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间维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1978 以来,全国与“四大板块”先后经历了倒“U”型增长→波动增长→平稳增长3 个阶段的演替;②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空间维度具有明显的分异演化特征;③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增长的热点区域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即增长热点先后历经了“两核集聚”→“一核极化”→“中心辐射递减”的时空演变;④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空差异主要受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等5 个因子影响,并且各因子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⑤ 面对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新形势与新挑战,地理学界在理论成果及应对措施方面应该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化与非农化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非农经济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定量揭示了经济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联系,并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动力结构、测度指标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的相关分析及省际差异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樊杰  田明 《地理科学》2003,23(6):641-648
在探讨了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非农化演变的相互关系基础上,揭示了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水平之间的偏差呈逐步缩小的基本规律;并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进行了省域类型划分;重点围绕省域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就业弹性变化,解剖了两者偏差形成的原因及其相关关系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头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非农经济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定量揭示了经济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联系,并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动力结构、测试指标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化与非农化的空间分异、相互关系和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广忠  马嘉文 《地理研究》2016,35(12):2249-2260
区域就业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是相互关联且进程相对一致的过程,但由于发展背景和影响机制的不同,二者的关系有可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基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就业非农化水平和进程的空间格局、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和非农化水平的分布和演变都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特征和地带分异特征,差异化的空间集散态势下,在不同地区二者形成了多样化的相互关系,但总体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城镇化初期和中期阶段,非农化适当超前或同步于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导驱动因素不一致是城镇化和非农化空间差异和相互关系形成的基础,要素投入引致的经济增长直接促进就业非农化进程,但人口城镇化则更多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政府政策实施力度的不同也导致这一机制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2"人口—土地"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3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4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省际差异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地理学报》2003,58(6):937-946
根据2000年中国第5次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的分地区数据,比较了全国及各地区普查及统计口径的非农化水平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认为宜采用普查数据来分析比较各地区非农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中国各地区的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类型和极为悬殊的差异,不宜实行全国统一的城市化政策,而应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推进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城市化发展快于非农化进程,导致城市化滞后的省区逐渐减少,非农化滞后的省区在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较显著的“马太效应”。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和北京等地区,城市化的现状水平高、发展速度快,但仍相对滞后于非农化;在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和广西、山东等部分沿海地区,城市化的现状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慢,但却相对超前于非农化。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城市化方面得到较快的发展。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2个,增加到1978年的193个、2005年的623个;城市人口从1949年的5700万,增加到1978年的17200万、2005年的56200万;城市人口比例从1949年的10.64%,增加到1978年的17.92%、2005年的42.99%。从城市化的过程看,构成城市人口的社会成员,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城市内部人口的历史继承与自然增减;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沂水县农村非农化程度差异及驱动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非农化是中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演变的重要趋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选取16个典型样点村,根据农户就业地域空间差异,将农户就业划分为县域外非农就业、县域非农就业、县域非农兼业和农业生产4类,在此基础上,选取非农就业劳动力、收入和时间比例3个指标研究县域农村非农化程度差异及驱动力。结果表明,沂水县农村非农化程度介于37.54%~90.65%,非农化现象普遍。县域农村非农化程度的总体分布特征为:近郊村最高;随着与城镇的临近,粮食作物主导村提高、经济作物主导村降低;同一地形区内,粮食作物主导村高于经济作物主导村。农村非农分化趋势明显。驱动力研究表明,受县域城镇经济实力、农村到城镇的可达性,农业收益及劳动需求量等的综合影响,不同类型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县域农村非农化程度的差异。研究认为,当前农村非农化普遍,且非农分化明显。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农村非农化程度差异的内容及驱动因素,实施差别化的农村发展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口问题的透析彭珂珊,张俊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咸阳712100)人构成了社会,又影响着社会变迁。一时期的人口结构可以预示出一个社会发展的未来景观。在世纪之交,我国人口结构将实现转型并迈人“老年型”国家行列,不仅老年人口绝对...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1999—2014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时空评价。从时序上看,西部地区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呈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趋势,经历了由低水平耦合和低度协调到颉颃和低度协调再到颉颃和良好协调的发展过程。从空间格局上看,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异现象渐趋明显。总体上,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质量不高,人口-土地城镇化尚不能实现良性耦合和良好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以政府驱动的大规模城镇土地开发为显著特征,新型城镇化强调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通过构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综合指数及协调度评价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期间长三角发展最快至转型时期的城市化协调特征,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整体低于人口城镇化但增长率更高,2008年后两者进入高协...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村城镇化质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论述了农村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兴旺,城镇才能兴旺;经济水平提高,城镇化质量才能提高。同时,要以人为本,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区规划,构建农村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创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对2000~2010年的西部地区12个省(区)人口和经济(GDP)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模拟人口和经济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经济和人口发展变化特征,及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区)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0年,西部地区实际的城镇化水平平均值是39.0%,远低于全国平均值(47.2%)。西部地区平均GDP年均增长率12.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48%)。四川、内蒙古、广西、陕西、重庆对全国的GDP贡献率最高,且波动最大。"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内蒙古城镇化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的城镇化水平最低;重庆在2008年后城镇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各省城镇化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呈正相关关系,地区经济越活跃,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西部地区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正负两种相关有关系,在排除GDP的影响外,重庆、四川、内蒙古的人口和城镇化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他省区呈现正相关关系。"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西部12个省(区)经济和城镇化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区域发展政策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具有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中小城镇建设、协调城乡发展,日韩等工业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对农业与农村扶持、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从美、英、日、韩等国家的成功经验看,加快城市化尤其是农村城市化进程、重构城乡空间、改造传统农业,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美英日韩等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发展的启示主要有:①“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②我国农村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迫切需要重构乡村空间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乡村建设与规划势在必行;③在乡村建设与规划中,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力度,注重农村居民点体系的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完善与配套;④城市化和乡村建设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制约,需要处理好城镇和农村、农业与非农业、政府与居民等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江苏省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村庄规模变动,指出当前主要问题是:村庄人口减少和用地面积增大;农宅占地过大;小城镇吸纳力不足。探讨其变化的动力机制,城镇空间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的外因,内部建设用地变动是主要的内因。提出未来村庄建设要加强村庄规模的调控力度,适应农村城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户调研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中国范围的乡村人居环境调研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现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化严重,93.5%的调研村庄有空心化现象,平均空心化率达到10.2%。省域农村宅基地空心化差异明显,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地区普遍较高; 多种因素导致农村宅基地空心化,认为是“外出务工”、“户口迁移”、“房屋年久失修”及“一户多宅” 的受访者分别占39.94%,19.51%,25.73%和14.82%。 中国农村空心化宅基地再利用潜力巨大,但再利用难度大,需要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和乡村空间重构的角度进行空心村整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期农村人口迁移态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国霞  鲁奇 《地理科学》2007,27(5):630-635
采用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所获得的人口迁移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在全国总迁移人口中的地位变化的省际总体特征和个体特征,探讨了各省级单元农村人口迁移在总人口迁移中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时间变化的原因。进一步重点研究了中国农村人口迁移的时空分布格局,分别从省际、省内两个空间尺度,分迁入、迁出两个角度对中国农村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流向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