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位于十万大山南端的东兴是广西最大暴雨中心,也是全国最大暴雨中心之一。由于十万山周围高空资料稀少,对于这一地区暴雨形成发展过程很少进行分析研究。为了探索十万山暴雨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我们根据雷达回波和中低层湿热的能量分布情况,对1979年7月初十万山区出现的大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次中天山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T213物理量、风云2c红外云图及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8年7月25日17时-26日08时发生在中天山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由天气尺度的冷锋暴雨云团造成,暴雨落区出现在高空西南急流轴南侧,各测站的短时强降水由冷锋暴雨云团中的中尺度雨团所致。 相似文献
3.
4.
5.
2010年7月11—12日南京市江宁全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本文利用M3、NCEP/NCAR全球资料同化系统再分析等资料(1°×1°)应用环境分析、物理量场诊断,对产生这次暴雨的形势背景、低空急流、水汽输送、垂直运动、中小尺度系统和强对流云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下,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变是这次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低空急流为这次暴雨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中低空切变两侧的水平风场切变不仅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同时对水汽的水平辐合和垂直输送非常有利;强对流云团的生成、移动与强降水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1 雨情概况 1997年2月3和7日(即农历年二十六和大年初一),惠州市各地普降暴雨。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惠州市的中部地区,最大日雨量则出现在博罗县,为81.6mm(见表1)。从惠州市建站几十年的资料来看,2月上旬出现两次大范围的暴雨过程绝无仅有。表1 惠州市2月2~8日各县逐日雨量(mm)日期234678龙门6.97.10.112.725.80.9博罗4.847-90.125.081.61.4惠阳1.242.90.233.065.10.3惠东1.271.51.221.942.90.42 环流特…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普勒雷达、地面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8年7月17日夜间发生在夏津县的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和γ-中尺度强降雨落区形成的动力机理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地面辐合回波带上γ-中尺度回波块的滚动更迭是造成这次暴雨过程的直接原因,地面辐合触发了暴雨落区强降水的发生,并为暴雨区上空提供了大量水汽。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FY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再分析等资料,对2021年6月15至16日出现在中昆仑山北坡极端暴雨成因进行分析。表明:此次暴雨西伯利亚到中亚有低槽稳定维持,昆仑山北坡环境大气逐渐变的潮湿不稳定。500 hPa低槽东移动分成两段,位于中亚低槽与印度半岛西北部低槽南北叠加,地面东、西两股冷空气进入盆地,使得不同性质空气在充分混合。东风急流中心在且末至若羌,在和田中部有偏东与偏西风辐合、水汽辐合、强的水汽输送、强上升运动。水汽输送主要距地4000米以下,水汽源位于天山南坡、高原南坡。地面的热力不均匀、高空急流、地面辐合线、地形等作用使得降水强度增强。强降水以γ小尺度系统为主,在地面辐合线附近表现为快速生消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11.
一次暴雨过程的EOF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用21层η坐标细网格模式对1998年7月21~22日发生在武汉地区的一次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利用较高时空分辨的模式输出结果对暴雨过程做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析)尝试。结果表明:EOF第1主分量的空间分布代表典型的暴雨环境背景场的低值系统;EOF第2主分量的空间分布与人字形切变线(西部为冷式切变,东部为暖式切变)相联系,是影响这次暴雨的重要形势场;利用相轨线分析方法发现,暴雨过程中EOF第1主分量和EOF第2主分量的时间系数在暴雨临近阶段,两者正相关,激发暴雨,在暴雨后期两者负相关,促使这次暴雨趋于减弱结束。 相似文献
12.
一次致洪暴雨的中分析苗爱梅,吴晓荃(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概况1993年8月3日~5日,受副热带高压、低涡切变线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的共同影响,我省中、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见图1),其中隰县、霍州、沁县、襄垣(3日20时~4日20时),黎城(4...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对1995年8月出现的一次较强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水汽,能量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中亚高脊的建立和发展是本洲暴雨发生的前期征兆;青藏高原上空良好的水汽条件及本州上的气柱为高能状态是暴雨发生极为有利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
对2000年春季一次高空槽快速移动影响的暴雨天气过程发生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寻找这次暴雨过程发生的前期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运用1h间隔的红外卫星云图,分析了1997年9月18日安顺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云团发生,发展的演变特征,揭示了暴雨形成和发生的某些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利用雷达、卫星资料及武汉城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眩带的东移与其在武汉市区地停滞少动成这暴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位涡理论分析了1999-06-15~16日江苏和安徽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位涡中的正压位涡项MPV1的正负和暴雨的强弱有较明显的关系,斜压位涡项MPV2的大小也和暴雨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中天山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3年7月13~14日中天山北坡的一次降水量超过50mm的暴雨天气,对其在新一代天气雷达上的强度和速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为这一地区暴雨天气的识别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螺旋度对一次暴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螺旋度理论分析了1999年6月15-16日江苏的安徽的一次暴雨过程,结果表明,螺旋度的大值中心及其演变较好地对应了暴雨中心的发生位置及演变,螺旋度的强弱变化和暴雨演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较大的螺旋度可能是暴雨区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