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高精度磁法探测地下遗弃炮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远强  李祥强 《城市地质》2002,14(2):40-42,45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磁法探测地下遗弃炮弹的方法;指出在探测地下遗弃炮弹中的,磁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技术,仅考虑磁异常的存在和位置,而无须考虑磁异常的符号,通过资料处理,剔除地面磁性体的干扰,圈定局部磁异常,即可推断出地下遗弃炮弹的位置及大致埋深,为工程建设和施工提供重要信息;能利用新型的磁法和计算机技术,在短期内完成大面积的工作,效率高,前景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磁异常总梯度模确定磁源边界位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磁异常总梯度模确定磁源边界位置的方法。根据理论证明与实际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磁异常总梯度模极大值与磁源边界位置的对应关系,从而,可利用微机自动搜索边界位置成图。该方法在区域磁异常解释中,可广泛用于划分构造单元、确定构造带的位置、区分不同岩性与地层分布。  相似文献   

3.
基于总梯度模分析的磁源体边界信息提取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纬度地区磁异常的化极处理极不稳定,甚至出现奇异现象。因此,低纬度地区磁异常的化极处理一直是位场研究的难点。磁异常总梯度模的曲线形态与磁化强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且其极大值位置与磁源边界具有一定的对应性,模型试验表明了该方法在低纬度地区磁异常分析与解释方面的有效性。本文将基于总梯度模的磁异常分析方法应用于老挝爬立山铁矿区的磁测资料处理,由此排除了由化极不稳定导致的虚假磁异常,圈定了矿致异常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指导矿区铁矿勘探。已完成的钻孔资料证明,由该方法确定的磁异常区域与区内磁铁矿体分布位置的吻合性较好。由此表明,该方法对低纬度区磁异常分析与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床基地,近几年地质勘查发现特拉敖包地区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定位氧化还原过渡带是圈定有利成矿地区的关键。前人针对砂岩型铀矿开展的磁法研究大多只是直接对矿床的磁异常进行简单分析,很少研究不同环境磁化率差异,也未考虑深部基底磁性的影响。文章统计了研究区不同砂体磁化率参数,计算了理论模型正演响应,并开展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特征并求取剩余磁异常,其结果与氧化还原过渡带位置,以及三价铁与二价铁比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认为研究区氧化还原过渡带上方表现为微弱高异常特征,与传统层间氧化带型磁异常形态有区别,原因是后期油气还原作用使局部铁元素价态发生变化,引起局部磁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5.
以卫星重力数据和航磁异常数据为基础,结合已知矿床位置,分析了区域矿床处重磁异常的特点。利用相关性研究方法,总结出成矿位置重磁异常与地形高程的相关性关系,并统计重磁异常轴的方向。通过分析重磁分布特征,发现矿床呈条状、面状分布,并预测大兴安岭断裂带,额尔古纳成矿带边缘以及哈尔滨北部为矿产资源潜力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型磁异常分解,结合功率谱分析及异常振幅计算场源深度并判断场源分布平面位置,表明小波多尺度分析在位场分离中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北衙铁金矿区磁异常分析解释,通过功率谱分析估算了各阶细节及四阶逼近的场源深度,结合不同深度异常振幅推断了磁源空间展布关系特征.分析表明,区内北部和西部强磁异常主要由矿体引起,且矿体在中深部产状发生改变;而东部大范围磁异常区主要为二叠系玄武岩所致.  相似文献   

