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提要莲花山磷矿赋存于震旦系下统陡山陀阶,有Ph1和Ph3磷矿层发育,共划定4个矿体,最大矿体长2500m,宽1700~ 2800m,矿体平均厚度4.68m,矿石P2O5平均品位21.12%.矿石类型主要为胶状泥晶结构和粒屑结构条带状磷块岩.矿床成因为海相沉积,磷矿沉积范围广、连续性好、相对稳定,在矿区的西部和矿区的东南...  相似文献   

2.
滇东下寒武统磷块岩规模巨大,主要富矿区集中分布于滇池周围约1200平方公里范围内。磷块岩富矿主体为次生富集形成。滇东地区年最高气温30°~30.7℃,最低气温-6°~6.2℃,平均温度15°~17℃;降雨量丰富,平均降水量900毫米左右,集中分布于5~10月;相对干旱和相对潮湿的季节性气候相互更替,对次生富集磷块岩的形成更是有利。滇东地区磷块岩的露头走向总长度约1283公里,其中次生富集P_2O_5含量大于30%的露头长度约200公里。凡有磷矿层出露地段都发育有次生富集磷矿,仅是富集程度和规模的差异。次生富集深度沿矿层倾斜从10余米至1100余米,一般为250~350米,富矿体最大厚度达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在参加1∶20万《洛南幅》修编工作中,于洛南县西北的上庵沟、庵子沟西梁、白沟、白河脑、张家沟南山梁、郭家岭、白岭、东蒲子沟等十余处的原划陶湾群庙湾组中采到丰富的小壳化石,并发现多处胶磷矿矿化点。小壳化石产于白云岩之底部。化石层为一厚0.3—1m的含磷、锰白云岩。其最底部为暗灰色条带状胶磷矿。胶磷矿单层厚1cm 左右,富集地段一般厚0.1—0.3m,长1—30m,P_2 O_5  相似文献   

4.
杨万涛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28-1039
小米戛磷矿是云南曲靖沾益地区新发现的矿床。本文对该矿床渔户村组磷块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沾益渔户村组磷块岩的成磷环境和成磷物质来源。研究表明小米戛磷矿磷块岩富SiO_2(28.50%~51.47%)、CaO(20.21%~34.31%)、P_2O_5(15.48%~25.42%)。磷块岩中Ba、Sr、Cu、Pb、Zn、V、Mo等元素富集,显示生物聚磷作用。磷块岩的Sr/Ba=0.10~1.40,U/Th比值大于1(1.35~4.15),表明磷块岩的形成可能有热液活动的参与。磷块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148.84×10~(-6)~232.16×10~(-6)),经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配分模式曲线近水平,但LREE/HREE=2.96~5.37,显示一定程度的轻稀土元素富集,进一步暗示磷矿的形成受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与生物成矿作用共同控制。磷块岩中U元素高度富集(富集系数平均值8.84),V/Cr=1.08~3.01(平均值为2.12),Ce_(anom)=-0.50~-0.35,介于-0.5与-0.1之间,表明磷块岩形成于次氧化环境。综上所述,在早寒武世渔户村期的潮坪-泻湖环境,磷质沉积物发生胶结作用形成初始磷矿层;后期生物繁盛,生物遗体中所含的磷被大量地分解,不同深度的大量含磷物质伴随上升洋流进一步改造初始磷矿层,最终成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甘肃龙首山地区绿草泉沟磷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等,对该地区的含磷岩系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绿草泉沟磷矿赋存于震旦系草大板组底部碎屑岩中,呈层状展布于复式背斜两翼;通过普查工作共圈定磷矿体17条,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长度40~1840 m,厚度1.08~7.01 m,控制矿体斜深为40~240 m,品位w...  相似文献   

