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植被长势监测是草原监测的重要领域, 它能从宏观上揭示草原的生长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从而为草原科学管理提供快速、准确的参考依据。目前长势监测主要利用遥感的方法, 即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标, 方法有同期对比法、植被生长过程曲线法、直接监测法。本文在总结草原长势监测进展与方法的同时, 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监测中过分依赖NDVI、不区分草原类型而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监测;对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监测中选用适宜植被指数、监测方法, 分区域、分类型的监测长势, 提高监测精度, 将长势监测与草原产草量、生产力结合, 为牧民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内蒙草原游     
辽阔的内蒙古草原居我国四大草原之首 ,总面积约占我国国土的1/10。它由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阿拉善六大草原组成。夏天是内蒙草原的黄金季节 ,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 ,水草丰茂 ,繁花争艳 ,牛羊遍野。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草原中草场质量最好、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和缓的地势 ,充足的水源 ,使这里的牧草特别肥美 ,整个草原犹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天然绿色巨毯 ;由于牧草品种繁多 ,百花盛开 ,更被牧民称之为“五花草塘”。又由于地处偏远 ,作为蒙古族发源地之一的呼伦贝尔仍较完好地保存着蒙古族传统习俗 ,北部大…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地理》2007,30(2):176-176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最近发布了《2006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开垦草原、乱征滥占草原、乱采滥挖草原生态的现象时有发生,全国90%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和石漠化.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监测情况看,草原利用还不尽合理.全国天然草原平均超载牲畜34%左右,其中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甘肃的非工程建设区超载38%以上,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有204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家畜超载情况.  相似文献   

4.
欧亚大陆中部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温带荒漠,它的西部、北部和东部环绕着荒漠草原地带。荒漠草原带从内蒙古自治区到滨里海低地,东西伸延将近6,000公里,南北宽约200至400公里。这里的地带性土壤是荒漠草原棕钙土,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  相似文献   

5.
欧亚大陆中部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温带荒漠,它的西部、北部和东部环绕着荒漠草原地带。荒漠草原带从内蒙古自治区到滨里海低地,东西伸延将近6,000公里,南北宽约200至400公里。这里的地带性土壤是荒漠草原棕钙土,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  相似文献   

6.
感悟 草原     
人类已经跨入后工业时代、知识信息时代,这让人类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有了许多与时俱进的改变;然而,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我们依恋草原、梦牵草原——几乎所有出生、成长在大草原的人们,都蕴藏和拥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草原情结;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  相似文献   

