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4.
5.
6.
在过去的30年中,穿过地球内核的地震波的走时显示出虽然小然而却是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使已知内核地震各向异性的对称轴产生移动的内核的自转而得到圆满的解释。推断的自转速率每年比地幔和地壳的自转快1°。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叙述了:(a)核查及其合理性;(b)地震核查的基本任务;(c)辨别地震源和/或爆炸源的物理基础和爆炸当量的测定;(d)和地下核试验的地震监测有关的技术问题;(e)解决多伦多大学法律地震学研究组所发展的战略的基本问题;(f)该组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地震学为监测地下核爆炸提供了首要方法。改进的地震仪硬件、加拿大的研究专长和广袤试验场地(加拿大地域辽阔,与有核禁试侦察意义的其它地区极其相似)的可资利用,这些都有助于使加拿大对法律地震学这个高度专业化的分支日益变成引人注意的贡献者。1985年12月以来,多伦多大学完成的研究工作有两部分:(a)利用老的新近重新更新过的黄刀地震台阵(YKA)记录的P 波进行远震核查和(b)利用加拿大东部的遥测台网(一组记录地震的台站)记录的高频L_(?)和P_n 进行区域性(近距离)核查。对YKA 的600多条爆炸远震记录分析表明,在这个固定的侦察站和世界上7个流动的核试验区相连接的路径中,P 波衰减有很大差别。利用YKA 所取得的大量归档保存的核爆资料和最新可资利用的信号分析技术,我们已经能够对以前发表的这些相同路径上的P 波衰减结果做出重要的修正。为鉴别这些修正的震级,我们曾指出,利用以前的衰减值和我们修正后的衰减值,从YKA 的资料推断出的爆炸当量估计值之间相差2倍之大,这依赖于核试验场地的位置。为了从另一种观点来理解修正的重要意义,我们还使用自己的新衰减值进行爆炸资料的分析。该研究得出的结果是,震源深度的标志器(称为震相pP)可从地下核爆的信号中成功地揭示出来。为改善远震快速定位精度,我们还对利用台阵定位和全球地震台网定位之间深度上的系统偏差进行了研究。根据7000多个地震的记录分析,该研究导致以系统位置校正项来描述。利用这些修正项将有助于可靠地、快速地(从20分钟到1小时)对那些发生在YKA1000km 半径范围内的任何记录较好的地震事件进行震中测定。上述资料的深入研究是用新发展的信号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完成的。“定向能量法”(Oriented energy approach)植根于数学工程的最新进展,多伦多大学研究组利用最近重新更新的YKA 的三分向宽频带记录,把该方法引进到地震波场分析中。初步的研究已表明,这种新方法易于有效地识别出淹没于噪声中的信号。利用在监测区范围内外地震台网的各个台站,上述远震核查研究和以监测低当量核爆为目标的区域性(近距离)核查研究双管齐下。我们所作的区域性研究着重于核禁试侦察中最重要的两种区域性地震波——L_(?)和P_n 的传播、衰减和地质学畸变(场地效应)。测量L_(?)波的能量随距离而减小(即衰减)的新技术已获发展,并在低衰减的加拿大地盾中得到成功的检验。我们已指出,在有与场地明显有关的差别的情况下,在加拿大地盾中即使100km 那么短的路径上,这种方法也能够侦测出L_(?)波经受的微小衰减量。这种尺度的空间分辨率,在监测低阈值的核禁试条约中是个重要的优点。发展测量P_n 衰减的一种有效方法肯定是有前途的。不像其它震相,P_n 的传播模式以及其能量的几何扩散(和衰减无关的现象)方式, 所知甚少。众所周知,关于P_n 几何扩散率的不确定性是测定P_n 衰减的主要误差源。最近,我们在加拿大地盾中已完成改善和检验联合测定P_n 衰减及其几何扩散率的方法。为了保持到达的L_(?)波和P_n 波的“地震状”和“爆炸状”的图像特征以及为可靠的当量估值“标准化”台基的放大因子,我们已努力解决了由于台站附近构造复杂性引起的近台信号失真问题。对于L_(?)波和P_n波已制定了标定方案。为了示范,我们使用了L_(?)场地效应的标定方案以构成台网校正的新方法。为有效地把台网的各个台站(仪器加上台站地质场地效应)变成近于同一的“克隆”(clones),对于正源识别和可靠的当量估计,每个地震事件只需要有很少几个记录台站。事实上,我们完全有能力获得一个折合源(reduced source)识别阈值。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介绍实际地球介质(地球物理介质、地质介质)中的波的激发与传播问题的某些新的研究方向与进展。首先简要说明实际地球介质的一般特性。其次分别介绍随时间变化的三维非均匀地球介质中的地震波和非线性地球介质中的地震波的传播问题,也就是四维地震学和非线性地震学的研究进展。本文最后研究了三种类型(广义瑞利型、广义勒夫型和广义导波型)的构造活动波的激发与传播特性,并用它们来解释过去已发现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地震活动波。 相似文献