6.
刘金山 《湖南地质》1991,10(1):33-38,67
葫芦磷矿床位于古丈背斜南西端,含磷岩系赋存于震旦系陡山沱组下部,总厚度10m、分为A—B—C—D—E—F沉积序列。矿体呈层状,产状稳定,平均厚1m。P_2O_5平均品位氧化矿石为27%;原生矿石为20%,主要由胶磷矿(氟磷灰石)和隐晶石英、以及有机碳和黄铁矿组成。磷矿形成于陆棚至陆坡的静水环境。成矿物质来自海底岩石溶解、地壳深部、海底火山和海洋生物的磷质,它们在盆地中浓缩,在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下,磷质局部富集、沉淀成矿。矿床被认为是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云南滇池地区的磷矿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风化磷矿约占其总储量的20%~30%。这部分矿石埋藏浅,经风化作用碳酸盐流失,MgO 含量低,P_2O_5含量相对富集,开采条件好。而擦洗工艺所需设备简单,投资省,成本低,生产对环境污染轻,宜用于处理风化矿石,故擦洗-脱泥工艺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风化磷矿的开发。一、现有工艺流程浅析1.实验室小型工艺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铜厂埂磷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麦地坪组地层中,是川滇磷矿带中典型的沉积型磷矿床,针对该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揭示其沉积环境的演变。研究表明,铜厂埂磷矿床中测试样品的ΣREE介于26.13~172.42×10~(-6)之间,P_2O_5与ΣREE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指示磷在沉积成矿过程中伴随着REE的富集。各类样品中(La/Sm)_N比值介于0.50~2.64之间,(La/Yb)_N比值为0.33~3.13,指示REE的富集以胶磷矿的吸附作用占主导。绝大多数岩/矿石具有"海水型"的REE配分模式,指示沉积成矿过程中的REE来自海水,且成岩阶段REE从海水向孔隙水转移过程中无明显的分馏;少量样品出现"帽型"REE模式,很可能是高水动力条件下胶磷矿发生破碎并短期暴露于海底,优先吸附MREE所致。所有样品明显的负Ce异常(Ce/Ce~*=0.31~0.88),指示沉积成矿过程中氧化-次氧化的底层水与孔隙水条件;部分样品出现不同程度的正Eu异常指示成矿过程中存在着海底热液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正> 山东栖霞观里磷矿是一包括采矿、选矿、制磷酸,最终产品为磷肥的小型综合企业。原矿合P_2O_53.5%,磷肥含速效P_2O_513.49%;按省定自产自销磷肥售价,生产一吨磷肥盈利2.8元。栖霞观里磷矿床系一产于超基性辉石角闪岩体中的磷灰石矿床。矿体规模较大,矿石易采、易选,局部块段磷灰石高度富集。研究该矿床地质特征,查明其富集规律,显然对北方磷矿地质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昆阳磷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中稀土元素总量在50×10-6~250×10-6之间,以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为特征,Y含量在30×10-6~155×10-6之间,稀土元素总量与胶磷矿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重砂矿物查找结果显示,昆阳磷矿中缺乏独立的稀土矿物。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胶磷矿中,碳酸盐相和硅酸盐相中稀土元素含量极低。LA-ICPMS测试结果表明,胶磷矿单矿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在280×10-6~420×10-6之间,而白云石单矿物中的稀土元素总量均低于10×10-6。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昆阳磷矿中的稀土元素应主要以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于胶磷矿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大别山南部宿松磷矿含磷地层的区域分布、地层序列、时代归属、构造变形的系统研究,提出磷矿层属震旦系的新认识。含磷岩系经受了两次强烈的变形改造,原始层理经过了强烈改造,宿松磷矿构成总体包络面呈北西西走向、向南倾斜的褶皱化单斜。矿层的多层化、尖灭复合和加厚现象等主要受构造的控制,而非完全受古地形的控制。用褶皱的观点对原先勘探剖面中的磷矿体进行了重新圈连,籍以指导磷矿的调查、评价和开采。最后对磷矿分布的古地理特征进行了讨论,并从构造的观点对磷矿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不金可铜矿床赋存于石炭系上统白家店组大理岩矽卡岩带中,现地表已控制二个矿体,长约200~ 600m,宽约2~3m,控制斜深达100m,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铜矿矿石和氧化矿石(孔雀石);Cu品位0.46%~8.08%,TFe品位为4.92%~25.70%.在已控制矿体部分的外围,特别是白家山组地层中与花...  相似文献   

