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正> 制碱工业主要原料之一的石灰石矿产在广西境内广泛分布,但另一主要原料——石盐,至今仍是紧缺矿产资源。区内制碱工业所需的石盐,全部依靠外省调进,因而影响了广西制碱业的发展,也难以发挥区内制碱灰岩资源的优势,鉴于这一现状,对区内石盐以及与石盐、石膏矿共生关系密切的芒硝、含钾盐类矿产成矿条件的研究与勘查,为  相似文献   

2.
成矿单元划分对于矿产地质研究和指导找矿十分必要,以钾盐矿成矿单元划分为例,讨论了化工矿产单矿种成矿单元划分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通过研究,制定了钾盐矿成矿单元划分的基本原则,初步提出中国钾盐矿成矿单元划分方案,初步确定了12个Ⅲ级钾盐矿成矿单元。选择柴达木盆地及北缘、江汉盆地、塔里木盆地三个重要的钾盐矿Ⅲ级成矿带,讨论了在Ⅲ级成矿单元基础上开展次级成矿单元或找钾远景区划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新疆成矿单元划分方案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成矿单元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集中表现,也是矿产勘查及预测评价的基础.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在全面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新疆成矿单元的划分方案,首次对新疆Ⅳ级矿带进行了划分.新疆地跨古亚洲、秦祁昆及特提斯3大成矿域,此次共划分出阿尔泰、准噶尔、伊犁、塔里木、阿尔金-祁连、昆仑、巴颜喀拉-松潘、喀拉昆仑-三江8个Ⅱ级成矿省,24个Ⅲ级成矿带、84个Ⅳ级矿带,成矿单元之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全国各省区中少见.在此基础上对各成矿单元的地质成矿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及其矿物组合特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郑绵平  刘喜方 《地质学报》2010,84(11):1585-1600
青藏高原湖泊的矿化度与其湖泊演化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根据取得盐湖数量和卫片解译,本区湖泊矿化度在空间上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北、西北向南、东南趋向下降,大体上与现代高原年干燥度(年蒸发量/年降水量)呈同步变化。高原盐湖的pH值既与水化学类型有关,又与湖水矿化度有关,即由碳酸盐型→硫酸钠亚型→硫酸镁亚型→氧化物型,其pH值趋于下降,而湖泊的pH值与矿化度大体呈反相关。根据库尔纳可夫—瓦良什科分类法及作者对碳酸盐型的细分,对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进行了全面细致划分,从而取得了清晰的规律性认识:本区盐湖水化学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特点。不同的盐湖水化学类型,具有不同的专属性,碳酸盐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硼砂(三方硼砂)或硼砂—扎布耶石,以及碱—芒硝组合;硫酸钠亚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芒硝(无水芒硝)—石盐以及镁硼酸盐(库水硼镁石、柱硼镁石等)—钠硼解石—芒硝;硫酸镁亚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硫酸镁盐(泻利盐、白钠镁矾)—石盐、镁硼酸盐—芒硝、芒硝—软钾镁矾—石盐以及大量石膏;氯化物型代表性成矿组合则为光卤石—水氯镁石—石盐、光卤石—石盐,个别盐湖共生南极石。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各类型盐湖矿物组合基本上具有冷相组合特征,芒硝及与其共生的冷相盐类矿物,可成为研究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物。目前已检出青藏高原盐湖水含有59种元素,其中B与Li、Cs、K、Rb有密切共生关系,其含量随湖水矿化度增长大致呈正相关;B、Li、Cs、K、Rb最高正异常落在羌南碳酸盐型带(Ⅰ2)西段—昂拉陵湖区为中心地区;并与本区中新世火山沉积岩系和地热水B、Li、Cs、Rb等高值区并行不悖。以上有力证明B、Li、Cs等特殊元素物质与深部来源有关。据近期大量地球物理和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其成因与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引起的重熔岩浆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南美科迪勒拉高原硼锂(铯)盐湖即生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两者均说明全球特定的活动构造带是造成天然水B、Li、Cs(K、Rb)高丰度及其成矿作用的主因。  相似文献   

5.
