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吉林省南部寒武、奥陶系属华北型。主要分布在鸭绿江、浑江和三统河流域。追溯研究历史,早在一九三六年日人矢部茂将鸭绿江流域的寒武——奥陶系称之为“乐浪系”(古期古生代层)。一九四六年斋藤林次进一步将浑江流域的寒武——奥陶系分为三层,最上部为寒武系上统——奥陶系石灰岩、镁质石灰岩层,并错误地将元古界浑江群中的八道江组叠层石灰岩亦划入奥陶系中。因而无从谈起寒武奥陶系界线的研究。华北和辽宁等地五十年代及以往寒武、奥陶系界线划分的各种方案(表1)在区内亦有人做过研讨与对比。  相似文献   

2.
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浑江市三岔了区大阳岔建立了“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地质自然保护区”。吉林省政府于七月九日委托省地质遣迹保护委员会主持了立碑揭幕仪式。该保护区核心保护范围1.5m~2。碑身高1.9m,宽1.64m。为黑色天然大理石饰面,两面分别刻着中、英文对照的金碑文。这里的寒武——奥陶系界线的地质年代为500Ma前后,地层具典型古生物化石标志,是国际两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宣昌王家湾、分乡和黄花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以及古地磁的进一步研究,联系当前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资料,再论了全球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初期笔石带和有关介壳化石的对比以及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问题,仍然主张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划在pers-culptus带底部,并明确指出,就选择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而言,宣昌王家湾剖面较之Dob’s Linn剖面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正> 吉林省境内的北方型奥陶纪地层主要分布于和龙—辉南—库仑一线以南地区,在辉南样子哨、浑江沿岸及鸭绿江江北沿岸等处出露较好。1979年8、9月间笔者对本区的野外考察及有关门类化石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本区奥陶系的划分对比及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等问题。野外工作期间得到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区域地质调查队等的大力支持及帮助,并承提供剖面资料;施从广鉴定介形类,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宣昌王家湾、分乡和黄花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以及古地磁的进一步研究,联系当前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资料,再论了全球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初期笔石带和有关介壳化石的对比以及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问题,仍然主张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划在pers-culptus带底部,并明确指出,就选择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而言,宣昌王家湾剖面较之Dob’s Linn剖面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河北卢龙武山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剖面暴露良好、沉积连续、具有典型海相沉积特征以及丰富的古生物标准化石(如三叶虫和牙形刺等),因此该处受到许多地质研究人员的重视并被选为华北型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层型剖面的地点。本文配合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层型剖面的研究,对界线附近地层的粘土矿物进行了鉴定并探讨了古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浙江诸暨剖面是江南地层亚区研究寒武-奥陶系最重要的剖面之一。此剖面寒武-奥陶系界线上,下层位可划出牙形石带如下:下奥陶统印渚埠组下部:(4)“Acodus”oneotensis带;(3)Utahconus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sevierensis带。上寒武统西阳山组:(2)Cordylodus proavus带;(1)Proconod-ontus带。寒武-奥陶系界线划在Cordylodus proavus带与Utahconus 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 seviere-nsis带之间。这个界线不但与我国华北、湖北地区的而且与伊朗、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 (一) 近几年来,加拿大纽芬兰西部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剖面经过不少人的调查研究,可能作为国际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层型的呼声很高。目前看来,只有中国吉林浑江大阳岔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剖面可以与之抗衡。 1986年7月下旬在吉林省浑江市召开了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国际会议,各国代表对浑江大阳岔的小阳桥等几个寒武系-奥陶系剖面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讨论。几个剖面中以小阳桥剖面最为杰出,不仅地层出露良好,而且化石多,保存佳,尤其是笔石丰富多彩。深为国际同行所称道。冶里组底部一层新笔石的发现,更引入注目。林尧坤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吉林大阳岔寒武系—奥陶系层型剖面野外地质考察,对其界线附近的沉积岩岩石学以及对区域地层对比有标志作用的海绿石进行了各种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并对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扬子板块中段,地层发育齐全,构造层次清晰,交通方便(图1),因此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不少地质学家涉足此地(李四光、赵亚曾,1924)。该区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尤其在古生物地层学研究方面成果甚丰,其中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的界线剖面已被国际地科联确定为该界线层型的主要参考点;寒武系和奥陶系亦被确定为我国南方寒武系、奥陶系的主要标准剖面;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正在争取成为国际层型剖面。寒武系的研究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四川乐山范店寒武、奥陶系界线上下的牙形石进行了研究,已发现有5属11种.其组合面貌与我国华北、南方地区下奥陶统最底部的牙形石组合大体一致,从而为该地寒武-奥陶系界线的重新划分提供了生物化石依据.确认该地白云岩与灰岩的界线并不是真正的寒武-奥陶系分界线,正确的分界线应在原岩性界线之下约5m的白云岩处.因此,本剖面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组顶部约5m的白云岩不是寒武系,应属奥陶系.最后,对界线上下牙形石的颜色进行鉴定,其色变指数低,属2级,为生成液态烃适宜的成熟度范围,提出是有利的生油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度 ,我所共承担各类地调科研项目 2 4个。经广大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 ,各项目进展顺利 ,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地质成果。现综述如下 :1 地层古生物成果举世瞩目1 .1 宜昌黄花场剖面有望成为全球中下奥陶统界线的“金钉子”全球中下奥陶统界线的划分和层型剖面的选择 ,是目前国际奥陶系分会研究和讨论的重点。1 999年由美国推荐的全球中下奥陶统界线层型Whiterock Narrow剖面 ,经进一步研究发现 ,国际奥陶系分会规定的界线生物标志——牙形石Tripoduslaevis,在该剖面上的产出层位并非是该种的首现层位 ,较之所期望的层位要高得多。为…  相似文献   

