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国权  龙国炳 《气象》1977,3(12):12-14
发展杂交米稻,首先得有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上以不育系作母本,恢复系作父本,按一定的行数比例相间种植,让恢复系的花粉落到不育系的柱头上受精结实,使不育系结出的种子恢复可育性能,杂种能自交结实并有杂交丰产优势,以供大田生产应用。这一制备杂交水稻种子的过程称为“制种”。由于杂交优  相似文献   

2.
1975年冬到1976年春我省在海南岛南部崖县、乐东、陵水一带,搞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不育系种子(以下简称冬季南繁)三万三千余亩,获得全省平均亩产70多斤的好收成,其中十二个县和农场的育种队平均亩产过100斤,慈利县育种队50多亩突破亩产200斤大关。冬季我们从大陆到海南岛的目的是加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地大面积推广“早杂”和“晚杂”,但是种子缺乏,由外省调入要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农民难以承受,给推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就地制种是有效的途径。阳新县自1986年开始进行杂交稻春制,头两年产量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如春季温度不稳定,播种期的低温阴雨,分蘖期的“五月寒”,扬花期的“梅雨”与高温花期不遇等,严重制约着产量。通过气候适应性试验研究,探索其不利气象条件的危害指  相似文献   

4.
我县位于湘东南边境,罗霄山脉中段,属南岭山脉,高山重叠,纵横交错。处在113°35’—114°10’E;25°44’—26°18’N。水田分布在海拔294米—1,500米之间,梯田层数最多的有180多层。根据我县气温统计,年平均气温仅15.4℃,每年适宜的水稻生育期190天左右。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群众称为  相似文献   

5.
沈国权  龙国炳 《气象》1977,3(11):21-2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高瞻远瞩地预言:“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于现在的农作物高产量。”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华主席亲切关怀下,1973年我国成功地育出了杂交水稻。经过鉴定和示范,效果良好,大面积一季亩产1,000—1,300斤,小面积可达1,500—1,800斤。实践证明,杂交水稻蕴藏着较大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调查,系统地分析了城乡养鸡中存在的农业气象问题,及其有利和不利的农业气象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杂交水稻三系的花时与天气条件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在晴好天气条件下,不育系在一天中开花时间总是比保持系和恢复系延迟,而且开花时间也较分散。但在阴天条件下(有时有小阵雨),保持系的开花时间显著延迟,而不育系的开花时间和集中程度与晴好天气条件下无显著差异。 表1和表2分别为我站1977年6月16日在晴天条件下和6月18日在阴天条件下于泽潭公社明星大队对春繁珍汕品种的观测结果(表中A_1,A_2,…,B_1,B_2,…,为不同观测  相似文献   

10.
关中棉区多年来产量较低,且年际变化较大。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资料表明,关中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不仅受栽培措施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与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探讨和研究影响本地棉花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及其关键时期,对于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发展棉花生产,是十分必要的。现以泾阳县1955—1981年的气候和产量资料为例,略谈棉花生产中几个不利的农业气象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沈国权  龙国炳 《气象》1978,4(1):22-23
杂交水稻对光、温、水等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常规品种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高温强光是发挥杂交优势的重要条件,但抽穗前后它既怕低温又怕高温,如果温度条件不良,则会增加空壳,降低结实率。造成空壳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恢复系的恢复力还不够强。因此,研究杂交水稻安全齐穗期的农业气象指标,分析适宜播插期的农业气候条件,以及开展相应的情报、预报服务工作,是杂交水稻栽培中的重要课题。 一、生育期与光、温特性 在南方稻区,为了夺取双季丰收,水稻品种的熟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籼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3号、6号是我省目前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组合,可以作中稻,也可以作晚稻,其熟期主要是受亲本热期和杂交种光温特性的影响,生育期较长。中稻  相似文献   

12.
周义明  张翊 《气象》1997,23(11):52-54
针对杂交水稻制种对晴、雨天气敏感反应,根据建阳市(1961-1996年)降水资料,分析降水分布规律,采用历年6-9月逐日、各候连阴雨天气概率分布规律和连续10天内遇阴雨天概率分布谷期,确定闽北地区杂交水稻制种的最佳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稻产区的广大气象台站和农业气象工作者,积极开展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的分析研究和服务工作,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揭示出杂交水稻生长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把指标鉴定、资源分析、服务方法及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近年来,从气象条件上研究杂交水稻的结实率和制种中亲本花时相遇问题取得一定的进展,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杂交水稻具有特殊的丰产性能,但杂种优势的发挥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当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水稻,由于亲本气候生态遗传影响,一些组合要求较严格的生态环境条件,生育期中的高温强光是发挥杂  相似文献   

14.
周义明  张翊 《气象》1997,23(11):52-54
针对杂交水稻制种对晴,雨天气敏感反应,根据建阳市降水资料,分析降水分布规律,采用历年6-9月逐日,各候连阴雨天气概率分布规律了连续10天内遇阴雨天概率分布谷期,确定闽北地区杂交水稻制种的最佳期。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4.7%。1970~1980年全年平均亩产85.8斤,最高152斤,最低55斤,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探索稳产高产途径,我们对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农业气象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防御对策,为本县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多年的农业气象试验、农业气象服务和大田高产栽培的实践,对水稻高产栽培中主要的农业气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18.
纳入国家高科技计划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在我省已向实效方向发展。1994-1997年全省累计制种9600亩,高产示范40多万亩。全国到“九五”末期,计划推广5000万亩,实现增产粮食25亿公斤。为配合这一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的新技术的推广,赣州地区气象局组织有关人员,在省、地、市、乡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于”97年首次在赣州市龙埠乡进行了几种有希望在赣南推广的两用核不育系在不同海拔高度的育性鉴定试验种植。以确定两用核不育系在赣南可用于制种或繁殖的时期,为提高制种纯度和产量,提高繁种产量,提供可靠依据。现依据这一试验结果,就赣…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的发展简况,重点阐述了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特有的几个农业气象问题.为适应农作物生育,获得优质高产,除自动控制室内小气候外,还从温室设施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气象》1977,3(11):36-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