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归属于“不孕”“月经失调”“闭经”“癥瘕”等中医病证范畴,病位位于女子胞,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与心、肺亦有一定联系。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为“五经配伍”,主张通过“针经治脏”以达到调和脏腑的目的。本文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针经治脏”的角度阐述针五经、调五脏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介绍刘向哲教授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月经性偏头痛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尤与肝关系密切。其以“从肝立论”“以风立论”为理论指导,提出肝气郁结、风邪上扰清窍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疏肝解郁、祛风止痛为治疗原则,以逍遥散合川芎茶调散为基础方,并根据头痛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发作期、后遗症期,灵活运用基础方,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柏正平教授分期论治哮病经验。柏教授认为哮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其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关系密切,而病机则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病理因素责之于风、痰、虚三端,故柏教授辨证论治哮病多从“风、痰、虚”三端和“肺、脾、肾”三脏入手,将临床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责之于风痰,治宜祛风解痉、化痰平喘,常以舒喘汤加减治之;缓解期责之于肺、脾、肾虚,治宜健脾化痰、补益肺肾,常以补肺益肾膏化裁治之;且将活血化痰之法贯穿治疗始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沈其霖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经验。沈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后期肺、脾、肾三脏俱虚,痰浊、血瘀、水饮互结,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COPD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即肺、脾、肾三脏亏虚,治疗宜以补肺健脾温肾为法,兼活血化瘀。自拟冬令咳喘膏方应用于临床,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5.
介绍张崇泉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经验。张教授临床将COPD分2期辨治: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分寒痰阻肺证、痰热壅肺证2型辨治,病情迁延者兼顾扶正;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分肺气亏虚证、肺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3型辨治,重在调补肺、脾、肾三脏,以治其本。并以显效病案为例,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介绍彭力平教授辨治骨痿经验。彭教授认为,骨痿与肾、肝、脾三脏密切相关,与气血亏虚相连,“瘀”贯穿疾病始终,临证将其辨证分为四型,即脾肾阳虚、肝肾亏虚、气血亏虚、气虚血瘀型。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补肝肾、强筋骨、补气血、化瘀血,重视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及“治未病”思想的运用,并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思想,反映出其辨治骨痿独到的学术思想,值得传承学习。  相似文献   

7.
介绍赵纪生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赵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为湿热、风湿、瘀血。治疗时主张“抓主症、识病机”,提倡早期及时治疗,针对不同证型提出祛风除湿、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之法,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介绍袁梦石教授从“脾肾不足,肝虚肺热”论治杜氏肌营养不良的经验。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临床罕见病,袁梦石教授认为其病机以脾肾不足为本,肝虚肺热为标,治法上应当补脾益肾、养肝清肺并重,根据治法制定治疗专方“六补汤”,补泻结合,滋而不腻,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可达维持肢体功能,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张吉金诊治青春期崩漏的经验。张老在六十多年的从医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重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强调西医相关辅助检查,主张“衷中参西”。其认为崩漏以肾虚为本,心肝脾肾功能失调而致冲任损伤,月经出血期治以固冲止血,血止后主张理调心、肝、脾、肾脏腑功能,恢复气血阴阳平衡,提出“补肾调脏法”“循时调经疗法”“益肾软坚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介绍吴官保教授辨治项痹的经验。吴教授认为,项痹多因肾虚血瘀、肝失疏泄、脾虚湿阻、体虚外感相兼为病,其关键在于脏腑本虚、筋骨失养,病理因素包括毒热和瘀血,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毒、瘀”合而为病。吴教授主张治疗项痹应中西医结合,其从督脉和肾、肝、脾三脏入手,升督补肾、疏肝健脾、壮脊通络,同时不忘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消除两大病理因素,从而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基于肝脾郁怒、脾肾两虚两大病机,从肝脾肾论治乳腺癌的临证经验。潘教授认为乳腺癌发病初期与情志紧密相关,情志不畅,肝失条达,郁久而气血瘀滞,肝郁横逆犯脾,肝脾郁怒,痰瘀互结于乳而致病;而乳腺癌治疗后期,正气大损,伤及脾肾,脾肾亏虚,毒邪蕴结于经络骨骼而易发骨瘤等。临床上潘教授治疗乳癌多从肝脾肾论治,以疏肝健脾、补肾益精,化瘀解毒为法,辨证论治,重视个体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所侧重及兼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杨洪涛教授治疗小儿蛋白尿的经验。杨教授提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外邪、湿、浊、瘀、毒。小儿脾肾亏虚是蛋白尿发病的病因,肺虚易感是本病复发的关键,脾虚致精微物质吸收分布失常,肾病迁延日久则易致肾虚,故本病多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水、湿、热、瘀等兼证为标。治疗上遵循健脾补肾之原则,同时应注意固护肺卫之气。  相似文献   