7.
中高山地区找矿的地质标志由于地面工作的困难而不易充分使用,如能利用物探特别是航空物探的指标作为有效的找矿标志,则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文章分析骑田岭地区占总储量1/3的19号矿脉(体)的航磁异常时,发现较低精度的航磁异常的幅值不适于作为寻找该矿体的找矿标志;而利用航磁异常梯度刻画的磁结构则能完美地定位19号矿脉(体)的空间位置,"磁异常梯度矢量交汇处"是一个可能的有效的找矿标志.初步研究假设认为,流体的作用改变了区域岩石磁性的结构以及磁场的结构,磁异常梯度矢量与流体运移方向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利用磁异常梯度矢量可模拟研究区所发生过的成矿流体场的作用特征,找到成矿流体所可能的汇聚位置,从而确定成矿作用所发生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8.
利用井中磁方位异常判断磁性体位置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产井中磁力仪能计算钻孔中无磁干扰井段磁方位角,而引入受水平磁异常干扰产生磁方位异常Δβ的概念;并阐明Δβ的符号与水平磁异常ΔH方向的对应特性,从而得出Δβ曲线图型与磁性体相对于钻孔位置的关系,提出Δβ为井中磁测定位解释的一个辅助参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磁法勘探技术中体积分方法,求出了钢筋混凝土非实心圆柱体磁异常各分量的解析表达式,画出了柱体中心垂直分量剖面图及其平面等值线图,进而获得了该类圆柱体磁异常的分布特征。然后,就其高度和位置进行了反演分析,并研究了磁测高度与该类圆柱体磁异常之间的关系;其结论对考古、工程勘查和军事目标的侦察与反侦察都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地形对磁异常的反演和解释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磁异常体贴近地表分布时更是如此,为了降低这种影响,笔者推导出了基于有限延深的二度厚板状体的带地形的磁异常正演公式,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起伏地形的地下网格模型剖分的新方法。同时,聚焦反演对物性体有很强的聚焦效果,如果能够预先判断磁异常主要由地下浅层的强磁性体所引起,则可以考虑采用聚焦反演的方法得到磁性体的位置,显然这种方法非常适合铁矿体的反演。笔者将带地形的二维磁异常正演与聚焦反演结合起来,进行了相应的模型试验,并与水平地形下的聚焦反演及起伏地形下的光滑反演进行对比,验证了这种结合的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特克斯的磁异常剖面,对该剖面的磁性体分布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从认识重、磁异常的物理意义及形成重、磁异常的地质因素出发,分析了地质调查路线所见岩石与路线经过的重、磁剩余异常及重-磁剩余异常组合的对应关系.调查结果揭示了重-磁剩余异常组合所反映的地质作用的特点,加深了认知异常地质体的成生、改造特征,总结出重-磁剩余异常4个组合8种排列方式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省铁矿资源潜力评价及成矿预测中,对重力场、磁场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认为规模较大的航磁正异常主要是出露或隐伏侵入岩基的反映;大面积分布的低缓正磁异常区则主要反映了太古宙变质岩系或基底隆起的边缘,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密集分布在此区域;负磁场区主要出现在中上元古界、古生界碳酸盐岩和中生界酸性火山—沉积岩系;强度高、梯度大、或有明显负值伴生的局部磁异常则可能是磁性铁矿的反映。从重力场特征看,磁性铁矿主要分布在布格重力异常的梯级带或异常扭曲处,以及正、负异常的交界处,这些地方多与地质构造强烈变形密切相关。只有对重磁场进行深入地质剖析,结合典型矿床上建立的识别标志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得出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13.
根据1:2.5万航磁资料,分析和总结了辽南已知金伯利岩矿田区的区域磁场特征,同时对该区区域地质构造状况作了相应的对比解释;以本区两大典型金伯利岩管kb42和kb50为例,阐述了本区表露型金伯利岩管的航磁及地磁异常分布特征、岩管产出状态与磁异常的对应关系;通过kb3-2隐伏金伯利岩体的航磁及地磁异常反映,阐述了隐伏金伯利岩体的低缓磁异常特征,并进一步证实了高精度磁测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岩石圈磁场研究--卫星地磁学的一个新分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评介了卫星磁测的历史和现状 ,并向读者推荐了全球和中国的卫星磁异常图以便研究利用 ;对中国境内的卫星磁异常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主要结果如下 :华北、塔里木和扬子地台与正异常重合 ,而碰撞造山带、褶皱带、山脉则与负异常重合 ;塔里木、四川、松辽盆地之下 ,都有一个扁平的、致密的磁性底座 ;西藏高原地壳中的磁性层在地表以下 30 km以内 ,其磁化率约为0 .0 163SI,相当于 I型花岗岩类的磁性 ;在南中国海海域 ,有两个伸展很大的磁性层 ,位于莫霍面上下 ,黄海海域的岩石圈内也有类似的一个磁性层。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的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在该区发现了大量异常显示,但是各种异常形成机理各不相同,存在较大多解性,使得该区油气储量探明率很低.根据柴达木盆地以往开展的常规非地震勘探的现状及效果,以磁测找油机理为基础,采用磁力资料化极、剩余磁力异常提取和磁力平剖图等处理手段,对三湖地区生物气藏磁异常进行分析研究,取得明显的异常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土壤磁化率异常在油气勘查中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土壤磁化率结合化探、地震、遥感资料,在内蒙西部荒漠区进行大面积油气勘查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磁化率异常与烃异常有相似的分布趋势,并都受构造控制.根据两个含油气局部构造磁化率异常与磁性矿物含量分析结果,认为磁化率异常的成因是由于含油气构造部位次生磁性物质形成的总体效应所致,因此,应用此方法进行油气勘查,只能作为一种烃蚀变异常的间接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17.
在工作程度高的地区如何筛选矿致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工作程度高的地区进一步筛选矿致磁异常的可能性;提出了在工作程度高的地区筛选矿致磁异常的优先顺序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湘南地区骑田岭芙蓉矿田存在众多航磁以及地面高精度磁力异常,正确认识磁异常与锡多金属矿异常的对应关系,直接涉及到对矿区找矿前景的评价与找矿工作部署。笔者从岩石磁学参数的统计特征来探讨磁法勘探的应用范围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敖瑙达巴斑岩型铜银锡乡金属矿床既不同于大多数由幔源岩浆衍生物所形成的斑岩铜矿,也不同于大多由地壳重熔岩浆衍生物形成的斑岩型锡(钨钼)矿床。它是分布于过渡性地壳上的、由起源于下地壳-上地幔的过渡性岩浆的衍生物形成的斑岩型铜银锡矿床。根据已取得的资料,在矿区内磁法、电法、化探异常的展布与已知矿化蚀变带一致。凡磁、电、化探异常吻合一致的综合异常,经验证都已见到了矿体。  相似文献   

20.
Results of regional geophysical work in the U.S.S.R. allow a measure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known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crust and those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The “normal” magnetic field used for identifying magnetic anomalies is obtained by graphic smoothing of isolines of total intensity T. Detailed analysis of data obtained in aeromagnetic and gravity surveys throughout the U. S. S. R.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ause of the observed regional magnetic and gravity anomalies lies in the same associated geologic objects located at the same level - that of a magnetoactive interval of the crystalline envelope of the earth. The conclusions that can be drawn from existing data are: 1) the existence of “continental” anomalie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cannot be explained as an effect of the crust; 2) the basaltic layer does not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3) the anomalies in the basic (normal) geomagnetic field are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rmomagnetic geologic bodies in the granitic layer; accordingly, it is theoretically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tinental layer from magnetometric data. A table showing correlative depths of the basaltic layer, its thickness, and anomalous magnetic field, as well as magnetic profiles is included.--C. E. S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