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秦克章研究员男,1964年生,湖北随州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矿床学首席教授,经济地质学家。1985年浙江大学地质学系学士毕业后,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工作,师从著名花岗岩矿床学家石原舜三教授,1997年获得  相似文献   

2.
<正>丁文江先生(1887—1936)在20世纪中国科学文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地质科学的先驱,是享誉中外的科学大师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热爱祖国、忠诚地质事业。他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而且在考古学、人类学、动物学、测绘学、地图学、历史学等领域,也建树颇多。黄汲清先生在1988年提出中国早期地质事  相似文献   

3.
冯景兰(1898—1976年),河南省唐河县人。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今年是冯景兰教授诞辰90周年。中国地质杂志1988年第3期,地球科学杂志(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都刊载专文介绍了冯景兰教授的生平和主要业迹。但是这些文章都忽略了冯景兰教授一生中最光辉的成就之一——在发现平顶山煤田中的重要贡献。现写此短文,以作补遗。平顶山市从建立起已经过三十余个春秋。三十多年来,平顶山市的发展,平顶山市对全国的贡献无不与其蕴藏丰富、品质优良的煤炭资源戚戚相关。而论在发现平顶山煤田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前言众所周知,构造作用在盐类矿床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著名的盐矿地质学家博歇特(H. Borchert)虽然不承认区域构造条件对盐类沉积有决定性影响,但是他也不否认,对于巨厚的蒸发岩系来说,“其沉积确实有赖于气侯条件和构造运动的配合”。构造作用,特别是同生断层的形成和演化对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形成和储集的影响,已为我国许多石油地质工作者所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袁见齐在总结我国碎  相似文献   

5.
刘国昌教授,男,1912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早年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解放后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转入地质教育事业,在我国最先创建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他曾先后长期担任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主任和西安地质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西安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6.
7月1日,刘东生院士愉快地接受本刊邀请,新增为本刊顾问,并欣然命笔为本刊题词。 刘东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第四纪地质学、古脊椎动物学、环境地质学家,原籍天津.生于辽宁沈阳。他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相似文献   

7.
刘国昌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我院前副院长。半个世纪以来,他在祖国地质科学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凝结智慧,足迹几乎遍及了包括台湾省在内的祖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发展祖国的地质事业,培养地质人才,寻找矿产讨源,解决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发展具行我国特色的工程地质学,尤其是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环境工程地质学和灾害地质学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2014年12月7日,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于学峰院长、张增奇副院长、张天祯研究员及李大鹏博士一行4人出席了陈毓川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暨成矿规律与找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21位院士,以及全国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矿山企业、地勘单位代表及陈毓川院士的同事、学生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陈毓川院士是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9.
项目名称 秦岭泥盆系中以铅锌为主的典型矿床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课题来源 地矿部“七五”攻关亚二级课题研究人员 祁思敬、李英等内容提要 本项研究从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出发,对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 矿带内三个主要矿田的八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和矿床的喷气—沉积成矿特征。 讨论了包括层位时代、同生断裂、沉积环境、热液和金属来源五个方面的成矿控制因  相似文献   

10.
<正>丁文江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对我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科学界和学术界有广泛影响。黄汲清教授在《我国地质科学从萌芽阶段到初步开展阶段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一文中说:丁文江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教学机构首脑""中国第一位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国第一篇正式地质调查报告的作者""中国第一位远征边疆的地质学家""中国第一位进行煤田地质详测并拟  相似文献   

11.
林学钰院士,女,著名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1937年3月6日生于上海市。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共产党党员。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2004,(1):15-16
提到农业地质,人们不应当忘记这个名字:爱尔。1916年这位年轻的英国剑桥大学地质系教授对土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世界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的废物会污染土壤。当他将一些土壤放到实验室研究时果然印证了他的设想。作为地质学家,他认为消除土壤侵蚀的关键应是首先采用地质方法进行调查,根据  相似文献   

13.
由地科联地层委员会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主席、西德女地质学家帕普罗特,泥盆—石炭系工作组秘书长、比利时著名孢粉专家斯台尔教授,比利时著名有孔虫专家康尼尔教授和比利时地理教员斯台尔夫人等组成的地科联地层委员会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一行四人,应地矿部的邀请,在帕普罗特率领下,于8月12日在中国地科院侯鸿飞、季强,中国科学院南古所  相似文献   

14.
图文报道     
正//1月13日,来自欧洲收藏家无偿捐赠的7件带羽毛恐龙化石和1件原始鸟类化石运回中国,落户辽宁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刘嘉麒院士,著名恐龙学家董枝明、徐星教授,以及来自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接收仪式。据了解,2017年1月,法国化石收藏家艾斯奎里等人委托比利时恐龙学家哥德弗洛伊特教授,给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27(2):F002-F002
汤中立院士著名矿床学、地质矿产勘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10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相似文献   

16.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我国重点锡矿基地之一。由于成矿地质条件好,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矿物共生组合复杂,硫盐矿物发育,因而素为国内外地质学家们所向往,来矿山进行考察和研究者较多,对矿床成因,物质来源等问题提出许多不同见解。本文主要根据我队多年的野外地质工作实践,从总结成矿规律入手,着重讨论矿床成因,建立成矿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杨凯元先生,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原地理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家,从1986年起任多届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他是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5年8月14日,来自国内外的70多名老中青专家、学者、亲友,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八一级及各级同  相似文献   

18.
第四纪地质学家孙建中教授孙建中,男,汉族,1931年4月出生于陕西省潼关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于1949年考入西北工学院,1953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矿产系;1954~1956年在长春地质学院读研究生,随苏联专家学习工程地质,毕业后留校任教...  相似文献   

19.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4,(1):F0002-F0002
<正>汤中立院士1934年生,安徽安庆人,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地质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历任祁连山地质队、甘肃省第六地质队、甘肃省区域地质调查队技术员、工程师、总工程师,甘肃省地质矿产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原地质矿产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顾问。汤中立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岩浆矿床的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其中对金川镍矿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使该镍矿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镍矿。作为中国"镁铁—超镁铁岩及岩浆硫化物矿床"的主要研究者和学科带头人,通过长期对中国金川等矿床的深入研究,提  相似文献   

20.
探秘天坑     
正"tiankeng"一词是由我国著名岩溶地质学家朱学稳教授于2001年首次提出,并在2005年国际天坑研讨会中确定其定义,由中文"天坑"音译而来,大致相当于英文的sky hole或heaven pit,是继"石林(shilin)""峰林(fenglin)"以及"峰丛(fengcong)"之后第四个来自中国的国际通用岩溶科学术语。何为天坑天坑是在碳酸盐岩地区由溶洞大厅形成的口径和深度大于百米和(或)容积大于百万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周壁陡崖环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