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知 《海洋世界》2010,(1):12-13
<正>2009年12月,本该在19日凌晨结束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进入"加时阶段"。世界人民对这场马拉松式的谈判的期望远不只一份柳暗花明的协议,或者一句慷慨激昂的承诺。拯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可预见性灾难的计划再次搁浅,年结候会加时阶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13日,往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刚刚落幕一天后,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德·肯特即宣布该国将邀出《京都议定书》,这意味着加拿大将不冉履行根据这一议定书承担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这算得上是加拿大送给全世界人民的一份独特新年大礼。肯特还借机批评自由党领导的加拿大政府当年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是“不负责的”,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9,(12):29-30
非洲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占全世界的4%,但在承受气候变化造成的恶劣影响方面却首当其冲。据估计,未来几十年非洲大陆的平均气温上升幅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会使非洲在农业、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等多方面遭受巨大损失。这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国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4.
哈格 《海洋世界》2021,(1):38-43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社会、经济与环境为三大支柱,设立了涵盖贫困与饥饿、经济增长、饮用水、资源、能源、气候变化、海洋、化学品和生物多样性在内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169项具体目标。其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涉及目标14(水下生物)和目标15(陆地生物)。  相似文献   

5.
今天,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科学家们指出,世界大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当前地球科学的一块奠基石,它可能成为解释海洋及大气大量现象的一把钥匙。1980年开始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则进一步指出,几年到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及其预报问题,只有在充分了解大气和海洋的耦合动力学的基础上才可能解决。  相似文献   

6.
近期,一份有史以来首次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所产生影响的报告表明,全球有超过3亿人正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而每年气候变化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游佳 《海洋世界》2010,(1):30-33
<正>2009年12月7日,引人注目的世界气候大会在童话王国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超过130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了此次大会,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所有与会领导人都承诺应对气候变化,所有国家都表现出了要采取行动的意愿。各国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同时,各国所代表的不同利益集团也展开了讨价还价。此次会议被称作"拯救地球命运的最后  相似文献   

8.
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取样手段和分析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然 《海洋预报》1993,10(1):76-79
前言 由于大气二氧化碳(CO_2)逐年增加,已影响到近年来全世界的气候变化,从而越来越受到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CO_2的增加是由全球工业迅速发展,CO_2气体不断大量排放到地球大气中所致。从工业化前的大约280(ppm),增长到1988年的350(ppm)这是指大洋上CO_2的变化。陆地和城市大气CO_2的浓度最高可达380(ppm)左右。预计2050年CO_2浓度将是工业化前的2倍多,因此将大大改变地球的气候。 海洋是一个大的CO_2贮存库,对于调节大的时间尺度(一年至许多年)大气CO_2的浓  相似文献   

9.
《海洋世界》2016,(4):3
正人类一直都在设想由于气候变化或者核战争等灾难导致地球毁灭的情景。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灾难的发生。这座种子库位于挪威和北极之间一座偏僻的小岛上,它被建造在一座山体内部约120米的地方。这里储存着来自全世界的贵重农作物种子,最近由于叙利亚内战的爆发,它首次为人类提供了帮助。斯瓦尔巴全球种  相似文献   

10.
近期,朝鲜进行的核试验、伊朗的核野心、美国政府对核武器的重申、保障核材料充分安全性的失败以及美国和俄罗斯持续拥有的大约26000件核武器均是地球上这种灾难性最大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人们还一直在关注对人类文明造成威胁的各种人为因素,结果发现,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险丝毫不逊色于核武器。短期内,气候变化所形成的影响似乎不及核爆炸,但在将来的三四十年中,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灾难。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将气候变化描述为对于这个星球来说远比恐怖活动更为糟糕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冰期剧烈的气候变化与大西洋环流的变化有关。在过去 1 0ka间 ,气候较为稳定 ,百年级波动相对温和。目前 ,全球年复一年的气候变化主要由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所引起。太平洋的赤道宽度是大西洋的 3倍 ,但不致于影响全球气候 ;大西洋的影响范围虽小 ,然而却非常明显 ,尤其是在环流改变时 ,国际研究项目 (气候变化与可预见性 )将对大西洋气候变化机制和可预见性做深入的探讨。热带大西洋地区大气 海洋相互作用 ,在春季 (3— 5月 )引起巴西至加勒比海的南美东海岸、在秋季 (8— 9月 )引起非洲亚撒哈拉西部年际降雨量和时间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第四纪地质学家们正在继续探寻表示出2.4Ma以来古气候和其它环境变动的沉积记录。在过去10年,利用加速器质谱仪能够对极小样品作精确的测年,这有助于对一些含碎屑有机质的第四纪沉积记录进行再分析。1 冰心和海洋记录近年来,取自格陵兰的冰心记录和北大西洋的沉积岩心提供了揭示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代用资料,反映了急剧的气候波动(通常所说的Dansgaard-Oeschger和Heinrich事件),尤其是在冰期及其过渡期。在过去一年,南极冰心测年所取得的进展使得这样的问题再次提出:北半球和南半球气候变化是否…  相似文献   

