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祁连山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CO2通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涡动相关法对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生态系统2009年CO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CO2通量呈明显的日和月变化特征.生长季CO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过程,其中吸收峰值从5月的10:00时逐步推后到7月的12:00左右,CO2通量排放峰值则出现在21:00-22:00.其中,最大吸收和排放速率均出现...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多年冻土区典型坡面上,将坡面划分为坡下(L)、坡中(M)和坡顶(H)三个坡位,每个坡位上各选取92%、60%和30%植被盖度为研究对象,用双环入渗仪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对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土壤物理特性及土壤水分的测定进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在活动层冻融过程中差异明显,初始含水量和初始入渗率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稳定入渗率大小为:活动层融化期,92%(0.61 mm·min-1) > 60%(0.50 mm·min-1) > 30%(0.29 mm·min-1);活动层开始冻结期,60%(0.56 mm·min-1) > 30%(0.39 mm·min-1) > 92%(0.26 mm·min-1)。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具有显著的坡位差异并与冻土的冻融循环过程关系紧密。主要表现为,稳定入渗速率随坡位高度的降低依次递减;同一坡位下,开始冻结期入渗速率小于融化期。在整个入渗阶段,坡顶的累积入渗量是最大的,体现了较好的入渗性能。影响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容重,有机质含量及粒径<0.1 mm微粒。通过比较研究得出,在长江源地区,活动层融化期通用经验模型ft)=a+bt-n更适用于该研究区域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研究,而在开始冻结期Horton模型ft)=ic+(i0-ice-kt则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探讨桂林毛村典型岩溶区土壤CO2通量及其δ13C CO2的季节性演变规律,旨在揭示野外条件下土壤CO2及其δ13CCO2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机制。同时野外原位监测大气温度、压强、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来明确环境因子对土壤CO2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岩溶区土壤CO2通量及其δ13C CO2在季节时间尺度上呈现出相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夏季土壤CO2通量较高,土壤δ13C CO2偏轻,且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夏季10 cm处土壤CO2通量明显高于0 cm,且该处δ13C CO2也偏轻于0 cm;冬季10 cm处土壤CO2通量与0 cm相差并不明显,而该处δ13C CO2却仍是偏轻于0 cm。在日时间尺度上10 cm土壤δ13C CO2明显偏轻于0 cm。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5年夏季玛曲高寒草甸观测资料,从中选取7月10个连续完整的观测日,分析了近地层气象要素、地表辐射和能量传输以及CO2通量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玛曲地区气温和比湿昼夜差异较大,最大温差为19.2 ℃,平均风速为2.7 m?s-1,风向以东风为主。晴天条件下向下短波辐射可达1 200 W?m-2左右,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22,均大于藏北那曲地区。净辐射峰值可达850 W?m-2左右,陆-气间能量传输以潜热输送为主。10 d能量闭合度平均值为0.61,能量不平衡程度较大。夏季玛曲高寒草甸表现为“碳汇”,CO2通量平均值为-0.20 mg?m-2?s-1,晴天碳吸收最大速率为-14.05 mg?m-2?s-1,显著大于阴天,最大碳吸收时长为13 h,CO2密度平均值为530.7 mg?m-3。  相似文献   

5.
利用玉树隆宝湿地2015年的涡动相关系统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寒湿地CO2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玉树隆宝湿地生长季CO2通量日变化呈倒单峰型,夏季日变化幅度大,冬季日变化幅度小。4-9月CO2净交换量为负值,其余各月CO2净交换量为正值。全年CO2净吸收量为465 g·m-2。白天CO2通量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而减小。CO2排放量与土壤温度和气温日较差均呈正相关。高寒湿地土壤体积含水量对CO2通量的影响很微弱。降雨事件发生后, CO2排放量在短期内有所升高。各影响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对高寒湿地CO2通量影响的相关度最高,其次为气温日较差,土壤温度,而土壤体积含水量对CO2通量影响的相关度最低。