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核裂变径迹测定年龄技术,已在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考古工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裂变径迹测定年龄技术,是应用各种天然矿物或材料中微量杂质铀的自发裂变碎片,在绝缘固体介质中产生的辐射损伤痕迹(即裂变径迹)测定年龄的方法。该法的优点之一是应用范围广,在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常可找到合适的测定对象。  相似文献   

2.
裂变径迹定年法中国际标样的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鹏济  赵云龙 《铀矿地质》1995,11(4):240-243
第6届国际裂变径迹测定地质年代学术讨论会上推荐标准化刻度裂变径迹定年法,并推荐了几种定年标样。本文通过标准铀玻璃刻度系数定出值,利用外探测器法测定了国际标样中的3种桔石和两种磷灰石的年龄(FCT27.7±0.8Ma,BM16.1±0.5Ma,TR60.0±3.OMa,Durango30.8±1.9Ma),在误差范围内与参考年龄一致。  相似文献   

3.
锆石国际标准样和华南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刘顺生 《地球化学》1989,(3):271-275
从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菲什峡谷的凝灰岩中分选出来的锆石,已定为裂变径迹年龄测定方法的国际标准样。本文报道对锆石国际标准样和华南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结果,完成的数据与其他国内外实验室数据在误差范围内吻合,并特别详细介绍了锆石裂变径迹的蚀刻方法。  相似文献   

4.
锆石裂变径迹定年蚀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鹏济  赵云龙 《岩矿测试》2002,21(2):109-112
回顾了锆石裂变径迹定年蚀刻方法的进展,分析了各蚀刻方法的使用及其局限。对不同混合酸体系蚀刻FC-3锆石进行了比较,选出浓HNO3+HF 190℃为最佳混合酸蚀刻体系。改进的碱酸体系结合的两步蚀刻法,可使锆石观测面清晰度明显增加,光学特性变好,观测部位界限清楚,可观测面积增加,径迹干扰减少,易测准,读数的可重复性好。先碱后酸的蚀刻顺序可明显使误差减小,提高测量精度,还可大大缩短总蚀刻时间。  相似文献   

5.
裂变径迹定年法Zeta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第6届国际裂变径迹测定地质年代学术讨论会推荐的三种锆石、两种磷灰石和一种榍石国际年龄标样对Zeta值进行了系统刻度,对NBS-SRM612铀标准玻璃测定的锆石Zeta值为(335.6±8.2)acm ̄2,磷灰石(343.3±14.6)acm ̄2,榍石为(347.7±15.8)acm ̄2,三种矿物之间的Zeta值无很大差异,统一的加权平均Zeta值为(339.2±6.6)acm ̄2。  相似文献   

