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美草原     
七月的内蒙古到处是一片绿,绿色的草丛,绿色的树木,绿色的麦田……绿的可爱,绿的温馨。蓝蓝的天空,偶尔有几片白云,在流动,云朵,像雪白的棉花堆一样,时而堆集,时而分散,看上去是那样的悠闲,那样的自然,真让人陶醉。进入了丘陵地带,这里有村庄、有麦田,还有黄黄的油菜地,一条一条地分散在绿色的田野里,远远地看上去真是美极了。草原的路是笔直的,视线很好,一眼顺路望的很远。路的两旁大多都是草原,部分草原上近年来有些沙化,一丛一丛的野苜蓿,顽强地在那守护着,在沙化严重的地带里显得尤  相似文献   

2.
来到辽西的人,谁能不为白狼山所心动?山的前面还是山。古老的燕山山脉提起精神,从河北平原北侧的潮白河谷启程,越过努鲁儿虎山,向着蔚蓝的渤海湾,一口气跋涉了600余公里,历苍茫而雄浑,聚烟霞而秀气,在辽西建昌县城东5公里处,惊讶于原野的广袤,仰天一声长叹,白狼山拔地而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一般发育在岩性强度低、岩性较为破碎的地区,由于岩性差,岩体较为破碎,它易形成泥石流的物源,配合一定的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造成泥石流发生.硬质岩区由于其强度高,不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形成泥石流物源.本文通过一个硬质岩区发生的泥石流调查表明:在硬质岩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降雨水时,水从高处经过硬质岩崩塌坡积物向下流动时,由于在高比降情况下,水的侵蚀能力强,坡形陡,硬质岩崩塌坡积物容易垮塌为其提供了物源.它的发生频率高,对下游危害大,因此,在这种地区进行工程活动时,必须对这种现象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曹锁庆 《地理教学》2008,(12):27-27
每天清晨,我早起跑步,蒙蒙亮的街道上,匆匆而过的自行车载着一群辛苦的人,菜贩子,教师和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心中苦苦的,更多的是迷惘的困惑。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他们需要充足的睡眠,这样的学习是对身心的发展还是摧残?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的确,快乐是一种美好的状况,对于学生而言,也就是他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可以自由自在地、轻松自如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很早就有进入玛瑙湖的打算. 一直想找机会,看一看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塞外风光,或者闲暇时接一接地气,捡一捡石头,朝拜心中祈盼已久的玛瑙湖,这一切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消遣和受用. 然而,每当听说我要进湖时,几位石商朋友总是笑着摇头对我说,“还是别去了,现在什么也没有了,石头都被人捡完了.不去后悔一阵子,去了后悔一辈子……”然而,无论朋友怎样劝,我还是坚持一定要去,因为我和他们的追求不一样,心境也不大一样.  相似文献   

6.
欧洲大陆现今仅存的大公国世界仅有古堡多的千堡之国戴菊荣称国鸟卢森堡,全称为卢森堡大公国,是现今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毗法国,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由于其地形富于变化,在历史上卢森堡处于德法要道,地形险要,一直是西欧重要的军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罗陀的称  相似文献   

7.
湘东,是指湖南境内湘江以西,罗霄山以东,北到岳阳市的平江县,南到郴州市的安仁县,以现株洲市所辖各县、市、区为主体的广大地域。其中以红色资源、红色名人命名的乡(镇)有3个,即炎陵县的策源乡,茶陵县的思聪乡,平江县的咏生乡。  相似文献   