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青藏高原高寒灌丛CO2通量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涡度相关技术连续监测的CO2通量及温度数据(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灌丛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日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暖季夜间(21:00至次日06:00时)温度与NEE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联,而白昼(07:00~20:00时)NEE变化与温度无显著关联;2)在冷季不论夜间还是白昼,NEE变化均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是决定冷季高寒灌丛生态系统CO2交换的主要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呈现出冬季增温率明显高于春、夏季特征,未来气候变暖导致的增温效应可能会加速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CO2排放,使其作为碳汇的能力而减弱.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态箱~便携式红外色谱法对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3种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草甸CO2排放通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长期内3种不同退化程度沼泽草甸均表现为正排放, 排放高峰集中在7-8月份, 平均排放通量分别高达111.48 mg·m-2·d-1(未退化)、 77.28 mg·m-2·d-1(中度退化)和38.12 mg·m-2·d-1(严重退化). 不同退化程度沼泽草甸之间CO2排放通量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为未退化>中度退化>严重退化. 气温、 5 cm土壤温度和湿度与3种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草甸CO2排放通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是控制CO2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2005年1~5月在青藏高原北麓河附近的高寒干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3种典型草地上进行了不同深度土壤气体采样和CO2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土壤气体CO2浓度呈现出上低下高的分布特征.在动态变化上,土壤中CO2浓度在多年冻土活动层春季升温过程中出现一个峰值,经过短暂的降低后随夏季融化过程开始而升高.土壤剖面CO2浓度与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轻组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植物残体有机碳、微生物碳贮量和土壤温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在100 cm以上深度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关系.在整个观测期间,高寒干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下3种土壤剖面土壤气体CO2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 052~3 050 mL·m-3、3 425~39 144 mL·m-3和984~12250 mL·m-3,高于我国塿土CO2浓度变化范围,也远远高于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高寒草原土壤气体CO2浓度变化范围.石灰简育寒冻雏形土和石灰寒冻砂质新成土CO2浓度变化范围低于国外报道的草地和农田CO2浓度变化范围;石灰草毡寒冻雏形土CO2浓度变化范围明显高于国外报道的草地和农田CO2浓度变化范围.活动层冻结期,土壤CO2的闭蓄作蓄作用比较明显.由于微地形导致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夏季融化过程各观测点土壤CO2浓度开始升高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化学风化和对大气CO2的消耗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青藏高原化学风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笔者等对中国境内源自青藏高原的七条主要河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黄河、雅砻江、岷江和大渡河)进行了采样和地球化学分析,估算了硅酸盐、碳酸盐风化对河水中主量离子的贡献,以及硅酸盐风化和碳酸盐风化所消耗的大气CO2。研究显示,七条河流流域中硅酸盐风化引起的大气CO2消耗约为0.7×10^5~3.7×10^5mol/(km^2·a)。结合国外学者对于喜马拉雅山南缘三条河流(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印度河)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主要十条河流流域硅酸盐风化平均共消耗大气CO2328×10^9mol/a,仅占全球大陆硅酸盐岩风化所消耗大气CO28700×10^9mol/a的3.8%,并仅为全球通过河流向海洋输送有机碳(来自陆地上生物的消耗)通量的2.5%。  相似文献   

10.
对青藏高原海北站区的自然土壤和扰动土壤进行高分辨率采样,测定土壤根系、有机碳及其14C含量;用14C示踪技术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更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高寒草甸土壤碳循环影响显著.耕作活动导致扰动土壤有机碳储量比自然土壤增加29.35%;扰动土壤剖面10~50 cm深土壤有机质的14C含量相对富集;自然土壤大多数有机碳储存在土壤表层,更新时间<50 a,同一深度扰动土壤有机碳储量显著少,更新时间长(171~294 a);自然土壤10 cm以下有机碳主要为更新时间>1 000 a的稳定碳所控制,扰动土壤的相应值出现在40 cm以下;自然土壤有机质更新产生的CO2通量为114 gC·m-2·a-1,扰动土壤为48.7 gC·m-2·a-1.  相似文献   

11.
