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因为"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照片可以从NASA官网上下载,近期人们在古谢夫陨石坑照片中发现一古老的圆状海贝造型的东西,称其极可能意味着火星曾存在孕育生命的远古海洋。2012年8月6日,"好奇"号登上火星表面,自那之后火星车便对这颗红色星球展开一系列探索。火星探测机器人于星球表面发现水流迹象,这证实了45亿年前火星表面确实存在液态水。该海贝呈圆形状,其顶部较薄,现已破损,剩余部分保留完整。图像显示,它似乎位于一堆石  相似文献   

2.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3,(2):6-7
太空Space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美国航天局近日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个由地下水补给水源的古老环形山的证据,进一步为火星上可能一度存在生命的理论提供了支持。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对火星麦克劳克林坑的观测显示,坑底部的岩层富含碳酸盐和黏土矿物。黏土矿物是一类含水硅酸盐矿物,其形成离不开水。美国航天局解释说,这些新发现表明碳酸盐和黏土形成于这个坑内  相似文献   

3.
HAC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获得了来自由俄罗斯科学院宇宙研究所专家研制、并安装在“火星奥德赛”轨道仪器上的高能中子探测器的资料,资料证实,在大部分火星地表下,隐藏着大量氢化合物,很可能是水。在沿着火星东经180°暂时无名的区域也发现了同样的水层。在两种情况下,它们也许被薄层含很少量水汽、完全干燥的土壤覆盖。除此之外,仪器测到了以冰和硬质颗粒混合物形态存在的大量地面以下的水汽,后者可能在最近的数十亿年间,以冻结的形态位于该处。看来,部分融化的冰以液态流出火星地表,形成对某种形态生命有利的区域。业已确定,在火星…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环球探测者号”(Mars Global Surveyor)飞船拍下的照片表明:在过去的几年里,液态水构成的小溪一直在这颗红色的星球上流动,至今可能仍在流动。水从火星表面下涌出,沿着陨石坑斜坡上的沟槽向下流淌。两个陨石坑引起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们的特别关注,它  相似文献   

5.
从极其寒冷的火星北极,“凤凰”号着陆器发回的第1批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假如有一点液态水,生命会很舒适地生长在火星上,但是,仍然没有证据表明,生物体过去曾经生活于火星上。  相似文献   

6.
美国“马林空间科学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MalinM和EdgettK提出了一种想法 :组成火星上层状露头的岩石最可能是沉积岩。它的存在证明 ,在火星上某个时期存在过长时间的蓄水盆地环境。火星上个别出露的层状岩石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被发现了 ,但只是现在Malin和Edgett才确定了它们普遍分布在火星的赤道部分 ,并且明显地趋向于火山口和其它凹陷的内部。根据这些岩石的分布特征可以判断 ,在火星历史的最早时期(4300~3500MaBP) ,湖泊甚至是小型海洋覆盖了火星表面的明显地段。在某些露头上 ,岩层的层…  相似文献   

7.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2,(6):8-11
太空Space过去的火星和现在的地球科学家通过对发生在火星上一次古老火山爆发事件的研究后发现,这颗红色星球在数十亿年前拥有充沛的地表流水以及相对较厚的大气层,和地球的环境非常相似。研究工作是受到了一块在大约35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中被抛射进入大气层的岩块的启发。这颗岩石碎块最终落回了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8.
毫无疑问 ,火星上现在的温度非常低 ,气候无比干燥 ,大气很稀薄。而这种状态在星球表面起码保留了不少于数十亿年 ,但是否总是这样 ?地质学家在火星表层的结构中 ,看到了曾经存在过巨大的河流和湖泊的痕迹 ,并找到了河岸和整个大地被侵蚀的证据 ,但是气候学家没有发现水活动机制所需的温度。以TLSegura和KZahnle为首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埃孟斯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 ,巨大陨石的降落导致大量地下冰的融化并引起了短时的洪水 ,并留下了今日所看到的痕迹。作者提出了存在着由于天体降落而产生的 2 5个巨大陨石坑的…  相似文献   

9.
尽管古塞夫环形山(Gusev Crater)和子午线平原(Meridiani Planum)相距数千公里,但已经证实:来自两地的火星土壤有些成分极其相似,均富含氯和硫磺.最近,高精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地球所有已知生命的重要能量载体磷,同样丰富地存在于这些大片的火星土壤中.根据发表在2006年第11期《地质学》(Ge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的观点,完全不同的地方却拥有如此类似的土壤,对此惟一的解释是:火星上曾存在面积巨大的酸性海洋.  相似文献   

10.
C—M粒径图象的研究可作为分析碎屑沉积物形成时水力学状况的一种工具,它充实了某些其他的获取沉积水动力资料的方法。因一定的粒径对应于一个优势的沉积机理,用C—M粒径图象分析沉积作用的水力状况,可以表明一定粒级颗粒的主要搬运机制,因此海底沉积物C—M粒径图象的研究,对阐明沉积作用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