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动船测流法简介动船测流法是美国地质调查局于1966年提出的一项测流新技术,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并在大河、河口地区的流量测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际“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员会”(简称 ISO-TC113)于1977年制定了国际标准 ISO-4369,对动船测流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和场所、设备和测量操作程序以及流量计算方法、测量精度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与说明。在 ISO-4369中提出了两种实用的动船测流方法和所需的仪器设备。但我们通过实践和研究,又提出了另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下面简称为方法3),即是用与 ISO-4369中的方  相似文献   

2.
一、流量测验误差的基本概念 (一)流量测验的性质河川流量是一种动态物理量,因此,对它的测量不同于对固态物理量的测量,这种测量有其特有的性质。首先,它的测量值,是通过对计算流量的公式所采用的各单项变量(水力因素)分别进行直接测量再进行计算而得;其次,由于河川流量的不重复性,对某一时刻的某一水流状态下的流量,只能作一次测量以测定其相应的各单项变量的值。 (二)研究流量测验误差的基本任务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利部水文局于1981年11月4日至24日在武汉召开“水文测验国际标准研习及规范讨论会”。与会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和流域水文部门的测验技术负责人,各方面的专家,有关院校、工厂、科研所的代表,共约80人。会议用了大部分时间学习讨论有关的国际标准。这些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员会(编号TC113)制订的,有23个正式标准,5个标准草案。内容涉及江河水库的水位、流量、泥沙测验的各个方面。研习活动分为仪器设备、名词符号、流速面积法、误差问题、泥沙测验、量水建  相似文献   

4.
出版消息     
《水文》1993,(3)
国际标准《明渠水流测量》(续集)出版由水利部水文司、水调中心和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共同组织翻译的国际标准《明渠水流测量》(续集),已于1992年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收编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  相似文献   

5.
国际标准化组织“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员会(ISO/TC113)”第14次会议于1986年4月1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英国、法国、瑞士、荷兰、印度、加拿大、苏联、美国和中国等9个ISO/TC113的正式成员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排灌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封闭管流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6.
二线能坡法流量测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珊珊  潘卉  王光磊 《水文》2015,35(6):87-89
介绍了二线能坡法流量测验方法、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以湖北省高坝洲水文站二线能坡法测流应用为实例,通过水文缆道实测流量成果对比统计分析误差,表明二线能坡法流量测验的各项误差指标均符合规范允许指标。采用能坡法在线测流系统,是解决水流条件复杂或受涉水工程严重影响的河(渠)流量测验理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明渠规则断面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时现有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方法-"流速-水位法".首先基于断面流速分布经验公式,给出"流速-水位法"测量明渠断面流量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及测量步骤;然后应用该法对某实际灌区的两个典型断面进行流量测量,并与流速-面积法的实测结果作对比,两者符合的较好,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是准确可行的.实例应用成果表明,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可用于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员会(TC113)及所属7个分委员会,于1982年1月25日至2月5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第十一次会议。与会的有加拿大、中国、法国、印度、荷兰、瑞士、英国、美国、苏联等9个国家的代表,共约60人。文件约100份。我国派出王锦生、向治安和郑如刚三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一年多来的工作进行了审议,各分委员会对一批国际标准草案、技术报告草稿进行了讨论,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做了安排。我国第一次以积极成员(P成员)的身份参加。提交会议6份文件(冰期测流时间选择、湿绳改正、水库水位容积测量、悬杆缆道、含沙量计算误差、黄河下游泥沙测验精度估算),均列入了议程,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1,(5)
阐述验证了梯形明渠的垂线流速分布规律以及垂线均流速的平向分布规律;探讨了明渠截面流量测量的"水位流速法";基于典型明渠计算参数组合,开展了"水位流速法"流量测量,并通过与实地"面积流速法"流量测量对比分析,验证了"水位流速法"的检测准确性及适用性,对工程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动船测流是用测船横渡断面施测流量的方法,具有测验设备简单,测验历时短,能连续施测和流动勘测等特点。IHZ-1型动船测流仪首创以惯性陀螺为测角指示方向,能在测流过程中自动测出合成速度V_v(水流速度V与测船沿横断面速度V_b的向量和)与横断面的夹角α,并将机械角通过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解决了动船测流中联动自动的技术关键,实现了测速、测角、测深数字显示和联动打印。  相似文献   