13.
世界四大洋     
地球上的陆地广布四方、彼此隔开,而海水则是四通八达、连成一体,这一连片不断的水体便构成了世界海洋。世界海洋是以大洋为主体,与围绕它所附属的大海同共组成。全世界共有四大洋: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对比人们对气候系统的观测记录发现,气候变化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并且广泛地影响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拿大地处北美地区,三面临海,沿海地区受到气候变化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以《气候变化下的加拿大海岸》为蓝本,首先对气候变化的涵义与影响现状予以解释,然后介绍加拿大沿海地区的社会、自然和气候特性,及其目前不同行业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情况,之后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主要介绍加拿大沿海地区的预测气候变化及其潜在影响,最后分析了加拿大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适应目标和措施,以及正在开展和未来需要采取的方案、措施等,并指出气候变化下,加拿大沿海地区所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大洋钻探计划155航次的研究人员在亚马逊河深海扇的17个钻位钻成34个钻孔,取得4000米沉积层序样品,该层序保留了25万年的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和扇演化的记录。 亚马逊扇由大陆架向海伸延700多公里,各处厚度达10公里以上。目前,全世界河流沉积物的10%是通过亚马逊河运送的。自中新世以来,亚马逊河便不断将沉积物输送到亚马逊扇,持续了2500万年。这些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和孢粉化石,记录了南美陆块和西赤道大西洋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制约下的红树林演变是一种长时间尺度效应,而沉积物则是记录这种响应的最佳档案。采用古生态学研究思路,选择有效的示踪参数是解读这一档案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广西钦州湾红树林区1根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δ13C)、C/N分析和孢粉鉴定,以沉积物中的红树林源有机碳贡献和红树植物孢粉组合为示踪参数,在210Pb年龄框架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红树林源有机碳贡献和红树孢粉组合特征,揭示百年来钦州湾红树林兴衰和群落演替规律;进而重塑其红树林演变历史:兴盛期(1864-1918年)、衰退期(1918-1968年)和低谷期(1968-2007年),这与土地替代、遥感分析和现场勘测数据较为吻合。结合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资料,发现钦州湾红树林的近期衰退主要源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虾塘围垦;而与气候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杨娟 《海洋世界》2010,(6):43-44
珊瑚是海洋中一种美丽的生物,同时也是很奇特的一种生物。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美丽珊瑚,其存活不仅离不开氧气和碳水化合物,同时,它还必须借助与其他单细胞海藻的共生,才能现出勃勃生机。这可以称得上是天作之合,是大自然最巧妙的安排。不过,面对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这两种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正面临着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4月9日,来自174个国家的1700多名代表在德国伯恩启动了新一轮气候变化谈判。这是自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结束以来的首轮正式谈  相似文献   

19.
陈爽  陈新军 《海洋学报》2020,42(10):100-109
东北大西洋是世界上重要的捕捞海域,气候变化对该海域捕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供的1982?2016年东北大西洋渔获产量数据,对该海域渔获物组成、多样性、平均营养级及主成分变化特征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并结合东北大西洋海域气候、环境因子,应用广义可加模型探究渔获物组成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渔获物多样性的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2?2010年间处于较低水平;平均营养级在2002年之前呈平缓下降的趋势,2002年之后开始波动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个指标与海域环境因子的变化较为相关。对渔获物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份变化的方差解释率达到35.3%,且与海域气候、环境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一主成分变化能够较好地表征气候影响下渔获物组成变化的情况。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物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按解释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海表温度、海平面高度、盐度、海冰和北大西洋涛动指数。该研究有助于认识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及其结构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捕捞压力在改变南海鱼类种类演替和生物量波动方面所起的作用大于气候和环境因素是一个普遍的、有争议的假设。根据1959~2010年南海北部北部湾口底拖网的调查数据,报告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类群的丰度比例、生物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建立了鱼类生物量与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外部因素之间的广义加性模型。结果表明,捕捞压力驱动底层渔业资源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值鱼类被低值鱼类所取代。1993年和1998年期间鱼类生物量的突然减少与同期厄尔尼诺事件相对应,气候变化可能是渔业拖网捕捞中中上层鱼类比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更好地了解鱼类群落动态,需要区分捕捞压力和环境驱动因素对不同生活史策略鱼类物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