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因考慮到目前我國地質工作同志对普查和勘探金礦的經驗很少,特綜合有关書籍和苏联專家建議,就普查勘探金礦应該注意的一些問題、評价标准和勘探程度等問題提出初步意見,以供有关的工作同志参考。对勘探方法和礦床研究的要求,应按中華人民共和国地質部全國礦產儲量委員会参考文件“礦產儲量分类規范”执行,本文僅僅是对执行規范的一些意見。所提出的問題,特别是評价标准和勘探程度兩部分并不是已經完全行之有效的,僅供参考,希望从事金礦工作的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2.
當一個礦區開始勘探工作時,地質人員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對這一礦區的勘探工作應如何有規律的佈置,也就是採用那一種勘探密度。只有採用正確的勘探密度,才有條件掌握礦產的變化規律,以及礦產儲量計算的各種指標,從而才能以最短時間最少投资獲得最大効果。反之,既会浪費勘探資金,又不能正確的對礦產加以評價。因之,正確選擇勘探網密度有着重要的意義。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們进行了許多老矿区的地質檢查工作,如何利用老窿清理后的地質資料,以及如何对所揭露的矿体进行儲量計算已成为極待解决的問題。以前在清理民窿后往往無一定的編录方法,一般又未考虑到所揭露矿体的勘探类型和应有的勘探網密度,採样方法等等;甚至提交儲量应具备的条件也無具体的規定。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特提出以下意見,希展开討論以使臻於完善。由於C_1級储量是經过正規勘探方法,搞清矿体产狀和品位,厚度变化情况,矿石体重,以及矿床水文地質,正确計算过的可靠儲量;而民窿坑道大部份  相似文献   

4.
4月11日以來,部整風領導小組專設的規范小組,連續召集了多次会議,与会者有全國儲量委員会、全國資料局、地質礦產司、探礦工程司、礦物原料研究所、地質研究所等單位的技術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对高級儲量比例問題,展开了热烈辯論,大多数同志認为,打破陈規陋矩是使地質生產大躍進的極重要的关鍵。在辯論中,有的同志提出暫不降低原有的高級儲量比例,而把礦山开采的折旧年限酌予縮短。多数同  相似文献   

5.
(一) 我部礦区水文地質工作开始于1953年的重点勘探隊,如白云鄂博,大冶鉄矿及其他等。1954年全國矿產儲量委員会成立后,对礦產儲量报告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没有水文地質資料,礦產儲量不能被批准,如果水文地質資料提供的不足,就会降低礦產儲量級别”。因而就大大地推动了这項工作的开展。几年來,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們根据中央和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的总路綫和南宁会議、成都会議的精神,反复研究了地質工作的第二个五年規划,認为在第二个五年內,为我國工業超过英國准备好足够的礦產資源是完全可能的。我國地大山多,成礦和找礦条件極为有利。我們已在第一个五年期間勘探了四十九种礦物原料,各种主要礦產儲量已基本上保証了第  相似文献   

7.
工業指標是進行儲量計算所不能缺少的,它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着儲量多寡以及生產的赢利或亏損,所以各個礦山或勘探隊都必須嚴肃而慎重地對待這一问题。工業指標的计算应由生產部門進行。在確定時必須根據生產企業的技術經濟指標及經濟的分析方法來計算,這些经济因素有:自然经济地理條件、企業生產力及勞動力、礦山開採條件、採礦方法、損失率、  相似文献   

8.
《水文》1966,(1)
根据第三个五年計划期間水文工作要点的意見,我們要以設計革命化的精神,在总結經驗的基础上,积极地慎重地分批改革現行規范,解决其中脫离实际、脫离需要、机械繁瑣的問題。总結我們自己的实践經驗,改革、提高現行规范是群众的要求,也是我們全体水文工作者一項艰巨的任务,必須以毛泽东思想挂帅,用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証观点,采取广泛发动群众与专业人員相結合的办法,才能把改革工作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我們广大水文测站人員和各級管理机构做技术管理工作的同志,是规范的执行者或贯彻規范的組織者,对規范怎样改革有最大的发言权,本刊“問題討論”栏自本期起开展有关規范改革問題的討論,我們希望广大基层工作同志对現行规范(現在先着重流量测驗与审刊規范)踊跃、广泛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或針对不同意見进行討論,一方面借以活跃水文部門学术討論空气,更重要的是为今后規范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質部根据中央提出的大、中、小型企業相結合的方針,为了給地方工业的發展迅速提供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小型礦床,研究制訂了勘探小型礦床的初步意見,它对目前大力开展小型礦床找礦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关于勘探小型礦床原則的初步意見中規定: (一)小型礦床主要是为地方小型工業企業服务的,小型礦床的地質工作更要做到多、快、好、省。既要充分利用資源,又要能保証企業生產有所積累。 (二)小型礦床找礦勘探的步驟和方法必須灵活  相似文献   