13.
从脏腑病位、邪实偏胜、疾病发展阶段三方面探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临床辨治本病应定病位,辨脏腑盛衰,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明病机,辨邪实偏胜,从瘀血、气、痰、毒邪论治。分阶段,辨寒热虚实,即病之初期,肝郁热盛,治以疏肝清热为主;病之中期,正虚邪实,治以扶正祛邪为主;病之末期,正气大虚,治以扶正气为主,忌一味猛攻。  相似文献   

14.
介绍张军平教授治疗发落眉脱的临床经验。张教授对斑秃的内治法具有独特见解,其秉承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治疗心系病的学术精髓,认为斑秃的主要病机是脾肾亏虚、肝郁气滞,先后天之本亏虚,肝气郁滞不舒,精血生化乏源,不得荣养诸毛,在头发落,在目眉脱,情志因素亦可加重疾病的进展。其以益肾健脾、舒肝解郁为法,从肾、脾、肝三脏考虑治疗,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制方,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理论,从肝、脾、肾三脏分析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病机,阐述现代医家对于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则治法。肝血充足、肝气条达,则筋脉强盛;脾胃强盛,气血充足,则肌肉充实;肾精充足,则骨骼强健;若三脏亏虚,则筋脉、肌肉、骨骼虚弱,痰、郁、瘀等病理因素产生而导致膝骨关节炎发生。因此在治疗上当明辨脏腑亏虚主次及各种病理因素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治疗上予以补益与祛邪,根据侧重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医大师熊继柏辨治臌胀的临床经验。熊老认为本病以肝、脾、肾俱虚为本,以气、血、水互结于中焦为标,多因水湿内停、湿热聚集、瘀血内阻发为本病,强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临证重视标本缓急,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分期辨证论治,初期行气,中期利水,后期祛瘀;明辨病情虚实;积极防治变证。常证多用胃苓汤、中满分消丸、五皮饮、茵陈四苓散、二金汤合三甲散治疗,变证多用甘露消毒丹、宣清导浊汤、犀角地黄汤治疗。附验案1则,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膝痹用药的规律,分析其治疗膝痹之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膝痹”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全区搜索,将所得82条相关条文进行筛选,对所载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常用组合等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结果:所载高频药物中以活血、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之品为主,主要集中在祛风湿、理气血及补虚类,其归经主要集中在肝、脾、肾三脏,性属温热药物(微温、温、热、大热)达62.5%,甘、辛、苦三味较高,药物配伍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为主,兼有理气燥湿、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等药物的配伍,共奏邪去痹除之效。结论:依数据分析,中医药治疗膝痹病以理气血及补虚类药物为主,结合临床辨证辅以祛风除湿之品论治。  相似文献   

18.
介绍焦安钦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焦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三脏之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以痰、瘀、湿、热为主,其病机核心为肾虚、血脉涩滞、瘀血痹阻。焦教授主张通过整体辨证结合临床及病理分期论治该病,治以补虚泄实,并随症调整虚实侧重,注重补肾祛瘀,以益气、温阳通阳、滋阴、祛痰、化湿、化瘀通络、清热为具体治则。  相似文献   

19.
总结潘敏求教授运用肺复方治疗肺癌的经验。潘教授认为,肺癌患者多有“气阴两虚,邪毒蕴郁”的病机特点,其充分实践“补益攻伐相间而进”的治疗思想,并提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治则,拟中药复方肺复方,提倡肺脾肾三脏同治,重视脏腑间及舌象、脉象与预后之间的联系,依据患者在临床是否接受手术、放化疗,是否转移,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癌症等情况随症加减,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介绍高智颖教授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高教授认为该病病机可归纳为脾胃虚弱、脾阳湿困、肝肾亏虚、肾虚痰阻,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针灸治疗该病多取手足阳明经穴、夹脊穴、俞穴、募穴为主,并重视灸法、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疗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