13.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重复发生时地震学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强震重复发生的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澜沧江以西3个地震区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波参数的动态追踪,发现在同一地震区重复发生的强震,震前的异常形态可以具有相惟性,反向变化的特征。如滇东北地区中小地震在1985年禄劝强震前的活跃和1995年武定强震前的平静;澜沧地震叶波速比月均值在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前的低值异常和1995年孟连西中缅边境大震前的高值异常。本同时以b值和波速比为例,讨论了强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出发,探讨了地震学中与假说或理论相悖的“反例”现象,认为,在地震学“概念的延伸扩张”以及从假说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中,“反例”的启发与检验,发挥了积极的能动作用;辩证考察“反例”给出“Ⅰ 类反例与 Ⅰ 类否定”、“Ⅱ类反例与Ⅱ类否定”概念,对纷繁复杂的地震学“反例”进行了原则分类;本文还就数学、科学方法对地震学“反例”的识别意义作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地震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将原始的震源信号从其他影响中分离出来。讨论了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引起波形变化的一些因素以及记录系统和采样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地震信号处理中一般原理和概念,通过对简单的RC滤波器的讨论,揭示了系统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线性时间不变系统、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褶积、频率响应函数、传递函数和极点等,为讨论数字地震信号的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发生地震,莱助教的电话就会响个不停,“请问,这里发生地震的背景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发的这次地震?”“这次地震的特点是什么?”她在一一回答着这些问题.
1 震源机制图
莱助教 说到震源机制就是逆断层了.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后期当仪器发展到记录地震波后地震学成为一门定量科学学科(Dewey and Bverlv,1969;Agnew所写的第1章)。地震学的基础是野外观测。过去几十年地震学的巨大进步主要是因为很好分布的观测数据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电子、通讯、计算机和软件的发展使得我们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也进步很快(见Snoke and Garcia-Fernandez编辑的第85章)。 相似文献
19.
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幔对流模型,它与过去的标准模型相比要更接近实际一些。当然该模型还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过我们认为,该模型可以调和不同研究领域矛盾的证据,因而为进一步研究对流提供一种新的构架。借助于我们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Albarede,1998)以及其他人的一些研究工作,我们对由Kellogg等(1999)、van der Hilst和Karason(1999)提出的模型作了更深入的研究。新的观点认为,一个深地层大致位于地幔中较低的第三层,该地层的化学成分明显地与其上覆的地层不同。这样的一个深地层将决定地球放热元素的实际部分,并有助于达到一些临界同位素体系的热平衡。化学变化和热密度变化间微妙的平衡产生了明显的动态地形,这一过程使得地震波监测复杂化,但却有利于沉降板块的穿过。热柱将形成于对流地幔的地层边界与上覆部分的过渡带中。若割裂气体消失、气体不完全消失或气体逸出的地层与从地震学角度已被证实的、被660km间断面分开的上下地幔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其他矛盾的证据看来还要颇费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