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受到隐伏断裂段和余震活动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尤其是NW走向的甘孜—玉树断裂的空间展布位置对选址重建及断裂合理避让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以甘孜—玉树断裂南段为探测目标,在探测工作中采取了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道短排列接收、共反...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震后重建项目的多因素造价控制过程中,未考虑造价影响因素造成的偏差,导致控制精度较低,因此需对震后重建项目中基于灰色模型构建的多因素造价控制模型进行研究。从重建项目的造价影响因素入手,分析由于震后重建项目管理程序缺位造成的进度偏差,因为设计能力影响造成的质量偏差以及因建筑材料市场供求状况不稳定造成的价格偏差,计算各影响因素造成的偏差系数,求解得出更为精确的重建项目整体偏差结果。结合灰色模型构建造价控制约束函数,并进行求解,进而完成震后重建项目中多因素造价控制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的精确度较高,且与实际值偏离程度小,可信度较高。可以对重建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避难场所选址规划和责任区划分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双层规划选址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模型考虑了该问题决策的层次性和避难场所适宜性影响因素,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兼顾全局,使规划结果很好的达到了整体最优,比单一层次的模型更能反映实际。为解决避难场所选址规划和责任区划分问题,提供了1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曹彦波  李永强  曹刻  杨军 《地震研究》2007,30(3):285-290
分析了GIS技术应用于地震监测研究的现状和传统的测震台网选址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数学模型 GIS空间分析"进行测震台网选址的方法,主要包括影响因子评价模型的构建、台网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及选址模型与GIS的集成等方面。以云南下关区域遥测台网的选址为例对选址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江宁台地电场地地铁干扰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红会  李鸿宇  袁慎杰  缪阿丽 《地震》2014,34(3):125-131
城市地铁建设对周围电磁观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地电阻率场地需要避让地铁的距离为25公里以上,给存在地铁干扰的场地搬迁选址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文针对南京地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对江宁台地电场地原址重建提出了新的布极方案,该方案采用缩短供电极距来抑制地铁干扰,采用深埋电极来保证探测深度和抑制表层影响。为受地铁影响而不采取避让措施下地电场地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地震破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指出了破坏过程中结构瞬态动力特性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影响瞬态动力特性的若干因素,明晰了结构整体耗能能力的大小与结构周期的延长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结构瞬态动力特性和地震动的特性是影响结构破坏过程的主要因素,指出结构地震破坏模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气枪震源是一种绿色环保、重复性好的人工震源。在水库进行气枪激发,需要进行详尽的选址工作。根据选址的基本要求和经验,从对环境的影响、实施平台、交通运输、水深条件这四个方面总结了水库气枪激发点选址的基本原则,介绍了选址调查的流程。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相关标准对防灾避难场所规模和安全性等的要求,分析了在评价指标、选址程序和理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并进行了评论。指出现行标准存在对场所分类和规模的要求不一致,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以及选址模型过于理想化,对约束条件考虑不足和求解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构建考虑足够约束条件并能实现简单求解的选址模型,以及利用GIS技术划分场所责任区和优化场所布局等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应急物资储备服务点选址是地震应急救援决策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问题的不确定性,介绍了直觉模糊数和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概念,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进而提出了基于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的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排序规则;行车时间受诸多因素影响,将行车时间看成区间直觉模糊信息,构建了约束中含有区间直觉模糊参数的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排序规则的模型算法,可得到地震应急服务点最优选址方案。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农居震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与恢复重建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总结了汶川地震中农居倒塌、严重破坏与中等破坏的特点,并分析了破坏程度与地震动、地震地表破裂、滑坡、滚石和房屋质量等因素的关系。为了减轻未来地震造成的震害,城镇选址应避开危险地段和抗震不利地段,且农居设计与施工应严格遵循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条款。同时,本文也强调了当地政府在灾区重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气氡测量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实验资料和断层气氡测量中所遇到的问题,较全面地讨论了断层气氡测量中地因素和明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断层气氡形态与断层性质的关系,以及岩土性质,土壤含水量和气温,地温,气压对土氡测量的影响。指出只要充分认识并注意避开或消除上术因素的影响就可以得到较满意的气氡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江西某核电站选址及附近详细的地质灾害调查,结合拟选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对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进行了地质灾害预测;重点是覆盖岩溶区地面塌陷的易发性研究,根据岩溶地面塌陷产生的地质条件和诱发影响因素,采用了定性-半定量判别法评价岩溶地面塌陷的易发性;并针对核电站工程建设布局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为工程建设选址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一种代数重建技术在地下速度异常的地震层析成象中的野外应用.我们介绍了三维混凝土模型的结构和通过模型的走时资料的采集和处理.应用代数重建枝术和先验知识给出了资料的图象重建,并且与真实的模型进行了比较.重建结果表明:取得精确的资料是最签本的,因为我们证明相当小的走时误差可以很严重地影响重建结果,同时还证明:射线路径效应对分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振动压路机地面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振动压路机的地面振动衰减关系,指出压路机的激振力、振动频率和场地土质条件都是影响振动衰减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各类建筑物安全振动速度的标准,评价了振动压路机施工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华清温泉在水化观测中的干扰因素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对观测资料、水文地质结构的分析,指出降水、排污、供水开采等因素,对泉点没有影响。得出只有本身不抽水时,井内形成的“滞留水”,对观测结果影响较大及He、Rn含量明显降低,O2含量增高,N2变化不大,CO2含量亦降低的结论。指出供电不足是形成滞留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蚌埠钻孔应变受抽水干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蚌埠地震台体应变受抽水的干扰情况,并给予了较合理的解释。通过对蚌埠台体应变数据的趋势变化分析,认为抽水干扰不是影响该台体应变观测数据趋势变化的主要因素;又通过区域不同台站体应变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区域应力场是影响应变观测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的论断。为使用该台体应变数据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体应变的选址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同轴法X射线相衬CT的基本定理,及其三维重建算法。该算法可直接恢复相位并且重建物体内部的相位(折射率)分布。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进行同轴法实验,直接重建出样品内部的折射率分布,并与传统FBP重建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影响重建算法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8.
时变三维电离层层析成像重建公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GPS信标观测数据重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时变三维电离层层析问题的数学基础,在简化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条件下,导出了三维平行束层析重建公式. 在二维情况下,本文导出的三维平行束层析重建公式与Yeh等给出的二维电离层层析重建公式相同. 文中还讨论了有限视角和有限接收机孔径对重建图像的影响. 根据文中给出的三维平行束层析重建公式,在这些非理想条件下,对一个脉冲源函数进行CT重建的结果表明,基于GPS信标观测数据重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时变三维电离层层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对1695年临汾大震进行的重要野外考察、综合研究的进展与成果。总结并讨论了大震的史料特点、主要灾害;介绍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的救灾应急、恢复重建的对策体系,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指出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简文彬 《地震学刊》2009,(6):709-714
在对5·12汶川地震灾区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实地考察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特点,探讨了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与地震烈度相一致,与断裂带密切相关,并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或崩塌、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灾害链。灾后重建必须注重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科学规划选址,合理避让地质灾害高风险地段;对重点高陡边坡灾害须进行必要的岩土工程加固,山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要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预防工程诱发灾害。研究结果可为灾区岩土工程减灾防灾以及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