10.
儲量計算是綜合勘探工作成果的一個重要工序,它是在完成一定的地質勘探階段後,對礦床前途進行評價並决定進一步勘探工作方向的依據。而儲量計算的精確程度,首先决定於礦床構造的複雜程度和礦床的勘探程度。此外亦決定於用於計算中的基本參數的準確性和儲量計算公式的選擇。根據目前所提交的一些鐵礦地質總結報告來看,在儲量計算中對濕度公式及儲量計算公式的應用還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見,現就這些意見來談一下我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苏共第廿次代表大会关于第六个五年計划的指示中曾經提出,今后必須進一步地大力开展并擴大地質勘探工作。在地下礦藏勘探人員面前所提出的任务是以最少量的勘探投资獲得最大的礦產儲量增長量。通过运用勘探技術方面的最新成就并应用正确的勘探方法是可以解决这項任务的。在此我們不能不同意莫尔恰諾夫的意見,因为他認为“……只有在勘探方法与大胆而广泛地將技術的改進成果和科学結論运用到实踐中的这項工作相密切結合的情况下,才  相似文献   

12.
所有從事於有益礦產儲量計算的人,都應很好地了解,测定礦床礦石的體重的重要性。不準確的和不符合礦化特點來測定礦石體重,在計算和劃分礦床儲量中,往往會帶來嚴重的錯誤。 礦石的礦物成份及礦體中組份分佈的特點,為準確地測定礦石體重的重要因素之一。礦石中,礦石物  相似文献   

13.
華北地質分局在2月7日至16日期間召開了地質專業會議,着重討論了華北區鋁土礦——耐火粘土礦的成因及質量變化規律、普查找礦和科學研究規劃等問題。会上就G层粘土生成時代、規模、類型及成因等,展開了討論,並请蘇聯專家馬列萬斯基同志作了关于從地球化學觀點談耐火粘土礦成因  相似文献   

14.
張干 《水文》1965,(11)
本刊自今年第一期起,开辟了問題討論一栏,先后对水文资料“在站整理”及水情站网布設革命化等問題开展了討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自本期起拟陆續刊登有关“站网規划”及“規范改革”等問題的封論意見。欢迎各級水文領导、广大水文职工以及水利水电勘测設計、科学研究部門同志,以毛澤东思想为指导,积极参加討論,踊跃投稿。本刊本期发表长办水文处張干同志写的“水文战略布局問題”及本刊1965年第7期刊登华土乾同志写的“学习《矛盾論》后对站网工作的粗浅认識”两篇文章都是屬于站网規划方面的討論意見。  相似文献   

15.
自党中央提出大型企業建設与中、小型企業建設相結合的方針以后,为了滿足國家和地方工農業对矿產资源的迫切要求,地質部门在祖國各地都將展开对大、中、小型各类礦床的普遍勘探。而在進行中小型矿床勘探时,其中一个迫待解决的前提是中、小型矿床的勘探研究問題。作为地質勘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水文地質工作,也毫无例外的同样存在这个問題。由于中、小型礦床水文地質勘探要求,目前尚无規范可循;故進行中,小型矿床水文地質设計时,在  相似文献   

16.
儲量計算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剖面法却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应用剖面法計算儲量时,公式选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儲量的准确程度。目前在已出版的書刊和內部发行的资料中(見参考文献),对这一問題都有一些論述。归納起来有: (1)当S_1与S_2相差40%以上,形状相似,用截錐体公式計算体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討論的钛-磁铁礦,为含釩、钛、铁三种元素的綜合礦石资源,以钛、釩最为重要。 現以河北某大庙式钛-磁铁礦为例,对本类型礦床勘探工作方法的有关問題做一初步探討。 礦床的主要特点一、礦床成因类型及其一般規律世界上与深成基性火成岩——輝长岩系岩类具有  相似文献   

18.
矽卡岩礦床的產狀形態、品位變化、礦床規模常随圍岩的物理化學條件,和火成岩侵入體的部位形態及所含的礦物成分而變化。因此對這類礦床的找礦和勘探工作,一般是比較複雜的。矽卡岩白钨礦的予查工作任務,就是要初步查明它的複雜性,圈定礦體範圍,查明礦體形態、赋存規律,延深和幅寬變化,以及初步鑑定礦石質量和含礦性,作出礦床遠景評价,提供初步勘探的设計資料。茲将一年來在江西南部某矽卡岩白鎢礦予查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加以介紹。  相似文献   

19.
《水文》1965,(2)
水利电力部于1964年8月頒发了“水文年鉴审編刊印暫行規范”。各地正在进行学习,其中部分規定已开始貫彻执行。为了帮助同志們正确理解和更好地貫彻执行“規范”,我們就“規范”中的几个主要問題写成这分說明材料,供各地学习討論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文》1960,(1)
修訂水文測驗規范討論会,今天胜利閉幕了。会議开得很成功。会議审查了五冊新規范初稿,研究了貫彻执行新規范的原則、步驟与方法,交換了继續修訂其他規范与开展測驗方法的試驗研究的意見。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会議收获很大。关于各册规范的綜合审查意見,已写成分項总結文件,这里不多說了,現就会議的收获和修訂、貫彻規范中的几个主要問題,加以总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