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膜复盖晚茬麦,能使冬小麦晚茬生长健壮,增产效果显著。而且地膜经使用后完好率在80%以上,小麦揭膜后地膜可再用于棉花等春播作物,地膜两次利用,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本文探讨了地膜复盖后晚茬麦增产的原因,并总结了地膜复盖的农业气象效应。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冬小麦地膜复盖的农业气象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复盖是60年代国外农业生产中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作物地段的土壤水分和热量状况,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在我国逐步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利用山西省两试验点,在1987—1988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复膜试验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其农业气象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高海拔地区复膜栽培冬小麦是提高其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台州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副热带东亚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是柑桔生长的理想地方。全区有柑桔栽培面积14.6万亩,最高年产量达146万担。它以品质优良而闻名中外。但由于气候变化急烈,年内温湿分配常有失调,使柑桔产量很不稳定,尤其在6——10月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本省上空时,全区便出现干旱高温天气。大于35℃高温年最长达20天(1951年),连续10天以上无雨平均每年出现  相似文献   

4.
《气象》1977,3(3):33-33
  相似文献   

5.
自从地膜棉的新技术推广以来,各地在覆盖方式上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改进,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也存在着分歧。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覆盖方式的发展,气象效益、光合率和经济效率的利弊,作些介绍分析。为生产单位种植地膜棉时采用适宜的覆盖方式,提供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膜棉花的农业气象效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 言河西走廊东段的金昌、民勤、武威、古浪等县市 ,有过种棉的历史 ,但由于过去没有地膜栽培技术 ,棉花生产因无霜期短 ,生育期间积温不足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产量低 ,成熟度差 ,经济效益不高。例如民勤县 1 96 7~ 1 982年全县平均皮棉产量为 78kg/hm2 ,这种盲目的产棉方式 ,造成了该地区数十年极大的浪费。 1 982年 ,武威地区气象部门在农业气候区划中提出 :“由于生长季热量不足 ,本区不适宜种棉。”使延续了多年的棉花生产在河西走廊东部彻底停种。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1 990年 ,民勤县气象局、武威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了“河…  相似文献   

7.
8.
拱棚和地膜是目前农业栽培措施中广泛采用的两种种植方式,它们同具有增温保墒,利于作物早生早发的作用,但由于两者的小气候特点不同,苗情也不同,从我们进行的拱棚栽培棉和地膜植棉试验中,我们得到一些初步结果. 一、小气候差异由于拱棚栽培和平铺地膜相比,拱棚内温、湿条件均优于地膜,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前期,拱棚表现出更显著的增温效益(见表1).同时由于拱棚内水汽不易散发,拱棚内湿度较地膜外更大,这突出地表现在拱  相似文献   

9.
沈觉成  高家表  陈万隆 《气象》1980,6(2):20-22
开展农田小气候的研究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途径。这里,根据我们的一些工作体会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着重谈谈农田小气候观测原则与一般参考书上很少介绍的农田光照、辐射、风速等项目的基本观测方法。 一、农田小气候观测的一般原则 农田小气候观测必须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对象来制订观测方案,以便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首先应该抓住作物生育的关键期和影响作  相似文献   

10.
徐思俭 《四川气象》1996,16(2):31-32
中稻稻桩处农田小气候观测试验徐思俭(宜宾地区气象局邮编644007)通过有水田的林间与裸露,有水田与无水田等不同条件距泥面30厘米稻柱高度处进行的温湿对比观测,找出其小气候差异。证明未收或延迟收割的水稻植株有遮光降温保温,改善小气候条件的显著作用。为...  相似文献   

11.
湿地小气候效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对局地小气候具有调节作用,研究湿地小气候效应特征能更具体地了解湿地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本文以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湖为例,利用衡水市11个常规气象观测站数据,通过对湖区及湖区外各季节不同气象要素的对比,对衡水湖各个季节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衡水湖具有冷岛效应、湿岛效应和风岛效应,能够调节周围的气候特征;(2)衡水湖的小气候效应具有季节特征,衡水湖各季节平均的冷岛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湿岛效应由强到弱分别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风岛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小气候效应最强;(3)衡水湖的小气候效应具有昼夜特征,夜晚的冷岛效应强于白天,湿岛和风岛效应正相反,白天的强度大于夜晚。  相似文献   

12.
通过1990年、1991年两年的蓝色地膜田间试验,研究了蓝色地膜的光热效应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认为蓝色地膜是很有希望得以推广的一种新型地膜  相似文献   

13.
14.
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是以目前新技术AT 89 C51单片机为核心组成的数据采集器。由微机、中断接口和多个数据采集器组成多群观测网络。可自动进行多要素和多点观测。系统能在高温高湿中长期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5.
水域的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泽培  徐火生 《气象》1988,14(12):37-38
一、资料情况 实验站设在江西都昌县城郊。水面观测站(下称水面站)位于116°16'E、29°16'N的鄱阳湖东湖。东湖高水位(吴淞基面,下同)时,19m,东西长2.5km,南北宽约1.5km;枯水位(14m)时,长1.4km,宽约1.0km。水面站漂浮木筏上,水深在丰,枯水位时分别为6m和1m。湖东、北面为平坦开阔地,两邻都昌港,南傍南山。湖岸观测站(下称湖岸站)在水面站东北约0.5km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由于工厂排放出烟雾层的温室效应,以及建筑物和硬化地面等热容量小的缘故,在城镇中心形成所谓“热岛”,引起小气候环境的日益恶化。而城镇绿化不仅可以通过改造其下垫面状况来改善城镇小气候环境,同时还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为城镇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迄今,国内外已进行了不少城市夏季绿化小气候效应的研究,但对于小城镇夏末秋初绿  相似文献   

17.
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温度梯度观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梯度是小气候观测的突出特点,为研究矮杆作物和高杆作物农田小气候合理的梯度观测设计标准,以小麦和玉米为例,对2012年郑州和泰安两地麦田和玉米田气温和裸温垂直梯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气温与裸温的垂直梯度变化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均有很好的一致性,可利用裸温不同层次间垂直梯度变化特征确定气温传感器合理的安装高度;根据麦田和玉米田裸温垂直梯度变化特征,考虑到温度防辐射罩高度限制,矮杆作物田小气候气温应在距离地表面25 cm、50 cm和150 cm高度附近分别设置观测层次,高杆作物田小气候气温应在距离地表面25 cm、50 cm、150 cm和300 cm高度附近设置观测层次。  相似文献   

18.
四湖地区不同种植行向棉花田间小气候效应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改善江汉平原涝渍地棉田生态环境以及提高棉花产量与棉田间(套)作物的整体效益出发,着重研究了棉花没种植行向增光、增温、减温的田间小气修效应及其对生育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实行棉田间作套种,棉花在该地以东西行向种植为好。  相似文献   

19.
经两年试验发现,玉米撕叶可以使宽行的透光率增大,白天温度提高,夜间温度降低,通风状况得到改善,一定程度地解决了田间郁蔽的状况,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及套种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0.
我县地处辽河下游,渤海之滨,春季和夏季多西南大风。为了减轻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多年来我县营造了大面积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对改善农田小气候确实起到了显著作用。近年来我们和营口市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荣兴农场农科站气象哨、高家农场农科站,共同对荣兴农场中央屯大队、良种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