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简易的Zarrouk培养液(CK-M)为标准,根据上虞海涂盐碱水的化学组成,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将海涂盐碱水配制成螺旋藻培养液(T-M)应添加C、N、P等营养元素的用量,并驯化和筛选出能在T-M中快速生长的钝顶螺旋藻新品系(Sp-S(T))。结果表明,用计算的方法来设计不同水质的培养液配方是切实可行的;在海涂室外用T-M培养Sp-S(T),产量高达13.8g/(m2·d),而培养液的成本比用淡水配制的低16%;藻粉蛋白质含量高达65.6%,氨基酸组成均衡,水分、灰分、重金属等理化指标优于或符合食用级螺旋藻粉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环境条件对隐甲藻生长及DHA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环境条件对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ATCC30556)生长及DN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隐甲藻生长及DNA积累的适宜环境条件为:培养温度采用温度转换设置为20℃培养32h后转为20℃培养,pH7.0黑暗培养,装液量50ml/500ml,接种量5%。  相似文献   

3.
焦改志 《海洋科学》1993,17(6):15-15
本文总结出了单胞藻培养过程中接种和添加培养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所接藻种应达到足够数量和一定浓度 因为藻类细胞迅速生长繁殖需要培养液中有足够浓度的由藻类细胞自己产生的物质(如羟基乙酸)。藻种量大,一接种就可由旧培养液带来大量的这些物质而有  相似文献   

4.
通过向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培养液中添加"轮虫克星Ⅰ号",进行以杀除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药物能有效杀灭藻液中的褶皱臂尾轮虫;褶皱臂尾轮虫的死亡时间、死亡率以及杀灭轮虫后螺旋藻的恢复情况与药物的浓度有关;在试验范围内既能杀灭轮虫、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又较小的最佳药物质量分数为1.25%.  相似文献   

5.
热带地区钝顶螺旋藻的大量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89年6月—1990年6月,运用开放式半连续培养的方法在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海滩建113m~2养殖池,进行海水螺旋藻大量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水螺旋藻藻种SCS品系(1984年引进非洲乍得湖Spirulina platensis经分离选育,驯化为海水螺旋藻藻种SCS品系)适宜在热带地区进行大量培养;②用海水培养螺旋藻不需调pH值;③循环使用培养液可以节约肥料和药品,是降低成本的途径之一;④海南省海岸线长,南部气温高,日照充足,在那里生产海水螺旋藻产量高[12.01g/(m~2·d)]、质量好(粗蛋白含量67.28%)。以上几点说明海南省南部滩涂可以大规模生产海水螺旋藻。  相似文献   

6.
光强,循环速度和温度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鞠宝  王长海 《海洋通报》1999,18(3):35-40
利用自制的一种新型光生物反应器对螺旋藻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流体循环速度和培养温度对藻体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稀土(La^3+)无显著的影响,而接种密度对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获得了螺旋藻的高密度培养,其生物量产率和培养密度分别达到了36.8g.m^-2.d^-d和4.5g.L^-1的水平,藻体细胞的最大生长速度达到了0.466d^-1。  相似文献   

7.
利用螺旋藻富集碘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碘化钾 (KI)对极大螺旋藻 (Spirulinamaxima)生长的影响以及碘在细胞中的富集作用 .结果表明 :在 0~ 40 0mg/dm3范围内 ,KI对螺旋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较低的含量内甚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极大螺旋藻的最高KI耐受范围在 40 0 0~ 50 0 0mg/dm3之间 .螺旋藻细胞中的碘含量与培养液中外加的KI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在KI添加含量为 90 0mg/dm3时 ,螺旋藻的收获量 (2 77.1 7mg/dm3)比对照组 (1 0 4.47mg/dm3)增加 1 65%,藻细胞碘含量[0 .3 3 1× 1 0 -2 (m/m) ]比对照组 [0 .0 2 5× 1 0 -2 (m/m) ]增加约 1 2倍 .  相似文献   

