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首次讨论了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举出了在大型环境工程地质勘查中应用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这一观点的成功实例。指出在进行第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勘查与研究人员必须具有更加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知识,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城市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概述了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指出了城市工程地质工作的8个重点,并分别加以论述,最后就如何将城市地质工作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肖琼 《中国岩溶》2014,(2):166-166
南袁道先院士主编,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阿地质勘查总院、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原广东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二大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合作的《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一书,近日已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孙玉科,许兵,李毓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15~18日在兰州召开。该会的会议文集选编了52篇论文,按论文的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环境工程地质学...  相似文献   

5.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实际意义,以及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现状,研究了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思路与方法,并以烟台市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研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及其开发状况作了一个概要的描述。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这一地区水电开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结合这些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西南地区水电开发的地质适宜性问题,认为在解决工程的具体实际问题的同时,应该把西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与水能资源开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放在一个大的、与区域地质条件成生背景相联系的环境系统中,深入研究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以求获得对这些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科学认识,从而为解决工程具体问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最后,针对地质适宜性评价问题,提出了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7.
1989年在原苏联亚马尔半岛的工程地质勘查中,试用了原苏联勘探技术研究所提供的技术方法,即在工程地质钻孔采用泡沫洗井钻进工艺。在温度为-8℃,可钻性为4级的砂—粘土永冻层中进行钻进与取心。  相似文献   

8.
更正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第1期第46页作者单位2.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误,应为2.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52页英译文2.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相似文献   

9.
城市,海洋及海岸带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海洋及海岸带建设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内容涉及及建筑场地岩土体工程地质问题,人工地基与深基基础工程地质问题,城市地质环境及工程地质问题,海洋及海岸带工程地质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21世纪工程地质发展大趋势出发,论述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外延,特别是与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规模扩大相适应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信息工程地质等新的生长点,在此种变革的基础上,讨论了21世纪本学科发展的特点和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地质工程在链子崖危岩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链子崖浩翰的地质资料,往往使传统的设计人员无从下“海”而地质人员确实不也不能为力按照从如此众多的地质中凝缩出几个所谓的“参数”供设计人员使用,作者深感,从未遇到一个如此要求地质,设计与施工有结合,并以“地质”为主线纵贯始终,以“设计”为桥梁沟通“地质”与“施工”的工程。这就是地质工程。  相似文献   

12.
珊瑚礁工程地质学——新学科的提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珊瑚礁和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概念以及珊瑚礁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概况,提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学科方向与任务指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珊瑚礁是发育于热带海洋环境中由生物作用和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地质体,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类型,有着独特的工程环境特性和工程地质性质。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课题,是近年来为适应珊瑚岛礁工程建设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介绍了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进展,指出应将珊瑚礁体作为工程岩体,进行工程地质环境区带划分及各区带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分析礁岩体结构特征和礁体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礁体工程适宜性、地基及其环境与工程活动相互关系。针对珊瑚礁岩土的土力学特点,加强珊瑚礁颗粒破碎机理及其对工程地质性质影响机制的研究;建立能够代表珊瑚礁应力—应变特性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施斌 《工程地质学报》2013,21(5):673-680
本文对工程地质中的场及其多场耦合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通过场概念争论的分析,给出了场的定义; 根据工程地质的特点,提出了基本场的概念,并对基本场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将工程地质中的场分为基本场、作用场和耦合场3类,同时对地质体结构场、应力场、渗流场、温度场、化学场和变形场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多场耦合关系的类型进行了讨论,对工程地质中场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工程地质多场耦合分析中的相关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地圈动力学--地质环境、灾害与工程研究基础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 ,探讨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使命和发展问题。作者指出 ,地圈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动力过程直接决定着人类生存和活动所依赖的环境、所承受的灾害及工程建设的问题和条件 ,地圈动力学研究应是工程地质作用评价、过程预测的基础。作者建议对工程地圈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动力过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将有利于工程地质学科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剑平 《工程地质学报》2022,30(6):1819-1830
区域山体稳定性是刘国昌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区域工程地质学的内容之一,区域山体稳定性的问题受两个区域性要素的控制,即区域稳定性工程地质的区域性与地带性要素。本文以横断山区板块缝合带构造剥蚀重力型堆积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说明区域稳定性工程地质区域性要素与横断山区铅直地带性要素对区域山体稳定性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论述了河床深厚覆盖层具有全球性特征,及其与冰期海平面下降以及区域地壳隆升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工程地质学的任务、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工程地质学在今天的工程建设新形势下所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前景。迎接这些挑战,工程地质学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日臻完善,最终形成一个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环境工程地质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工程地质与环境工程地质的相互关系,环境工程地质的内容及当前研究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8,27(4):391-407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产业化形成旅游地质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旅游地质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旅游地质研究的目的和归宿。前人未触及,探索性极强。本文根据旅游地质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探讨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产业化理念与途径;从云南旅游地质开发特点、旅游产业构建实践,探讨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化、旅游地质产业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