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改性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膨胀土工程地质性质很差,在被用作高等级公路的路基填料时,要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对一种典型膨胀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及掺加石灰进行改性处理试验,得出了不同掺灰量、不同含水量及不同压实度对膨胀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在采用掺灰土填筑路基时,最好在大于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压实,并且在可压实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压实含水量及压实度,这样可大大减少路基的膨胀量及膨胀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路基石灰剂量检测不准确的问题,结合路基土的实际工作及环境状态,从压实度、拌灰含水率及养护方法入手,全面分析了现行EDTA消耗量检测制样方法的不合理性,依据分析结论对现行EDTA消耗量检测的制样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套针对路基实际工作环境的EDTA消耗量检测的制样方法,采用2种土类(非膨胀土与膨胀土)进行了2种制样方法的灰剂量检测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改进后的EDTA消耗量检测制样方法所测得的灰剂量随着时间的衰减率明显小于规范的制样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出土样的灰剂量,证明了改进制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路基石灰剂量检测不准确的问题,结合路基土的实际工作及环境状态,从压实度、拌灰含水率及养护方法入手,全面分析了现行EDTA消耗量检测制样方法的不合理性,依据分析结论对现行EDTA消耗量检测的制样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套针对路基实际工作环境的EDTA消耗量检测的制样方法,采用2种土类(非膨胀土与膨胀土)进行了2种制样方法的灰剂量检测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改进后的EDTA消耗量检测制样方法所测得的灰剂量随着时间的衰减率明显小于规范的制样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出土样的灰剂量,证明了改进制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韩跃军 《湖南地质》2002,21(3):214-216,220
吉首市人民南路第四期工程Ⅲ—Ⅱ段过湿土路基,出现碾压"翻浆冒泥"、"软弹"等路基病害现象,采用掺灰对过湿土填料作改性处理,使路基压实度检测值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祥胜 《安徽地质》2009,19(1):63-65
介绍了在安徽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中,由于膨胀土存在压实困难、裂隙发育、易风化、吸水膨胀降低强度等缺陷,为解决填料短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路基强度和整体稳定性,采用在膨胀土中掺石灰,改善膨胀土的结构,达到提高路基填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合徐高速公路沿线地区膨胀土最优掺灰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石灰改善膨胀土的胀缩性、增强土的强度作了试验研究 ,得出了掺灰率与强度的关系。提出在膨胀土地区路基处理过程中 ,对不同路段应确定相应的最优掺灰率的思路 ,对路基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志好 《安徽地质》2006,16(1):66-68,80
在高速公路施工中,路基压实度的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也是造成路面破损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某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对影响压实度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路基压实度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压实度和弯沉值检测在某高速公路检验路基质量标准的应用实践,通过现场填筑试验,分析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固结机制并探讨不同施工因素(碾压次数、虚铺高度、颗粒级配、洒水遍数、振动方式)及其组合形式对压实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碾压遍数逐渐增大,路基弯沉值先减小后平稳,压实度先增大后平稳;(2)先两遍静压再六遍高频率振动碾压,松铺厚度为30 cm,洒水两到三遍可以进一步改善压实效果;(3)颗粒破碎是影响路基压实度增大的因素之一,压实度增大是粗颗粒破碎成细颗粒,填充颗粒间孔隙,使粗细颗粒彼此咬合的结果。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路基压实度与回弹模量的高斯指数关系,可作为高速公路快速安全施工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SASW法在基础工程和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缪林昌  邱钰 《岩土力学》2004,25(1):149-152
南京地铁珠江路段的掘进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渗水,利用SASW方法对地基土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南京地铁珠江路段的掘进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渗水是由于高含水率的粉砂土层存在,高含水粉砂土层在SASW的频谱曲线上表现为剪切低速层。同时,利用SASW法对高速公路煤矸石的压实路基填筑的状态进行评价,并与常规的灌砂法测定路基的压实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了剪切波波速与压实度的关系式,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路基土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性能会发生衰变,其中含水率及压实度是路基施工时的重要控制指标,因此,土体的含水率控制及压实质量是关系路基性能评价的关键因素。为了弥补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基于四极电测量法研发了一种土体物理参数室内快速测试装置,通过改变含水率对不同压实度土样的电阻率、极化率变化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得到了其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分析了含水率、压实度对电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依据土含水率、压实度计算电阻率、极化率的计算公式,探讨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土的电阻率均随含水率、压实度增加而减小,极化率随含水率、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压实度下,土的电阻率、极化率随含水率变化分别呈现相似指数、对数特征;对于天津王庆坨地区壤土,压实度在84. 47%~94. 41%范围内,含水率从15%变化至20%时,电阻率下降为原来的1/3~1/2倍,极化率增大为原来的1. 4~2. 3倍,得到了室内拟合公式;实际工程中,电阻率法更适用于土体含水率检测,极化率法更适用于土体压实度检测;综合应用电阻率、极化率指标对于路基工程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研究成果将为路基土的工程性质检测及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秦沈客运专线A14试验段软土路基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汪建刚  王星华  王曰国 《岩土力学》2004,25(8):1283-1287
