及最大隶属度原则,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使用Python构建模糊计算流程脚本,输入权重及各指标值,计算武汉市16个开发区的结果向量,并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了其对应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从而得出武汉市16个开发区中处于集约开发利用的有4个,处于适度开发利用的有2个,处于过度开发利用的有1个,其余的9个均为轻度开发利用。采用ArcGIS查询统计和Voronoi图的CV值对4个集约利用的开发区进行分析,分析了这4个开发区企业、行政村、学校、医疗机构、基础服务设施的分布与利用状态。本文采用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供应愈加紧张,因此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至关重要。本文以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区域,从土地的投入、土地的产出及土地利用结构三方面构建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应用多因素评价法计算出2000~2007年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进而分析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趋势,并对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系统中各集约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2年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处于不集约状态,2003~2007年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处于集约状态。总体协调性比较稳定,但是在2003年和2006年土地协调度为不协调状态,分析原因发现,在2003年和2006年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过度地加大了土地的投入强度,影响了土地集约利用子系统的协调性,使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子系统出现了无序的发展。本文针对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成果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缓解用地矛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和研究不仅对土地利用理论发展有益,而且对一些城市的土地利用实践也有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入手,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总结总体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综合评价了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是城市发展过程的关键。以中山市为研究区,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紧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对2019年中山市24个镇(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紧凑度发展水平及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山市各镇(区)之间土地集约利用度和城市紧凑度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其中,火炬开发区、石岐区和西区街道土地利用集约度和紧凑度较高,其他镇(区)则处于较低水平;(2)中山市各镇(区)间耦合协调程度差别较明显,且发展较为协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山市主城区以及火炬开发区街道,除这几个镇(区)外的其他地区耦合协调程度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张晓玲  朱兰艳  金宝轩 《测绘科学》2011,36(4):121-123,97
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借鉴国内外经验分析得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以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昆明市主城区2000年到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计算.研究表明,昆明市主城区土地集约利用度逐年升高,但整体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并通过对结果进行讨...  相似文献   

10.
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运用GIS技术从开发区利用成果数据中获取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基础数据,建立了图文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库;并基于ArcGIS平台设计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实现了开发区土地评价数据建库、自动评价、成果管理以及查询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土地这一基本资源作为支撑,要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经济的较快发展就需要我们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首先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哈尔滨市1991年到201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然后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发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提高0.402201个百分点,但短期内存在失衡,短期失衡向长期均衡回归的速度达0.527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格兰杰原因,哈尔滨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协调度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将协调度模型应用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基本原理以及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指标,然后介绍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流程,并以海南省为例,将协调度模型应用到海南省集约用地评价中,得出海南省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和土地利用程度的和谐程度及集约度,分析出1997~2004年海南省的集约用地水平,最后分析该模型应用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13.
宏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也是城市土地达到中观与微观集约利用的前提。本文以大同市建成区为例,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宏观评价,定量反映大同市建成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状况,并据此探析问题成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动态变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效益5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宏观层面对新疆各地区建设用地进行了集约利用评价,同时通过对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揭示了问题的所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三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神经网络是近年来用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方法,自学习能力强且精度较高。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常用方法。本文拟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广东省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三种方法在评价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建立科学、实用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太原市近年来土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分析其逐年变化趋势,探讨近年来太原市土地集约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宏观指导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AHP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土地集约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容积率是影响太原市土地集约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是太原市土地集约度提高的限制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开发区作为现代城市工业的集中地区,在带动城市发展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土地能否实现集约利用关系到城市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本文通过开展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贺兰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相关对策,并对评价规程的修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综合评定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其权重、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并建立评价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从而验证模糊综合评定法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工业园区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与地方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重庆茶园工业园区为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一套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特尔斐法对园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利用程度较高,用地效益较好,但管理绩效偏低,还有潜力可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焦作市土地利用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焦作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对焦作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情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促进了焦作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