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川西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成矿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川西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这些金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讨论了它们的物质来源,矿质活化、迁移和沉淀、聚集的全过程,提出了多源复合流体成矿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3.
湘中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春 《湖南地质》1998,17(2):100-104
本文总结了湘中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成矿系列与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找矿标志,这无疑对今后的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成矿过程中金沉淀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主要形成机理,认为在影响金沉淀的因素中,金与硫化物的共沉淀是导致金成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滇黔桂交接地带已发现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点)和矿化异常100余处,并己找到若干大型矿床,证明这一带为我国进一步寻找这类金矿的有望远景区.本文据已知矿床和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该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控矿的地质、构造、物理及化学条件进行了论证,确定矿床为低温渗滤热液型金矿,初步建立了成矿地质概念模式,提出了四大成矿带和十三个成矿远景区,为本区扩大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黔西南微细粒金矿的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南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其主要赋矿层位是二叠系—三叠系。容矿岩石为粘土岩、粉砂岩和不纯的碳酸盐岩。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半局限台地相与台地边缘浅滩相鲕粒灰岩的过渡带、孤立台地边缘和盆地相浊积岩。控矿构造为背斜轴部及其倾伏端等构造应力集中的地段、层间及层内断裂或岩溶不整合面,以及与背斜相伴生、共生的断裂构造。成矿热液是沉积、成岩期中封闭的同生水(热卤水)或石油水。沉积作用阶段,为初始矿源岩形成;成岩作用阶段,像汞、锑、砷、金等活泼或较活泼的元素在压实作用和温度升高条件下,随岩石的水体一起排出而形成流体;构造作用阶段,形成背斜、断裂等容矿空间,改变了压力平衡条件,促使成矿流体运移圈闭;表生风化剥蚀作用阶段,圈闭构造受到风化剥蚀而导致含矿流体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或其逸出地表,使矿质沉淀、聚集而成矿。  相似文献   

7.
龙鹏 《地质与勘探》2019,55(S1):357-364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尤其集中产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弧后裂陷盆地,该地域素有滇黔桂“金三角”之称。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新发现老寨湾金矿、堂上金矿、斗月金矿、峨里金矿、细掌金矿等一批金矿床,亟需开展成矿条件综合研究,分析成矿潜力,明确找矿方向。本文在完成云南省广南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典型的金矿床(点)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分析该区微细浸染型金成矿条件,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为地质找矿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9.
成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构造作用及其动力条件贯通于成矿的整个过程。巴西金矿是西秦岭构造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发育于三叠系浊流复理石沉积建造中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金矿床,该金矿床的形成与断裂构造系统的时空演化有紧密的成生联系。根据对巴西矿田及其外围区域构造演化和金矿化作用的多手段、多方法、多尺度的综合研究,作者认为巴西金矿属典型的构造改造型金矿,并探讨了在构造动力条件控制下矿液的运移势和矿液流向,建立了构造动力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鲁西铜石地区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金矿是鲁西地区继归来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以后,发现的又一新类型金矿.该类金矿赋存于早寒武世朱砂洞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等镁质碳酸盐岩中.矿体产出层位稳定,矿石类型简单,矿化较连续,找矿前景广阔.矿床形成与中生代燕山早期中偏碱性潜火山杂岩密切相关,表现为"二长斑岩-断裂裂隙-镁质碳酸盐岩"三位一体的控矿机制.该类金矿最早在平邑县磨坊沟被发现和评价,因此,笔者将其称为"磨坊沟式"金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黔西南和挂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硅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为依据,重点采用硅同位宋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再配合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系列元素、其它稳定同位东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并应用纳米成矿理论,探讨了该类型金矿含矿流体的起源、运移和成矿过程,认为原生含矿硅质流体可能主要直接起源于上地幔分异,其运移成矿过程表现为:沿深大断裂主通道由深至浅快速运移时,沿途进人次级容矿构造并向不同的有利于赋矿的地层渗透交代而成矿,初步揭示了有一定深度和埋廒封闭条件是该类型金矿成矿的有利条件,具有在深部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潜在远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组分分析、物相分析、粒度筛析、X射线面扫描分析、矿物分离分析并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较为快速、准确地查明该金精矿金的赋存状态.几种分析方法互为补充,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南金山金矿的含矿地层、控矿构造、侵入岩、矿质来源、含矿热液运移方式、矿体就位产状等成矿作用分析认为:南金山金成矿受含矿建造、岩浆活动和构造控制,据其归纳总结了主要成矿要素,揭示了典型矿床成矿的基本规律,尝试性的建立了南金山式火山岩型金矿成矿模式,以期指导矿产勘查和预测评价及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16.
西准噶尔地区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7.
18.
结合石江地区微细浸梁型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从成矿流体运移的角度出发,认为该区在4种类型的成矿流体输导体系,断裂系统、古构宵整合面或岩溶不整合面、岩性通道。同时,该区的古炭酸盐岩台地或古生物礁是多种流体输导体系汇集的部位,明显的控制了该区金矿床展布和具体矿体的产出部位,是一种特殊的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19.
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黔桂地区 (右江盆地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低温热液矿床 ,其成因一直存在着争论。目前已提出的成矿模式较多 ,大体上概括为 3种成因模式 :( 1)大气降水渗滤成因 ;( 2 )岩浆成因 ;( 3)同沉积成因。本文从地球化学的角度 ,重新审视了本区金矿床的矿质来源和流体来源 ,提出金矿的成因主要与盆地规模的大气降水渗滤有关的观点。滇黔桂地区 (以下简称本区 )大多数金矿外围地层出现金的负异常 ,尤以金牙金矿出现强烈亏损(李忠等 ,1996) ,这说明金矿质来源于围岩地层。本区金矿地层黄铁矿和矿石黄铁矿的铅同位素数据 (李文亢等 …  相似文献   

20.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流体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右江盆地金矿床原生包裹体中液体包裹体占包裹体总数的90%以上,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较低,化学组成富Na 低K 、富Cl-低F-,2<Na /K <10,1.5<Na /(Ca2 Mg2 )<4,不具有岩浆水和热卤水的特点.氢氧同位素组成表现为氢同位素变化不大,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大,但在δD-δ18O图解上具有大致沿华南中生代大气降水δD=-70%的直线上下分布的规律.流体包裹体中36Ar属大气成因,Sr同位素具有壳源的特点.上述证据表明,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指出大气降水在金矿成矿过程中不是矿区范围内的直线下渗,而是作盆地规模的由南向北的渗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