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频繁见诸报端.旨在实现发展和减排双赢的低碳经济理念正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推崇.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后,人类必须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话语.  相似文献   

2.
媒体扫描     
<正>《时代》2019年9月23日如何在气候变化中生存下来,是这期封面给出的的主题。期刊相关内容认为,到2050年,全球变暖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回忆过去人类如何在气候变化中生存下来的基础上,文章提示读者: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除了改变社会和经济,别无选择,因为人类很难理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对国内外的碳排放状况、中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国际合作行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变动的趋势,将减缓气候变化对策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呈正相关性。目前,欧盟、英国、德国、法国、芬兰、丹麦、瑞士、韩国、日本、菲律宾、新西兰、墨西哥和南非均正式颁布或完成起草了应对气候变化或低碳发展相关法律。文中通过系统研究发现,国外已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国家和地区均通过立法明确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配套制度纳入法律,确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宗旨和原则,成为其高水平履行国际气候条约的重要保障。中国启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已有10年,可借鉴国外立法在减排目标、管理体制、减排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原则等方面的立法经验,尽快推进国内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   总被引:69,自引:2,他引:67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于2007年11月17日在西班牙正式发布。综合报告将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地球表面温度直接联系起来,综合评估了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报告指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行动刻不容缓;能否减小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投资。这对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回顾了从气候变化到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过程,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角度验证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纵观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报告的评估内容以及国际气候谈判的发展历程,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惟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的风险、挑战与决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2009年年底国际社会将在丹麦哥本哈根达成最终气候协议日期的临近,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种场合、各种组织争相露脸、展示贡献的必议话题.2009年3月,由国际上10所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国际大学研究联盟主办的"气候变化:全球风险、挑战与决策"国际科学大会在丹麦召开,大会邀请了来自近80个国家的2500多名代表参加,包括政要和知名科学家.代表们广泛交流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气候变化问题,明确了科学界给决策者采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措施提供的支持.会议综合报告已于近日编写完成,将于201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李萍阳 《气象》2010,36(2):136-141
第18届国际生物气象会议于2008年9月22—2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通过简要介绍了这次会议的情况,概括了近年来生物气象研究的进展与动向。从ICB2008各会场的交流内容和讨论可以看出,未来生物气象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人类生物气象学领域的热浪与健康预警系统、医疗气象、室外工作热环境评价及医疗天气预报研究与应用。(2)城市气候特征与评价及减缓措施研究。(3)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4)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5)动物对气象条件和气候变化的响应。(6)污染物跨国输送与国际环境合作研究。加强我国的生物气象研究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可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建议。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2005,33(3):255-255
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双月刊),已于2005年3月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创刊,创刊号将于2005年5月底正式出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主要发表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以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交叉学科,如地球科学、生态、环境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报道全球变化最新的观测事实、重要信息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减缓措施和技术研究成果等;反映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各类国际、国内重大活动、重大科技计划及国际环境外交谈判的信息。主要栏目有:“科学论文”、…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发布了第6本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科学认知与政治争锋》。绿皮书由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直接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资深专家撰稿,全面介绍华沙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从气候变化的角度看,2007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无论从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是到人们的切身感受,或者到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问题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2007年都将当之无愧地成为"气候变化年"。  相似文献   

12.
 从气候变化的角度看,2007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无论从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是到人们的切身感受,或者到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问题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2007年都将当之无愧地成为"气候变化年"。  相似文献   

13.
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公正转型议题涉及就业、关乎民生,是各国都很关注的政策领域之一,因此也被视为是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重要社会机制。近年来,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建设气候治理公正转型制度体系,各国也在所制定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规划中越来越多地提出与公正转型和就业相关的目标与措施。公正转型议题在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主流化的趋势给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加强关于该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在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充分考虑该问题,保障受影响就业群体获得社会公正对待;总结具体实践经验;在政策领域协调上做好新的布局;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公正转型治理体系的构建中。  相似文献   

14.
法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积极支持和推动,是世界上最早推动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家之一。在法国、西班牙、荷兰3国的倡议下,1989年3月在海牙召开了有80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型国际会议。1995年2月法国政府制定了“减缓气候变化第一个国家计划”,1997年11月又制定了“减缓气候变化第二个国家计划”。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问题是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纷纷制定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气象》2010,(4)
<正>气候变化应对战略之国别研究陈泮勤编著该书从当前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入手,归纳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影响、预估及其不确定性,梳理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框架及利益格局,并从气候政策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基础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美国、日本、德  相似文献   

17.
2008年3月28日的《SCIENCE》杂志上刊登了美联邦3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该报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美国交通系统带来的影响,指出公路、码头、铁路尚未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参与构建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9年将是构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关键时期,而除了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和责任分摊之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以及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都将会是最为关键的影响要素。在对国际气候制度的关键影响要素进行梳理并对其进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形势,对中国在2012年后国际气候谈判以及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倍受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话题。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全体大众的共同参与。为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将于2009年11月底在北京联合举办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公众参与”大型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IPCC评估报告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有重要影响,目前正在陆续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已明确作为气候变化新协议谈判的重要信息来源,对讨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不容忽视。最先发布的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基于新的科学观测事实、更为完善的归因分析和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气候变暖的事实,发现了人类活动与全球温升之间因果关系的新证据,以及温室气体累积排放与温升响应之间的定量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其中一些关键结论可能的政策含义,探讨了这些关键结论对目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和新协议等相关问题的可能影响,探讨了科学信息在气候变化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为科学地理解和利用这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