8.
霉菌对金属材料腐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用10种霉菌(即黄曲霉、黑曲霉、聚多曲霉、土曲霉、焦曲霉、产黄青霉、拟青霉、树脂枝孢霉,球毛壳、木霉)系属防霉试验指示菌,也是常见海洋附着霉菌[1,2]. 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中营养度甚低,为使试验霉菌在较接近自然的寡营养条件下,有利附着和利用被试验的金属物,本实验采用无机盐培养液:硝酸铵0.15%、磷酸氢二钾0.1%、氯化钾0.025%、硫酸镁0.05%、硫酸亚铁0.0002%,用自来水配制并将pH调至7,6.8kg 30分钟灭菌.将上述培养液250ml置于300ml三角瓶中.然后,加入10ml经蔡氏培养6天,用100份无菌水加0.005份吐温-80制作而成的10种混合霉菌孢子悬浮液.并作实验对照.  相似文献   

9.
碳源对于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藻类是必不可少的。螺旋藻的生 态习性是在高pH环境下生长,因此螺旋藻碳代谢的研究有特殊的意义。文中报道了螺旋藻对 无机碳的吸收利用以及与其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螺旋藻培养基中碳酸氢钠的浓度50~100mm ol/dm3时,不仅可以满足螺旋藻生长的需要,而且有助于保持藻体生长的pH值。结果还表 明适当添加碳酸氢氨有利于螺旋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利用啤酒废水养殖螺旋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啤酒废水养殖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rima),研究了废水成分、氮源、藻密度和光照等培养条件对藻生长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处理的啤酒废水养殖的螺旋藻,相对生长率与CFFRI培养基的几乎一致.蛋白质含量第6天最高,为0.2886g/g干质量,小于CFFRI培养基养殖的。实验确定曝气处理废水养藻的最佳条件是用NaOH调废水pH、藻初始密度取53.8mg/L、光照在1000~10000 1x范围,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钠或曝气8h/d。经PSB处理的啤酒废水养殖的螺旋藻,蛋白质为0.4825g/g干质量,与CFFRI培养基养殖的相近。用光合细菌(PSB)处理的废水养藻应控制废水pH为7.0且废水与PSB的体积比为3:1。  相似文献   

11.
钝段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Geitler)培养在低浓度NaHCO3(2~5g/dm^3)和适量生长素QS(0.5~5mg/dm^3)中,研究了生长素QS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生物量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素QS为1mg/dm^3,NaHCO3浓度为5g/dm^3时,钝顶螺旋藻的生长最好,生物量、蛋白质及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与主浓度NaHCO3(8g/dm^3)培养条件下的基本相同,说明生物素QS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NaHCO3的使用量,而不影响钝顶螺旋藻生长、生物量和生化组成。因而生长素QS在钝顶螺旋灌的养殖中可作为NaHCO3部分替代剂,从而达到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光合细菌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后,发现适当增加菌种的接种量和光照强度,以及微好氧培养,均会提高光合细菌的生长速度,采用石油醚-甲醇抽提法对菌体中的类胡萝卜素进行提取,最终获得的类胡萝卜素产量为170mg/L培养液,菌体湿重为7.5g/L培养液。对所获得的色素的部分性质进行分析,通过薄层层析发现其中含有三种组分,该色素对酸较为稳定,对热的稳定性则较差。在室内光线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较长时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光生物反应器培养雨生红球藻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生物反应器与光照培养箱两种培养容器培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对雨生红球藻在两种容器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pH值、溶解氧(DO)及虾青素积累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接种密度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光生物反应器中藻细胞的调整期较短,接种1 d后即进入指数生长阶段,在胁迫阶段则仅需4 d即达到虾青素含量的峰值;将pH值控制在偏碱性条件下(7.75±0.10)有利于藻细胞更好生长;营养培养阶段DO相对饱和度上升至80%,而在胁迫阶段则迅速降低,最低值小于6%;较高的接种密度(2.3×104个/mL)具有较短的营养培养周期(7 d),且因接种密度变化对胁迫周期长短无明显影响(均为4 d),选用较高的接种密度可望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以转基因聚球藻为材料,研究了 其在f/2培养液中培养时,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培养液起始pH和盐度对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该聚球藻培养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5℃,光照强度5000lx,培养液起始pH8.5,盐度1 5~30。  相似文献   

