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浮游动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一、大海洋生态系的概念及其起源大海洋生态系(LargeMarineEcosystem)是20世纪末期提出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领域的新概念。其产生的原因是世界各个海区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污染与过度捕捞的影响,许多鱼种衰竭,有的甚至濒于绝迹。这一严酷的事实,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如何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找出影响生物量变化的真正原动力。20世纪初的几十年中,人们只是对单一的鱼种进行生物评价,效果不理想,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试图在食物链研究的基础上对鱼种进行生物量的评估,成效也不显著。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展的对…  相似文献   

3.
大海洋生态系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海洋生态系与其管理的概念及意义,描述了影响大海洋生态系的因素,论述了大海洋生态的管理体系的构成原则及目标规划步骤,探讨了生态系管理上的投资-效益矛盾,尤其是国际海洋管理方面的协调问题,并对若干实例进行了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4.
海洋围隔生态系中营养盐和重金属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庄栋法  林昱 《海洋学报》1990,12(5):661-665
多年来北美、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海洋生态学家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广泛应用海洋围隔生态系研究营养盐浓度和通量的变化与有关的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之间的关系.例如,H.S.Peter(1982)系统综述了营养盐的地球化学循环[1].Isao Koike和AkihikoHattori等人(1982)利用CEPEX详尽探讨沿岸水氮的动力学[2].K.Kremling等人(1978)论述了在围隔实验生态系中营养盐的变化和用镉处理的生态系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3].还有W.H.Thomas用等人(1977)评价了1976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萨阿尼奇湾的受控生态系污染实验中汞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4].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根据1984年8和11月,1985年2月和5月对渤海、黄海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及1980年8月和11月,1981年2月和5月对江苏海岸带水域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所获取的大网浮游生物样品,分析、总结浮游动物的生态特性,并针对当前即将开展的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研究,提出浮游动物拟重点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的碳循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99-4航次对南沙珊瑚礁区进行了考察,利用现场投放沉积物捕捉器采集沉降颗粒物样品,从生物与非生物体系两个侧面对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的碳循环作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碳是珊瑚礁生态系中各种样品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总碳的收支主要受到溶解平衡与钙化作用的控制。有机碳在珊瑚礁泻湖中具有很高的循环效率,泻湖中垂直转移的颗粒有机碳有93%以上在进入沉积物之前被释放,其中生物碎屑的颗粒有机碳释放率约为99%。珊瑚礁植物尤其是与珊瑚共生的虫黄藻等的光合作用以及珊瑚礁的拟流网模型、休渔模型分别代表了构成珊瑚礁有机碳循环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高效循环和稳定补充。因而珊瑚礁保护应当重点保护珊瑚礁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资源。  相似文献   

8.
9.
10.
1985年在厦门港海边水池内采用10m3围隔式生态实验装置研究了两组低浓度的混合重金属的迁移和归宿,溶解态金属浓度最初随袋内颗粒沉降呈指数形式下降,其去除速率Pb>Hg>Zn>Cu>Cd,其后由生物活动转为颗粒态,Zn在水华期明显地发生了生物转移,27天后Cd和Cu仍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Pb和Hg大部分转移到沉降物中,Zn几乎各占一半,袋壁吸附不超过袋内金属的2%,浮游动物与重金属的结合很不稳定,有机质在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渤海海洋》2000,18(1):45-49
  相似文献   

12.
13.
海洋围隔生态系中叶绿素α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子平  陈孝麟 《台湾海峡》1991,10(3):229-234
  相似文献   

14.
养殖渔业生态系的特点、问题和解决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庆彪 《海洋科学》1994,18(5):15-17
随着养殖渔业的发展,一些生态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例如,70年代日本养殖扇贝大量死亡[3];80年代末,日本海面养鱼渔场老化,赤潮频繁发生,缺氧水团不断扩大,鱼类生长缓慢,死亡量增加。80年代以来,我国养殖对虾水域富营养化,虾病越来越严重,养殖扇贝有时也发生大量死亡。这些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养殖渔业发展的因素。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曾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虾贝混养、贝藻间养等。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解决上述问题应遵循什么途径,很有必要从理论上予以探讨。养殖渔业水体是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3个不同生态系的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初步研究表明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存在 3个不同的生态系 ,与以盐度划分的水团 (长江河口水、长江冲淡水、外海水 )基本一致 ,每个生态系包含 1个浮游植物群落。 1997~ 2 0 0 0年的 7个航次调查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393种 ,其中大部分为硅藻。长江口的浮游植物基本可归为 5个类群 :淡水类群、河口半咸水类群、近岸低盐性类群、外海高盐类群、海洋广布性类群。它们自西向东在 3个生态系中有明显的分布格局 ,并且随着长江径流量的变化而摆动和变化。根据栖息水域的盐度浮游植物可分为 3个群落 :河口群落、冲淡水低盐群落、外海高盐群落。  相似文献   

16.
添维生素B12对围隔生态系内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昱  庄栋法 《台湾海峡》1994,13(1):32-36
本文评述了1991年进行的添加维生素B12对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影响的围隔实验结果,初步探明,富营养的围隔生态素中B12异常增加,会提高中肋骨条藻的细胞分裂速率,而增大了赤潮的规模,从长期的效应看,会影响整个浮游植物的结构;还可能影响演替的进程,甚至可能诱发需要维生素B12的甲菏赤潮,文中还针对这个实验方法的作些评论。  相似文献   

17.
彭荔红  洪丽玉 《台湾海峡》1995,14(4):334-33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酸雨的研究现状;包括酸雨的来源、成因、模式、影响及防治对策;介绍了酸雨的研究趋势;并着重就厦门地区今后酸雨的研究方向提出也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细菌的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细菌生物量(以C计,下同)的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细菌总生物量波动在0.09~0.83mg/dm3之间,平均0.37±0.21mg/dm3,占水层颗粒有机碳含量的11.94%;附着细菌生物量在(0.14~3.69)x10-2mg/dm3)之间,平均(0.77±0.58)x10-2mg/dm3,占浮游细菌总生物量的2.08%±1.95%。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浮游细菌总生物量、附着细菌生物量均有所上升。底泥细菌生物量为(44~132)x(10-6m/m),平均(86±23)x(10-6m/m),占底泥有机碳含量的1.55%。  相似文献   

19.
陈孝麟  林昱 《台湾海峡》1993,12(2):160-163
作者首次应用3个中尺度海洋实验生态系围隔装置研究可溶性Fe 对浮游生物群落数量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和50μg/dm~3的可溶性Fe,均大大促进了浮游植物,特别是硅藻类中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长。但浮游植物的过量繁殖并没有导致生态系中滤食性桡足类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6~ 9月在山东省海阳市黄海水产集团养虾场 ,采用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对虾养殖生态系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作用。结果表明 :浮游动物对细菌摄食量为 98~643μg C· dm- 3· d- 1,平均为 ( 2 62± 1 67)μg C· dm- 3· d- 1。浮游动物对细菌摄食量为细菌生产量的 73%~ 1 75% ,平均为 ( 1 1 3± 31 ) %。小于 3μm的浮游动物对细菌摄食量占浮游动物对细菌总摄食量的 1 7% ,其它规格浮游动物 ( >3μm)摄食量占 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