8.
郑书  刘迎曦  黄莺 《地理教学》2010,(22):33-35
在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码头,嘉陵江在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后,于此注入长江。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观。长江融嘉陵江水后,声势益发浩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成为长江上游的“黄金水段”。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区域内公民的素质与这个区域的水土是密切联系的,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积淀孕育着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9.
饭吃人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强的,也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弱的,兔子还能登瞎老鹰的眼睛。植物没腿没手没牙没爪,可它也会反击——只要你做得过了头。饭是人吃的,可如果不依规矩,饭也会吃人的。这不是危言耸听,铁案如山。吃的少是人吃饭,吃得多是饭吃人。饭吃得够人体消耗了,而且在消化机器的负荷之内,就正好,有益,是人吃饭;如果吃多了,超出消化机器的负荷,就不舒服,时间一久,消化机器就会  相似文献   

10.
感悟湿地     
<正>我爱呆在湿地,这里是我的天堂。汉石桥湿地并不大,但却独具特色,与世俗隔离,与喧嚣绝缘。这块恢复中的湿地没有清澈见底的水,看不见鱼翔浅底,水面上还常有繁茂的植物,纷乱的、毫无秩序地生长,但它是那么真实,这种真实本身就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11.
粟路军  黄福才 《地理研究》2011,30(3):463-476
旅游者忠诚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旅游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根据"认知-情感-行为"理论,构建服务公平性、消费情感与旅游者忠诚关系的结构方程(SEM)模型,以长沙市乡村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探求服务公平性、消费情感与旅游者忠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服务公平性是消费情感、旅游者满意的直接前因变量...  相似文献   

12.
社区恢复力研究进展及其地理学研究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深,灾害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在这一背景下,恢复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范式。恢复力研究的范式也由早期的生态恢复力逐渐转向社区恢复力的研究。现有的社区恢复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探索、影响因素识别、基于客观指标和基于行动者感知的社区恢复力测度等方面。迄今尚未形成公认的可接受的社区恢复力理论框架;对普通乡村社区研究较多,对特定资源依赖型社区恢复力研究较少;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社区恢复力的影响研究较多,对其他灾害和危机对社区恢复力的影响研究较少;社区恢复力测度方法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仍待加强;社区恢复力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社区恢复力的主要议题,包括社区恢复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区域差异、动态演变过程、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基于人地关系的社区恢复力感知量表以及具有尺度效应的社区恢复力测度指数等。  相似文献   

