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重力异常推值方法──方位距离加权中数法,给出了直接使用重力异常变化梯度作为衡量平均重力异常计算精度的尺度,并运用OSU91A模型成功地建立起重力异常变化梯度与平均重力异常计算精度的相关关系,通过此关系可对海洋平均重力异常计算精度作出比较可靠的估计。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均衡重力异常的变化梯度比布格异常和布地异常的变化梯度较为平缓,在重力异常的拟合计算中,为提高拟合精度,时常强调要求采用的均衡重力异常,本文通过分析计算,对均衡重力异常的应用范围提出了新的见解,对合理应用均衡重力异常,有效地提高应用的精度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成清 《测绘科学》2014,39(11):6-9
文章阐述了对青藏高原重力场进行研究的意义,并进一步利用重力卫星GRACE和GOCE的数据对该区域的重力场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对该区域的重力异常、径向引力梯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在青藏高原的西部,有明显的3条重力异常区,这与当地的地形有关,也与断层的位置有关;引力梯度比重力异常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重力变化剧烈的区域与梯度的异常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同时也是地球动力活动变化剧烈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西太平洋海域卫星测高重力垂直梯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重力场基本理论出发,推导了重力垂直梯度计算的数值积分公式,并利用由多颗测高卫星联合反演的2'×2'海洋重力异常资料,解算了西太平洋海域重力垂直梯度.将计算所得的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与现有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值均方根为±10.08E,表明两者精度相当.此外,还对差值大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利用地面重力异常数据计算地面扰动位径向二阶梯度时,远距离带区影响的误差公式,结果以级数形式给出,以其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全球重力位模型GPM98,计算确定了不同平均异常网格大小情况下截断半径取一系列值时的远区影响,在将卫星重力梯度和航空重力梯度观测数据与地面重力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时,文中提出了远区影响的数量关系,对于确定合理的截断半径大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面函数和格网重力异常的拟合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网平均重力异常是计算重力场各量的基本数据,其精度及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实测重力点的精度及分布密度,但采用何种方法获得格网平均重力异常,对其精度也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完成格网重力异常的拟合计算,倾向于使用多项式拟合法,最小二乘配置法,平均法等,而用多面函数拟合法完成重力场量的拟合计算,还处在初步的的探讨、实验阶段。本文在仔细研究和大量试算的基础上,解决了应用多面函数拟合法中最棘手的选取合理的核函数  相似文献   

7.
格网平均空间异常的精度与重力点布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设重力点的格网大小及精度,直接反映着重力场的精细程度,决定了重力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及分辩率,本文经分析研究和大量试算,给出了由重力点的分布状况估评平均异常的精度公式,提出了根据平均异常的精度要求完成重力点布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是利用地球物理特征信息数据—重力来完成水下运动载体的辅助导航与定位。为了实现水下运动载体上重力传感器输出的实测重力信息与重力数据库中存储的重力信息之间的匹配,首先必须将这两类数据归算到一个平面。本文研究分析了重力归算中重力垂直梯度求解的各种方法;探讨了不同数值积分区域对扰动重力垂直梯度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可以直接以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代替扰动重力垂直梯度来求取重力垂直梯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绘出了一个在计算平均重力异常中简单易算的平滑因子公式,并将其与Colombo最佳平滑因子进行了比较,获得了两者具有相同精度的结论;再将其与直接积分得到的相应因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我国范围内计算平均重力异常的误差小于1毫伽。  相似文献   

