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从2.5G向3G的演进,我国移动位置服务业务和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基于位置服务(LBS)将成为地理信息产业和移动通信市场增值服务的一个亮点。介绍了目前主要的LBS定位服务的技术实现,总体设计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描述了系统的构架和功能模块,探讨了相关技术难点,为地理信息技术与服务在移动LBS业务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辅助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而其中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并且对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具有很大影响的3维地理信息数据成为了热门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基于ADS40数字航摄技术,快速获取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计算所需3维地理信息数据的技术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3.
网络建设与维护管理是移动通信行业日常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对地理环境存在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利用高精度的专题数字地图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综合近年来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生产应用实践,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导向分析,旨在探索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生产与集成的有效途径。首先分析了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主要内容,继而总结归纳了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数字地图的数据组成,然后针对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需求特点及精度要求,给出了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流程及数据集成方法,最后介绍了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军  李先华 《测绘科学》2002,27(3):48-51
无线电定位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也是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个支撑技术。本文介绍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的原理和技术 ,分析了在移动通信系统内实现移动台精确定位的主要技术难点和提高精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GIS技术的发展,移动办公已逐渐成为行业应用的新趋势,本文面向规划业务的核心需求,结合移动GIS技术,应用ArcServer、 ArcGIS for iOS、WebService等技术框架、设计并开发了基于移动GIS的规划数据系统,实现基于移动端的规划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等功能,对于提高规划业务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各类火灾和其他灾害事件,并作为固定指挥中心功能的延伸,本文借助3G/4G移动通信技术、智能终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消防移动指挥业务相结合,建设集移动通信指挥监控和消防水源采集为一体的移动智能终端系统。相关人员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时获取灾害情况并与指挥中心进行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7.
基于GSM短信息业务的GPS/GSM车载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GSM车载设备集成了GPS应用技术,GSM移动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等,是目前较实用的车辆定位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公安部门、金融部门、长途客运、货运、车辆出租等领域,提供车辆的定位、防盗防劫报警、跟踪、监控等业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定位服务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定位服务平台的需求,阐述了如何综合运用GPS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结合地理信息服务技术,集成人员、移动终端设备等专题信息,构建GPS定位平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人员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集成服务。对GIS在LBS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GPS实时定位系统在实际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基于WebGIS的实时定位系统则更是应用的需求热点。通过有效集成无线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和WebGIS技术等,实现对空间目标准确快捷的定位、跟踪和调派,并利用B/S架构实现监控系统网络化,迅速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WebGIS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Servlet的企业级地理信息网络发布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由于其在信息世界中的基础地位,迫切要求实现在Web上发布。Servlet是一种在服务器端开发Web应用的Java技术。通过实例,简要分析了Servlet技术特点及其在构建WebGIS上的优势,并结合MapXtremeJava,以Jbuilder为集成开发工具开发了企业级地理信息发布实例———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系统。重点阐述了系统设计及实现方法。实践表明,本系统具有开放性、安全性等特点,提供了分布式计算平台架构,可实现对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的可视化管理。Servlet技术用于构建WebGIS不仅可行,而且大大提高并行访问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房产信息仍停留在属性数据库管理阶段,已不能适应现代房产业务的需求。本文基于天地图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并充分应用天地图API接口技术、系统数据整合与关联技术、数据集成应用Mashup技术、房产专题数据库构建技术设计开发了房产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图浏览和房产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功能,为房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超短波、Zig BEE、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等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和日渐成熟,使自动化监测通讯系统的解决方案更加灵活。本文在对无线通讯技术探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应用证明无线通讯技术是准确可靠的。它可以替代有线传输应用在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监测系统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统计遥感业务是国家统计局基于统计业务对空间信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将GIS、Rs和GPS空间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统计数据的获取、管理与分析中,从而提高统计效率和统计科技含量,构建新型国家统计业务体系。统计遥感业务数据具有多源、海量的特点,实现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是新型统计遥感业务成功运转的基础。针对统计遥感业务及数据应用需求,通过对各类空间数据集成与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在建立统计遥感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将影像以县级为单位进行拼接、然后压缩存储到统计遥感空间数据库,同时结合影像编目技术实现海量遥感影像的管理;提出将元数据管理和数据转换、数据直接访问以及数据互操作方式,实现多源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从应用层面较好地解决了海量、多源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提升了统计遥感数据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程自动控制的电讯产业全球市场迅速扩大.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系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将多方面的专题数据以分层的形式构成现实世界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的管理.这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由来已久,而且已日渐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及维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移动数字地图的技术环境和核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和不断升级,移动信息服务逐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给数字地图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深入发展的良好机遇。本文分析了移动数字地图所面临的新的技术环境,并着重讨论了实现移动数字地图的几个核心问题及其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移动数字地图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结合黑龙江省移动通信数字化地图系统,阐述了数字化地图产品在G SM网络规划和优化中的作用,以及G IS(地理信息系统)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地理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地籍信息以地籍调查信息为基础,结合地籍管理业务实施更新,与土地管理全过程业务关联不够紧密,信息使用效率需加强。运用数据整合的理论和技术,对地籍数据进行清理整合,在土地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下开展地籍信息系统设计,实现全业务关联的图、文、档一体化地籍信息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应用最新的GIS技术,探索三维地籍信息整合应用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现有的土地利用变化发现技术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业务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发现机制,研究了该机制的技术实现方法,提出了通过捕获土地管理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库变化来发现土地利用变化的技术,基于Oracle GoldenGate进行了技术实施,开展了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可驱动日常性野外实地核查和土地利用数据变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业务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发现机制的基本思路及其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数据库触发器机制完成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捕获的技术方案,涵盖触发器自动配置和变化数据缓存、传输、管理。结合试点应用,完整地实现了这套技术方案。试点应用表明,该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地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程自动控制的电讯产业全球市场迅速扩大。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系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将多方面的专题数据以分层的形式构成现实世界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的管理。这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由来已久,而且已日渐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及维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