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殿超  刘毅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9):1716-1730
科技创新人才空间分布是科研实力、技术分布、发展潜力的表征。洞悉科技创新人才分布规律,从而科学制定人才战略,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决策参考。论文通过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人才的规模、密度、聚集指数、空间自相关性刻画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如下:(1)从“十一五”到“十三五”,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规模发展迅速,从约43万人增长到114万余人,但空间分布不均衡。(2)深圳科技创新人才密度居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之首,单位人口人才密度约是最小值的7倍,单位面积人才密度约是最小值的190倍;江门、肇庆等地科技创新人才密度相对较低,低于大湾区平均水平。(3)深圳、东莞、广州有相对较强的科技创新人才聚集能力,而惠州、江门、肇庆聚集能力相对为弱。“十三五”期间,深圳、东莞、香港、珠海的聚集能力增强,澳门、中山、广州、佛山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能力有所下降。(4)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科技创新人才分布特征与空间位置的关联性不强,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各城市未有效联动形成合力。(5)城市生活基础保障的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氛围的营造和科技投入力度的增大会对粤港澳大湾...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科技扶贫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科技注入扶贫工作显示出的极大功效,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沿用10多年前的做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及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科技应如何再度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对科技扶贫的新机制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和科技政策的基本导向,建立符合本地区价值观念、制度框架、地域文化、产业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可有力地推动新技术的产生和利用。文章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区域竞争力提升等方面论述了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又从组织结构、功能结构、技术结构、地域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技产业化是科研院所科技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直接的方式,而有效的融资是科技产业化的必备条件。河南省的科研院所是河南省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文章在提出该省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化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化所需的融资环境,并提出了解决融资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研究2015—2019年河南省33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创新能力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1)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并且两者的发展速度渐趋一致。(2)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体系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关联程度较高,环境友好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关联程度逐年稳步提升,并逐渐迈向较高水平的关联程度。(3)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在2015—2019年由中度失调转向良好协调,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协调程度优于省级实验区。  相似文献   

6.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已形成一批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最后提出构建以政府、企业、教育科研、中介服务为主体要素,政策导向为辅助体系的高效区域经济创新体系,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集中配置资源,建立支持发展平台,科学地选择差异化发展方向,大力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进行横向和纵向集聚,积极培育集群品牌,使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4种类型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速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全民科技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营造农业产业化外在的科技氛围,培育实力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市场化政策,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内部运行机制,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并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撰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统计数据,围绕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与管理和创新的经济绩效等5项要素对河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提高该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议: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型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创新体系建设投入;利用自然、经济优势,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全球创新格局与趋势的探讨,以及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涵与特性的解读,剖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具备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并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几点战略性的思考。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整体迈进知识经济时期,创新要素在地理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生态条件不断完善,创新全球化的影响在区域内初显,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市场对创新的需求极为可观,基本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条件。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粤港澳一体化的制度障碍以及巨大的区域内部差距,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还存在创新要素聚而不联、创新要素流动不畅、体制机制转换对接困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实挑战。在充分发挥粤港澳互补优势、补齐短板的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应立足源头创新,将建设国际产业创新策源地作为立区之本;实施产业驱动,将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核心功能;推进制度创新,将建设协同创新示范区作为关键突破。以源头创新促产业创新,以制度改革推协同创新,最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同与一体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焦点,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目标下,要把河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需要认清形势,了解河南区域创新现状。区域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区域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上。从企业创新的视角,对河南的创新潜力、创新投入、创新绩效以及创新环境等方面对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估,挖掘并发现河南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河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河南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其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河南省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企业决策者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够,实施不力,企业自主开发不高,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即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家素质,加大投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从城镇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化推进效率、发展潜力和协调发展等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评价。1996—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质量并没有随城镇化率快速提高而提升,部分城市反而出现城镇化质量下滑的现象。现状空间格局呈现以郑州、许昌、新乡为核心由西北向东南呈核心圈层结构降低,18个城市大体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型,各类型城市不断发生变化,等级层次并没有固化,各城市间城镇化质量差距并不过大。各城市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质量都需要提高。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地域旅游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地域旅游系统理论为基础,对河南省地域旅游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以后河南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背景认识;同时,也为分析其它不同地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种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4.
河南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经济大省的河南,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仍然比较低,未来实现中原崛起的重中之重是集中精力推进工业化。结合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未来工业化的重点是:始终坚持把制造业放在工业化的突出位置,以“科教兴豫”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对策: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发展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积极推进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地开发人力资源,妥善处理工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8—2012年城市非农人口数据,运用城市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合理;城市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各等级城市规模稳步增长,呈现竞争激烈的发展态势;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属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过渡类型,首位城市郑州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第三位城市(洛阳、商丘)实际规模与理论规模也有差距。今后应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分类指导,重点促进首位城市郑州的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体系发展的拉力和推力,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区域城乡关联度评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至今为止的城乡关联研究并没有很好地讨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建立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4年的河南省各地区城乡关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河南省的城乡关联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城乡关联程度可以分成4种类型,强关联型、较强关联型、一般关联型和较弱关联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地区的城乡关联演进机制表现不同,并表现出一定的经济空间结构形态.基于分析的结论,对不同水平的地区提出不同的城乡关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已进入一个新阶段,高速推进的城镇化健康发展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其中城镇化协调发展对健康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城镇化协调发展理解为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4个方面城镇化的协调推进。用TOPSIS法计算河南省18个省辖市城镇化4个方面的优劣程度,之后评价各省辖市城镇化4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状况,并分析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以期对城镇化发展战略制定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