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NGDC720地磁模型提供的磁异常数据, 分析了菲律宾海板块磁异常特征, 进而对磁异常进行多尺度分解, 给出了研究区岩石圈深部和浅部磁异常.结合热流分布特点和磁异常信息, 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引起磁异常成因.菲律宾海板块区域的磁异常既反映了该区域岩石圈浅部的构造特征, 也隐含深部构造信息.在西菲律宾海盆以及大东脊构造区, 浅部构造磁异常信息较好地继承了深部构造特征, 反映这些区域岩石圈的整体性特征.四国海盆与帕里西维拉海盆浅部磁异常信息显示了与近代(约10Ma)扩张轴一致的特征, 且磁异常与海底构造走向不一致; 而深部异常显示的帕里西维拉海盆磁异常走向与西菲律宾海盆一致的信息, 可能指示帕里西维拉海盆岩石圈曾与西菲律宾海盆有过类似的演化史.   相似文献   

2.
利用重磁资料对贵州西部玄武岩出露区火山口的初步圈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大友  杨明应  汪玉琼 《贵州地质》2003,20(2):73-74,67
根据火山口及岩浆喷溢后可能在重力和航磁上引起的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的特性,该文利用重磁资料对该区火山口进行了初步圈定。为该区的地质、矿产研究及成矿预测提供一点深部信息。  相似文献   

3.
以东乌旗地区1∶20万重、磁数据为基础,针对一定深度地质构造的研究需要,提取了局部重力异常和航磁化极上延异常。对二者进行重磁异常对应分析,圈定13个重磁正相关异常,13个负相关异常。统计得出区内矿产地重磁相关系数值R主要在-0.4~0.4之间。分析认为区内正相关异常主要由高磁高密度侵入岩体引起,负相关异常主要对应区内古生界隆起等,推断结果与已知地质资料吻合。为当地基础性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深部地球物理信息;也为重磁综合异常信息提取工作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航磁异常与纬向构造的关系,了解到基底构造上存在纬向构造。它为岩浆侵入提供了通道。盖层上的新华夏构造带与北东向的正,负磁异常带吻合较好。矿床明显地受构造控制。通过研究负异常带切割正异常带,证实了本区的新构造运动。高空(飞行高度1600米)航磁异常对查明深部岩体的产状、形态、延深及岩体间的关系,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5.
为了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成矿预测,需要提取弱航磁异常信息。采用航磁增强处理方法(automatic gain control,简称"AGC")对喇嘛苏铜矿所在地区的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处理后,能够突出显示由铜等多金属矿引起的航磁弱异常信息,且在赛里木湖东西两侧有许多与喇嘛苏铜矿类似的弱磁异常信息分布。笔者认为航磁增强处理方法可以提取铜、金等金属矿成矿有利的航磁微弱异常信息,划分局部成矿有利的隐伏断裂构造,为成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白银厂铜矿深部及外围地区开展地质找矿任务十分紧迫。磁法在辅助金属矿深部找矿方面效果良好,研究该区磁异常特征可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通过梳理白银厂及其外围1∶50 000地面高精度磁法和航磁实测资料,阐明了该区的岩(矿)石磁性、磁场分布和局部磁异常等特征。利用多种位场转换处理法结合多点实测校正的方法,综合分析磁异常与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蚀变等成矿条件之间的联系,圈定局部磁异常20个,解译断裂构造18条、隐伏—半隐伏岩体6个,并对圈定的局部磁异常进行了解释推断和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白银厂铜矿深部及外围地区成矿潜力较好,综合区域成矿规律和地质成矿背景,归纳地球物理找矿信息,进一步优选出找矿远景区7处。研究找矿远景区的特征,指明找矿方向,分析成矿潜力,以期为后续资源勘查提供磁异常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航磁资料为基础,结合丹池成矿带区域成矿特征,加强对航磁异常的综合研究.通过开展地面大比尺高精度磁法测量,对磁异常进行处理、推断解释,在半定量—定量的推断成果上,开展物探异常查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地质找矿提供有用的信息.说明磁法对寻找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金属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重磁异常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海  余钦范 《现代地质》1991,5(3):338-346
对应分析方法是一种重磁异常的定量化联合解释方法。从泊松定理出发,计算重磁异常的相关性,并根据相关性的分布特征来分离和鉴别不同类型的异常区,为划分地质构造单元及认识地壳结构的其它特征提供信息。在对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的综合研究中,本文用对应分析方法联合解释重磁异常,对该区地壳结构提出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重磁异常对应分析在相山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泊松定理出发,计算重磁异常的相关性,并根据相关性的分布特征来分离和鉴别不同类型的异常区,为划分地质构造单元及认识地壳结构的其他特征提供信息,在对相山地区重磁异常对应分析中,用对应异常分析方法联合解释重磁异常,对该区地壳结构提出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0.
