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葛志明 《现代测绘》2012,35(2):36-38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模式定型于利用GPS测定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深度,附之以瞬时潮位资料,获得点位的高程.这种模式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取得完满的结果.但当验潮条件不具备时,该模式将不能获得测点的高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思想,该思想不用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RTK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测量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该方法被验证是正确的,希望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GPS在无验潮模式下进行江河水下地形测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方法,该方法不用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PTK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测量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  相似文献   

3.
目前,水道地形测量模式已基本定型于利用GPS测定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水深,附之以瞬时潮位或水位资料,获得点位的高程。随着各地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投入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道地形测量模式,即不测定潮位或水位,而直接利用HBCORS的RTK测量技术,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本文通过实际工程,用无验潮模式与传统模式在精度上进行对比,得出了该方法在精度上和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GPS无验潮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要点。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水下地形测量为例,对GPS潮位修正及多波束水深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运用GPS RTK和多波束测深技术进行宽水域水下地形测绘,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无验潮水深测量是利用RTK(real-time kinematic)测得的GPS天线精确的三维坐标确定定位点的平面位置,RTK高程结合由测深仪同步测得的水底点水深值换算出同一平面位置上定位点的水下高程或水深值.无验潮水深测量具有工作效率高,省工省时等特点.本文对无验潮及验潮水深测量方式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无验潮水深测量...  相似文献   

6.
海洋中的水下地形测量是海洋工程的基础性项目,其成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海洋的开发和利用。GPS等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海洋工程中的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项目效益都得到切实的保证和提高。本文通过潮位仪与GPS测定水面高程的方法研究和应用实例,阐述了两种方法测量水面高程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两种方法各自采集数据的分析比较及其相互验证的结果,使得水面高程测量的纠错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控制了影响水底高程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避免了返工重测,降低了项目成本,提高了成果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利用GPS-RTK与测深技术测定水下地形的基本原理和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作业步骤,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无验潮和传统验潮两种模式下取得的水深测量数据均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主要来自平面精度和水深测量精度,本文分析回声测深仪测深误差来源主要为声速改正、时间测定、波束角影响引起的水深测量误差,深度基准面确定、潮位站水尺零点的测定、潮位观测、潮位改正引起的水面高程传递误差及测量船身摇摆引起的测深误差;差分GPS平面定位、系统延时、船体摇摆引起的定位误差,并提出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9.
GPS动态定位实现厘米级海平面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GPS进行实时海洋表面精密监测的方法。使用载有GPS接收机的海洋浮标以及临近验潮站所收集的海水面高度资料作为分析比较的基准。测试结果有显示该方法测定海洋表面高度可达到厘米级。同时GPS测量结果和验潮站成果的高度一致性也说明:造价低廉、作业灵活的GPS测量能够加强甚至可以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验潮站海洋潮位测量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主要来自平面精度和水深测量精度,本文分析回声测深仪测深误差来源主要为声速改正、时间测定、波束角影响引起的水深测量误差,深度基准面确定、潮位站水尺零点的测定、潮位观测、潮位改正引起的水面高程传递误差及测量船身摇摆引起的测深误差;差分GPS平面定位、系统延时、船体摇摆引起的定位误差,并提出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位改正中"虚拟验潮站"的快速内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分带法水位改正就是在现有验潮站的基础上内插出若干“虚拟验潮站”,每个“虚拟验潮站”应有自己的编号,控制范围和水位数据,文中对分带法的新解释有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远岸潮汐精确监测及潮位海图高程转换,基于GPS事后动态处理技术(PPK)开展了远距离高精度潮位观测、提取及垂直基准面确定和转换模型构建方法研究。分别探讨了在锚定和走航情况下瞬时水面高程信号改正方法及潮位有效信息提取的最优截止频率,并给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深度基准面大地高的计算方法模型及区域无缝深度基准面大地高构建模型。在实际试验中,基线距离在100km范围内,获得了基于深度基准的GPS潮位,精度优于10cm。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综合利用不同时期的GPS数据解算三维坐标转换参数的一种方法 ,并结合上海地区 1999年和 2 0 0 2年施测的两个GPS控制网数据 ,验证了给出的模型和方法。结果表明 ,利用本方法是合理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构建船固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GPS实时定位技术测定海底水深点的空间直角坐标,通过坐标转换,获得海底水深点高斯平面坐标和图载水深数据。该作业模式不仅无需验潮,而且能够有效消除传统作业模式中船只动态吃水和涌浪等因素对测量成果的影响,在实际测深作业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GPS水准     
本文根据国内外GPS水准研究的文献资料,结合作者的研究心得,分析、探讨了各种GPS水准的理论与方法。比较其特点和应用条件及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先说明GPS水准概念,然后探讨了GPS大地高(差)的精度及GPS水准——几何法求定大地水准面的各种算法;第二部分讨论了如何应用重力资料精化大地水准面的几何解;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内外一些重要的试验结果,以使读者有一明确的数字概念。  相似文献   

16.
利用GPS载波相位差分测量技术,借助时间偏差改正、姿态改正、高程转换、信号处理和吃水改正,获得了测船处精密在航潮位。该方法已在几个GPS在航潮位测量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海道测量基准面传递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刘雁春 《测绘学报》2000,29(4):310-316
基于平均海面的频谱结构和两验潮站潮位之间的关系模型,对基准面传递的方法原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给出了水准联测法的假设条件,发现了同步改正传递法的异步效应和回归分析传递法的时移效应,导出了更精确的传递数模型,并对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帝例对比分析,研究还表明:平均海面的回归分析传递法和深度基准面的潮差比传递法均是最小二乘潮位拟合传递法的特殊形式,最小乘潮位拟歙地,由于采用更真帝的潮位比较数据而具有更高的传递精度,建议在海道测量工作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The estimation of the zero-height geopotential level of a local vertical datum (LVD) is a key task towards the connection of isolated physical height frames and their unification into a common vertical reference system. Such an estimate resolves, in principle, the ‘ambiguity’ of a traditional crust-fixed LVD by linking it with a particular equipotential surface of Earth’s gravity field under the presence of an external geopotential model.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estimation scheme that can be followed for solving the aforementioned problem based on the joint inversion of co-located GPS and leveling heights in conjunction with a fixed Earth gravity field model. Several case studies with real data are also presented that provide, for the first time, precise estimates of the LVD offsets for a number of Hellenic islands across the Aegean and Ionian Sea.  相似文献   

19.
应用GPS取代传统的地表变形监测网,可以提高外业观测的效率,而GPS观测值上三维基线向量,平差结果是地心坐标系的三维坐标。通过多项重复观测数据的动态平差,可获得各监测站的三维移动,三维速率,并可求出加速率。本文研究了三维监测网的分期动态平差方法,平差基准的选取和平差成果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GPS水准的拟合基准面高程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线路工程提出利用若干个GPS和水准高程点建立一个拟合面作为高程基准面,这样GPS高程经拟合后可获得相对于拟合基准面的准确高程,水准测量附合于GPS点进行闭合差的调整,充分利用了GPS的高程信息,有益于在线路工程中用GPS替代常规基平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