王增如  王成  董晓红  高丙民 《冰川冻土》2016,38(6):1710-1717
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是生态学领域争论不休的重要科学问题。调查了青藏高原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典型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及环境因子,分析了不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的关系及其差异性,并探讨了影响两者间关系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以莎草科或毛茛科物种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如高山嵩草+苔草群落、线叶嵩草+黑褐苔草群落、唐松草+矮火绒群落、草苔草+昆仑蒿群落;而以禾本科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紫花针茅+紫菀群落、紫花针茅+沙生风毛菊群落)两者间存着显著正相关性(P<0.05).2)CCA排序中,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累计解释量为83.4%,这说明环境异质性是影响植物群落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其中冻土上限埋深是影响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冻土上限埋深小于-4m时,丰富度与生物量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冻土上限埋深大于-4m时,两者间无显著相关性。这有助于深刻认识生物多样性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粒径分布(PSD)非均匀性和异质性的变化特征, 在青藏高原长江源区, 根据高寒草甸的退化梯度, 选取了未退化区域、 轻度退化区域、 中度退化区域、 重度退化区域和极重度退化区域, 测定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的粒径分布、 饱和导水率、 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 运用多重分形理论, 并结合土壤颗粒分布与土壤理化特性等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为高寒草甸退化对长江源高寒土壤性质变化的影响的定量研究提供一种精确的分析方法. 结果表明: 随着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增加, 土壤颗粒呈粗粒化趋势, 多重分形参数中容量维数(D0)随之增大, 表征PSD宽度随之增大; 信息维数(D1)、 信息维数/容量维数(D1/D0)、 关联维数(D2)、 奇异谱宽(Δα)可从不同角度反映的土壤PSD的非均匀性与局部异质性随着高寒草甸退化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中度退化区域的土壤PSD不均匀性最大. 研究发现, 研究区土壤多重分形参数与细砂含量、 土壤的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多重分形参数能准确描述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粒径分布的细微差别, 可作为反映土壤性质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土壤质量评价是提高对土壤质量理解的关键环节。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的基本情况,在青藏高原腹地西大滩至安多地区,根据不同海拔梯度和植被盖度共采集了154个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确定了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MDS):全氮、全磷、全钾。根据影响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了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盖度下的土壤质量指数(SQI)。通过对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盖度的土壤质量指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SQI呈增加的趋势,即海拔4 300~4 600 m(0.270±0.043) < 海拔4 600~4 900 m(0.326±0.061) < 海拔4 900~5 200 m(0.410±0.075);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SQI也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即植被盖度小于50%(0.262~0.265) < 植被盖度大于50%(0.336~0.344)。在分别考虑了有机质、盐分、土壤水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下得出的土壤质量指数值与基于最小数据集得到的土壤质量指数相一致,说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最小数据集可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做出较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 其广泛分布的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在保证我国水资源安全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基于2015年7月 - 2016年6月青海海北站季节冻土的水热监测数据(土壤含水量为未冻水含量), 分析了冻结深度的季节变化和冻融过程水热运移特征。结果表明: 各土层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均表现为“U”型。土壤温度变化规律与日平均气温基本一致, 但滞后于日平均气温的变化, 滞后时间取决于土层深度。与多年冻土冻融规律不同, 海北站季节冻土表现为单向冻结、 双向融化特征, 冻融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冻结初期、 冻结稳定期和融化期。同时, 季节冻土消融速率大于冻结速率, 且融化过程中以浅层土壤融化为主。在冻结过程中, 土壤水分沿上、 下两个方向分别向冻结锋面迁移, 各土层土壤含水量迅速下降。而在融化过程中, 各土层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 且在浅层土壤形成一个土壤水分的高值区。土壤冻融过程中未冻水含量与各土层土壤温度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且浅层土壤拟合效果优于深层土壤。本研究对揭示高原关键水文过程以及寒区水热耦合模型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涛  王根绪  杨燕  毛天旭 《冰川冻土》2018,40(6):1255-1264
研究多年冻土区不同草地类型及季节生态系统呼吸,对理解青藏高原碳源汇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在青藏高原风火山选取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对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生态系统呼吸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呼吸呈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高寒草甸日变异系数(0.30~0.92)高于沼泽草甸(0.12~0.29),高寒草甸非生长季生态系统呼吸白天/晚上比高于生长季,而沼泽草甸季节变化较小;季节变化与5 cm地温变化一致。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非生长季生态系统呼吸平均速率分别为0.31和0.36 μmol·m-2·s-1,生长季分别为1.99和2.85 μmol·m-2·s-1。沼泽草甸生态系统呼吸年排放总量为1 419.01 gCO2·m-2,显著高于高寒草甸(1 042.99 gCO2·m-2),其中非生长季高27%,生长季高39%。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非生长季生态系统呼吸总量分别为268.13和340.40 gCO2·m-2,分别占全年的25.71%和23.99%。两种草地类型生态系统呼吸与气温、5 cm和20 cm地温均显著相关,可解释37%~73%的季节变异,除生长季沼泽草甸外,生态系统呼吸与5 cm地温相关性最高。非生长季5 cm地温对应Q10为4.34~5.02,高于生长季(2.35~2.75),且沼泽草甸高于高寒草甸。生长季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水分无显著关系,而非生长季生态系统呼吸受土壤水分显著影响(R2:0.21~0.40),随土壤水分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大通河源区冻土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大通河源区位于祁连山中东部, 属高山多年冻土区, 利用源区内冻土钻探及监测资料对源区冻土发育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冻土地温分析表明, 源区冻土年平均地温随海拔的变化梯度约为3.82 ℃·km-1, 且冻土地温与表层覆被条件关系密切. 盆地平原地带多年冻土厚度约为17~86 m, 且以海拔每上升100 m冻土厚度增加约10 m的梯度增加. 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受海拔地带性作用不显著, 更多地受局地因素的控制, 地表覆被条件成为其主要影响因素. 在气温升高以及人类活动日益增多的影响下, 源区冻土整体处于退化状态, 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以0.0075 ℃·a-1的速率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