笔者总结了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并选择有效的物化探手段对5个新发现的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进行剖析,随后运用钻探工程对各磁异常进行了深部验证,有效的阐明了各磁异常的起因,其中Ⅰ、Ⅱ、Ⅲ和Ⅳ磁异常与隐伏的地层或岩性有关,Ⅴ磁异常与矿化关系密切。本文的研究可为该地区的磁异常解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疆哈拉奇地区位于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接触部位,属于航空磁法测量的边缘区,未开展过地面物探工作。此次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划分了6个区域磁异常区,圈定了3处次级高磁异常和1处局部高磁异常。推断区域磁异常由隐伏基性侵入岩、基底引起,次级高磁异常由构造引起,局部异常由矿体引起。磁异常解释为地质研究、寻找磁性矿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哈拉奇地区位于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接触部位,属于航空磁法测量的边缘区,未开展过地面物探工作。此次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划分了6个区域磁异常区,圈定了3处次级高磁异常和1处局部高磁异常。推断区域磁异常由隐伏基性侵入岩、基底引起,次级高磁异常由构造引起,局部异常由矿体引起。磁异常解释为地质研究、寻找磁性矿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引进高精度航磁梯度测量系统的基础上,对潮水盆地某地区进行航磁梯度测量飞行。介绍了试验飞行中航磁梯度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并对测量资料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对航磁梯度和航磁总场资料的对比,发现航磁梯度场相对航磁△T总场而言,异常更加明显;航磁梯度能更准确地确定磁性体的边界和断裂构造的位置,提供更多总场没有的信息,特别是实测的垂向梯度比计算的垂向一阶导数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因此引进高精度航磁梯度测量系统,无论是对今后的基础地质研究,还是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六十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国陆域的航磁覆盖,为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地球物理资料。航磁异常主要反映了岩石圈中磁性物质的分布情况,尤其是构造 岩浆活动能够产生明显的磁异常,为隐伏岩浆岩的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镁铁—超镁铁质岩通常具有较强的磁性,可以通过航磁异常进行识别。本文基于全国1100万航磁数据及其岩性 构造解释结果,阐述了通过航磁异常识别镁铁—超镁铁质岩的标志和圈定方法,分析了推断镁铁—超镁铁质岩与蛇绿岩带的关系。研究表明,蛇绿岩带通常都具有形态规则、宽度窄、异常幅值大的线性或串珠状磁异常特征,主要与蛇绿岩的保存情况密切相关。蛇绿岩带通常是不同板块的拼接带,呈现出区域磁异常边界的特征,代表不同陆块的基底性质的差异。但是,部分蛇绿岩带,如弧后盆地拉张等形成的蛇绿岩,因两侧地块基底性质相似,通常不具有分割区域磁场的特点。基于航磁推断镁铁—超镁铁质岩分布,在全国划分了22个蛇绿岩型镁铁—超镁铁质岩带,并对岩带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例如,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呈现出双磁异常带的特征,北带磁异常的规模较大、延伸长,推断深部存在镁铁—超镁铁质岩。南带磁异常规模较小,仅在日喀则地区连续分布,其余为串珠状磁异常,且不具有分割区域磁场的特点。通过磁异常三维反演,构建了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深部结构模型。本文旨在通过磁异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蛇绿岩带(缝合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隐伏蛇绿岩,以指导铬铁矿找矿。目前航磁测量以中小比例尺为主,对于蛇绿岩带研究及铬铁矿找矿勘查是不足的,精细的分析和深部结构建模需要15万或更大比例尺航磁数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对第四系大面积覆盖的研究区,开展了磁铁矿的综合方法找矿。对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不同高度的上下延拓磁异常计算处理,并据磁异常分布特征和磁参数物性情况及地质情况,圈定了区内磁异常8个,当正磁异常值大于500n T时,推测为矿致磁异常引起。