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引言对冰川遗迹的认识,须要了解冰川流行痕迹的特征,欲了解其特征,又须要对冰流痕迹的生成发展及冰期以后的破坏,应有适当的考虑,然后我们对这些被保留下来的冰流痕迹,进行认识与研究,庶可接近客观实际。蓋以各地(例如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遗迹,完整形像,已不复存在,多属断简残篇,零星残迹,一下小心,虽久治冰川学者,也不免有所误识。最近两年由于参加野外工作,有些同志曾多次向作者提出:“怎样认识冰川遗迹”,兹就冰川遗迹的一般特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四纪冰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第四纪冰期是经过极其剧烈的争论才得以确立的。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早于1922年,就在太行山东麓及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当时未得到地质地理工作者的承认,他们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期。以后又在长江下游相继找到了大量冰川流行证据,又遭到强烈反对。直到三十年代中期,李四光教授在安徽黄山慈光寺U形谷壁上发现了确凿的冰川擦痕的证据,并对江西庐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详细研究,以大量的确凿事实,对中国第四纪冰期进行了探讨,从而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工作奠定了基础,揭开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历史新的篇章,但反对者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贡嘎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及冰期划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对贡嘎山现代冰川和古冰川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位观测分析,对该区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深入讨论,划分出三次冰期,即中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三次冰期,中更新世晚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和晚更新世的末次冰期,以及全新世的新冰期和小冰期。提出在早更新世时,由于山体未达到当时冰川发育的雪线高度,所以未发育冰川;中更新世早期的冰期冰川为半覆盖式冰川类型,规模不大;中更新世晚期的冰期冰川是本区最大冰川作用时期,形成网状山麓冰川,东坡冰川曾达磨西台地;晚更新世冰期冰川以山谷冰川为主,以后规模逐次缩小。  相似文献   

4.
蒋斯善 《地质论评》1964,22(6):455-460
1960年春笔者在参加河谷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的调查工作中,沿川江的大支流追索,到了安边地区,与其他同志一起在此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过去尚未有人道及本区有第四纪冰川,现将观察所得草成短文,提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5.
神农架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第四纪冰川地貌、冰碛残迹及二者关系研究,提供了本区第四纪古冰川发育的多方面证据。神农架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曾发生三期冰期和两期冰缘期,即松柏冰期、木鱼坪冰期、龙潭冰期、松香坪冰缘期、神农架冰缘期。本文首次系统地建立了本区第四纪气候地层系列.   相似文献   

6.
云南玉龙雪山第四纪冰期与冰川演化模式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17  
云南玉龙雪山高峰区有现代冰川19条,面积11.61Km^2,冰川融水汇入金沙江。在现代冰川外围有丰富的古冰川遗迹,可划分3次更新世冰期,即大理、丽江和云杉枰冰期。相当于欧洲阿尔卑斯的玉木里斯和民德冰期。其中以丽江冰期冰川规模最大,当时,河水冰期的白水河冰川长2.5Km,冰川 演化模式与梅里雪山、贡嘎山东坡相同,均属藏东南型,而与青藏高原广大高山区以例数第三次冰不川最大规模有别。主要是它们位于青藏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成因-环境原则和多指标综合原则,依据昆仑山垭口地区的冰川地貌特征、冰碛物特征和孢粉信息,重建了该地区古环境演化历史。其中,冰碛物中的石英砂扫描电镜结果揭示了冰川、流水、风等地质营力对冰碛物的影响,孢粉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当时的植被类型。根据垭口冰碛ESR年龄280 ka B.P.和冰碛剖面特征,将其时代暂定为300~260 ka B.P.;根据纳赤台地区的冰川地貌和沉积物特征,确定纳赤台后沟沉积为冰水扇沉积,纳赤台冰期为600~400 ka B.P.;根据玉虚峰U形谷两道侧碛垄的ESR和OSL年龄将其时代暂定为末次冰期早-中期。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昆仑山垭口地区的冰期序列厘定为望昆冰期(700~500 ka B.P.)、纳赤台冰期(600~400 ka B.P.)、垭口冰期(300~260 ka B.P.)、玉虚峰冰期(115~44 ka B.P.)、本头山冰期(20~13 ka B.P.)。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四纪冰期问题,迄今仍然是地质、地理工作者中有争论的问题。李四光教授在他生前广泛的科学活动中,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工作,为建立我国第四纪冰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四纪冰川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的形势下也获得  相似文献   

9.
地球发展至距今2~3百万年的第四纪,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全球气候有过剧烈的变化,出现了干冷的冰期与暖湿的间冰期相互更替。大冰期时,地球上形成了北美的劳伦泰、西北欧的斯坎的那维亚和亚洲的西伯利亚三大冰盖中心。与此同时,其它地区尤其是山地区,也发育了规模不等、程度不同的山谷冰川。位于亚洲大陆东部的中国,在西部高山地  相似文献   