介绍了秦沈客运专线A14试验段软土路基工程设计施工情况。通过对各种地基处理路段沉降观测,探讨了软土路基沉降特征,推测出其最终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并分析了软基处理措施与沉降的关系。结果表明:软土路基沉降受加荷影响很大;采用碎石和粉喷桩处理后地基沉降量比其它处理方法要小;在松软土地层,控制填土不是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石灰处理路基弱膨胀土的施工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岩 《安徽地质》2010,20(4):294-296
合肥—六安高速公路工程第一至第二合同段,共有弱膨胀土25×104m3,其性质较差,直接填筑存在工程隐患,但对其进行石灰改良处理后可用于路基填筑,其中经石灰改良之后用于路基的为22×104m3。避免从外借土填筑,直接节省投资300多万元。论文介绍用石灰改良处理弱膨胀土的施工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改良的试验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文姬  王玉玲 《岩矿测试》2006,25(3):294-296
对膨胀土路基填料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广东某高速公路为例,对比了膨胀土路基填料改良的试验方法及其效果,提出了掺石灰和粉煤灰等方案的最佳选用建议。试验分析表明,对膨胀土改良的测试和评价不宜采用单一方法,应根据膨胀土的胀缩等级、地方材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综合技术与经济比较,选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固化滨海盐渍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琦  邓安  韩文峰  柴寿喜  王沛 《岩土力学》2007,28(6):1129-1132
在滨海地区自然环境中,由于滨海盐渍土特殊的工程性质,固化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路基的稳定性。通过室内饱水时间模拟试验、干湿循环模拟试验和抗冻性试验,对4种固化盐渍土的水稳性和抗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滨海盐渍土经石灰、水泥、SH综合固化处理后,表现出良好的水稳性和抗冻性,可以满足滨海地区公路工程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石灰稳定膨胀土的效用及其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膨胀土的胀缩可引起地基的变形,甚至危及构筑物的安全。对于膨胀土路段,路基的稳定是工程建设成功的关键。在论述石灰稳定土加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膨胀土路段石灰稳定的施工要点及石灰稳定膨胀土路段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针对广西荔玉高速路基沿线产生的大量高液限土弃方问题,采用生石灰对高液限土进行改良处理。选取弃土场的高液限土,分别配制不同初始含水率、不同石灰掺量的试样进行侧限压缩试验和快剪试验,采用基本初等数学函数模型拟合不同饱和状态、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石灰掺量对试件压缩特性和抗剪强度影响。结果表明:(1)高液限土的压缩系数随石灰掺量增加呈指数形式减小;(2)不同饱和状态试件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石灰掺量增加呈二次函数形式变化;(3)高液限土具有水敏性,饱和素土试件最大抗剪强度对应的含水率较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率高3%~6%;(4)当初始含水率不高于26.73%时,建议石灰掺量不低于6%,否则改良高液限土的石灰掺量不低于8%,可在满足经济性的前提下达到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冻融作用下水泥及石灰改良土静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扩大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的使用范围,对不同冻融次数、冷却温度和围压下水泥及石灰改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静强度参数和破坏图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加工软化型,冻融作用下石灰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加工硬化型;水泥土以脆性破坏为主,而石灰土的破坏形式为塑性破坏;围压对改良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形式影响不明显,随着围压的增加,改良土的峰值强度增大;改良土的黏聚力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内摩擦角与冻融次数的关系无规律可循;冷却温度对改良土黏聚力的影响不明显;反复冻融作用下水泥土的改良效果要优于石灰土。  相似文献   

18.
石灰改良红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层是一种特殊岩土,作为路基材料时,常会导致不均匀沉陷、翻浆冒泥等病害。为改善其力学性质,工程上通常掺入一定剂量的石灰(Ca(OH)2)进行改良。由于降水-蒸发的周期性变化,运营期间反复干湿循环作用对路基土的工程性质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结合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对不同掺量的石灰改良红层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含水率下,石灰改良红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石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干湿循环作用对改良红层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与石灰掺量有关,石灰掺量较低时,改良红层的抗压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石灰掺量较高时,改良红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大;未改良红层塑性较大,试样均为塑性鼓胀破坏,掺入石灰后,红层强度增大,脆性增强,呈脆性剪切破坏,经历干湿循环作用后,石灰改良红层试样呈多缝锥形破坏。  相似文献   

19.
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随之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渣。利用工业废渣修筑道路基层,既可以达到道路基层的强度标准,也可以解决大量废渣的处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对锰铁废渣的化学成份进行了分析,对风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同时利用石灰、锰铁废渣、碎石和风积砂土作为路面基层稳定土的原材料,进行了配比试验和性能测试。在试验过程中,运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试验,测量稳定土的各项指标。依据试验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锰铁废渣作为道路基层的填料是可行的,既可以节约原材料的能量消耗,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