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伽师强震群区上地壳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伽师强震群为中心布设了一个50km60km范围的三维人工地震透射临时台阵,接收来自不同方位的8次爆破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利用所记录到的莫霍界面临界反射P 波、S波走时,采用模型不分块反演技术,重建台阵下方上地壳三维P,S波速度扰动图象,以及vp/vs扰动分布图象;并结合伽师震群的地震活动分布,对该震群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上地壳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自12km 深度开始,在与震群震中相应的位置上,明显出现沿北北西向的高P波速度块体,在它的周围为相对低速分布,这种结构上的差异是伽师强震群发生的最直接原因;vp/vs在相同的位置上为高值分布,则表明由于介质相对软弱可能造成震源体抗剪强度下降.这可作为伽师强震群发震特点的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2.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三维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及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刘启元  陈九辉 《地球物理学报》2000,43(3):356-365,T001
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北京时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了7次6级以上强烈地震。为了深入研究该强震群形成的构造背景,我们在伽师强震群区及其邻域大约11000km^2的范围内布设了由30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流支地震台阵,台站的间距约5-10km,利用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叠加偏移分析及其非线性反演技术,研究了台阵阵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Mo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北京时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了7次6级以上 强烈地震.为了深入研究该强震群形成的构造背景,我们在伽师强震群区及其邻域大约 11 000km的范围内布设了由 30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阵,台站的间距约5- 10km.利用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叠加偏移分析及其非线性反演技术,研究了台阵下方0- 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Moho界面的深度在塔里 木盆地一侧为40-52km,而在靠近天山一侧的褶皱变形区为60-76km,南天山山前折皱变形 区的地壳厚度明显增大,地壳内部产生了明显变形;2)塔里木盆地北缘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 塔里木盆地与天山之间的接触变形关系显示了塔里木盆地向北北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台阵下 方壳幔界面的地形与地表的地貌特征有较好的相关性,山前弧形褶皱带的形成与地下深部结 构及挤压作用有关;3)伽师强震群分布在壳幔界面梯度带的上方,该震群的成因可能与震源 区附近的隐伏断裂活动有关;4)由于震源处于褶皱变形区的地壳上部,相应的剪切模量较小, 这可能是伽师强震群应力降明显偏低的...  相似文献   

4.
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北京时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了7次6级以上 强烈地震.为了深入研究该强震群形成的构造背景,我们在伽师强震群区及其邻域大约 11 000km2的范围内布设了由 30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阵,台站的间距约5- 10km.利用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叠加偏移分析及其非线性反演技术,研究了台阵下方0- 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Moho界面的深度在塔里 木盆地一侧为40—52km,而在靠近天山一侧的褶皱变形区为60—76km,南天山山前折皱变形 区的地壳厚度明显增大,地壳内部产生了明显变形;2)塔里木盆地北缘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 塔里木盆地与天山之间的接触变形关系显示了塔里木盆地向北北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台阵下 方壳幔界面的地形与地表的地貌特征有较好的相关性,山前弧形褶皱带的形成与地下深部结 构及挤压作用有关;3)伽师强震群分布在壳幔界面梯度带的上方,该震群的成因可能与震源 区附近的隐伏断裂活动有关;4)由于震源处于褶皱变形区的地壳上部,相应的剪切模量较小, 这可能是伽师强震群应力降明显偏低的...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在伽师强震群区完成了一条高分辨折射地震探测剖面. 我们采用有限差分反演和哈格多恩原理折射波前成像方法进行了处理, 得到了该地区上部地壳细结构图象. 结果显示上部地壳结构总体上横向比较均匀,纵向分层明显. 该地区地壳顶部11 km以上可分为4层:顶部约400 m以上为浅表盖层,P波速度约1.65~1.8 km/s,该层为较松散的风化层;第二层为纵向强梯度层, P波速度在1.8~4.5 km/s之间, 纵向梯度约1.2 kmmiddot;s-1/km,其厚度在2.96~3.0 km之间, 其底界面几乎水平; 第三层的厚度有较大变化, 其埋深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深, 西南端层厚约6.5 km,东北端减薄为5.5 km. 该层的上部和下部又表现为不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其上部速度较均匀,平均P波速度约4.8 km/s,下部相对于第二层来说为一弱梯度层, 梯度约0.35 kmmiddot;s-1/km, P波速度在5.1~6.25 km/s之间. 该层的底界为结晶基底,其结晶基底西南深东北浅,形成一个向天山方向上翘的斜坡,似乎显示出坚硬的塔里木块体在插入天山下时受阻的上部地壳结构特征;第四层比较均匀,速度约为6.3 km/s. 在4 km深度左右有一横向速度异常变化,推断可能与隐伏的麦盖提断裂及下苏洪——麦盖提断裂有关,但未见这些断裂延伸至地表及穿过基底的结构特征. 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构造至少应位于11 km深度以下的中下地壳之中.   相似文献   

6.