10.
扰动位的综合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地球重力场任意一种有关信息都可以描述地球重力场一定的情况。根据卫星轨道摄动观测求定的引力位球谐系数只能表示地球重力场的长波分量。大地水准面起伏是地球扰动引力场越来越丰富的有用信息,但目前用其计算的引力位系数也只是在低阶较准确。重力异常、垂线偏差、单层密度和纯重力异常都利于求定高阶位系数,其中与大地水准面起伏有关的量,如纯重力异常和单层密度,用它们计算位系数等于联合应用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异常,故用其计算的位系数在低阶次精度也较好。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是描述扰动引力场细部最有利的信息。本文给出利用各种类型观测资料计算位系数精度估计式,提出综合利用各种资料求定位系数依资料类型的谱特性赋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联合多源重力数据反演菲律宾海域海底地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范雕  李姗姗  孟书宇  邢志斌  冯进凯  张驰 《测绘学报》2018,47(10):1307-1315
对比分析重力-海深的“理论导纳”和实际数据的“观测导纳”,获得研究海域有效弹性厚度理论值为10 km。联合重力异常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数据,应用自适应赋权技术,采用导纳函数方法构建菲律宾海域1'×1'海底地形模型。试验发现,当重力异常垂直梯度反演海深结果与重力异常反演海深结果的权比为2∶3时,所构建的海深模型检核精度最高。同时,联合多源重力数据反演海深能够综合重力异常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在对待不同海底地形上的反演优势,生成精度优于单独使用重力异常数据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数据反演的海底地形模型。以船测数据作为外部检核条件,反演模型检核精度略低于V18.1海深模型,而相较于ETOPO1海深模型和DTU10海深模型检核精度分别提高了27.17%和39.02%左右;反演模型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在5%范围内的检核点大约占检核点总数的94.25%。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利用地面重力异常数据计算地面扰动位径向二阶梯度时,远距离带区影响的误差公式,结果以级数形式给出;以其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全球重力位模型GPM98,计算确定了不同平均异常网格大小情况下截断半径取一系列值时的远区影响;在将卫星重力梯度和航空重力梯度观测数据与地面重力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时,文中提出的远区影响的数量关系,对于确定合理的截断半径大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空中平均重力异常确定区域大地水准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直接利用空中平均重力异常计算区域大地水准面的方法。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传统的利用地面平均空间重力异常确定的大地水准面精度相当, 但其显著优点是勿需空中重力异常的向下解析延拓, 从而可以避免延拓误差对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洋  张润宁 《测绘学报》2015,44(4):363-369
应用求解沿轨迹重力异常的垂线偏差法以及求解空间分辨率的交叉谱分析法,建立了高度计测距精度与沿轨迹重力异常反演精度以及空间分辨率的关联性模型。首先依据卫星测高原理,给出了沿轨迹重力异常的误差传播公式,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推导交叉谱分析中一致性系数与信噪比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高度计测距精度与空间分辨率的解析关系。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雷达高度计测距精度与沿轨迹重力异常反演精度成正比关系,与空间分辨率成幂函数关系,即高度计测距精度提高m倍,沿轨迹重力异常反演精度提高m倍,全球海域平均空间分辨率提高m0.464 4倍。将数值仿真结果与相关文献中对实际测高数据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航空重力测量方法可以获得测区的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由此,用范宁梅尼兹公式即可计算得到垂线偏差。本文基于大同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分析了这种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垂线偏差的子午和卯酉分量在空中的比较精度分别为0.46”和0.32”;在地面的比较精度分别为0.52”和0.38”。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最小二乘配置误差估计公式,建立了重力异常格网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与重力异常内插值精度的关系,提出了在给定插值精度时反推已知格网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的方法。以EGM2008重力场模型为例,在不同分辨率和精度条件下进行重力异常插值实验。实验结果与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利用重力归算原理推导高程变化对重力观测值的影响,计算因高程变化导致重力布格异常改正、空间改正和层间改正。然后利用昆明市多年的InSAR影像资料,计算城区地面沉降变化量,在重力数据处理过程中结合InSAR技术得到地表沉降变化量,以及因地质密度变化引起的精确的重力值,进而计算得到该部分变化对昆明地区重力异常的影响情况。本文结合重力异常在地震方面的应用,说明提高重力测量精度在地质灾害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垂直重力梯度异常反演全球海底地形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给出了海底地形起伏与垂直重力梯度异常之间的响应函数关系。据此,联合船测海深和垂直重力梯度异常数据,构建了全球75°S~70°N范围内1′×1′海底地形模型。以船测海深为检核参考,考察了本文模型在印度洋南部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精度。结果表明,在考察区域内,本文模型精度优于ETOPO1、GEBCO和DTU10模型,且在印度洋南部与SIO的最新海底地形模型V15.1精度相当,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略优于V15.1。探讨了高次项和地壳均衡现象的影响量级,发现两者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通过与重力异常反演结果的比较,发现垂直梯度异常反演在中短波长部分(100~200km)表现较优。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联合重力异常和垂直梯度数据进行海底地形反演计算,反演结果的精度较V15.1模型提高了约29.5%,说明联合这两种数据可以计算精度更高的海底地形模型。  相似文献   

19.
重点围绕远程飞行器飞行轨道控制保障需求,开展了空中扰动引力计算和地面重力异常测量精度指标及海洋重力测量测线布设方案的分析与论证。首先通过解析和简化飞行器导航误差解表达式,定量估计了地球重力场对远程飞行器飞行轨迹的影响,并以一定量值的落点偏差为限定指标,研究论证了空中扰动引力的计算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地面重力异常截断误差及数据传播误差的估计和分析,研究确定了地面/海面网格平均重力异常的观测分辨率和计算精度指标。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对应的海洋重力测量测线布设方案,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航空重力及其在海域大地水准面精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苗  翟振和  肖云 《测绘学报》2014,43(11):1101-1108
近海航空重力数据在陆海大地水准面统一中起着重要作用。近3年来,利用我国首套航空重力测量系统(CHAGS)完成了渤海湾地区近20万平方千米的5′×5′格网平均重力异常数据的获取。本文首先介绍了渤海湾地区航空重力测量的概况,给出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的处理要点;然后,详细讨论了航空重力测量的精度评估方法,其中针对该区域的测线布设特点,提出了"重叠格网比较法"以评估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内符合精度。结果表明,对于5′的波长分辨率,交叉点重力异常不符值在抗差后的中误差约为1.5 mGal,重叠格网法获得的5′×5′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中误差约为1.6 mGal;5′×5′格网重力异常与卫星测高和船测重力的比较精度优于3.0mGal;由航空重力测量获得的1°×1°格网平均重力异常与GOCE卫星重力位模型的计算值相比较,其系统性差异小于0.5 mGal、中误差约为2.7 mGal。利用航空重力数据后,渤海湾区域大地水准面与16个GPS水准点的比较精度由EGM2008模型的约23 cm提高到约1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