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嘉下浦大桥所处地理条件复杂,桩位受潮水影响严重并处在陡坡的基岩上,且嵌岩比较深,提出了如何选择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钻孔机具等,特别介绍了在陡坡处嵌岩深桩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11-13
无论在任何一个地灾治理项目中,都会遇到施工裂缝、麻面等问题。虽然这是常见的小问题,但也是影响一个工程好坏的关键,因此,需寻求其原因,有针对性的处理,在此,本人结合施工现场浅谈砼施工裂缝、麻面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海龙 《地下水》2018,(5):219-220
梯形渠道施工中,渠道两边坡板砼浇筑采用"侧向滑模"与"翻板"施工方法相比具有砼浇筑进度快、模板摊销成本小、拆卸安装方便的优点,因此在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在近几年的大断面梯形渠道施工中更是得到了推广应用。结合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灌区2015年(Ⅱ)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Ⅰ标项工程施工实践,对侧向滑模在梯形渠道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根据工程实际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对类似工程施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姜子南 《地下水》2020,(1):226-227
特长小段面引水隧洞开挖施工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安全高效完工,在实际施工中应针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对之做出防护。以辽宁省境内某特长小段面引水隧洞开挖施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组织方案制定,安全措施具体应用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特长小段面引水隧洞相比一般隧洞开挖施工更加复杂,为充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需在施工建设之初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加强施工风险评估,制订有效安全保障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风险。研究结果希望能够对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不连续面3-D网络模拟过程中,不连续面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该数据主要来源是在现场露头上测量不连续面出露的迹长。由于取样中不可避免的偏差而使结果有误差,在进行平均迹长估计时取样的误差必须予以校正,本文介绍一种用概率的方法考虑取样误差通过有限2-D露头上测量的不连续面数据求算无限2-D空间平均迹长的技术。该方法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不连续面平均速长概率估值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进行不连续面3-D网络模拟过程中, 不连续面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该数据主要来源是在现场露头上测量不连续面出露的迹长。由于取样中不可避免的偏差而使结果有误差, 在进行平均迹长估计时取样的误差必须予以校正, 本文介绍一种用概率的方法考虑取样误差通过有限2-D露头上测量的不连续面数据求算无限2-D空间平均迹长的技术。该方法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从不连续面与窗口交切的充要条件出发,推导了窗口法不连续面剖面测量的平均迹长估算公式,实例分析表明用雇在算的平均迹长与实测平均迹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柴青 《探矿工程》2010,37(6):59-61
为避免长螺旋CFG桩施工中产生质量问题,施工中应注意在桩位控制、桩基施工、混凝土质量、冬季施工措施、褥垫层设置、成桩后防护等方面引起重视,针对以上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经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敬虎  孙少龙  孔德中 《岩土力学》2015,36(Z2):333-339
高强度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复杂,容易发生压架、冒顶等灾害。为从理论上解释高强度开采工作面的矿压特征,分析了高强度开采工作面的一般特征及其对矿压显现的影响,以顶板初次断裂为例,运用薄板理论并结合岩石力学试验成果,推导出不同面长和不同推进速度下顶板断裂步距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面长和推进速度对来压时支架工作阻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面长影响顶板应力分布,推进速度改变顶板承载能力,而且面长越短,推进速度越快,顶板的初次断裂步距就会越大。对于高强度开采工作面,面长普遍大于200 m,面长效应影响微弱,矿压显现主要受推进速度作用,断裂步距和来压时支架工作阻力都比非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大,容易发生压架和冒顶等灾害。  相似文献   

10.
李明杰 《地下水》2020,(1):224-225,243
基于长距大径顶管施工分段测量技术,对长距大径顶管施工分段测量技术在工程案例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对其他测量人员以及测量仪器的配备作了简要概述,提出传统红外经纬仪跟踪测量方法时有不适应大径长距顶管施工对测量精度的高标准要求。本文依托案例,探讨长距大径顶管施工激光经纬仪分段测量的有效方法,以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永国 《地下水》2009,31(6):161-163
介绍了引红济石工程长输水隧洞施工防排水方案,参照国内类似工程和结合秦岭Ⅱ线平导洞施工经验,通过对隧洞涌水的分析,提出了长输水隧洞施工的抽排水措施、封堵措施和抽排水设备。  相似文献   