利用在新疆伽师地区布设的流动台阵记录到的地方震波形数据,研究了伽师强震群附近各台站横波分裂现象,给出了相应的快波偏振方向的平面场分布. 发现在台阵的塔里木盆地一侧,波偏振方向为近SN向,与塔里木盆地的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但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的褶皱变形带内,快波偏振方向变为近EW向,特别是在柯坪断裂附近,快波偏振方向与阿图什地震的震源断层方向基本一致. 由于快波偏振方向平行于主压应力方向,给出的快波偏振方向反映了相应的主压应力场特征. 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的成因很可能是塔里木盆地北缘横向非均匀变形造成的局部张性剪切应变能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以单次散射模型、球形辐射源、一维线性速度模型为基础计算理论包络线,通过尾波归一化方法把理论与观测包络线结合起来形成非线性方程组,用迭代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伽师强震群区的散射系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区下方中上地壳中存在明显的非均匀结构.在10~25 km各深度图像上,研究区中部都存在一低散射系数区,这个低散射系数区在10 km、15 km深度被高散射系数区包围,在20 km深度仅其东侧存在高散射系数区.1997年的7次Ms≥6.0级地震发生在研究区中部的低散射系数区内或低散射系数区向高散射系数区过渡带的低散射系数一侧.  相似文献   

8.
伽师强震群区震源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探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穿过伽师强震群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提供了研究区从地表直至莫霍界面的地壳细结构图像.探测结果表明:研究区上、下地壳分界面埋深约20~30 km,莫霍界面埋深约52~58 km.上地壳内部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射图像.上地壳上部为沉积盖层,厚度约8~9 km,盖层内部反射成层分布,显示了稳定而连续的沉积特点;上地壳下部则为“反射透明”背景下存在的叠层状反射带.下地壳内部呈现明显的反射性质,具体体现在上、下地壳分界面和莫霍间断面都表现为具有一定持续时间的多循环反射叠层结构特征.时间剖面上所有反射事件由北东向南西下倾的整体图像直观地反映了塔里木盆地地壳变形而向西昆仑下插入的事实.剖面47km桩号附近,上地壳下部至壳幔过渡带以上地壳范围内存在一条高倾角的深断裂,具有走滑性质,本研究认为该深断裂与1997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密切相关,推断它为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构造.而时间剖面上壳幔过渡带反射的连续性则说明该断裂没有向下穿过莫霍面.存在于上地壳上部的两条高倾角的浅部断层可能对应于地质推测的麦盖提—下苏洪断裂带,它们与位于其下方的地壳深断裂构成了伽师强震群可能的深、浅构造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的横波分裂与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在新疆伽师地区布设的流动台阵记录到的地方震波形数据,研究了伽师强震群附近各台站横波分裂现象,给出了相应的快波偏振方向的平面场分布. 发现在台阵的塔里木盆地一侧,波偏振方向为近SN向,与塔里木盆地的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但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的褶皱变形带内,快波偏振方向变为近EW向,特别是在柯坪断裂附近,快波偏振方向与阿图什地震的震源断层方向基本一致. 由于快波偏振方向平行于主压应力方向,给出的快波偏振方向反映了相应的主压应力场特征. 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的成因很可能是塔里木盆地北缘横向非均匀变形造成的局部张性剪切应变能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新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内外短周期P波初动符号及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的宽频带数字记录资料 ,研究了 1997年 1月 2 3日至 1997年 11月 4日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和伽师强震群中的 5个强震、后续地震及其周边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从震源机制解来看 ,伽师强震群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 ,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NE向和近垂直 ,而主张应力轴为NW向并近水平 ,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 ,具有明显的局部特征。