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划分是近年来该区成矿规律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以板块构造-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中蒙合作完成的该区1∶100万建造-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的基础上,对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进行了统一厘定和划分。该区Ⅰ级成矿域隶属于古亚洲成矿域和滨太平洋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可划分为阿尔泰、准噶尔-南蒙古和塔里木3个成矿省、12个成矿带和21个成矿亚带。滨太平洋成矿域划分出大兴安岭和华北陆块2个成矿省、4个成矿带和15个成矿亚带。研究提出,蒙古的欧玉陶勒盖-查干苏布尔嘎大型-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成矿亚带向西与中国的东天山-北山成矿亚带相连,为该区寻找同类型斑岩型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东天山—北山地区成矿单元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单元是成矿意义上的地质单元。笔者在继承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确定的中国成矿单元I级(成矿域)、Ⅱ级(成矿省)和Ⅲ级(成矿区带)最新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对东天山—北山地区6个Ⅲ级成矿单元(成矿区带)界线进行修正,并以明显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带及相关的成矿作用为标志,划分11个IV级成矿单元(成矿亚区带),概述各IV级成矿单元(成矿亚带)地质矿产特征。  相似文献   

7.
刚果(布)布谷马西钾盐矿床盐类矿物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果(布)布谷马西钾盐矿床位于非洲大陆西部边缘,是白垩纪时期沉积的大型钾盐矿床。文章运用X射线衍射、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识别出布谷马西钾盐矿的主要盐类矿物有硬石膏、石盐、光卤石、钾石盐、水氯镁石和溢晶石。盐类矿物的沉积顺序为:硬石膏→石盐→光卤石→钾石盐→水氯镁石或溢晶石。该矿区的成盐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水,盐类沉积物中贫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可能与白垩纪"方解石海"的海水成分密切相关。矿区中的钾石盐主要是由光卤石淋滤形成。  相似文献   

8.
成矿单元是成矿意义上的地质单元。笔者在继承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发布的中国成矿单元Ⅰ级(成矿域)、Ⅱ级(成矿省)、Ⅲ级(成矿区带)最新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对秦岭地区5个Ⅲ级成矿单元(成矿区带)界线进行修正,以较明显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带特征及相关的主成矿作用为标志,划分15个Ⅳ级成矿单元(成矿亚区带),并概述各Ⅳ级成矿单元的地质矿产特征。  相似文献   

9.
潘彤 《世界地质》2018,37(4):1137-1148
根据找矿工作的需要,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地构造演化为基础,以区域成矿规律为主线,突出研究区域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带和相关矿产的成矿作用,反映最新的找矿成果。针对柴达木北缘单元之多样性、复杂性及独特性,系统阐述了柴达木北缘Ⅳ级成矿单元划分的划分方案,柴达木北缘Ⅳ级成矿单元划分为9个Ⅳ级成矿亚带。并详细研究了所划分出的9个成矿亚带的成矿作用、成矿类型及成矿属性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钾盐找矿规律新认识和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钾盐矿床成钾特征,总结出了我国海、陆相成盐盆地和成盐成钾特性:成盐具有多期性、成盐时代差异性、成盐作用迁聚性、物质成分多样性、后期盐盆地的变动性和多液态矿的特点;厘定了3个盐类成矿域和1个成矿带;提出了我国找钾策略——以海相蒸发盐盆地为主攻方向、兼探陆相盐湖及含钾地下卤水;提出了我国主要的古代盐盆地多产于“准克拉通(陆块)”,特别是海相盐盆地均发育于前寒武纪为基底的陆块中,以及钾盐沉积于构造稳定区中相对活动的亚稳定区和在构造亚稳定区中聚集于相对稳定区的新认识;发展了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找钾理论认识,有效地推动了油钾兼探工作.发现滇西南—羌北中上侏罗统若干钾盐显示,特别是指导和部署滇西南深部侏罗纪找钾,并取得超常规的进展;进一步缩小陕北奥陶系找钾包围圈;引领“油钾兼探”实施,实现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凹陷古近系找钾的重大实质性进展;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新的早第四纪富钾层位;指导和取得青藏高原特种盐湖综合找锂、钾和评价的重要进展,新发现一批大中型锂、钾特种盐湖(特别是多格错仁大型锂、硼(钾)盐湖)和取得综合利用工艺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   总被引:11,自引:14,他引:11  