6.
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和逐层蒸发法铅年龄测定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  刘顺生 《地球学报》1994,15(Z1):226-231
本文阐述了颗粒锆石裂变径迹法及双带源逐层蒸发法的方法原理,对取自美国菲什(Fish)峡谷凝灰岩中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国际标准样及取自香港花岗岩中锆石的两种年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它们年龄差异的原因,认为铅年龄代表锆石的结晶年龄,而裂变径迹表观年龄代表岩体的冷却年龄或最后一次热事件的年代。开展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以期更好地探讨研究区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钻井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钻井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结果,证实了该盆地在中生代晚期发生过温度达210℃左右的热事件。不同构造单元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数据存在明显差别,这是因中生代晚期盆地构造运动强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8.
裂变径迹定年标准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钴活化箔对SRM962标准铀玻璃进行了刻度,并比较了用钴活化范和用经过刻度的标准铀玻璃测量中子注量的定年方法,结果表明后者的定年结果优于前者,两者都有正系统偏差。利用磷灰石、结石和榍石的7种年龄标准样品和SRM962标准铀玻璃进行多次刻度,发现3种年龄标准矿物的Zeta常数基本一致,为327.4±7.8(±2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裂变径迹Zeta法定年及应用现状作了简单的介绍。采用国产的铀标准玻璃UB2标定了磷灰石的Zeta常数 ,并对Zeta法的过渡性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对Zeta法过渡到绝对法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张峰  王世杰 《地质科学》2001,36(1):101-106
仙女山断裂带和九湾溪断裂带是位距三峡工程坝址最近的两条主断裂。本文对断裂带中断层泥、断裂壁岩和断裂带围岩内选出的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断代学的研究,并对径迹长度的频率分布进行统计测量。研究证实,仙女山断裂带与九湾溪断裂带发生的时期分别为0.60±0.05MaB.P.和0.29±0.04MaB.P.,与它周边的围岩经受的主要构造-热事件年龄(22.30±1.8Ma)截然不同。与其它方法年龄测定结果对比分析,均未见到全新世以来有明显的活动迹象,以此确认三斗坪坝址属稳定地壳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微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裂变径迹年龄测定法在理论和分析技术方面日趋完善,应用领域和解决问题的深度不断扩大和深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研究地质体的热演化和构造史等地质课题上,该法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裂变径迹年龄测定法中,锆石由于性质稳定、分布广、含铀量较高而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6.
裂变径迹定年方法的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林 《第四纪研究》1997,17(3):272-280
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利用裂变径迹年龄及裂变径迹长度分布形态来反映随时间产生的裂变径迹积累及由温度控制的退火(裂变径迹缩短或消失)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几年来,有关磷灰石的退火特征进行了大量实验和野外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通过对80年代以来国内外裂变径迹研究状况的追踪调研结果,简要介绍裂变径迹定年方法的主要进展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锆石的特点是含铀量高,并作为耐风化的稳定副矿物广泛地产出于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是裂变径迹定年技术中应用最广的矿物之一。锆石径迹定年技术中,关键是选择适宜的制片方法和最佳蚀刻条件对此许多研究者已做过大量探讨,目前采用的蚀刻方法有:375—500℃高温下磷酸蚀刻法,220℃下NaOH或200℃下NaOH+KOH蚀刻法和150—180℃温度下的HF+H_SO_4蚀刻法。因锆石颗粒一般都比较小,为了准确地统计每个锆石颗粒同一内表面上的自发和诱发裂变径迹密度,一般采用的步骤是:先将锆石晶粒固  相似文献   

18.
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具有在较低温度下能够退火的特征,以及锆石径迹封闭温度在750℃以上的特点,研究同一矿石中两种不同单矿物产生的裂变径迹与记录条件(径迹长度变化)。测定白云鄂博主矿成矿年龄数据属于海西中晚期,其值为3.3 ̄4亿年,是改造后形成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西昆仑及邻区区域构造演化的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昆仑北部山前的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将年龄划分为8个峰值区间:P1—4.7Ma以来;P2—13~9Ma;P3—24~18Ma;P4—47~33Ma;P5—79~57Ma;P6—131~103Ma;P7—185~180Ma;P8—267~235Ma,各峰值分布受阶段性抬升剥露和热事件共同影响。P8与P5主要受热事件控制,P6、P4、P3、P2、P1主要和抬升剥露有关,P7主控因素不明显。裂变径迹年龄峰值与西昆仑及邻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构造事件的时限吻合,并伴随强烈的区域性断裂活动,指示裂变径迹年龄峰值记录了西昆仑及邻区构造演化的重大事件;其中,晚白垩世以来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抬升具有相似性,反映了青藏高原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经历了相似的阶段性抬升。柯克亚连续沉积剖面显示西昆仑及邻区4.7Ma以来开始最后一次大规模抬升,并指示上新世以来西昆仑及邻区的径迹年龄储备表现出由多样性向一致性、由无规律向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暗示4.7Ma以来的抬升具整体抬升性质;3.6Ma为抬升的转折点,表现为抬升剥露速率加快、基底开始大规模出露地表,西昆仑山对南边的水流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