7.
中国草原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旅游界的学者围绕发展草原旅游的资源基础与地域调查、草原旅游发展的制约问题、发展草原旅游的利弊、草原旅游发展的战略探讨以及模式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讨;但整体上,草原旅游研究的成果仍然系统性不强,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结合草原旅游发展的实践,加强草原旅游的理论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草原旅游理论体系,以支持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分区——以吉林省西部草原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草原火灾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是草原地区重要的灾害之一,对我国草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进行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对草原火灾管理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 (AHP)在综合分析吉林省西部草原火灾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草原火灾风险指数模型 (GFDRI),对研究区草原火灾风险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借助GIS技术将吉林省西部草原火灾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风险区。检验结果证明草原火灾风险评价和分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当地草原防火部门火灾管理和减灾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草原牧区畜牧业与乡村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草原牧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特殊区域,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赋予它独特的资源优势。然而,严重的草原荒漠化,致使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在经济全球化和人地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我国草原牧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途径,势在必行。基于对草原牧区功能、现状与困境分析,提出了牧区畜牧业与乡村发展须依托本地自然、人力和文化资源优势。以市场培育、管理规范、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等政府政策服务系统建设为支撑,重点发展优质绿色畜牧业和草原生态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并以此带动源头与下游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和乡村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地理》2021,44(4):1032-1044
草原火灾是牧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生命安全。针对蒙古高原草原的特点及成灾机理,以蒙古高原的草原区作为研究区,获取了2000—2016年各盟市的指标层数据,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从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23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制作了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1)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7个主成分,缩减了指标个数,准确指出草原火灾风险要素来源。(2)蒙古高原草原火灾的高危险区分布在蒙古国中部,呈向四周递减的趋势;高暴露区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高脆弱区分布在内蒙古北部以及蒙古国肯特省;高防灾减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鄂尔多斯市。(3)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从整体来看,内蒙古东北部风险高于西部地区,呈现自东向西递减趋势;蒙古国呈现由中间向四周递减趋势。低风险、次低风险、中风险、次高风险和高风险区面积占蒙古高原草原区面积比例分别为4.88%、36.20%、28.37%、11.56%和18.99%。根据中蒙各盟市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防火策略,可以降低草原火灾风险性,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草原生产力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利用ArcGIS插值技术,将蒙古高原32个气象站点数据插值成1°×1°的格点数据,然后利用CENTURY模型模拟了蒙古高原1961—2016年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CENTURY模型模拟的蒙古高原草原ANPP时空分布能够很好地反映该区域草原生产力的变化,草原ANPP分布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减少。(2) 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单产均呈波动下降趋势,草甸草原下降速率较大,荒漠草原单产呈波动上升趋势,草原总产以典型草原最大,荒漠草原面积虽然最大,但总产最低。(3) 降水对草原生产力起主导作用,湿期会有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的转化,而干期的转化过程正好相反。从暖湿期→冷干期转换时,蒙古草原总产下降幅度最大,相反,则增产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NDVI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内蒙古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NDVI的变化,探讨了干旱对NDVI的影响,建立了NDVI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2000-2016年内蒙古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NDVI呈现波动变化,变异较小。干旱对典型草原区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与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NDVI影响显著(P<0.05);与正常年份相比,干旱导致羊草群落与大针茅群落NDVI降低约23%。5-8月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影响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群落与大针茅群落NDVI;荒漠草原区羊草+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群落与沙生针茅(Stipa plareosa)群落NDVI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年均气温与5-8月平均气温;5-8月降水量和年均气温是影响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NDVI的重要因子。基于气象因子的NDVI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区域NDVI进行估测。生长季降水是影响典型草原NDVI的关键因素,而气温显著影响荒漠草原NDVI。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内蒙古典型草原NDVI对干旱的响应会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3.
“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谰之地”。阿拉善草原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端,隶属于阿拉善盟。阿拉善草原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大草原,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以祁连山区的肃南县为实验基地,通过对山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草原管理、牲畜繁育和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山区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它突破了山区的地域限制,将山区与山下绿洲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使用跨学科的方法,将山区草原的生态保护与农户的经济增长兼容起来,从而成为山区草原畜牧业的一个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新源县那拉提镇镜内,地处楚鲁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核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那拉提草原是新疆十大风景区之一、也是伊犁河谷在全国的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16.
喀拉峻草原,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南部的喀拉峻山地区。草原风景的主题主要指阔克苏河以东,南接琼库什台,包括琼库什台、克什库什台和席尔代峡谷,面积约759平方公里。喀拉峻草原是典型的山地草甸类型草原。“喀拉峻”是哈萨克语,“喀拉”有深色、浓郁和辽阔的意思,“峻”形容茂密的样子。从字面上理解,“喀拉峻大草原”可译为“苍苍莽莽的草原”。喀拉峻草原距特克斯县县城直线距离约30公里,有简易公路相通。  相似文献   

17.
王万里 《地理教学》2011,(7):2+65-F0002,F0003
若尔盖草原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相交处。由若尔盖、阿坝、红原、羌塘四县组成,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公里,是以畜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这里的地表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相似文献   

18.
高歌 《中国地名》2014,(3):28-29
巴里坤草原位于新疆东北部的哈密地区,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草原上毡房棋布,牛羊遍野,明镜般的巴里坤湖,静静地躺在毛茸茸的大地毯上。“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正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盛,四周为雪山环抱,海拔约2500米,面积23800多平方千米,仅次于内蒙古额尔多斯草原,是我国第二大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草原上有"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更有优雅迷人的天鹅湖。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10,(7):62-62
4亿公顷—— 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占我国陆地面积41.7%,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草原是我国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辽河和黑龙江等水系的发源地。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东北河流50%以上的水量直接来自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