从破裂过程看 ,伽师强震群的破裂过程相对简单 ,破裂面积不大 ,上升时间较短 ,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 ,无明显的伸展方向 ,与阿图什地震完全不同。研究结果表明 ,伽师强震群与震源附近的地壳结构在垂向和横向上的非均匀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而阿图什地震与塔里木盆地的现今构造运动关系密切。伽师强震群是在震源区附近地壳上部垂向和水平向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NNE向的快速脆性破裂 ,从而形成了以张性破裂和左旋走滑为主的震源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地壳三维构造反演和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给出利用空间深地震测深反射资料重建地壳三维构造和速度分布的方法,适用于任意分层并且每层可由若干断块组成的地壳模型。通过采用适当的反演方法获得地壳界面的三维构造,并在此结果基础之上,进一步将剩余走时残差归因于地壳速度的不均匀性,采用东分块的反演方法,重建地壳三维速度分布,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中强地震震源机制系统聚类及震源区应力场反演,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伽师强震群中强地震主要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伽师震源区主压应力方向为NNE或近NS向,与相邻的柯坪块体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不一致;伽师强震群的破裂面沿NEE方向,属左旋破裂;(2)4~5级中强地震应力场反演得到最大主压应力轴为NNE向,最小主压应力轴为NWW向,中等主应力轴倾角为65°,比较直立;(3)伽师强震群震源区应力场在强震前后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基底界面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射线分布分析法对伽师强震群区的高分辨折射地震剖面资料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处理, 得到了伽师强震群区更完整的基底界面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在伽师强震群区地壳上部存在两个明显的结构界面:第一个界面的结构连续、完整,其埋深变化不大, 在2.6~3.3 km之间,为一向天山方向逐渐抬升、 近平直的倾斜界面;第二个界面的埋深变化较大, 在8.5~11.8 km之间,为古老的塔里木盆地结晶基底. 在约37 km桩号附近结晶基底有近2.5 km的深度突变, 推断可能是伽师强震群区超基底断裂所致. 以该断裂为界,结晶基底分为西南、东北两段. 每段内界面的埋深变化不大, 西南段的埋深约11.5 km, 东北段的埋深约为8.5~9.0 km,该段在从西南向东北整体抬升的背景上略有上隆,反映出在塔里木地块西北缘特殊的构造环境下上部地壳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4.
伽师地震区地壳细结构及发震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林  W.D.Mooney 《地球物理学报》2002,45(1):76-82,T001,T002
1997年至1998年伽师地区共出现9次震级为6.1-6.8级的强震。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和非常小的地区范围内接连出现这么多次震级非常接近的地震,确定非常罕见。为研究伽师强震区的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机制,本文对伽师地震区的余震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利用联合反演技术同时得到了地震震源位置和地震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余震震中沿一北北东向条带分布,与强震分布的两个条带中的北东向条带位置基本重合。三维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在地下12km以下存在一条北北东向和一条北北西向的低速条带。上述两低速条带与强震分布的两个条带位置很接近。初步推测,低速条带对应了地壳深部的两条断裂。在我们观测期间,北北东向断理解有微震活动,北北西向断裂相对平静。  相似文献   

15.