西北地区主要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大中型金属矿床309处。其地处大陆腹地,以塔里木陆块为主体,东接华北地台西段的阿拉善地块,南、北分别由众多微陆块镶嵌的显生宙造山系构成。北造山系以天山-兴安岭华力西造山系的西段为主体,向北接有阿尔泰-额尔古纳加里东造山系,间有准噶尔、伊犁等微地块。南造山系则自北向南依次由秦祁昆中央造山系中西段、松潘甘孜造山系等组成,间有中祁连、柴达木等微地块。构造复杂,是典型的陆内造山带发育地区。总体上处于古亚洲造山区,南接特提斯造山区,东叠环太平洋造山区。西北地区以元古宙-古生代金属成矿为显著特色。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块状硫化物铜多金属矿床、海底喷流(气)型铅锌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钨矿床及热液蚀变岩型金属矿床是主要的成矿类型。依据时空统一、区域地质构造和成矿演化,结合成矿理论分析,西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主要处于3个成矿域:自北而南古亚洲成矿域、秦祁昆中央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主要由阿尔泰、西天山-西南天山、东天山、北山成矿带组成,夹持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以晚古生代内生矿床产出为特点。秦祁昆中央成矿域以自西而东主要有西昆仑-阿尔金、祁连山、东昆仑、秦岭成矿带构成,祁连山、东昆仑之间夹持有柴达木盆地,以元古宙、早古生代内生矿床成矿为显著特点。特提斯成矿域仅出露于青海的南部,三江成矿区的北段以中新生代成矿为特点。已有的矿产资源资料和最新地质大调查专项工作进展表明,在西北地区广大的找矿空间和良好的成矿条件基础上,需重新认识成矿地质背景,科学地确定主攻方向,以新发现的十余处具有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潜力的远景区为勘查重点,集中攻关,加强综合性研究,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简称柴周缘)地区陆续发现了一系列与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镍矿床(点)。为此,根据已有地质矿产资料,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总结了柴周缘地区镍铜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空间分布及成矿特征; 在柴周缘地区划分出柴北缘高压混杂岩带、欧龙布鲁克陆块、柴南缘昆北裂陷槽及柴南缘昆中岩浆弧带等4个镍成矿区带,并重点分析了各成矿区带的镍矿床(点)成矿特征;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柴周缘镍矿床的幔源岩浆深部熔离和上侵贯入的成矿模式及含矿岩石风化露头和物化探异常等找矿标志,圈定出柴北缘高压混杂岩带西段的阿尔金南缘茫崖镇—冷湖镇、欧龙布鲁克陆块东段的乌兰、柴南缘昆北裂陷槽西段的冰沟南和东段的夏日哈木西北,以及柴南缘昆中岩浆弧带中段的夏日哈木—托拉海南和白日其利—哈图6处镍矿找矿潜力区。所取得的地质找矿效果,对推动整个柴周缘地区与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镍矿的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沿海岸带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资源储量丰富。由于地壳演化历程的差异,决定其岩石建造和含矿建造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各大地构造单元内分布着各具特色的矿产;各个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岩系都分布着一定的矿产。山东省沿海岸带属环太平洋Ⅰ级成矿带,分属于济阳(华北)成矿区、胶北(辽宁胶东半岛)成矿区和胶南威海成矿区3个Ⅱ级成矿区。由于山东省区域成矿作用的发生、发展和矿床的形成都受区域地质的发展演化控制,矿产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维宝矿区属塔里木-华北板块柴达木微板块之祁漫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成矿区带属于秦祁昆成矿域-昆仑成矿省-东昆仑F e-Pb-Zn-Cu-Co-A u-W-Sn-石棉-盐类成矿带-祁漫塔格W-Sn-Pb-Zn-F e-Cu-多金属矿带。容矿地层为蓟县系狼牙山组(Jx l),含矿岩性为条带状绿帘石、透辉石矽卡岩、少量为矽卡岩化大理岩。矿体主要受地层控制,形态多呈层状、透镜状和脉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大理岩化和纤闪石化等。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褐铁矿、孔雀石、铜蓝等。矿石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浸染状构造为主,局部见块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岩浆气液叠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5.