据正磁异常的分布特征,在C1正磁异常区和其它正磁异常区,布置了数孔进行钻探验证,仅个别钻孔未见到磁铁矿,取得了物探方法地面磁法直接找矿的成功实例,为它区相同地质背景寻找磁铁矿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巴西某铁矿磁异常的处理分析,总结了层控型磁铁石英岩铁矿的磁异常特征,并利用化极与三维反演相结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手段,对磁异常携带的磁性体信息进行了更深的剖析和提取,通过化极结果圈定了磁性分布范围,利用三维反演结果确定了磁性体在地下的展布形态,钻孔验证结果充分说明物探推断的准确性.工作区位于低磁纬度区,这里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为低磁纬度区磁异常的认识提供了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7.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由于其上覆盖层较厚,地表异常信息十分微弱,找矿难度相当大。本文通过研究新疆伊犁盆地510、511、512等3个已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磁资料,发现这些矿床上方均存在微航磁异常,根据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球化学机制,对微航磁异常的形成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结合试验区的实际预测成果,指出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关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存在微航磁异常,高精度航磁完全能探测到。微航磁异常是此类矿床的特征异常之一,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精度磁法探测地下遗弃炮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远强  李祥强 《城市地质》2002,14(2):40-42,45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磁法探测地下遗弃炮弹的方法;指出在探测地下遗弃炮弹中的,磁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技术,仅考虑磁异常的存在和位置,而无须考虑磁异常的符号,通过资料处理,剔除地面磁性体的干扰,圈定局部磁异常,即可推断出地下遗弃炮弹的位置及大致埋深,为工程建设和施工提供重要信息;能利用新型的磁法和计算机技术,在短期内完成大面积的工作,效率高,前景好。  相似文献   

19.
鄂东南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与区域成矿关系密切。根据研究区岩矿石物性和地质上设想的模式,建立多种识别信息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与识别标志,并以实际资料检验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提取研究区重磁异常弱信号,对比理论模型和已知岩矿体与不同尺度局部重磁异常的组合关系,得出大尺度细节中的局部低重高磁异常是岩体的反映、高重高磁异常是较大规模矿化体的反映,小尺度细节中的局部高重高磁异常是矿化体引起的结论,并圈出13个可能存在隐伏岩体、矿(化)体的低重高磁、高重高磁异常区域。通过研究灵乡地区已知见矿钻井大多对应局部高重高磁的异常特征,推断螺丝山、ZKI01孔与陈家山头构成一北东向局部高重高磁异常带、狮子山与玉屏山环状局部高重高磁异常带和柯家湾南部的局部高重力异常带是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滕菲  张燕  赵更新  贺福清  邢怡 《地质通报》2016,35(4):614-621
以区域地质资料和物性资料为依据,探讨了二连—东乌旗地区1∶20万重磁异常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在区域重磁场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内晚古生代的不同成矿环境。重磁异常解释结果显示,本区西部以北东向区域构造为主,东部转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密集网格构造,成矿条件更为有利。尤其是东部东乌旗和霍林郭勒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体发育,矿产资源潜力巨大。1∶20万重磁异常研究从不同空间尺度为本区寻找内生金属矿产提供了重要信息,并圈定6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