王琼  王海涛 《中国地震》2007,23(1):35-46
2003年2月24日位于1997~1998年伽师震区东南约20km的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了MS6·8地震,其余震丰富、强度大。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是否会对2003年巴楚-伽师MS6·8地震产生触发作用?1996年阿图什发生MS6·7地震,时隔10个月距其70km处又发生了伽师强震群,1996年阿图什地震的发生是否有利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1997~1998年伽师震区接连发生9次6级以上地震,伽师强震群中各强震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伽师周围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研究了自1996年阿图什MS6·7地震及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至2003年巴楚-伽师MS6·8地震在整个伽师强震群活动过程中的应力触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阿图什MS6·7地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伽师强震群中先发生的6级地震产生的累加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后续6级地震有一定触发作用;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折合为1次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表明,其对2003年巴楚-伽师MS6·8地震触发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199年至1998年伽师地区共出现9次震级为6.1-6.8级的强震. 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和非常小的地区范围内接连出现这么多次震级非常接近的地震,确实非常罕见. 为研究伽师强震区的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机制,本文对伽师地震区的余震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 利用联合反演技术同时得到了地震震源位置和地震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余震震中沿一北北东向条带分布,与强震分布的两个条带中的北东向条带位置基本重合. 三维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在地下12 km以下存在一条北北东向和一条北北西向的低速条带. 上述两低速条带与强震分布的两个条带位置很接近. 初步推测,低速条带对应了地壳深部的两条断裂. 在我们观测期间,北北东向断裂有微震活动,北北西向断裂相对平静.  相似文献   

17.
伽师强震群的深部动力学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俊猛  卢芳  嘉世旭  徐强  唐伟 《地震研究》2006,29(4):338-343
根据天山造山带及其两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岩石圈二维速度结构、二维密度结构、二维电性结构、壳幔过渡带的详细结构以及大地热流和震源深度的分布,再结合对新疆西北部的蛇绿岩带、高压变质带和岩浆岩分布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天山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层间插入消减”模型。该模型认为,塔里木板块的中上地壳在库尔勒断裂附近向天山造山带的中下地壳层间插入;而下地壳连同岩石圈地幔向天山造山带的上地幔俯冲消减。在天山的西段(哈萨克斯坦境内),费尔干纳地块由北向南插入到南天山之下约180km的深处,在其东段(中国境内),塔里木盆地由南向北插入南天山之下。这两个具有不同方向的下降板片的接触部位为费尔干纳走滑断裂。我国的伽师、喀什、乌恰地震区均落在这两个具有不同俯冲方向板块的结合部位附近,有着特殊的深部构造背景。南、北两大板块的双向挤压必定产生强大的应力,在地震区附近,这种应力的积累与释放具有4个显著的特点:(1)板片的俯冲消减速度约高达每年22mm左右;(2)应力的积累与释放速率加快;(3)应力释放较容易;(4)应力释放较为集中。这4个特点可能是伽师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发生数次强震的构造因素。  相似文献   

18.
伽师地震区地壳细结构及发震断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年至1998年伽师地区共出现9次震级为6.1-6.8级的强震. 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和非常小的地区范围内接连出现这么多次震级非常接近的地震,确实非常罕见. 为研究伽师强震区的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机制,本文对伽师地震区的余震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 利用联合反演技术同时得到了地震震源位置和地震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余震震中沿一北北东向条带分布,与强震分布的两个条带中的北东向条带位置基本重合. 三维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在地下12 km以下存在一条北北东向和一条北北西向的低速条带. 上述两低速条带与强震分布的两个条带位置很接近. 初步推测,低速条带对应了地壳深部的两条断裂. 在我们观测期间,北北东向断裂有微震活动,北北西向断裂相对平静.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山东省地震台网固定台站及乳山台阵的流动观测资料,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乳山震群及附近地区地壳浅层15 km深度以内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隆起区(如垛崮山、大孤山)及海洋所镇附近的超高压岩体为高速区,连接两者之间的白沙滩呈低速特征,乳山序列即发生在高、低速过渡带偏高速区的一侧。速度结构剖面显示,乳山序列下方的地壳内存在明显的类椭圆状的相对低速区域,序列活动基本处于该低速区域与第四纪盖层之间的高速夹层。综合考虑序列展布、区域地质构造及高低速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文推测在区域应力调整背景下,局部介质的不稳定性在乳山序列的发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先康  杨卓欣 《地震学报》1995,17(4):422-431
给出了利用人工爆炸和天然地震资料联合反演获得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层析成像的理论和方法.地壳速度结构被看作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而不事先把速度模型参数化,从而避免了不同的参数化过程对反演解带来的不确定影响.给出了把两类资料联系在一起的积分核的具体表达式.用文中的方法处理了唐山滦县地区的实测资料,获得了该区中、上地壳三维结构的层析成像结果.并与仅用人工地震资料所获得的结果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