15.
硒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及其在细胞中的累积和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硒对纯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生长的影响及其在细胞生化组成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当硒浓度低于50mg/dm3时,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低浓度下(<10mg/dm3)可促进其生长;当硒浓度超过50mg/dm3时则起抑制作用,高浓度对藻体起毒害作用。藻细胞中总硒含量与培养液中的硒浓度有关,在0~40mg/dm3范围内,硒含量随着培养液中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0mg/dm3的2.50×10-5(m/m,dw)到40mg/dm3的231.45×10-6(m/m,dw),至50mg/dm3,又开始降低为174.26×10-6(m/m,dw);硒在S.platensis生化组成中的分布,以蛋白质含量为最高,可达总硒的49.22%~71.49%,而脂类及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中的含量则较低,分别为总硒含量的3.59%~6.18%和1.45%~2.56%,硒在各组成中的含量与培养液中的硒浓度有关,其变化趋势与总硒含量的一致。  相似文献   

16.
杨雪梅 《海洋科学》1996,20(6):39-44
通过研究培养密度和培养液“老化”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w Teodoresce生长和β-胡萝卜素累积的影响,发现盐藻的细胞增长率在接种后第2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β-胡萝卜素的日累积量在接种后逐渐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然后下降,这一现象与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密度上升而使每个细胞所接收的光强下降以及培养液的“老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温度和光强下培养极大螺旋藻438(Spirulina maxim438),得到其积累多糖规律为:不利于螺旋藻生长的温度、光照条件,会促进胞外多糖EPS(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的分泌,而螺旋藻最适生长条件(30℃,5000lx)与胞内多糖IPS(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IPS)积累的条件一致。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体外实验证明IPS和EP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80μg/mL,100μg/mL。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经两种多糖作用后Hela细胞Caspase-3酶的变化,结果显示:处理组比对照组Caspase-3酶活性有明显提高,预示着多糖抑制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是通过Caspase途径,引起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与螺旋藻生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光照强度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当光波长及光传播的路径确定时,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主要受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影响,由回归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分析光衰减特征与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相关性,为光生物反应器中平均光照强度的确定奠定基础。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当营养底物和环境温度不是螺旋藻生长限制因子时,通过平均光照强度对螺旋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螺旋藻比生长速率与平均光照强度的动力学模型可用Aiba光生长抑制方程描述,光亲和系数Ks为238.29umol/(m^2.s),光抑制系数Ki为0.00493s.m^2/umol,光生物反应器中螺旋藻生长的饱和光照强度出现在190-272umol/(m^2.s)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枯草芽孢杆菌Bs-1拮抗溶藻弧菌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1)抗菌物质产生的特点及培养液的无菌滤液的抗菌谱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Bs-1生长快速,在5h内产生抗菌物质;该物质能抑制多种分离自养殖大海马Odobenus rosmarus肠道和海水的弧菌如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该物质对热、酸碱、变性剂和蛋白酶均有较好的稳定性。进一步尝试用Bs-1的含菌培养液来控制养殖海水中弧菌的数量,结果表明每升海水中加入4ml培养液(浓度为4×106CFU.ml?1)已能达到较好的抑菌效果;改变海水的pH和盐度,Bs-1培养液仍有较理想的抑菌作用。因此,Bs-1有望开发成良好的益生菌剂。  相似文献   

20.
混合氮源对扁藻与金藻共培养和单种培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艺峰  林霞  朱鹏  李洋 《海洋科学》2006,30(8):34-40
采用均匀设计,研究了硝酸钠(NO3-N)、尿素(NH2-N)和硫酸铵(NH4-N)3种氮源对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与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共培养和单种培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源对扁藻与金藻在不同培养方式下的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共培养时,硝酸钠质量浓度对扁藻和金藻的总细胞密度(Yt)和最终细胞密度的体积比(Yr)没有影响,尿素质量浓度对Yt有正调节作用,而硫酸铵质量浓度对Yt有负调节作用、对Yr有正调节作用。当培养液中NH2-N质量浓度为21.01 mg/L,扁藻和金藻接种体积比(Xv)为14.15时,Yt最大(1 508.9×104个/mL);当NH4-N质量浓度、Xv分别为21.00 mg/L和14.15时,Yr最大,为87.46。单种培养金藻时,硝酸钠略优于尿素,2种氮源对其生长均有正调节作用,而硫酸铵起负调节作用。当培养液中加21.01 mg/L的NO3-N和NH2-N时,金藻的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862.6×104个/mL);不同氮源对扁藻生长的调节作用与金藻相反,当扁藻接种密度为4.6×104个/mL,培养液中NH4-N质量浓度为21.00mg/L时,扁藻细胞密度达到102.2×104个/mL,其值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