13.
<正> 吉林辉南—和龙一线以南,龙岗背斜的两翼广泛出露华北型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背斜南翼为浑江流域(大阳岔、三道堡子、青沟子、木锨头沟等地)以大阳岔小杨桥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最为完整。为寰球寒武-奥陶系界线层型的候选剖面之一(Kuo Hung-chun &others 1982;陈均远等 1985;Chen Jun-yuan & others 1985,1986;Duan & others1986;汪啸风、Erdtmann 1986;钱义元1987;赵祥麟等1988);北翼为三统河流域,陈  相似文献   

14.
碓边和武山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碓边和河北武山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进行了Co,Ni、Pb、Zn、Cu、Sr、BB2、V、Ti、Cr、Th、U、B、RE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它们沿剖面呈周期性和继承性变化,其周期性变化与地层界线一致。根据微量元素含量与组合沿剖面的变化,采用数学模型分析,可以剃分地层界线。  相似文献   

15.
1978年11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所属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9号项目(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工作组首次访华期间,云南昆明地区的梅树村剖面及王家湾剖面、四川峨眉的高桥剖面、湖北峡东区的天柱山剖面及松树坡剖面,被该工作组选作为参考剖面。1982年11月6—8日,由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国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9号项目工作组联合发起的《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问题现场讨论会》在昆  相似文献   

16.
吉林大阳岔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再描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吉林大阳岔剖面是目前国际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ICOBWG)所确认的全球唯一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运用坐标系统对大阳岔界线剖面进行重新测量、详细描述Cambrooistodus 带至 Cordylodus lindstromi 带45.9m 厚的地层序列,将不同学者在大阳岔剖面所采用的样品采集系统相应地标在新的坐标剖面上,以统一它们在新坐标剖面上的坐标位,置点。新的坐标剖面将为国际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在确定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时提供一个共同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11月20日至25日在长春召开。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等十六个单位的地质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吉林省区域地质志》是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特别是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国内外最新地质理论而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基础地质专著。这部专著约100万字,共分五篇五十一章,内容包括地层、岩浆岩及岩浆作用、变质岩及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及区域地质发展史。验收会认为,《吉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实际资料扎实,立论依据充分,内容系统丰富,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夹皮沟地区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及成矿预测》项目由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承担完成。于1991年3月29日,由吉林省地矿局科技处主持,聘请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情报研究所,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等单位在长春召开了该项目评审会。与会专家、教授对该项目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指出,该项目选题合理,针对性强,工作中运用了太古宙中深变质岩区岩石—地质构造事件法,比较客观地真实的反映了夹皮沟地区花岗—绿岩地体形成和发展演化历史。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以综合信息分析与地质调查相结合,进一步确立了以会全栈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9.
奥陶系三个阶名的命名和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 《地层学杂志》2006,30(3):269-270
近年来,国际奥陶系分会在建立全球奥陶系年代地层分类、奥陶系地质年表和奥陶系统、阶两级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这是各下属国际工作组不懈努力和各国地质机构支持的结果。其中中国学者的贡献显著,中国广大的地层工作者已不限于研究国内的地层对  相似文献   

20.
王传尚  陈孝红  汪啸风 《地层学杂志》2002,26(4):272-279,285
通过对峡东地区宜昌王家湾、黄花场和分乡等三条重要奥陶系 -志留系界线剖面碳同位素 (δ1 3C)地球化学异常对比研究 ,以及远安苟家垭和秭归新滩奥陶系 -志留系界线剖面稀土元素分布型式、δCe异常的分析 ,和对苟家垭奥陶系 -志留系界线剖面微量元素 (Rb、Sr、Sc、V、Ni等 )地球化学异常的研究 ,揭示了奥陶系 -志留系界线附近地球环境的巨大变化 ,论述了环境变化对生物界的影响 ,将奥陶系五峰组划分为 2个三级层序和 5个四级层序 ,为奥陶系 /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的最终确定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