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泡沫分离后有机物颗粒的大小及含量入手,进行泡沫分离后有机物及胶体物质含量和物理特性的分析,研究了泡沫分离后的水质变化和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育苗水质,从而提高幼虫成活率和育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光合细菌在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光合细菌是一类组份较全且营养价值较高的细菌。在缺氧弱光条件下,具有处理低分子有机物、净化水质等显著功效。本研究利用了光合细菌所具有的独特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在海湾扇贝人工升温育苗过程中,以单胞藻为基础饵料适当添加光合细菌,增强了海湾扇贝整体营养水平和改善了育苗水体生态环境条件,促进了亲贝性腺发育,提高了幼虫生长率。亲贝性腺指数平均日增长达2%以上,幼虫日平均增长13.85μm,同时,光合细菌可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人工育苗中,除了水质和环境条件(如温、盐度和光照等)是影响幼虫生长发育、变态和存活的重要因素外,饵料也是育苗成败的关键问题。有关双壳类虫饵料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的报道。而缢蛏幼虫饵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河蟹臭氧水育苗的正交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蟹工厂化育苗一般都采用静水充气开放式工艺,即每天更换大量海水,泼洒药物等来解决池水溶解氧、水质污染及抑制病菌繁殖等问题,尤其到了育苗中后期,往往因池底沉积的有机物过多造成水质恶化,使幼体大量死亡,育苗生产很不稳定,利用臭氧处理海水育苗,可以维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为河蟹提供一个良好水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出苗率。目前有关臭氧在其他方面的利用发展迅速,但在水产育苗方面利用和研究很少,为此,在臭氧应用于河蟹工厂化育苗以前,首先进行小水体臭氧水育苗的正交试验,以期获得臭氧水添加量、育苗密度、换水量的合理组…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影响对虾幼虫存活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产卵亲虾健康状态的好坏,受精卵孵化和幼虫生长变态过程中,水质条件的优劣、饵料供应和幼虫培育密度的大小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育苗成败的关键。因此只有在确保亲虾质量的前提下,同时严格掌握各项因子的变化规律,才有可能使出苗率不断提高。本文仅就理化水环境因子在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育苗过程中的影响,提出初步看法。一、水温对受精卵发育和各期幼虫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磁化水在郊孔扇贝人工育苗上的应用研究”项目经过3年的刻苦攻关,日前在山东省文登市海水养殖二场通过省级鉴定。来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水产学校、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等8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11名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该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属国内领先水平。由文登海水养殖二场和青岛海洋大学共同承担的磁化水人工培养林孔扇贝苗项目,主要是在育苗池的进水口安装一磁化器,水进地时经磁化器将水磁化,使之变成活水,从而改善了扇贝育苗的水质,促进了亲贝性腺发育和幼虫健康发育,与普通育苗方法相比,可提高…  相似文献   

7.
培育双壳类软体动物幼苗所需的饵料,是指池内培育阶段适合于幼虫和幼苗(壳长一般在1mm以下)的饵料。育苗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是否已经选择到这样的饵料。自40年代找到适宜的饵料生物以后,双壳类幼虫的培养才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以往利用过的一些饵料生物巳有文献系统记载。我国贻贝人工育苗是在分离与培养出扁藻以后才获得成功的。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采用的饵料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从生产性育苗特别是多茬育苗考虑,必须因地制宜地筛选出一定种数的饵料,以便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有机动选择的余地。同一时还应找出适宜的投饵数量,以求取得较好的育苗效果。为此目的,我们于1975-1978年结合生产性育苗的需要进行了一些饵料饲养实验。本文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多年来生产性育苗的实践,对贻贝育苗的饵料问题进行总结,侧重于不同饵料的饲养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紫海胆人工育苗、人工诱导变态的方法。紫海胆浮游幼虫可分为棱柱幼虫、二腕幼虫、四腕幼虫、六腕幼虫和八腕幼虫5个期,历时约11d,角毛藻是浮游幼虫合适的铒料。幼海胆则以摄食底栖硅藻为主。育苗1个月幼海胆最大壳径为1.5mm。透明的聚乙烯片是适合的附着材料。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软体动物的人工育苗中,单细胞藻类是主要的饵料品种之一。在人工育苗试验中,如何筛选出其幼虫或幼体最适宜的饵料种类和研究这些饵料种类的适宜培养条件,历来是水产实验生态学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在研究双壳类幼虫、稚贝的饵料和食性试验中证明:从厦门海区分离培养的钙质角毛藻[Chaetoceros calcitrans(Panlsen)Takano]是多种双壳类幼虫的理想饵料之一。如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幼虫摄食单一投放的这种藻类,幼虫变态成稚贝的存活率可达40%左右。假如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  相似文献   