13.
锦屏磷矿床属海相沉积的变质型磷灰岩矿床,勘查区探矿工程结果和综合研究发现:①矿层厚度较大、矿石品位稳定,磷矿资源潜力大;②勘查区东部,磷矿层相对稳定而且往深部厚度有增大的趋势;③勘查区西部,磷矿矿层稳定,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4.
辽宁分水金矿床地质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水金矿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位于石棚峪超单元北西外接触带上,二者有着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铅同位素特征显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186±13Ma及2800Ma的两个源区.燕山早期阶段,石棚峪超单元黑云母碱长花岗岩中深成侵入活动(186±13Ma)所分异的岩浆期后热液在运移就位过程中萃取了部分围岩(约2800Ma)的成矿物质,稍晚于186±13Ma形成金、铅矿床.  相似文献   

15.
旬阳地区夹沟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旬阳夹沟铜矿位于南秦岭—大别构造带中部,镇(安)旬(阳)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南缘。矿体长度为650-750m,在倾向上延伸300-400m;矿体平均厚度2.22~2.39m,平均铜品位1.24%~1.47%。矿床规模为小型。矿体呈北西、南东向赋存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上岩性段的绢云母千枚岩中。矿体呈似层状相互平行顺层产出。硅化、碳酸盐化与铜矿关系最为密切。铜矿化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初步认为矿床类型属受变质型铜矿。  相似文献   

16.
郭岗铁矿位于南秦岭褶皱带东段,属于隐伏型铁矿床.目前已发现的2个工业铁矿体Ⅰ和Ⅱ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垂向相距约25 m,赋矿围岩为泥盆系南湾组.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矿石构造为块状和条带状构造等.矿床具典型的地层控制特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揭示其盆地沉积属于活动陆缘沉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还证明含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华北板块上地壳.郭岗铁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石盘沟金矿构造控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内矿体受拆离断层的控制而沿拆离断层分布 ,空间定位在其两侧 15 0~ 6 0 0 m的垂直距离内 ;NE- NNE向含金破碎带是金矿的主要容矿构造 ,其走向向 NNE偏转地段和陡倾斜处是矿体富集的有利部位 ;矿床在成矿后受到枯桩杈断裂的破坏 ,使其南北两侧矿体的地质特征有较大差异 ,北侧剥蚀严重 ,南侧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兰州九洲台黄土沉积年代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发虎  张宇田 《沉积学报》1989,7(3):105-111
据上、下粉砂层在剖面上出现的位置、黄土-古土壤地层层序、14C、热释光(TL)和裂变径迹年龄以及古地磁测量结果,兰州九洲台黄土仅仅是距今140-150万年以来才沉积而成的,因而距今220-240万年以来形成的结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南亚带的拉尔玛Se-Cu-U-Ni-Mo-PGE-Au矿床是迄今为止我国仅见的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它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受地层控制明显。太阳顶群由硅岩、泥质硅岩和板岩组成,厚度近千米。现已发现的矿体,80%以上产于硅岩中。控矿的硅岩乃海底喷流的产物,海底喷流作用也导致了Au、PGE、Se以及其它成矿元素的富集,是贵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尤为重要的是,近来在硅岩中发现了Se的矿化现象。因此该矿床是一个较典型的、海底喷流成因的硒-贵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0.
江西金山金矿成矿深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的研究是构造物理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构造物理化学的基 本理论,研究了江西金山金矿赋矿韧性剪切带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测算了金山金矿的成矿深度。 研究表明,金山金矿的成矿深度在 3100~4300m左右,这对进一步在该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 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