12.
深埋长隧道TBM施工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军  杨振兴 《岩土力学》2014,35(Z2):299-305
针对深埋长隧道开挖所面临的高水压、高地压、高地温、大变形、难支护等问题,分析总结传统钻爆法开挖与支护技术、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施工技术、TBM导洞扩挖技术应用中的优劣,TBM导洞扩挖法为深埋长隧道开挖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由于深埋长隧道的建设环境与浅埋隧道建设环境存在显著差异,TBM施工将面临3个关键问题--岩爆问题、卡盾(大变形)问题和未准确探测前方地质而发生的施工事故(涌水、突泥等)。为揭示TBM施工过程中卡盾的存在性,分别针对某一特定地质条件下深埋软、硬岩TBM施工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软岩地层TBM施工发生卡盾,而硬岩完整地层TBM施工未发生卡盾。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公路长隧道通风排气不良的状况,结合国内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能力,提出一种新式、经济的通风排气孔的构想,探讨公路长隧道通风排气孔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认为该通风排气孔构想不仅在交通工程,而且在矿山巷道、国防洞库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适当加大综放工作面长度已成为煤矿高产高效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工作面采长加大后,瓦斯的涌出量加大,对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通过分析阳泉煤矿三矿综放工作面采长增加后瓦斯涌出量的变化特征,对采长200m以下和200m以上的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综放工作面采长增大后,邻近层垮落卸压范围增大,吨煤瓦斯涌出量增加27%;瓦斯涌出总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卸压影响范围体积的增加和煤层开采产量的增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紧密围绕IODP“面向2050年大洋钻探科学框架”中的“地球深部探测”旗舰计划和“莫霍面”梦想,研究并总结全球现代洋壳发现的大洋斜长花岗岩的分布规律、岩石组合特征和成因模式,探讨发育大洋斜长花岗岩的南海管事平顶海山是否为深部地壳和莫霍面钻探潜在优选区。统计结果表明大洋斜长花岗岩在多种不同构造背景形成的洋壳上均有发现,包括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构造环境,大西洋、西北太平洋、西印度洋和中印度洋慢速扩张构造环境,东太平洋快速扩张构造环境,南海等边缘海构造环境,伊豆- 小笠原- 马里亚纳(IBM)岛弧、九州- 帕劳海脊、Amami海底高原等洋内俯冲构造环境。多数大洋斜长花岗岩呈脉状零散分布于辉长岩中,意味大洋斜长花岗岩可能形成于洋壳深部,在后期断裂等地质作用下被剥蚀而更容易被发现,成为了解洋壳深部岩浆过程和洋壳结构的一个窗口。管事平顶海山位于南海东部次海盆古扩张脊附近,拖网获得MORB型大洋斜长花岗岩,前人基于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其可能为辉长岩部分熔融形成。本文推测管事平顶海山大洋斜长花岗岩很可能为洋壳深部物质剥露海底,是南海的一个重要构造窗口,有望成为南海深部地壳和莫霍面钻探的潜在优选区,但需要开展进一步调查研究以验证推测:① 海山大洋斜长花岗岩为拖网所得,位置误差较大,需开展可精确定位的电视抓斗、浅钻或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调查;② 海山目前只发现大洋斜长花岗岩,需调查海山是否发育辉长岩等深部地壳岩石组合;③ 需开展重磁、深反射地震、海底地震仪(OBS)、大地电磁等调查研究,建立管事平顶海山洋壳和上地幔结构模型,查明断裂带分布,揭示莫霍面深度。  相似文献   

16.
以长螺旋钻孔-泵压砼成桩施工中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规则煤层开采容易引发顶板应力集中、矿压显现异常等问题,为探究变面长采场顶板破断规律与结构演化特征,针对工作面斜长由小变大的突变型采场不同开采阶段的几何特征与力学成因,运用小挠度薄板弯曲理论依次建立并解析4种边界条件的顶板结构模型。根据变面长采场顶板矿压分区显现特征,采用MATLAB与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顶板破断规律与宏观力学响应。通过系统分析与总结归纳,构建了变长工作面“三场三区三结构”的覆岩结构传递演化模式,提出了“两场两规律”的顶板分区破断效应。并通过典型工程案例的矿压实测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变面长采场分为小面采场、变面采场和大面采场,小面采场顶板为缓压型结构,发生的是传统“O-X”形破断;变面采场顶板为突变型结构,顶板断裂产生的延长形与漂移形“O-X”破断裂隙与大面采场增压型结构顶板的裂纹发育特征较为相似,故将二者整合为全大面采场;全大面采场顶板发生的是“X-O”形破断,裂纹继续发展产生延长形破断,形成“两场两规律”的顶板破断理论。研究结论为探明变面长采场的覆岩运移本质,加强深部复杂煤层赋存条件下的顶板灾害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月 《地下水》2021,(6):316-318
引水隧洞属于组成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其在实际中发挥着重要的导流和调度水资源功能.以辽宁太子河干流某水库工程为例,对该工程引水隧洞施工中的施工方案、总体布置和具体施工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专项施工技术可保证整体结构性能,同时通过规范化施工操作也明显增强了隧洞承载力和引水作业效率,引水隧洞施工质量和进度满足...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铁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规划和修建地铁,在此期间,部分城市在地铁建设中遇到了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砂卵石土层,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地铁1、2号线,区间隧道几乎全部从卵石土层中穿越,根据设计,成都地铁1、2号线部分区间隧道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利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时,开挖面支护土压力控制是保证掘进顺利进行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砂土和黏性土,关于卵石土盾构隧道开挖面变形与破坏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根据卵石土具有强烈离散特性的特点,利用颗粒离散元数值方法,对卵石土层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中开挖面支护应力不足引起开挖面的变形及破坏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隧道开挖面变形及破坏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远小于土体原位静止土压力;(2)开挖面失稳后,开挖面前部的滑动块为一曲面体。这为卵石土地层中盾构开挖面控制压力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建明  林庆涛  康瑶 《岩土力学》2015,36(Z2):327-332
在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力的计算理论中,楔形体模型由于简单、直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确定滑动面倾角 较为繁琐,尤其是在迎坡条件下的研究较少。在梯形楔形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盾构隧道的纵坡坡度角θ,建立了迎坡条件下的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模型,推导出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公式。对开挖面支护力计算值的数据分析发现,不考虑渗流力和黏聚力的影响时,滑动面倾角 仅受隧道线路纵向坡度角 的影响较大,而土的内摩擦角c、重度 、开挖面直径D、埋深H和地表附加应力q对其影响很小;考虑黏聚力c的影响时,c≤11 kPa时滑动面的倾角 随黏聚力的增大逐渐减小,且当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开挖面直径一定时,滑动面倾角 只在某一特定数值附近小幅度变化,同时当开挖面直径D>5 m时,滑动面倾角随开挖面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土的重度、地表附加应力和埋深对滑动面倾角的数值影响不大,计算滑动面倾角时可不考虑它们的影响。在分析研究基础上得到了滑动面倾角 的计算公式,简化了极限支护力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