11.
丁文昌法计算流量的一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流速面积法实测流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我国的流量测验情况,对精度较高的丁文昌法进行了改进,使之与我国的流量测验情况更加适应.提出了一种与<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测深、测速垂线布设原则相适应的实测流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胡兴艺 《水文》2019,39(2):72-75
流量测验常见方法有常规水文缆道流速仪法、超声波时差法、声学多普勒流速(ADCP)、雷达波流速等,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场合。文丘里现象被广泛用来测量封闭管道中单相稳定流体的流量,依据伯努利定律可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即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文丘里效应,根据该效应,可通过河段文氏等效,获得估算的天然河流水体流量。经实例验证,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达到流量测验规范要求,可作为流量估算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动船测流法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水资源调查研究中于1966年提出的,并在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测流新技术。美国与巴西曾于1972年6月在亚马逊河用这个方法以17分钟的时间测得流量25.5万立方米/秒,如果用常规测流方法施测,历时约需18个小时。动船测流法主要适用于大江大河的流量测验,具有简单、快速和一定精度等特点;与常  相似文献   

14.
安鸿志  王新辉 《水文》1994,(1):33-37
荧光剂稀释法测稳定流的实验研究安鸿志,王新辉,陈晓,林亚(新疆水文总站)一、引言稀释法测稳定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认的常用测验江河流量的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测验设施比较简单、安全,一般不需横跨河道测流。特别适用于水流湍急、河道断面不规整、紊流...  相似文献   

15.
国际标准化组织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员会及下属7个分委员会(简称ISO/TC-113和SCs)于1987年9月28日至10月9日在伦敦英国标准化协会会议中心举行第15次会议。共有9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的代表40余人先后出席,我国代表王锦生、蔡克疆出席了会议。按会议日程安排,召开了各分委员会会议,讨论了已有的标准草案和技术报告草案,并安排了下阶段的工作;最后召开TC-113会议,主要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研究今后工作,选举分委员会主席。列入  相似文献   

16.
郭金巨  张武云 《水文》2006,26(2):64-67
鉴于目前入河排污口流量测验手段不足,尝试采用测试电导率方法进行排污口流量测量,并与常规流量测验方法容量法进行比对,试验证实本方法简便易行,适应性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薄层水流速度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流影响电解质扩散和其导电特性的分析,结合电解质脉冲在水流中迁移的数学模型,设计了薄层水流速度测试系统。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操作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参数计算和分析自动化。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水槽实验中用流量法测量的流速和电解质扩散法测量的水流速度误差很小,说明用此系统测量浅层水流的流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张潮  王涛 《水文》2007,27(6):75-77
为了提高流量测验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水文巡测能力,引进国际上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辅助流速仪法测验的定位。根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结合长江河流特性、测站特性、人力资源和水文测船等条件下的具体情况,通过野外比测试验,来探讨定位精度要求和流量测验精度等问题,提出GPS用于测流定位的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19.
过渡区动床明渠流的流速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激光流速仪测量了随水流强度加大松散床面,从定床到具有一定输沙强度的动床流动,试验水流条件均处于过渡区。试验资料分析表明,动床过渡区明渠流的卡门常数小于通常所采用的0.4;水流强度逐渐增大,随着推移质运动量增加,阻力系数有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雷诺应力分布和紊动强度分布规律同光滑明渠流类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枝城站流量测验资料为研究对象,从辐射杆测船定位和GPS测船定位两个资料系列分析,得出在特殊河床中因测深定位对流量造成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