13.
人工沟渠对流域水文格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郗敏  吕宪国  姜明 《湿地科学》2005,3(4):310-314
人工沟渠是指以排水和灌溉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挖掘的水道。目前,国内外对人工沟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沟渠对农田或斜坡影响的水文过程上,而有关人工沟渠对流域水文格局影响的研究比较少,并且缺乏人工沟渠景观及其所携带污染物管理的研究。在流域的尺度上,从人工沟渠对流域径流、污染物传输和水文连通性的影响三方面,详细阐述了人工沟渠对流域水文格局的影响;并对目前人工沟渠对流域水文格局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关联演化视角下地理学区域韧性分析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艳  陈雯  孙阳 《地理研究》2019,38(7):1694-1704
区域韧性是一个区域应对发展进程中短期冲击与长期变化、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与转型的能力,表征了区域的适应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作为新兴理念反映了地理学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研究的新需求。本研究综述了区域韧性研究进展,基于关联演化视角,探索构建区域韧性认知框架,将情境分析与过程分析并重,思考并总结区域韧性分析的方法论,尝试建立区域韧性评估方程,从经济、社会、环境及制度四个维度进行区域韧性评估,将区域韧性应用于中国地理学研究,分析中国区域韧性研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将区域韧性研究对接中国实际问题,以期对区域韧性研究做出理论贡献,助推地理学区域发展研究及相关认知领域的跨学科讨论、知识集成与学术交流,为国家制定相关区域政策提供参考,并为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5.
墙面太阳辐照的理论计算与模式估计——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倾斜面和墙面的太阳辐射和日照状况对于农林生态、建筑环境工程以及城市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利用水平面日照与日射的丰富资料以得到倾斜面和墙面相应变量的细致分布规律,本文将理论计算与模式估计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应用到一个平原城市(上海)。在倾斜面直接辐射计算中,本文以倾斜面与水平面天文辐射月值的比值(R_b)取代各月代表日的(R_(bo))在倾斜面日照时间的估计中,本文提出利用水平面日照百分率的简单方法。在倾斜面辐射与日照的时空分布规律方面主要突出其随方位与随季节(月份)的变化。 作为例子,本文计算分析了上海市每月各方位墙面上的天文辐射与可能日照时间,对相应的实际日照时间进行了估计。并在计算给出的(R_b)值的基础上,利用散射辐射各向同性与非各向同性模式研究了上海各月墙面直接辐射与总辐射随方位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然  司徒尚纪 《热带地理》2005,25(3):220-223,227
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对人文地理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科学技术和理性的反动导致非理性主义的泛滥。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以及把人文地理学研究当作一个文本解构、阅读和建构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野。非理性的人本主义的发展为解决区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整体的人地观和新区域地理学加强了对地方及历史、文化的重视;后现代思潮对全球和地区问题的关注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源泉。后现代主义对城市和区域规划的影响主要可归结为个性化、多元化和人本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同区域在本轮危机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能力,即各地区域经济弹性大小不一。但学术界对到底什么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弹性没有定论。本文以浙江省和江苏省为案例,采用统计年鉴、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课题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解释。研究发现:①创新水平越高、非相关多样性越强及中小企业占比越大的区域越容易最小化甚至消除危机带来的损失;②财政支出较大、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区域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更易受危机干扰;③相关多样性与区域经济弹性无显著关系。研究表明,财政支出对经济弹性与区域发展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应充分考虑其支出结构特点;要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占比对区域经济弹性的显著正向影响。为此,政府应鼓励创新,增加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注重产业多样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使中小企业自身的优势得以发挥;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健全鼓励消费机制以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 Service的空间数据共享平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传统GIS软件存在的数据共享、集成困难和应用间互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的数据共享平台的简单原型和实现技术。阐述如何基于开放的规范和协议构建开放的数据存储一体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下基于Web Service数据节点集群、互操作方案,以及上层充一的应用开发模式,包括提供以面向对象的思想定义的、构建上层应用的组件支持。重点研究了在空间数据文本化之后数据的索引、查询问题,提出了结合元数据和GML的两阶段数据查询方案。并对该平台下空间数据的语义共享方式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定居是人类从高度移动的游猎生活发展到全年固定于一处居住的漫长过程。定居的发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技术演化和文明起源具有深远影响,而定居的产生受到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资源压力、技术革新等多种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是研究人类适应和定居高寒缺氧极端环境的理想区域,对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的定居过程关注较多亦争议颇多。通过梳理已发表的考古学、地理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文献,发现目前对于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研究,侧重于讨论低海拔人群或者农作物扩散的影响,对动物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则关注较少,定居高原的年代和驱动机制仍存在争议。遗址使用的季节性分析,是判断古人是否全年定居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如何利用青藏高原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遗存因地制宜进行遗址季节性分析以及建立高原遗址动物资源利用时间表的方法。本文认为,开展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定居与动物资源利用研究,首先,应全面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现生动物骨骼形态、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数据库,为考古遗址动物遗存物种鉴定提供基础;其次,在物种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人—动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评估人类在遗址活动的季节性以及动物资源在人类定居青藏高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Many automated generalisation methods are based on local search optimisation techniques: Starting from an initial state of the data, one or several new child states are produced using some transformation algorithms. These child states are then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final data requirements, and possibly used as new candidate state to transform. According to this approach, the generalisation process can be seen as a walk in a tree, each node representing a state of the data, and each link a transformation. In such an approach, the tree exploration heuristic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final result: Depending on which parts of the tree are either explored or pruned, the final result is different, and the process more or less computationally prohibitiv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ce of exploration heuristic choice in automated generalisation. Different pruning criteria are proposed and tested on real generalisation cases.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choose the pruning criterion depending on the need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