10.
杂色鲍鲍苗“掉板症”病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杂色鲍育苗过程中出现的大规模死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育苗周期内,病害均可发生,死亡率达100%,监测了水质理化因子、原生动物、寄生虫及病原微生物,水质理化因子、原生动物等与鲍苗死亡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在鲍苗体内分离到的细菌及感染试验结果验证细菌是引起杂色鲍幼苗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天津沿海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然海水和天然饵料,采用无泥砂采苗方法,在天津沿海首次成功开展了菲律宾蛤仔工厂化育苗。幼虫初始壳长93.8μm,壳长平均日增长8.3μm,成活率41.0%;第15-23 d为变态期,壳长平均日增长12.9μm,变态率47.8%;变态后至第55 d,壳长平均日增长33.2μm,成活率76.0%。本次育苗试验充分利用天津沿海水质条件与环境特点,改进育苗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了适于天津海区的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工艺,共得到双水管稚贝约1 800万枚。  相似文献   

12.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58批次的人工育苗试验,总结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阐述了育苗池、育苗的环境条件、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饵料及投喂方法、育苗水质管理及生产中的操作方法等;讨论了如何解决开口饵料问题和出现3个危险期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13.
贝类育苗中几种水处理新方法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叙述磁化水,泡沫处理水,臭氧处理水。高分子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在贝类育苗上的应用,介绍其使用方法,优点和不足,从而为贝类人工育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水环境,使贝类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酵母发酵物产品的营养组成及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林  王初升  陈水波 《台湾海峡》2005,24(3):346-350
本研究测定了酵母发酵物产品的营养成分组成及试验其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应用的效果.该产品含活性酵母菌细胞数>30×108个/g、粗蛋白质含量45%~50%(m/m),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代谢产物.其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的育苗结果表明,能促进对虾蚤状幼体的摄食和生长发育、改善水质、提高育苗的成活率,育苗成活率达50%~60%.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叙述磁化水、泡沫处理水、臭氧处理水、高分子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在贝类育苗上的应用,介绍其使用方法、优点和不足,从而为贝类人工育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水环境,使贝类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6.
魁蚶生产性间断升温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魁蚶间断升温育苗方法,从改善亲贝蓄养条件入后,促使亲贝快速成熟自然产卵,并进行洗卵。在幼虫培育时,加强营养,加大换水,及时筛选不同大小的幼虫分池培养。严格海上中间培养管理,使每立方水体出苗量达31万个,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河蟹人工育苗已成为我省沿海种苗培育单位的重要产业 ,随着育苗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各地又因地制宜发展起地下海水、浓缩海水的育苗生产,为搞清这几种育苗水体的水质特点 ,作者对这几种水体进行了分析检测,以服务于生产 ,为河蟹育苗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工作内容和方法1.1采样点自然海水采于营口市老边区三道沟和盘锦市二界沟;浓缩海水采于营口市青石岭育苗室及营口盐  种型苗水p CD营盐含量Tab .1 pH ,CODandnutritionsaltofeverykindofbreedingwa…  相似文献   

18.
近来,有关牡蛎发病的报道很多。Disalvo(1978)等从贝类养殖场(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病牡蛎体上分离到鳗弧菌,经证实该菌毒素是牡蛎幼虫的致死因子。Spite(1978)等从发病牡蛎上分离到另一种引起牡蛎肠炎的弧菌——副溶血弧菌。Elston(1979)报道了美国养殖的大牡蛎幼虫(Crossostrea gigas)发生严重的疾病,并对有病牡蛎幼虫进行了电镜观察,发现在其损伤处有类似病毒的六角形颗粒。但是,对养殖区水质和牡蛎中存在的大肠菌群的数量与其发病的关系,至今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1981年,我们在福建省晋江县自沙养殖场内,观察剑牡蛎发病和死亡,分析了养殖场的水质、沉积物和牡蛎样品,发现了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数量与牡蛎中所含的菌数有关,也与牡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水的处理、单胞藻的选择、亲贝的蓄养、洗卵和及时选幼、幼虫培育期间的筛选、随着基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闽粤沿海牡蛎人工育苗技术的探讨,以提高牡蛎育苗的成功率和单位水体的苗量,使太平洋牡蛎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0.
几种饵料浮游动物脂肪酸组成分析及营养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海水鱼类育苗常用的4种饵料浮游动物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虫、皱褶臂尾轮虫、蒙古裸腹溞和太平洋纺锤水蚤的粗脂肪含量分别占其体重的21.54%、9.70%、6.67%和4.66%.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排序分别为蒙古裸腹溞>纺锤水蚤>轮虫>卤虫;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为卤虫>裸腹溞>轮虫>纺锤水蚤.此外,太平洋纺锤水蚤尚含有C226(DHA)高不饱和脂肪酸,这在其它饵料生物中并未检出.卤虫无节幼虫和褶皱臂尾轮虫的脂肪酸组成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占有较大比例,而二十碳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文中讨论了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营养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