10.
11.
北京西山潭柘寺地区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旭东  严富华 《冰川冻土》1993,15(4):574-581
第四纪时期,北京西山潭柘寺地区没有发生过任何山地冰川作用。所渭的冰川遗迹、冰碛、冰水沉积及各种冰蚀地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所渭的冰期划分也都是不可靠的。在更新世冰期阶段,北京西山属冰缘环境,而非冰川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四光先生确定的冰溜擦痕分布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村电站引水渠北侧(图1),已修筑高墙保护(下简称围墙遗迹,见图版I一照片4)。 1979年下半年,我们对围墙遗迹和模式口附近及永定河自三家店至雁翅段河谷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在本世纪30年代首先由已故的李四光先生倡导,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围绕着以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中低山地是否存在着第四纪冰川这一重大问题,学术界的争论一直很尖锐(李四光,1947;Barbour,1934; Wissmann, 1937;孙殿卿等,1944;丁骕,1945;黄培华,1963)。近年来由于双百方针的贯彻,民主气氛高涨,这一争论达到前所未有的热烈程度,许多国内和国外学者都参加了争论(谢又予,1981;施雅风,1981;景才瑞,1981;爱·德比希尔,1982;任美锷等,1982;李吉均等,1983)。由于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第四纪冰川和沉积学的迅速进展,也由于此次参与论战的多数人具有多年冷区地貌的研究经验,看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四纪冰川问题,是我国地质、地理界争论已久的问题。自李四光部长在1922年在山西大同发现冰川漂砾发表文章起,迄今已30多年了,中外地质、地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众说纷纭,意见很不相同。在旧中国时期,曾来我国工作很久的李希霍芬,前后近30年,观察了很多地区,对中国地质、地理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但对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第四纪古冰川遗迹,根据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卫星影象和航空照片资料,说明末次冰期及倒数第二次冰期中古冰川从未联成M.Kuhle 等所称的大冰盖。各种证据说明,倒数第二次冰期降温最大,冰川、冰缘及河流加积作用明显,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6。在此之前有过漫长的大间冰期,致使倒数第三次冰期冰碛被侵蚀凌夷,表面发育红色风化壳。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东部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国内外讨论已久的重大学术问题。近十余年来,我国广大地学工作者冲破了林彪、“四人帮”设置的重重障碍,继续深入地开展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冰川工作成绩显著,东部地区的古冰川探讨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研究深度来看,尚未达到或超越我国卓越科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四光教授在庐山划分三个冰期与两个间冰期,后来加上晚更新世的大理冰期,为四个冰期三个间冰期,李承三教授继而在四川西北部山区划分现五个冰期与四个间冰期,孙殿卿教授等后来在河北省泥河湾划分出六个冰期与五个间冰期。景才瑞等也曾在庐山与鄂西高原地区划分出四个冰期与三个间冰期。学者们比较公认的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始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庐山-大理间冰期与大理冰期,目前处在冰后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含庐山)第四纪冰期之争,表现在地貌、沉积与冰川发生条件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庐山冰川仅发生在早更新世,并建立了金锭山冰期。中晚更新世没有冰川发生,前人提及的某些冰川作用证据需要重新认识。庐山晚新生代地层分为18个层组,含11级阶地,只有一个可靠的冰碛层,其他为非冰碛层或似冰碛层。  相似文献   

19.
东北是否发育第四纪冰川及其范围、性质与冰期问题,始终没有定论。在对长白山及大兴安岭冰川遗迹厘定基础上,进行了专项调查,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3S技术,采取钻探测图、孢粉、泥砾粒度与渗透性分析及14C定年等方法,在长白山及大兴安岭发现了冰蚀谷及泥砾堆积等新的冰川遗迹,进一步肯定了两座山地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及其多期性。在小兴安岭首次发现冰蚀岩墙等冰川遗迹,填补了研究空白,证明小兴安岭也曾发育第四纪冰川。综合多种信息,确定长白山与大兴安岭分别有4次冰期和3次间冰期,小兴安岭至少有1次冰期。最后构建了可以与国际对比的冰期序列,重建了区域第四纪冰川环境演化模式:早更新世早期冷干,中晚期偏暖湿;中更新世早期冷湿,中晚期暖湿;晚更新世早期冷稍湿,中期暖湿,晚期冷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改进建议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施雅风 《冰川冻土》2002,24(6):687-692
由刘东生主持1位研究者提出的"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中国第四纪地层对比表"一文发表已近2a,其中由施雅风执笔第四纪冰期与海洋同位素对比部分.由于新情况的出现,需作适当改进:1)周尚哲等应用ESR测年确定祁连山北坡摆浪河源中梁赣海拔299m,高出现代河床500m处冰碛年代为42.9ka BP,天山乌鲁木齐河上游高出河床200~300m的高望峰阶地冰碛样品ESR测年为477.1ka BP和459.7ka BP,均相当于MIS 12阶段,该阶段国际上对应Kansan-Mindel冰期,与MIS 2、MIS和MIS 1都是100ka周期δ18O值特低时期;2)古里雅冰芯记录中相当于MIS3b阶段,δ18O值折算温度比现代低5℃左右,已经发现台湾雪山山庄期冰碛TL年代为(44.25±3.72)ka BP,天山乌鲁木齐河谷一处冰碛ESR年代45.9ka BP,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南坡测定对应此时段冰川前进更为显著,初步检查亚、欧、北美、南美和澳洲12个地区23个地点相应于MIS 3b冷期冰川前进规模均超过MIS 2阶段,即常说LGM时,推测MIS 3b的降温值虽不及MIS 2,但降水较多,有利于冰川发展;3)MIS 3a暖期,不仅青藏高原异常暖湿,而且中国全境的降水量普遍高于现代,并有较大范围的海侵与仅低于现代海面8~10m的高海面,气候环境实际达到间冰期程度.上述3点应补充入中国冰期划分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