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目的在于挖掘土地使用潜力,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由于建设用地利用非常复杂,很难界定一个共识的建设用地合理利用标准。而建设用地对各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承载,决定了对其利用必然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特别是受到有着法律效力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技术标准的制约。因此,合理利用土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土地利用是否合法、合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7年至1999年,我省利用二年多时间编制完成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为严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切实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落到实处,我省坚持从严从紧管理规划,特别是国家实行建设用地预审制度后,我省制定了《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明确了预审的原则、内容,建设用地审批实行厅内会审制度,凡是办理建设用地的项目,首先要查看建设用地是否符合规划,凡是不符合规划的用地一律不办理用地手续,切实发挥了规划的龙头作用,使用地单位都能按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相似文献   

3.
一、建设用地电子备案工作运行历程 为培育和规范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推进政务公开化,国土资源部早在1998年就发布了《关于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222号),要求将土地供给总量信息、已供给土地宗地信息、已供给土地综合信息、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信息、市场预测信息和政府供地限制目录等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4.
自7月1日起,佳木斯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全面实行依“法”运作。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属合法、界址清楚、已经依法批准为集体建设用地的集体所有土地,都可以依照《佳木斯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规定》(佳政办发[2006]29号)进行使用权流转。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实行从严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土地资源要素制约问题日益凸显.为盘活土地存量,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济宁市组织力量对全市土地利用及建设用地供需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盘活土地存量,保障建设用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落实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规定,沂源县国土资源局在建设用地审批工作中,严格按照《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及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沂源县《严格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的通知》要求,加强用地预审,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集约用地放在首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左云县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以国土资源部、山西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的合作协议》为指导,通过整合利用关闭矿山、废弃工矿存量土地为农用地,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的周转指标进行区位调整.真正做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及评价意义1.1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建设用地上合理增加物质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集约用地主要针对人类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言,是指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措施,从而使土地  相似文献   

9.
单县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在土地利用上探索挖潜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项目建设,搞好优质服务,促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开发区用地采取了高点定位,合理规划,挖潜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闲置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现有土地,实施利用土地置换,争取城镇挂钩,城中村改造,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等办法,为开发区大项目及时落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土地的持续利用。土地综合整治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其中包括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建设用地整理已经成为土地综合整治中的一部分,建设用地整理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主要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对利用率不高的建设用  相似文献   

11.
《浙江国土资源》2007,(1):25-26
随着土地市场的日趋规范,部分企业和个人对农村集体土地动起了“歪脑筋”。为此,陕西省政府日前颁下“禁令”,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凡擅自占地建设的,按非法占地查处,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按照省政府相关件要求,今后新增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临朐县积极推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用地潜能,拓宽用地渠道,有效解决了用地难、建设用地不够用的难题。一是以规划带动土地利用。该县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和有效益项目的用地。对重点项目和有效益项目的用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长治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逐年增加。而随着国家从严从紧土地宏观调控,农用地转用指标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将大幅减少,土地资源供应的瓶颈将进一步显化。因此,如何破解用地难题,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完成,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障项目用地。  相似文献   

14.
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城镇化战略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的发展趋势。城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而城镇建设用地则是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平原地区和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树立正确的城镇建设用地观尤为重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借鉴发达地区城镇建设的经验,笔者认为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需要树立四种城镇建设用地观:  相似文献   

15.
定陶县辖11个乡镇,365个行政村,总人口60.2万,土地总面积8.46万hm^2,其中农用地6.952万hm^2(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农村道路、畜禽养殖、农田水利、打谷场等),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2.2%;建设用地1.308万hm^2(包括农村居民占用地、企业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5.4%;各类未利用地245.47hm^2(包括零星荒地、盐碱地等)。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定陶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部门、乡镇及城乡居民转变用地观念,从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人手,在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上作文章,为招商引资、缓解项目用地压力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一、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入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基建项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展进程加快,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的崛起,农民营造新房;开垦矿产、交通路桥、农田水利建设占地急剧增长,这些都表明各类建设用地需求量正在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1997~1999年编制的土地规划,在加强土地宏观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建设用地快速增长、遏制违法用地、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提高全民规划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次修编面临着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城镇化、工业化对土地尤其是对耕地需求更加旺盛,不正确的“政绩观”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又加剧了对土地需求的速度。因此,对做好这次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对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调查和对2000~2009年十年间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采用的主要信息有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开发区2000~2009年逐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情况、供地方式、用地项目分类、科工贸收入、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资金利用以及典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用地水平。从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数据显示,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供地平稳,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较为合理,产业聚集度高,各项经济指标都呈稳步增长趋势,即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逐步提高。本区土地利用的潜力主要是通过调整用地结构,引导企业继续增加投入,增加容积率,提高开发区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于7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考核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各类建设用地规模。制定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相似文献   

20.
按照国土资源部以及省、市关于开展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情况专项调查工作的文件精神,浚县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扎实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调查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全县存量建设用地家底得到盘清,实现集约用地有了一份基础性资料。从城区调查情况进行深层次分析,挖掘用地存在的“症结”,寻觅土地集约利用的“良药”,笔者进行了一番试探,看到了浚县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