中条山—塔儿山成矿带属滨西太平洋成矿域华北断块金、银、铜、铅、锌、锰、铝土矿、金刚石成矿区中的3级成矿带,其中包括2个成矿系列、7个成矿亚系列和11个矿床式。2个成矿系列具有成矿世代的“双层性”、成矿物质来源的二元性、成矿作用的三阶段和矿化带展布与地质构造单元的趋近性等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集区是滇西兰坪盆地内新发现的矿集区,属东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一部分。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均一温度和盐度的研究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C、H、O同位素资料及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流体包裹体主要具有盆地沉积卤水及大气降水的特征,但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这些特征与该区特定的地质背景和演化历史密切相关。兰坪盆地是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两条深大断裂之间发展起来的一个拉分盆地,这两条深断裂连同盆地中央的中轴断裂,不仅控制了盆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且也控制了盆地内成矿流体的来源及银、铜等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因此认为成矿作用是流体混合作用、有机质和膏盐地层的还原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祁连成矿带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楠  肖克炎  陈风河 《地质学报》2016,90(7):1413-1422
新祁连成矿带由原祁连成矿带及柴达木主要的钾盐产地合并而成,横跨甘肃、青海、内蒙三省区,面积达11.4×104km2。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特提斯构造带交界部位,地质演化历史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因此,该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所涵盖矿种齐全,是我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钾盐产地。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祁连成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重要矿产、典型矿产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主攻矿种成矿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成矿系列,建立了成矿谱系,并对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设定主攻矿种为钾盐、镍、钨,划分出7个主要成矿系列。在此基础上,部署了2个重点远景区:柴达木盆地西部重点远景区;金昌一般远景区。3个一般调查区:大道尔吉一般远景区;锡铁山重点远景区;下柳沟一般远景区,为指导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位于伊犁微板块北缘之博洛科努早古生代岛弧带,属于阿吾拉勒金、铜、铅、锌、铁成矿带东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和上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两者为断层接触关系。由于成矿矿浆的多期次活动,查岗诺尔铁矿广泛发育围岩蚀变,形成沿断裂带分布的带状蚀变带。通过研究发现,矿床主矿体FeⅠ号主矿体的围岩蚀变情况,按不同蚀变矿物组合,自东向西可分出石榴石带、绿帘石-阳起石带、阳起石-磁铁矿带、蚀变大理岩带和阳起石带,对应三期蚀变作用。各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分别为:磁铁矿+透辉石+石榴石、磁铁矿+阳起石+绿帘石、磁铁矿-石榴石-阳起石-绿帘石-石英-碳酸盐。矿区蚀变是由高、中温火山热液交代中酸性火山碎屑岩而形成。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以元古宙—古生代金属成矿为显著特色。火山喷溢型铁矿、BIF型铁矿、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海底喷流型铅锌矿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主要的成矿类型。中亚构造域中南部以晚古生代内生矿床产出为特点,主要表现为石炭纪—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塔里木、鄂尔多斯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储藏盆地,周边有金属矿产产出。特提斯构造域东北部主要是秦—祁—昆造山带西昆仑塔什库尔干、祁漫塔格重要矿集区的发现。根据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区带的主要成矿特征、典型矿床及找矿新发现,结合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各个成矿区带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划分找矿远景和勘查选区,并提出了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